前幾天我講了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大流士一世和大流士三世的故事。
他們的關係是這樣的,岡比西斯是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大流士一世不是居魯士的直系,他只是王室旁支,曾經擔任岡比西斯的衛隊首領。
岡比西斯是個暴君,他死在了遠徵埃及的途中,而身為親衛軍首領的大流士回到波斯後,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謀取了王位,成了繼承人。
因為大流士一世並非直系,所以,為了鞏固權力,他娶了居魯士大帝的女兒,也算是堂妹阿託莎為皇后。
大流士一世和阿託莎生下的兒子叫薛西斯,大流士一世去世後,薛西斯繼位,被稱之為薛西斯一世。
說起薛西斯一世,我們似乎不太了解,但看過《斯巴達300勇士》的,肯定知道這個人。這部電影就是以薛西斯一世出擊希臘為故事背景的。
馬拉松一戰,波斯失敗後,大流士一世回到了波斯,不久後就去世了,他的兒子薛西斯順理成章成為新的王。薛西斯一世為了完成父親大流士一世的遺願,決定再次遠徵希臘。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大軍出擊了。據說薛西斯為了戰勝希臘,精心準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參加遠徵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號稱大軍30萬、戰艦1000艘。
當浩浩蕩蕩的波斯大軍殺到赫勒斯邦海峽時,狂風吹斷了薛西斯命人架起的橋梁。
惱怒的薛西斯用他的鞭子痛擊海水300下,懲戒大海阻止他前進的罪過。隨後他直接把他龐大的艦隊船隻首尾相連,橫穿海峽組成了巨大的「浮橋」。波斯大軍正是通過這座浮橋,迅速進入了歐洲。
在薛西斯渡過赫勒斯邦海峽後,波斯大軍迅速席捲了北希臘。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歷來喜歡窩裡鬥的希臘人決定聯合起來共同抵禦波斯大軍,最終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由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擔任聯盟軍總指揮。
很快,波斯大軍抵達德摩比勒隘口,這是一個極度重要的關卡,關口極狹窄,僅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這個關隘被稱之為「溫泉關」。
也就是「溫泉關之戰」讓斯巴達勇士的故事在歷史上流傳了下來。
而扼守這個關隘的就是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不過他僅帶了300。當然,真實的情況不止300人,包括各種雜七雜八的,實際上大概有7000人左右。
溫泉關一戰打的十分焦灼,昏天黑地。據說當時薛西斯一世率領的數十萬大軍都無法攻下溫泉關,波斯帝國死傷無數,屍橫遍野。
就在薛西斯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當地農民告知附近有條小路可通到關口背後。
薛西斯大喜過望,繞道溫泉關背後,最後的故事結局我們都知道了。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帶領的300勇士全部戰死沙場。
隨後薛西斯一世帶領波斯大軍進入了雅典,他們洗劫了雅典,並焚燒了雅典衛城。
雖然薛西斯一世帶領的波斯大軍取得了勝利,但這並不意味著薛西斯的徹底勝利。
因為在隨後薩拉米斯海戰中,雅典人的310艘艦船擊敗了龐大的波斯海軍。
薩拉米斯海峽位於雅典城西的埃萊夫西斯灣南面,在薩拉米斯半島和希臘本土之間。在海峽東端有個叫普西塔利亞的小島,這個小島把海峽扣分為了東西兩端。
希臘聯合艦隊都集結在薩拉米海峽的東端,在提米斯託克利斯帶領下,希臘海軍迎頭痛擊前來的波斯海軍。經過一番血戰,希臘人終於擊敗了龐大的波斯艦隊。
薩拉米斯海戰的勝利,徹底扭轉了戰局。
次年,在普拉提亞戰役中,以斯巴達軍團為核心的希臘聯軍再一次大敗波斯大軍,從此戰爭的主動權完全被希臘人所操縱。
希臘人最後不僅將波斯人徹底驅逐出歐洲,而且還解放了長久被波斯佔領的小亞細亞沿岸各希臘城邦。
公元前449年,希臘和波斯雙方籤訂協議,持續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結束。
而偉大的宇宙之王薛西斯因為在希波戰爭中沒撈到什麼好處,晚年更是陷入到猜忌、好大喜功和獨裁統治中。
他縱情聲色,輕信小人,遠離賢臣,致使波斯帝國一度陷入到了混亂的境地,於是他的丞相發動了宮廷政變,刺殺了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死於宮廷政變後,波斯帝國開始盛極而衰。後來繼位的大流士三世雖然是一個有勇氣扭轉波斯帝國衰敗命運的王,但他面臨的對手是亞歷山大大帝,最終亞歷山大徵服了波斯,波斯消失在了歷史上,大流士三世成了末代之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