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等。1952年5月13日出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兩年後獲得碩士學位。
王小波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坎城國際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於北京逝世,年僅45歲。
喜歡王小波是從這本《黃金時代》開始的,很多人認為這是一本有顏色的書,實際上他的小說兼具了雅俗共賞和嚴肅思考。他筆下的王二就像他的代言人,所謂的正派人看來,他就是一個臭流氓,可是真正懂他的人就能看到他荒誕的想法中透出的智慧理性,對人性和尊嚴的呵護。他敢給那些神聖的觀念,潑上一盆冷水,把道貌岸然的人物描寫的滑稽無比,在幽默戲謔中蘊含了很深的哲學思考,是非常高級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說,有些人認為人應該充滿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調低下的思想,這種說法聽上去美妙,卻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總和就是我自己。王小波並非反對高尚思想,而是他更看重真實的人性,他替真實的人性發聲,他反對那些過度粉飾和裝神弄鬼的東西,他希望這世界上能有更多多元的文化存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王小波是我認為的真正有趣的靈魂,他是浪漫騎士、行吟詩人、是自由思想家。
作家麥家說,如果讓王小波多活十年,他也許會和魯迅齊名。高曉松曾多次在節目中說,王小波在我讀過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想要讀王小波讀《黃金時代》就行,王小波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這本書非常易讀,你隨時都可以抓起來讀,再放下,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真的會有一種時代切換的感覺,一會兒在九零年代,一會兒在當下瑣碎,它還原了那個時代的荒誕現象。而這些總是在「集體遺忘」的氛圍裡消失不見,而王小波以一針見血的迅猛氣勢,讓那些文人學者想遮蓋的神秘荒誕在你的面前赤裸裸的重現。
每晚睡前一小時用來讀它,讓我感覺自己的靈魂是自由的。這本書文字肆意大膽。讓你瞠目結舌卻又倍加崇拜,當你沏一杯茶坐下來,手捧這本曾被王小波綁在自行車上,走街串巷還賣不出的黃金時代時,你會忽然開始懷念和珍惜,懷念最好的王小波,珍惜你當下最好的黃金時代。
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