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新冠疫情的突襲,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外賣、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然而,近日的一則評論,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上述公司暫未對此作出公開發聲。而一些消息人士則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是謠言。

  今年以來,疫情期間暴漲的訂單量和激增的用戶數迅速「俘獲」了眾多網際網路資本的青睞。

  以滴滴今年5月成立自營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在成都開始試運營為時間節點,社區電商開始成為2020年的一大新風口。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均爭相入局,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創業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其中,以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以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但具備各自獨特的優勢;據時代周報記者最新獲悉,以雨潤、萬科、佳兆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也正在籌備或規劃中。

  而從2016年興盛優選成立到如今,社區團購模式的發展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16年-2018年,社區團購模式確立,興盛優選、你我您等創業公司井噴,盒馬、京東、蘇寧、永輝等開始有所探索。據悉,2018 年社區團購賽道的融資額達 40 億。

  第二階段是2019 年,風口之後,經營問題疊加資本寒冬,生鮮電商賽道哀鴻遍野,迎來野蠻生長後的大洗牌,松鼠拼拼陷入陷倒閉風波,十薈團合併「你我您」等消息接踵而至,中小企業公司開始被併購、調整、關店,只留下頭部公司在快速擴張。

  這一年,創業公司中僅有 8 家披露了融資,融資總額約 19 億元,同時大公司探索熱情消退。

  第三階段在2020 年,新冠疫情讓社區團購用戶迎來爆發式增長,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相繼將社區團購作為重點拓展業務,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拓展。

社區團購發展脈絡

(特約記者周伊製圖)

  正如華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所說,生鮮賽道是最後一個沒有完全被電商化的市場,未來可能做到數萬億的市場。也由此,社區團購,成為各巨頭爭奪的「藍海」市場。

  全力衝刺的賽道

 

  興盛優選的成功,證明社區團購極有可能是第二次打開電商天花板的鑰匙。

  不久前,興盛優選副總裁劉輝宇在嶽麓峰會上透露:2019年興盛優選預計2020年銷售額突破400億。因此,面對萬億生鮮市場,不同網際網路資本對社區團購模式,也有不同「利用算盤」。拼多多欲通過社區團購延伸農產品渠道,滴滴是為了擴展除出行之外的新壁壘,美團想打好生鮮零售這一新主戰場……

  不管是與以本地生活為代表的B2C生鮮模式對比,還是與前置倉模式對比,社區團購均有顯著優勢。

  相比於盒馬、小象生鮮等需重資產投入的大店模式,社區團購更適合被快速擴展、佔領市場。

  相比於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採用的前置倉模式,社區團購的最大創新點在於通過「預售+自提」的方式來低成本引流,解決了前置倉的流量問題,緩解前期投入過高且後期流量難以維持帶來的難以跑通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社區團購的一件訂單履約成本約1-2元,前置倉一般約為6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客單價僅有十幾元如此低的情況下,興盛優選依然實現了盈利。而最早施行前置倉模式的每日優鮮,至今仍未實現整體盈利。

  事實上,最先跑通這一模式的,也是頭部創業公司興盛優選,其依賴母公司芙蓉興盛超市多年搭建的供應鏈,2017年終於摸索出「預售+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確定「供應商—共享倉—中心倉—網格站—門店」的倉儲物流體系,也成為各網際網路巨頭等後發入局者競相模仿的模式框架。

  一位接近美團內部人士的知情人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曾在今年3月份在公司內部大發雷霆,怒斥「為何沒有及時摸清興盛優選,儘早切入社區團購賽道」。

  時代周報記者從接近興盛優選人士獲悉,縣城以及以下區域貢獻了興盛優選一半以上的營收數據。而在滴滴、美團先後入局後,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動搖拼多多的基本盤——四五線城市及以下人群。

  基於此,拼多多開始更大規模的介入社區團購。「6月開始摸底市場,英俊、心決等幾個一級高管同時行動,8月12日進駐江西和湖北等各城市,8月18日正式上線。」一位多多買菜的離職員工感嘆,「多多買菜的前期籌備速度非常快」。

  時至今日,入場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建立「倉庫—消費者」商品分發體系,以及足夠近的物流中心,通過團長打通從門店到社區的「最後一公裡」。

  不僅如此,新入局者還根據各自優勢,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社區團購發展路徑。

  拼多多助生鮮供應鏈上優勢,戰略布局「農貨上行」,通過「拼基地」「拼品牌」等計劃布局生產基地直採。

  美團有末端配送資源和極強的地面推廣運營能力,加之美團對買菜一直都戰略布局美團買菜、菜大全等買菜業務,和面向B端的「快驢」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向商戶提供食材、餐廚用品、酒水飲料等產品和供應鏈服務,據悉,截至10月快驢業務已覆蓋全國22個省、45個城市、300多個區縣。

  阿里巴巴有在生鮮領域積累多年的盒馬、數字農業事業部以及大潤發等具有供應鏈業務和菜鳥驛站、零售通等多個相關業務線。

  滴滴則在物流配送端,則利用出行業務中的代理商管理網格站這一業務。

  網格站新入局者京東,則基於自身供應鏈、成熟的物流體系組建經驗和數位技術獨具優勢。

  為何社區團購會吸引越來越多玩家入局?社區團購對於電商而言,匯集了以團長為代表的私域流量、三四線下沉市場、生鮮電商供應鏈、C2B零售、社區電商等零售業的主要增長點。

  一位從業多年的社區團購從業者向時代周報記者預測,「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幾個巨頭的社區團購份額可達到800億GMV,明年6000億GMV,後年4萬億GMV.2023年可達到10萬億GMV規模,相當於今天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業績總和。」

入局社區團購的主要公司

(特約記者周伊製圖)

  「陣地戰」VS「閃電戰」

  巨頭間的社區團購競賽的特殊之處,也體現在作戰模式上。

  與此前的單車大戰、共享充電寶之爭採用的「閃電戰」模式不同,「社區團購必然採用陣地戰模式,因為入場的選手沒有一個可以被迅速擊倒,即便是體量最小的滴滴,都是600億美元估值,京東、阿里、多多、美團等其他玩家都是2000億以上的規模。」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員分析,「若採用閃電戰,意味著高成本的補貼和大概率會出現無法履約的情況,既花錢又傷體驗,誰也不會採用閃電戰這種極度冒險的策略。」

  以依託於即時配送體系的外賣業務為例,雖然也是較重的業務模式,但它將餐品從餐廳送到客戶手上,即可完成交付流程,因此可適合「閃電戰」。

  但主要依賴生鮮產業鏈的社區團購,會涉及採購、物流,尤其是倉儲等需要重頭資金投入的關聯環節,若在前端迅速起量後,後端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將會導致全線業務崩塌。

  因此,這一業務較為考驗團隊綜合能力,社區團購平臺既要擁有銷售、物流、商品、倉配等一系列前線能力儲備,也要有後方的產研中臺團隊的建設支持。

  其中,倉儲管理工作較為專業化,尤其涉及生鮮產品。目前,各平臺的倉配專業化程度並不高,極度依賴人力管理。

  一名興盛優選的離職倉管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當倉管人員經驗不足且訂單量過高時,倉庫很有可能出現「爆單」發不出貨的情況,類似情況大多發生在業務上線初期。因此在開城籌備期間,專業倉配人員成為各家爭奪的重點對象之一。

  在物流環節,不同於主要依賴騎手來完成的外賣業務,社區團購平臺一般採用落地配模式,從大倉到網格站,從網格站到自提點的物流鏈路,涉及貨運、倉管、網格站等多重角色,合作完成。

  合理安排中心倉、網格倉和門店之間的配送批次和規劃配送路線,來縮短配送時間或減少配送成本,對於現在眾多社區團購平臺而言,都是待優化的問題。

  在供應鏈方面,需要強化選品、品控等重業務量的投入。例如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公開招聘信息發現,美團開始招聘AIoT方向的工程師,欲在溫控、品控、盤貨等智能倉儲方向進行嘗試。

  各家網際網路巨頭入局以來,開城速度居高不下。

  拼多多高舉高打開啟閃電戰模式,高補貼搶佔團長資源。自2020年7月開始組建「多多買菜」首批團隊以來,拼多多以「閃電戰」的速度進行推進,8月初,多多買菜小程序進入試運營階段,砸10億補貼爭搶團長,制定1V1 幫扶計劃,開城速度異常迅速。

  同時,美團也在10月初進行一次組織架構大調整,新招聘五位大區總監後,開城速度也迅速提高。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截至12月5日,美團優選目前已經在28個省(直轄市或自治區)、258座城市開通服務,而多多買菜的規模更勝一籌,服務範圍覆蓋了個28省(直轄市或自治區),309座城市。另外,據一位接近美團內部人士的知情人透露,美團優選的團長總數已超55萬。

  與此同時,滴滴內部孵化了3個月的橙心優選也快速上線,在全國各地拓展業務。程維4月公布的三年戰略目標時,曾提到「滴滴國內業務將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巨頭紛紛入場社區團購之戰,激戰程度愈加激烈,未來發展態勢尚不可預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已經開始有意識深入產業上下遊——從農業、工業生產,到選品、採購、倉儲和物流等環節——全方位建設商品流通體系,同時,社區團購模式也被寄希望於成為足以重構商品經銷鏈路,並逐漸進化零售下沉市場的「新基礎設施」。

  「社區團購這場競賽,是一個巨頭資本之間的博弈,最後最多可能只會有2-3家勝出,而屆時也有可能對整個社區零售生態帶來衝擊。」一位關注社區團購的券商分析師指出。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以滴滴今年5月成立自營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 在成都開始試運營為時間節點 社區電商開始成為2020年的一大新風口 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 均爭相入局 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 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 創業公司 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其中 以興盛優選 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 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 以拼多多 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陣地戰取代閃電戰
    為何社區團購會吸引越來越多玩家入局?社區團購對於電商而言,匯集了以團長為代表的私域流量、三四線下沉市場、生鮮電商供應鏈、C2B零售、社區電商等零售業的主要增長點。一位從業多年的社區團購從業者向時代周報記者預測,「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幾個巨頭的社區團購份額可達到800億GMV,明年6000億GMV,後年4萬億GMV。
  • 社區團購究竟搶了誰的生意?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爭的是什麼?
    「幾捆白菜」的生意前景究竟如何?中國城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跟蹤報導。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詞彙。早在兩年前,資本就已爭先入局。QuestMobile發布的《社區團購洞察報告》顯示,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悄然井噴,整個賽道的融資事件約23起,累計融資金額高達40億元。在經歷了2019年的洗牌和沉寂後,2020年,社區團購又重新站上了風口。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01 戰略高地拼多多要砸5億入局社區團購;大連即將進入買菜不要錢時代;盒馬正在醞釀在北京、上海做社區團購;王興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美團優選這次必須贏下來;滴滴程維這次做橙心優選,也是下了決心要拿下,這場戰役不能輸。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十薈團完成1.96億美元融資背後:巨頭入局帶活社區團購
    巨頭手握入場券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截至2020年10月26日,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共發生21起投融資事件,投融資總額為79.41億元。
  • 社區團購新風口來襲!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 誰能佔領高地?
    原標題:社區團購新風口來襲!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誰能佔領高地?今年以來,無論是投資已有的社區團購平臺還是自建一個新的社區平臺,多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快步伐加碼社區團購。
  • 社區團購新風口來襲!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爭搶入局,誰能佔領高地?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社會的除了災難性的一面,還催熟了社區團購這一網際網路新行業。今年以來,無論是投資已有的社區團購平臺還是自建一個新的社區平臺,多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快步伐加碼社區團購。 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
  • 社區團購「白刃戰」:網際網路大廠圍獵賽道,創業公司如何突圍?
    R e t n e w s | 第 589 期「社區團購的規模隨著巨頭入局不斷擴大,而到底誰能分得這塊蛋糕還看接下來的下沉之戰。一位社區團購創業品牌業務負責人發朋友圈提到,「簡直是惡戰」,其朋友圈截圖顯示,在一個團長群裡,同時出現像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這樣的創業品牌和今年剛宣布入局的多多買菜、美團優選、餓了麼等網際網路巨頭旗下品牌。按照以往一個團長可能負責一兩個品牌,現在同時負責六七個品牌的運營。團長每天往群裡發商品連結,一個群裡就有六七個品牌同時參與競爭。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從今年初疫情暴發,到現在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隨著網際網路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使用社區團購或者網際網路團購的群體越來越大,社區團購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巨頭入局的下一個網際網路戰場社區團購併不是新事物,早在2016年就已小有發展,京東、永輝等均有探索。
  • 社區團購:萬億賽道風雲起,敢擲千金闢天地
    導讀生鮮是零售業態中最後一塊未現王者的必爭之地,各大巨頭眈視已久。2020年下半年,大半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軍社區團購,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滴滴紛紛入局,創業碩果興盛優選快馬加鞭,仍有更多轉型業態正在奔赴戰場,這一併非創新的生鮮模式火速向全國擴張。
  • 京東入股興盛優選,社區團購是巨頭不能輸的戰爭
    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迅速壯大,黃金十年打了八場移動「大戰役」(支付、社交、出行、拼購、直播電商等)的巨頭們,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又開始跑馬圈地,連金龍魚這個「油中茅臺」傳統企竟然也要入場社區團購這場戰爭。多方勢力混戰社區團購,也並不是沒有緣由的,據艾媒諮詢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2%。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戰場頗有愈演愈烈的架勢,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入局,該商業模式全國覆蓋率越來越廣,對居民、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作為當下網際網路圈為數不多的熱點,巨頭們對這塊蛋糕也報著勢在必得的決心。就在社區團購風頭正勁時,人民日報的發文就像是一盆冷水,在一定程度上給這種火熱降了降溫。
  • 巨頭圍剿社區團購,中小平臺、連鎖店打價格戰有戲嗎?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動作頻頻,這也讓場內一眾中小生鮮電商平臺、社區生鮮團購創企「瑟瑟發抖」。11月3日,滴滴CEO程維在全員會上宣布「橙心優選」的發展計劃:投入不計上限,力爭市場第一,意味著這個共享出行大鱷正式在社區生鮮領域「發起衝刺」,並將與早先入局社區生鮮團購的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一爭高下。
  • 社區團購再起戰火,巨頭巷戰長沙接短兵
    來源:鋅財經原標/我在長沙待了7天,親歷社區團購巨頭如何打「巷戰」「下面都是興盛、多多的海報,就我們美團沒有。」11月12日,湖南株洲的一名美團員工急忙趕到美團優選在長沙的辦公室,想拿了海報趕緊走。網際網路巨頭圍剿的目標是長沙本地的興盛優選,社區團購賽道估值40億美元的頭部玩家。 社區團購,是疫情後被巨頭瞄準的又一風口。長沙,是社區團購的發源地,也是興盛優選的大本營。2020年7月後,美團、拼多多相繼入局,社區團購的戰火被重新點燃。如今,幾家巨頭不約而同來到長沙。
  • 社區團購引資本狂歡監管部門:合規經營首當先
    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這塊新「蛋糕」。但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風口之舉,從未像今天這樣遭遇如此多的質疑。12月9日,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喊話」電商平臺:食品安全大如天,合規經營首當先。
  • 網際網路巨頭重倉的社區團購遭點名批評
    在被人民日報評論點名後,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拼多多和美團對此均回應稱,為謠言。消息稱,目前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在南京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據資本邦統計,已經有5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社區團購的新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騰訊和美團。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社區團購風口上的「打工人」
    二級市場裡,社區團購相關概念股一路瘋漲;阿里、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巨頭以平臺背書,流量加持,資本助燃,迅捷開啟了新一輪的招兵買馬;全國600萬家夫妻店,寶媽、廣場舞大媽都被裹挾進了這場風暴中。社區團購始於團長,終於供應鏈,打響第一槍的是團長爭奪戰。
  • 社區生鮮團購的故事,巨頭都在搶著講,但為啥越聽越耳熟?
    上周五,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向網際網路巨頭喊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更是將社區團購推到了輿論中心。與此同時,各種「巨頭回應退出社區團購」的假新聞開始層出不窮。情緒相當狂熱,氣氛很是到位。但問題是,社區生鮮團購會不會在泡沫消褪後,只留下一片廢墟殘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