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巨頭進場、新零售興起,即時物流因此廣受看好,但搶得了先機的閃送們,既要在C端市場面對巨頭的壓力,也要在B端市場備受資本的挑戰。
過去一年,很多明星的婚姻已經無法挽救了,但張歆藝是個例外。
去年5月,演員張歆藝要從北京飛往德國辦婚禮,過安檢時卻發現忘記帶婚紗~~的頭紗了。航班即將起飛,她情急之下叫了閃送。
最終,張歆藝在登機前拿到了頭紗,還戲稱閃送小哥「拯救了我的婚姻」。
張歆藝在微博裡提到的閃送,是中國市場上諸多即時物流品牌之一。
所謂即時物流,很像我們說的「跑腿」,通常顧客下單後1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配送。這樣一種比傳統快遞更高效的配送方式,正在以眾包之名迅速擴張,並獲得資本的青睞和巨頭的垂涎。
今年2月,閃送拿到5000萬美元融資,UU跑腿則拿到9600萬元人民幣融資。不過,面對越來越多進入即時物流的行業巨頭,這點彈藥顯得微不足道。
早在去年9月,菜鳥裹裹就整合多家即時物流公司,推出了一小時同城直達服務。此外,另一家即時物流達達也宣布推出面向C端市場的「達達快送」;美團、百度紛紛上線跑腿業務。今年4月1日,專注外賣配送的餓了麼在上海上線「幫買幫送」業務,主打同城配送。
巨頭進場、新零售興起,即時物流因而被廣為看好,但搶得了先機的閃送們,既在C端市場面臨巨頭的壓力,也在B端市場備受資本的挑戰。
跑腿的復興
春節後,從老家回到杭州的小陳成了一名閃送配送員,「之前的工廠不招人了,有朋友在閃送上接單,(我)就買了二手電動車一起來跑,鑰匙、蛋糕、淘寶,手機什麼都送過。」
閃送提供的是專人直送服務,承諾直線距離5公裡60分鐘送達,超時就退款。在北京,閃送已實現直線5公裡內平均23分鐘送達,全城平均時效45分鐘。
高效的代價就是高收費,即使閃送現在起步價已從59元降到16元,還是比順豐同城快遞貴。
作為新人,小陳初入閃送時的收入並不穩定,每天跑單差不多會有100多塊的收入。隨著對業務熟悉起來,他的月收入有6000多。
雖然是2014年3月才正式上線,但閃送通過服務眾包的輕模式,在沒有大量投資的情況下就實現了全國複製。現在像小陳這樣註冊的閃送員,全國有23萬,一部分屬於全職,還有大量兼職跑單人員,閃送業務也覆蓋到31個城市,日單量在2016年達到10萬單。
在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由於地鐵交通便利,這些城市的閃送員也能找到更方便、廉價的配送方式。
一位廣州的閃送員告訴《天下網商》,他跑閃送單主要靠地鐵和共享單車,地鐵票20元/天,加上經常免費的共享單車,跑單成本相對低一些。
「跑腿」這麼古老的職業之所以在近年復甦,是因為找到了用戶在同城快遞服務上的痛點。
閃送創始人薛鵬認為,即時物流首先滿足了用戶對「快」的需求。傳統快遞公司無法承諾送達時間,這就讓用戶很難理解:一小時車程的距離,為什麼同城快遞要花費一兩天的時間;其次是安全需求,多個快遞員、站點經手之後,物品破損或丟失率都會提高。
「我們就想,既然快遞不能滿足用戶,那我們自己上好了。」閃送市場總監杜尚驫說。
創業不久,閃送趕上了2015年O2O的風口,當時燒錢補貼是很多創業公司獲取流量的主要方式。迫於流量壓力,閃送也做過一段時間的補貼,補貼力度甚至達到了一單20元。但隨著資本市場遇冷,靠燒錢生存的O2O項目或倒下、或收縮,閃送也不得不放棄補貼模式,重回到常規的口碑營銷模式。
「2017年春節前我們對用戶做了一個調研,發現閃送80%的常規用戶都是來自於口碑傳播。」杜尚驫說,「不大力做廣告推廣,主要是覺得效果不明顯,也沒有那麼多資金。」
遠離「燒錢」,加上收取20%的佣金,閃送稱其在2016年4月實現了盈虧平衡。
巨頭入局,結局難料
預見到快遞將迎來增速回落,物流快遞企業把目光投向了同城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同城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63.1億元,同比增長40.5%,高於異地快遞業務的增速。其中,即時物流成為最受青睞的模式。
2016年9月,阿里菜鳥網絡旗下APP「菜鳥裹裹」上線一小時同城直送服務,其合作夥伴為人人快遞、點我達和生活半徑三家同城直送平臺;2017年3月,達達推出C端的達達快送業務,同樣採取專人直送,15分鐘上門取件、1小時送達,7x24小時全天候服務。
快遞企業也不願落後,順豐正在運作「即刻送」,宅急送打造「即時配」,圓通推出閃電配;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也蠢蠢欲動。美團副總裁王莆表示,希望今年在同城物流上分一杯羹。
「一些大平臺做C端,主要是想解決解決流量低谷的運力浪費問題,這種模式下的服務無法保證穩定性。」 杜尚驫說。
他表示,C端門檻雖不高但難做的核心原因在於,「跑腿」是個特別講究服務品質的活,閃送已經積累了比較長的時間,技術優勢、服務管控、配送員管理都比較成熟。
閃送業務上線之初,訂單和配送員都少,閃送把起步價定為59元,用高門檻來控制需求,以保證服務的穩定性。隨著單量和配送員的增加,閃送的起步價才一路走低到39元、19元,目前起步價是16元。
但競爭不會停下來,尤其是有資本撐腰的玩家。今年1月,騰訊參與投資的人人快遞就宣布,京滬兩地符合條件的自由快遞人,無需繳納20%的服務費,以提升對快遞員的吸引力。而達達切入C端之後,也有可能利用資本優勢後發制人。
「不是價格便宜了,就能夠馬上激發出客戶的緊急、重要的遞送需求的」。 杜尚驫說。
UU跑腿聯合創始人谷鐵鋒也表示,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他們在西安、鄭州推廣時都存在著用戶認知和信任的障礙,完成用戶教育就是建立品牌認知的過程,這點很難抹去。
C端與B端之辯
即時物流一直有C端和B端之分,由於B端的需求龐大、高頻,以餓了麼、美團外賣為代表的B端即時物流模式一直佔據著主流,也獲得了大量資本的青睞,而面向C端的閃送、人人快送等,流量和滲透率都沒那麼高。
2015年初,在外賣快速發展之時,很多人勸閃送創始人薛鵬也做外賣,因為流量高、能很快起飛。不過薛鵬的判斷是,外賣訂單閃送也可以很輕鬆地做,但是沒有前景。
「送外賣類似當年落地配送電商包裹,電商激烈競爭時,讓利給第三方配送,電商完成整合後,掌握了流量,最後落地配公司幾毛錢利潤都得送。」 杜尚驫說。
據騰訊科技報導,人人快遞也嘗試過接入餓了麼平臺提供外賣配送服務,但兩個月後就終止合作,原因是外賣要靠補貼,會帶來很大的虧損。
2015年年初,本來生活網曾想與閃送合作做生鮮O2O。但在閃送方面看來, 一個網點單量太高,會佔用很多配送員資源,導致個人用戶下單時沒有足夠運力匹配,影響體驗。
並不是所有的跑腿公司都排斥B端業務,UU跑腿聯合創始人谷鐵鋒對《天下網商》表示,UU跑腿就是靠小龍蝦外賣起步的,通過高頻的B端業務帶動流量和配送員,才形成足夠的運力池。
而在拿到9600萬元融資後,UU跑腿也瞄準了B端和C端兩個市場。今年3月落地杭州時,UU跑腿同樣從B端業務,如鮮花、企業文件和3C數碼開始啟動,然後轉向C端為核心。
快不是唯一的標準
據閃送官方介紹,2016年4月份閃送實現整體盈虧平衡,2016年全年也實現了盈利。而在2017年2月,閃送拿到C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
在杜尚驫看來,去年整體的盈利證明了閃送已經有良好的商業模式,繼續融資一方面是為了繼續擴張,同時也是為了繼續創新。
提到創新,就不能不說正在攪動即時物流市場的新零售。從阿里、京東到沃爾瑪、亞馬遜,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線下3~5公裡的配送服務作為新零售布局的重要一環。
在B端配送服務上,由於價格方面的原因,閃送現在主要對接一些高端的商戶。
「北京簋街是小龍蝦一條街,原來只做堂食,不做外賣,因為小龍蝦在一定溫度下才能保持味道,普通外賣的時效很難保證,但是閃送專人直送能快速送達,已經有大量簋街商戶與閃送合作。」杜尚驫告訴《天下網商》,隨著閃送業務的擴大,他們正在爭取更多高端商家使用閃送完成線下服務。
除了配合消費升級,閃送、人人快遞、UU跑腿等也在繼續開拓和發力C端的長尾場景。
人人快送創始人謝勤表示,專人直送也存在著一些局限,「並不是所有的跑腿訂單都需要點對點的一小時送達服務,很多用戶需要跑腿但並不嚴格要求時間,卻因為缺乏更細分的服務而不得不付出更高的配送費。」
在謝勤看來,跑腿市場的業態在未來會發生改變。「以後的很多跑腿訂單會按照用戶期望的時間送達,而不是盲目地進行專人直送,因為用戶真正的需求不是快,而是準時。」
(編輯:段心鑫)
物流事兒,幾乎是東亞最有趣兒的物流產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