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高瓴、紅杉...一線機構今年都投了些啥?

2020-11-2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42章經」(ID:myfortytwo),作者:42章經,36氪經授權發布。

總有人問我們今年市場感覺怎麼樣,我們的答案是:

上半年雖然挺冷,但下半年的熱度其實是同比優於去年的。硬科技、軟科技、2B、SaaS、跨境、消費、醫療等領域都有不錯的漲勢,尤其是消費賽道算是一個不小的驚喜。

在我們得到的一份經緯中國的內部數據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在 2020 年前 5 個月,經緯投資團隊通過電話溝通取得有效聯繫的次數多達 1091 次,再加上微信以及見面溝通的次數,總計有效聯繫創業者超過 1700 次。

在疫情平穩後,投資團隊通過面對面聯繫項目的次數翻了一倍。到十月底,經緯 40 人的投資團隊聯繫項目次數超過 4000 次。

但回溫在不同機構中的體現是不一樣的,經緯、高瓴、紅杉等頭部機構的馬太效應變得越發明顯,而早期投資機構的競爭和淘汰也正在加劇。

事實上,能夠大範圍地聯繫項目,採取高舉高打策略的基金,一定都有著充足的子彈。而它們,其實也正在集中瞄準那些為數不多的頭部項目。

這也許就是當下無可奈何卻又真實發生的情況,頭部公司享受著從未有過的紅利期,而尾部的公司,只能奮力爭奪前列,趕在一個時間節點內完成超越,才能有更大生存的可能。

頭部基金的投融資交易不降反增

受到疫情的影響,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國內一級市場的投融資數量為 7005 起,相較於 2019 年同期,融資事件減少 3627 起。不過在總體融資金額上,2020 年比去年同期有增無減。

事實上,8268 億的融資金額,在絕對數量上比去年 10 月足足多出 1000 多億。相比去年,一級市場錢反而多了。

從單月拆分來看,2 月是融資的低谷,疫情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因素。不過剛過去的三季度在融資金額上有很明顯的回暖跡象,8 月和 9 月的融資金額都在 1000 億以上。

原因一:LP 的資金正在湧向頭部的 GP,頭部 VC 的子彈變得更多

世界著名資產管理公司 Preqin 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受到疫情影響,2020 年私募基金的募資正在變得更難,但頭部基金會有更多的子彈。

從募資角度看,在過去的 Q3,新基金的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由於疫情造成的社交距離問題,使得很多盡調的環節都是遠程進行的。

這樣的現狀也使得更多的投資機構更加傾向於把資金交給那些更加知名和以往合作熟悉的大基金。

今年 Q3 有 237 家基金完成了募資,這也是繼 2015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為巔峰數量的三分之一,以及過去兩年同期的 60%。

不過,募資的整體規模相對穩定,平均單只基金的規模上漲到 5.36 億美元。這樣的集中趨勢在疫情前其實就有所顯現——更大更具知名度的基金佔領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全球私募季度融資2015Q1-2020Q3,數據來源:Preqin Pro

從項目投資角度看,由於頭部的基金募集到了更多的資金,整體項目的估值總和在今年持續攀升達到 840 億美元,同比提升 34%,較上季度環比提升 39%。

從項目數量上看,雖然在過去三個季度投資項目數量逐步增加,但是比起去年同期仍然下降了 15%。更多的錢以及更少的項目造成在一級市場頭部項目上價格增加過快。從長期來看,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的現象會持續出現。

VC 季度的交易數量和金額,數據來源:Preqin Pro

在經濟承壓和疫情的雙重衝擊下,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在持續作用,資金和優質項目向頭部機構匯聚的趨勢愈發明顯,有品牌效應的投資機構吸引了市場上大量資源,募投業績與中小機構的差距正在變大,兩極分化明顯。

原因二:大額的交易正在變得更多

在一份普華永道(PWC)與 CB Insights 聯合報告顯示,美國的 VC 投資在今年 Q3 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22%,相對環比上季度提高了 30%,並創下 7 個季度的新高。其中,88 家獲得了超過 1 億美元的巨額融資,這些公司在總體的募資金額中佔據了 54%。

季度大額交易達到新高,數據來源:PwC/CB insights

回到中國,從投資輪次來看,Q3 中 A 輪投資最為活躍,共發生 428 起交易,單筆平均規模約 900 萬美元。上市以後的交易金額則超過 85 億美元,股市的觸底反彈也讓更多的資金流向二級市場。

投中的另一份數據顯示,與全球市場一致,項目單筆的融資金額也在增加,2020 年上半年的單筆交易均值創十年新高。

原因三:退出通道變得更加通暢

VC 的交易如此活躍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之一,是 IPO 市場的熱情不減,讓 VC 的退出更有信心,同時也有助於他們向 LP 募資。

在中國,科創板已經平穩運行一年,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後的第一批企業也在今年上市。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創業板註冊制新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速高達 76%。

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對新股發行的要求更為包容,IPO 審核周期也明顯縮短。這無疑對相關產業中一級市場創業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融資降低了門檻,也讓投資機構的退出途徑更加通暢。

哪些機構在投資?資金流向哪裡?

根據企名片統計的公開交易數據推算,2020 年國內頭部知名機構參與的投融資交易數量和金額與 2019 年相比,呈現出不降反增的態勢;如下圖所示,無論是經緯中國這樣集中投資大天使階段的創業投資基金,還是像騰訊投資這樣的戰略投資基金,都呈現了類似的趨勢。

下圖依次為經緯中國、IDG資本、紅杉中國、高瓴資本、騰訊投資近年來披露的融資事件及金額統計圖。

在大多數機構往後期走的時間點,經緯仍然在所有 VC 機構中保持著頻繁的出手。截至 10 月底,經緯已經投資超過 63 家公司,B 輪以前的項目接近 40 家,主要的投資方向是創新藥、B2B 交易平臺、企業服務以及消費品。

相對來看,IDG 投資的項目數量較少,但是單筆的項目金額較大,投資的主要方向是醫療健康和人工智慧。

紅杉資本在今年從投資數量和金額上都在一個較高水平,醫療健康和企業服務也是重點領域。

醫療健康是高瓴下重注的領域,百濟神州、雲頂新耀和天境生物都是高瓴的經典項目。

雖然騰訊不是一家純粹的戰略投資人,但是企業服務和遊戲兩個領域的投資布局仍然和騰訊自身的業務強相關。

與此相對的是更多中腰部的基金的活躍度在下降。根據投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以投資次數來劃分投資機構,在 2015 年投資 30 起以上的機構比例達到峰值佔比 3%,而 2016 年以後,投資活躍的機構比例在逐漸減少,2020 上半年此比例縮減至千分之二。

所以,我們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馬太效應會進一步加劇,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水大魚大,眾多魚群能夠恣意生長,那麼未來幾年,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可能會不斷上演了。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紅杉領投 高瓴、順為跟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12月22日,貨拉拉宣布完成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老股東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本輪融資的投資機構均為貨拉拉的老股東,順為資本為貨拉拉C輪融資領投方;高瓴資本領投了貨拉拉D1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了D2輪,本輪為持續領投。目前,貨拉拉已經完成7輪融資。
  • 紅杉、君聯、北極光、軟銀中國等明星機構,在疫情後如何掌舵2020年...
    除了正向的一面之外,在另一面,行業中的線下醫療服務機構因疫情無法按時復工,受疫情的影響較大,「活下去」成了不少企業今年的首要任務。在一級市場,由於投資盡調等無法開展,2020年上半年投資規模和投資案例或將出現明顯下滑,很多VC機構開始出臺舉措去幫助被投企業。 當然,就醫療健康行業來說,資本仍然會保持熱情、保持溫度。
  • 1年兩千億,寵物市場爆發:高瓴悄悄投了100多家企業
    近幾年,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達晨、KKR等頂級投資機構紛紛出手,其中高瓴資本從 2016年到 2018年在寵物行業砸下至少10億美金,投了100餘家寵物企業,更與瑞鵬集團聯手組建了國內首家門店規模超1000家的寵物醫療「航母」。90後養寵物帳單:每月花費400元,生病動輒2000起「它經濟」,來勢洶洶。
  • IPO項目回報百倍,投硬科技紅杉、高瓴接盤:解密低調天使大米創投
    創業六年,四期基金,大米創投在投資業績、基金生態和方法論上,都慢慢守得雲開了。大米創投董事長艾民告訴投中網,今年至少會有四個項目報IPO。除了IPO項目之外,不久前,掃地機器人公司雲鯨被媒體爆出:2020年初4億人民幣估值,現在半年時間估值漲了15倍,已經邁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門檻,而且市場上依然找不到賣方。
  • 神壇上的高瓴資本:張磊的資本帝國如何運作?
    在二級市場,高瓴參與的項目受到機構和散戶的瘋狂追捧,大多都能在IPO首日股價大漲。張磊的底氣來自於:掌管著規模龐大的私募基金,並給LP(基金出資人、有限合伙人)賺到了足夠多的錢。據彭博援引的德克薩斯大學捐贈基金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的10年裡,扣除費用後高瓴的年化收益約為20%,這是一個讓業內咋舌的回報率。
  • 新銳美瞳品牌MOODY完成 6000 萬融資,高瓴創投、經緯中國分別領投|...
    文 | 徐子來源 | IC photo36氪獲悉,新國貨美瞳品牌MOODY近日完成共計6000萬元的兩輪融資,其中天使輪由高瓴創投領投,梅花創投跟投;A輪由經緯中國領投,源碼資本跟投,高瓴創投持續加注。此前MOODY曾獲壹叄資本領投,梅花創投跟投的種子輪融資,棕櫚資本擔任兩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 美瞳品牌MOODY完成兩輪六千萬融資,高瓴梅花等參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記者6月17日獲悉,美瞳品牌MOODY已於近日完成了6000萬元的融資,其中天使輪由高瓴創投領投,梅花創投跟投;A輪由經緯中國領投,源碼資本跟投,高瓴創投持續加注。此前 ,MOODY曾獲得壹叄資本領投,梅花創投跟投的種子輪融資,棕櫚資本擔任兩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目前,國內美瞳市場在快速發展,線上增速超過30%。高瓴創投合伙人王蓓表示:美瞳是一個由消費者代際變化驅動產品快速增長的新品類,產品本身具有安全、舒適、時尚多重屬性。近年來,國內美瞳市場快速崛起,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 一邊傷一邊補,90後「朋克養生」掀起熱浪:紅杉、高榕、高瓴已殺入
    CVSour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有多家保健類及養生類品牌獲得融資,紅杉資本、梅花創投、GGV紀源資本、高瓴創投、高榕資本、天圖投資、清流資本等已紛紛入局。與此同時,一些老字號國貨也加入了這場「朋克養生」的熱浪。不得不說,這屆90後又推動了一項千億級的「大工程」。
  • 源碼、高瓴、經緯等機構熱捧 麥片新潮牌「王飽飽」完成C輪數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明珠  健康食品品牌「王飽飽」近日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領投,高瓴創投跟投,老股東源碼資本、黑蟻資本、祥峰投資持續加碼。此前,王飽飽分別於2018年底、2019年底及2020年初完成了三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和供應鏈持續升級。
  • ...高瓴資本加持;Airbnb計劃新一輪融資;李佳琦背後投資人稱現在是...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本周創投市場募投兩端均有好消息傳出:紅杉資本擬為專注於美國、中國和印度的基金籌集約70億美元;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被曝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疫情重創酒旅行業,但Airbnb仍吸引了投資者的興趣,新一輪融資金額和最新估值正在討論中。
  • 地平線啟動C輪7億美元融資 高瓴資本再領投
    目前已經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KTB。  2019年2月27日,地平線完成了6億美元的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當時地平線的估值在30億美元,成為最具價值和前景的AI獨角獸之一。
  • 7個月內高瓴、經緯、源碼相繼注資 美瞳新國貨MOODY完成6000萬元融資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新國貨美瞳品牌MOODY完成了6000萬元人民幣的融資,其中天使輪由高瓴創投領投,梅花創投跟投,A輪由經緯中國領投,源碼資本跟投,高瓴創投持續加注。此前 MOODY曾獲得壹叄資本領投,梅花創投跟投的種子輪融資,棕櫚資本擔任兩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 1個月5款APP,陌生人社交又火了:當年經緯投陌陌,暴賺11億美金
    今年10月底,映客完成8500萬美元收購陌生人社交軟體「積目」;進入11月之後,前有百度推出匿名社交APP「聽筒」,後有騰訊低調上線視頻美顏社交App「貓呼」,主打陌生人視頻社交。緊接著,網易攜陌生人語音交友軟體「聲波」迎頭趕上;切入多人語音社交。11月21日,騰訊在蘋果商店發布了一款真人語音直播交友APP「回音」,擁有在線連麥、實時交友、陌生人匹配以及在線遊戲PK等功能。
  • 新茶飲品牌再受追捧:「古茗奶茶」獲紅杉及美團龍珠資本投資
    「樂樂茶亦在2019年下半年獲峰尚資本領投新一輪融資。」而「古茗」新增的兩家投資機構,正是目前國內估值最高的新茶飲品牌「喜茶」的主要投資方——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顯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紅杉資本一貫的投資策略——「押賽道、不押單一企業」。換言之,至少在紅杉眼中,國內新茶飲賽道的增量空間仍然不小,或能誕生更多的「明星品牌」。
  • 美股三季度機構持倉出爐 巴菲特、高瓴又買了啥?
    深入布局生命健康領域   在高瓴的持倉組合中,生物科技、醫療製藥企業一直都是重點。在高瓴本季度新進的22家企業中,有10家都是生物製藥領域的企業,高瓴的89個持有公司中生命健康領域的企業達到了47個。
  • 地平線稱完成1.5億美元C1輪融資:五源與高瓴聯合領投
    雷帝網 樂天 12月22日報導地平線今日公告稱,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元的C輪融資,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元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KTB,後續將有更多戰略投資人和國際級機構加盟。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 高瓴又開始布局新的賽道
    高瓴又開始布局新的賽道)高瓴效應!這周逐漸的被市場炒作火熱。很大一部分是隆基股份獲得高瓴資本市場大機構的背書直接讓光伏起飛,同時70元/股的估值是現實可行的,直接讓隆基股份甚至整個光伏產業鏈的邏輯得到進一步鞏固。高瓴投資的邏輯,其實就是布局整條賽道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投資能不能持續發展的問題。
  • 頻現定增戰投名單 高瓴資本A股布局青睞醫藥股
    來源:北京商報今年來,A股市場定增案例潮湧,作為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瓴資本」)更是頻現定增戰投名單加速布局A股。7月13日,健康元(600380)披露公告稱擬定增募資超21億元,高瓴資本將全額認購。由此,高瓴資本A股版圖進一步擴大。
  • 高瓴騰訊看上新風口:美妝遊樂園火了,5000億市場的下一個泡泡瑪特?
    這個新風口不止高瓴中意,投出泡泡瑪特的「黑馬基金」——黑蟻資本也在重倉。這一新風口還吸引了包括騰訊、華平、經緯中國、CMC資本、復星銳正資本、真格基金在內的一線資本悉數進場。市場最新的引爆點來自於這一賽道選手HARMAY話梅的新一輪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