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戰事「三國殺」:巨頭下沉,新秀入局,快遞公司不甘做「傀儡」

2020-12-24 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谷島財經

最近,物流戰場火藥味十足。

先是京東封殺申通快遞:

7月底,在京東商家論壇上,京東發了一個公告,大意是由於京東開放平臺與申通快遞、如風達、全峰快遞、佳吉快運、國通快遞、卡行天下等合同陸續到期,2020年8月31日之後,上述物流服務承運商將無法在系統發貨列表上被商家勾選,建議商家及時切換快遞供應商,以免影響正常發貨。

隨後,面對申通「京東搞霸權文化」的指責,京東向媒體回應:2019年6月,申通與京東開放平臺的合同到期之後,雙方就續約問題也在不斷溝通。

然而同一時期,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戰略投資成為了申通的實際大股東,因此,京東物流也對等提出了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沒有得到響應。本著公平、對等、共贏的合作原則,京東與申通無法就續約問題達成一致,只能暫停合作。

京東為什麼封殺申通?

可以看到,申通被封殺的背後,是京東阿里等巨頭在物流領域的博弈。事實上,阿里拒絕京東物流入駐由來已久,而京東也早就逐步剝離「非我族類」的快遞公司:

2017年8月,京東曾陸續停止與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等快遞公司的合作,並關閉這些快遞的服務接口。

京東表示,因為這些物流「綜合服務質量較差,違反平臺規則」,所以停用。而當時的天天快遞則像現在的申通一樣憤怒,認為對於京東給出的荒謬理由,深表遺憾。

有分析認為,京東當時封殺天天,是為了狙擊蘇寧,防止其物流版圖過大:2016年12月30日,蘇寧以現金出資29.75億元收購天天快遞70%股份;剩餘的30%的股份作價12.75億元,將在交割完成後12個月內完成。

如今,京東割捨申通,意味著巨頭之間的戰事進一步升級。

就在幾天前,前線又傳出阿里將增持圓通的消息:據傳聞,阿里巴巴正與圓通快遞創始人就增持圓通快遞的股份進行談判。

雖然8月27日,阿里巴巴的一名代表否認了該公司計劃成為圓通大股東並收購高達30%股份的消息,但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近幾年,阿里一直在加碼物流,構建自己的「阿里系」物流版圖,狙擊京東、蘇寧等物流。去年雙十一的前幾天,阿里通過增資以及購買老股的方式,投入233億人民幣,對菜鳥完成了新一輪的投資,並從51%的持股佔比增加到約63%。

事實上,從2017年,阿里投資菜鳥53億元開始,馬雲就多次表示,要在未來5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夯實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物流網絡,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達的願望。

歸根結底,對於電商平臺來說,電商與物流好比鳥的雙翼,離開一隻翅膀,另一隻翅膀也飛不起來。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在電商帝國的部屬中,物流具有排他性。

如今,巨頭之間的物流戰事已經再升級:一方面,巨頭紛紛揚長補短,在智能倉儲、幹線運力、增加持股等諸多方面加碼物流,擴張自己的版圖。另一方面,巨頭們紛紛湧向了一個新的風口:下沉市場的物流布局。

同時,不僅巨頭在攻城略地,新秀也不斷入局:

拼多多持續加碼物流,疑似「拼多多系物流」的極兔快遞高調入局,試圖從中分一杯羹。

而對於在大戰中很容易變成犧牲品快遞公司而言,除了選擇一邊站隊外,也不甘心一直做工具人和傀儡,向電商等上遊領域滲透,或立足物流,發力衍生業務:以順豐為例,曾在電商、便利店等領域發力,近期又上線了「豐食」小程序,有布局外賣的苗頭。

毫無疑問,物流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電商巨頭混戰:補足短板,加速下沉

事實上,一直以來在物流的布局上,巨頭們的打法都各不相同。

如今,一方面,巨頭們紛紛加碼物流建設,揚長補短,另一方面,開始加速布局下沉,在下沉市場攻城略地。

拿京東來說,打法一直是以自建物流為主,以加盟快遞為輔。根據京東財報,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75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1800萬平方米。

如今,對於自建物流,京東繼續加碼數位化建設,打造智能物流:

第二季度,京東物流位於廊坊經開區的「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正式啟用,目前,28座「亞洲一號」以及超過70座不同層級的無人倉,形成了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智能倉群。

智能倉儲有什麼優勢?

拿亞洲一號來說,該倉庫配備亞洲電商行業首個大件物品自動化存儲和揀選倉儲系統,大大提高了空調、冰箱及家具等物品的處理效率。

得益於這一技術,京東物流能夠在訂單量增至新高的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在全國範圍內確保京東自營平臺91%的包裹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與此同時,京東也不斷擴張物流版圖,補足短板。

8月14日,京東表示,於2020年8月已訂立最終協議,其旗下子公司京東物流將收購於中國專門從事限時速運服務的現代化綜合速運企業跨越速運之控股權益,該交易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為什麼要收購跨越速運?

答案很簡單:補足幹線運力。

京東物流的長處是落地配,短板是幹線運力發展不足。而跨越速運在幹線網絡深耕已久:跨越速運以航空貨運業務為主,為直營式經營模式。據官方數據,其有全貨運包機13架,貨運汽車1.7萬輛。

收購跨越速運,意味著京東在物流方面的全面加碼。

與此同時,面對下沉市場這一增長點, 京東打出了眾郵快遞這張牌。

眾郵快遞是京東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遞品牌,於今年3月正式啟動,主攻下沉市場,運輸3kg小件和電商包裹。

如今,眾郵快遞已建立並擁有分撥中心180餘個,幹線1500餘條,車輛4700餘輛,三方協作網點10000家,實現全國99%的四級地址覆蓋,並與京東物流已經實現系統對接,面單互相識別。

可以說,京東在下沉市場的勁頭十足。

而阿里一直以來,都是以「大哥」姿態,不斷招安物流小弟,形成阿里系物流矩陣。近年來,「阿里系」物流陣容不可小覷:申通、百世、圓通、中通等都有阿里的持股。

在持續加強對四通一達快遞公司控制的同時,阿里也不斷地對自己的小弟們進行整合,加強向心力:

去年,菜鳥推出丹鳥物流,整合了東駿物流、萬象物流、芝麻開門、晟邦物流等多家區域性落地配公司,定位於面向生活商超的B2C倉配業務。

而今年8月5日,丹鳥物流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正式更名為「菜鳥直送」,由菜鳥整合旗下丹鳥物流、點我達以及藍豚運力的新物流品牌。

據悉,菜鳥直送定位於構建立體化同城配送網絡,服務產品包括O2O同城配、B2C倉配、B2C家裝、B2B城配、B2B幹線,服務能力覆蓋超過350個城市,全國有3000個站點,配送員運力池達到400萬以上。

而對於下沉市場,阿里主要打出了溪鳥這張牌,對狙京東的眾郵。

溪鳥物流一直被稱為「菜鳥鄉村」,是阿里布局下沉物流的排頭兵,側重建設農村智慧物流,打造「統一分撥處理、統一運輸配送、統一末端站點、統一服務標準、統一信息系統」的共配模式。

今年4月22日,中通和韻達入股杭州溪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意味著菜鳥在下沉市場的進一步加碼。

而蘇寧方面的動作也不小:

7月27日,蘇寧物流宣布「百川2025」升級計劃:未來5年,全國核心經濟帶的倉儲基礎設施布局將擴增到2000萬平方,並升級智慧物流系統,以物流「新基建」推進區域產業協同和深度合作。

同時,可以看見蘇寧在下沉市場的野心:如今,憑藉覆蓋全國98.8%地區的鄉鎮網絡,蘇寧物流建設了1500家蘇寧幫客縣鎮服務中心,能將24小時送裝服務覆蓋30000多個鄉鎮;

社區下沉方面,蘇寧物流依託蘇寧小店、家樂福,提供即時配和社區生活服務,「1小時服務圈」覆蓋全國15萬社區,「6小時城市圈」當日達、次日達覆蓋90%以上的城市。

為什麼都在加碼下沉?可以說,在接下來的下沉市場戰爭中,電商巨頭們曾打得火熱的價格戰,現如今已經缺乏想像力:在下一輪戰事中,得物流者得天下。

新秀崛起:「拼多多」疑似攜帶極兔入局

不止是京東阿里等巨頭在物流戰場混戰:與此同時,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物流新勢力已兇猛入局。

事實上,提到下沉市場,就離不開下沉市場之王,拼多多。

早在2018年,黃崢曾表示拼多多不會做物流,「我們不會做採銷,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幹嘛要做?很多公司什麼都做是因為它不相信別人。」

然而,拼多多也逃不開王境澤定律:19年開始,拼多多也加入了物流混戰。但不同於京東、蘇寧,拼多多走的,更像是阿里的老路。

2019年2月,拼多多上線了自有的電子面單系統;3月,拼多多接入了7家快遞公司: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郵政、天天。

不止如此,黃崢表示,拼多多致力於打造「新物流」技術平臺,也就是通過包括AI路線規劃、物聯網設備、自動化倉儲風險管控、實時定位等技術,進一步優化物流行業整體效率。「新物流」平臺將會解決現有包括分散、低效的農產品運輸等物流與供應鏈挑戰。

為什麼拼多多不自建物流?

顯而易見,自建物流這種重資產模式不適合拼多多:自建物流如京東物流,最大優勢是時效性強,但對於拼多多目標用戶來說,身處下沉市場,對時效性沒有那麼敏感。

同時,拼多多的一大王牌就是農產品上行:去年一年,拼多多平臺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額達1364億元。而農產品往往從產地直接發到用戶手裡,對倉儲的要求沒那麼高。

所以,拼多多的打法更貼近阿里,而非自建物流的京東。可以看見,拼多多不斷招兵買馬,從無到有,建立自己的物流帝國:

今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入股國美,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將接入拼多多平臺,為平臺商家在大件物流、倉配一體化、安裝交付等環節提供定向服務。

而更引起物流界震動的,還是今年三月高調殺入物流戰場,被稱為「拼多多系物流」的極兔快遞。

極兔速遞是何方神聖?據公開資料,J&TExpress2015年8月成立於印尼,在兩年內做到印尼快遞行業單量全國第一、全東南亞市場第二。覆蓋東南亞七國超過5.5億人口,每月的收派包裹數量達5500萬。

那麼,極兔和拼多多有什麼關係?

這離不開極兔創始人李傑與黃崢之間的關係:

李傑曾是OPPO印尼創始人。1998年,李傑加入了江蘇安徽步步高公司,任AV 事業部總經理;2013年,李傑帶著OPPO打入印尼市場。兩年後,憑藉OPPO在印尼全線開花的銷售網和關係網,李傑轉換賽道,成立了J&T Express快遞公司。

而黃崢和OPPO的關係捆綁至深:OPPO幕後大BOSS段永平,當年帶著黃崢參加巴菲特的飯局,後又投資拼多多。

也因此,極兔從打入中國開始,就被外界看作「OPPO」牽頭的拼多多系快遞。

不止如此,據物流界資深人士李君聲稱,極兔初期融資了2000萬美元,拼多多參與了部分投資。

雖然極兔和拼多多並未承認二者的關係,極兔內部人士也表態:「不論是作為商家還是消費者,只要想寄東西都可以,我們不會挑客戶。」然而,這也反應了物流戰場的兩大趨勢:

一方面,物流行業並未飽和,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新秀將持續入局;另一方面,對於拼多多這種大體量電商來說,擴張自己的物流版圖、對狙阿里、京東系是大勢所趨,沒有極兔,也會有其他拼多多系物流。

物流公司:不甘淪為工具人

那麼,在電商巨攻城略地的「權利遊戲」中,物流公司就真的甘心充當工具人和「小弟」嗎?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物流公司也有自己的野心,不甘心只做巨頭的棋子,而是從物流出發,打造一個自己的生態鏈。

拿順豐來說,「不止做快遞」的野心一直很明顯:進軍無人貨架、生鮮、智能物流、便利店......早在12年,順豐推出了線上平臺順豐優選,試圖做電商,14年,順豐上線了實體便利店「嘿客」。

而後嘿客與順豐線上電商平臺順豐優選合併,部分嘿客更名順豐家,完成「順豐優選+順豐家+ 順豐快遞+便民服務」的全渠道O2O社區布局;雖然部分成果並不理想,但一直以來,順豐都沒有放棄嘗試其他業務。

正如王衛多次向員工表示:「靠出賣勞動力搬貨,不是順豐的最終宿命」。

今年3月,順豐同城上線了「豐食」小程序,提供外賣下單及堂食點餐服務,包括德克士、必勝客、吉野家、和府撈麵等52家餐飲品牌已入駐。

順豐同城在官微中介紹:為了解決企業員工的用餐需求,推進餐飲商家的線上業務,順豐同城一站聯合騰訊企業微信、微信支付、款易、餐道、順豐同城急送共同推出了豐食。

雖然順豐方面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豐食」屬於內部孵化的團餐平臺,建立的初衷在於解決公司內部員工的用餐需求,但該負責人也提到:等內部企業餐的解決方案足夠成熟之後,未來順豐應該會探討能否對外開放,做一些增值服務。

與此同時,據天眼查,今年4月,順豐控股全資持股公司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申請了多個與「豐食」相關的商標,包括「順豐同城豐食」「豐食團餐」等。

不止是順豐熱衷於破圈,申通、圓通也曾多次試圖涉足其他領域。

早在16年4月,申通就成立了四川聚鄉味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欲藉助申通的物流和網點布局,打造「產、供、銷、運」一體的電商平臺。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致力於為中小型原生態特產企業提供O2O銷售平臺,推動地方農副產品進城,讓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產品走向全國甚至全球銷售。」據悉,該電商平臺名為「巨賢百味」,在當時已與四川7家農副產品生產基地達成合作。

2016年5月7日,申通首家巨賢百味便利店在四川成都開業,銷售的全部農特產品均由四川申通各地網點推薦,通過申通的寄遞網絡運輸、鋪貨。

而2017年,圓通開設媽媽驛站,將快遞的寄遞與便利店服務結合,提供生鮮、日用品售賣以及洗衣等各種零售服務,並承接「最後一公裡」配送。

百世快遞也曾布局電商平臺,上線過為小微實體店服務的B2B進貨平臺「百世店+」。

為什麼快遞執著於向其他領域,尤其是電商滲透?

正如申通董事長陳賢紅所說:快遞企業轉型發展已迫在眉睫。

最近10年的網際網路產業讓一大批電商企業蓬勃發展,成就了阿里、京東等億萬級的企業,而快遞企業僅僅是參與者,是幫別人完成網際網路神話的做嫁衣者。

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快遞企業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薄,沒有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物流和網點覆蓋優勢——「這正是申通快遞轉型進軍電商領域的一大原因。」

所以,看起來,物流戰場上是阿里京東等既有巨頭和拼多多等新秀「權力的遊戲」:攻城略地,通過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不斷把更多物流公司作為小弟,納入自己的版圖。但實際上,表面明朗的戰局暗流湧動:沒有物流公司願意做傀儡。

事實上,戰局早已是三國殺的局勢:電商巨頭在互相廝殺的同時,隨時得提防下遊的物流「策反」,向自己的電商領域滲透。

可以看到,這場三國殺中,每一方都暗藏機鋒,虎視眈眈。

相關焦點

  • 極兔、眾郵快遞入局 背靠京東、拼多多的鯰魚來了?
    顯然,國內快遞市場常年被三通一達、順豐、京東、郵政等頭部快遞公司佔據,快遞市場下沒有再可被切分的蛋糕。但上述兩家快遞公司在國內的起網和布局依舊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其中緣由為這兩家快遞公司和京東、拼多多兩大電商巨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也有觀點稱,快遞市場迎來了「鯰魚」。對標三通一達,鯰魚靠低線市場破局?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戰場頗有愈演愈烈的架勢,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入局,該商業模式全國覆蓋率越來越廣,對居民、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作為當下網際網路圈為數不多的熱點,巨頭們對這塊蛋糕也報著勢在必得的決心。就在社區團購風頭正勁時,人民日報的發文就像是一盆冷水,在一定程度上給這種火熱降了降溫。
  • 快遞巨頭接連倒下,最大對手只剩下「老冤家」
    在電商走進千家萬戶的時候,快遞作為電商生態鏈中必不可缺的一環,也搭上了這條"快車道"。一眾快遞公司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快遞之間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而在這場"戰役"之中也有快遞巨頭接連倒下,當然其中的原因也多有區別。
  • 拼多多系快遞公司浮出水面?揭開極兔的神秘面紗
    從籌划進軍中國到正式推出快遞服務,極兔並沒有對外披露太多信息,但其與電商巨頭拼多多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引發了廣泛關注。再加上,極兔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迅速組建起了快遞網絡,這讓所有人都對它另眼相看。選擇在中國快遞業激烈廝殺的下半場入局,極兔勇氣可見一斑,而它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目標鎖定Top3。
  • 拼多多系快遞公司浮出水面?揭開極兔神秘面紗
    從籌划進軍中國到正式推出快遞服務,極兔並沒有對外披露太多信息,但其與電商巨頭拼多多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引發了廣泛關注。再加上,極兔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迅速組建起了快遞網絡,這讓所有人都對它另眼相看。選擇在中國快遞業激烈廝殺的下半場入局,極兔勇氣可見一斑,而它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目標鎖定Top3。
  • 物流行業加速洗牌,知名快遞巨頭「墮落」,投訴率全國第一
    電商行業的興起以及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導致物流行業加速洗牌,不少以技術為本深耕電商領域的快遞公司一躍成為行業龍頭。而在行業洗牌的同時,也有不少知名快遞巨頭「墮落」,例如宅急送。
  • 幾大巨頭聯合絞殺的這家快遞新秀 能否打破「四通一達」局面?
    9月25日,申通快遞發出通告,要求下屬加盟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加盟極兔快遞,也不得代理極兔快遞的業務。更早之前的今年7月,圓通就發布過類似通知,要求下屬公司不得代理棘突的業務,收派點也不得接受極兔的包裹。至此,「四通一達」中已經有三家快遞公司將極兔快遞拒之門外。極兔之前,也有一些小的快遞公司,比如德邦、全峰等,試圖來快遞行業「插一腳」,但都沒有掀起水花,更不需要幾大巨頭動用封殺大棒。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陣地戰取代閃電戰
    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均爭相入局,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如今,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創業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其中,以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以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但具備各自獨特的優勢;據時代周報記者最新獲悉,以雨潤、萬科、佳兆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也正在籌備或規劃中。
  • 巨頭鏖戰跨境物流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由於快遞行業增速放緩,順豐等國內物流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戰場,一邊在海外建倉,一邊與國際物流巨頭合作,加速其國際化進程。面對來勢洶洶的國內物流企業,跨國物流巨頭們又該如何應對?而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也使得跨境物流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競相追逐的焦點,順豐、中通、菜鳥等國內快遞企業都不約而同在國際化的戰場上駐紮了營地,一邊擴大自己的業務,一邊觀望跨國物流巨頭的動向;而UPS、FedEx等跨國物流巨頭也緊盯中國快遞市場,雙方都在伺機而動。
  • 有沒有國際快遞巨頭為逆向物流提供解決方案處理完整過程
    有沒有國際快遞物流業快速發展背景下,現如今製造與零售企業退貨量的激增以及社會對低碳經濟的大力倡導,使得逆向物流這種物流服務新模式備受追捧。近年來幾大國際快遞巨頭已經深入這一領域,順豐也推出了取件、維修、返還的逆向物流寄修模式。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以滴滴今年5月成立自營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 在成都開始試運營為時間節點 社區電商開始成為2020年的一大新風口 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 均爭相入局 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 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 創業公司 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其中 以興盛優選 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 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 以拼多多 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
  • 疫情之下唯一還在招人擴張的行業——快遞|京東物流|拼多多|j&|...
    01來自東南亞的黑馬疫情對快遞行業在訂單、人工及派送三方面均產生了巨大影響,來自東南亞的電商快遞巨頭J&T Express悄悄擠入,試圖在中國快遞市場分一杯羹。圖源眾郵快遞官網該公司的股東高管名單中,執行董事範彬彬和監事丁永晟均在多家京東相關公司任職,不排除眾郵快遞的範彬彬與京東物流HRBP負責人為同一人。
  • 為什麼這隻「兔子」,讓快遞巨頭聯合封殺?
    據界面新聞報導,今年3月,印尼快遞物流行業黑馬極兔速遞(J&T Express)的中國子公司「雲路供應鏈」在公眾號發布了署名該公司創始人李傑(Jet Lee)的《致J&T極兔速遞中國代理的一封信》,標題是「印尼快遞巨頭極兔速遞正式進入中國」,但隨後公眾號又刪除了該內容。雖然不得而知公眾號刪除內容背後的原因,但李傑其人對公眾而言並不陌生。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均爭相入局,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創業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網格站新入局者京東,則基於自身供應鏈、成熟的物流體系組建經驗和數位技術獨具優勢。   為何社區團購會吸引越來越多玩家入局?
  •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 誰能佔領高地?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誰能佔領高地?   騰訊作為網際網路巨頭之一也不甘落後。天眼查顯示,騰訊在2019年投資了興盛優選。同年,騰訊還投資了生鮮水果電商食享會。2020年,騰訊再次下注興盛優選。   目前,興盛優選已獲8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
  • 國際物流貨代公司和國際快遞公司的區別
    在郵寄物品出國時,我們會發現國際物流貨代公司和國際快遞公司均可以為我們提供物流服務,這讓一些人認為國際快遞公司和國際物流貨代公司是一樣的,實際上兩者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具體有哪些區別呢?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圖源:騰訊雲1服務對象不同國際快遞公司的服務對象主要為需要快遞各種單據和單證的公司、單位等組織以及需要快遞私人物品的個人(包括網上購物)。
  • 又一快遞巨頭崛起!營收破1000億,超日本雅瑪多,躋身全球四強
    歷經行業的多年發展和優勝劣汰,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快遞企業,比如中通、韻達、圓通、百世快遞等等。如今,又一快遞巨頭崛起,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超過日本巨頭雅瑪多,順利殺入全球前四強,堪稱中國快遞「一哥」。
  • 物流行業競爭加劇,知名快遞巨頭轟然倒下,蟄伏中國17年無疾而終
    近年來,雖然網購的熱度在極大程度上催生了物流行業的繁榮,但如今物流行業的競爭卻日趨白熱化。自2018年開始,中國物流行業更是迎來加速洗牌期,在以三通一達以及順豐等頭部快遞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少曾經知名的快遞巨頭都相繼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來自日本的雅瑪多(中國)便是其一。
  •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誰能佔領高地?
    騰訊作為網際網路巨頭之一也不甘落後。天眼查顯示,騰訊在2019年投資了興盛優選。同年,騰訊還投資了生鮮水果電商食享會。2020年,騰訊再次下注興盛優選。 目前,興盛優選已獲8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
  • 挽救明星婚姻、滿足大V遊戲癮,即時物流怎麼被巨頭們惦記上了?
    摘要:巨頭進場、新零售興起,即時物流因此廣受看好,但搶得了先機的閃送們,既要在C端市場面對巨頭的壓力,也要在B端市場備受資本的挑戰。 張歆藝在微博裡提到的閃送,是中國市場上諸多即時物流品牌之一。所謂即時物流,很像我們說的「跑腿」,通常顧客下單後1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配送。這樣一種比傳統快遞更高效的配送方式,正在以眾包之名迅速擴張,並獲得資本的青睞和巨頭的垂涎。今年2月,閃送拿到5000萬美元融資,UU跑腿則拿到9600萬元人民幣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