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就好比是人生中的又一個十字路口,需要面臨多種選擇,也要經歷許多矛盾,我在懷念過去、總結過去的同時,又對未來懷著無限憧憬,又有一些害怕。
一、回顧我的大學生活
怎麼說呢,我覺得我的大學生活並沒有我最初想像的那樣精彩,但是也不算糟糕。
剛來大學,真的就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樣,在心裡立下豪情壯志,想著進入大學一定要參加各種活動、結交很多朋友、做人群之中的佼佼者,進入大學就好像真正的擁抱自由一樣,不用受到家長和老師的管束,不用再像高考時那樣起早貪黑每每刻刻都在背書刷題。
剛進入大學的確和想像的差不多,到處都充滿了新奇,會有學長學姐給我們介紹各種社團組織,然後我們選擇感興趣的進去就行;課程安排也不和高中那樣緊湊,上課老師不會再緊緊盯著你是否打瞌睡講小話;可以和新結交的朋友去探尋各種好吃的小店,真正的就像是高中老師口中的「天堂」。
但是,越深入的學習、選擇,就會發現過好大學生活絕不會是想像地那麼簡單,這裡的競爭力遠比高中要激烈得多,我以為自己在高中成績不錯到了大學依舊如此,但並不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學裡有太多比我優秀的人也有太多比我努力的人;大學並不是自由的天堂,它其是有一根隱形的線去逼迫著我們,這遠比高中時家長老師的逼迫要可怕得多,那就是機會,在大學裡你只有優秀才能獲得機會,而如果你把自己限於一種什麼都無所謂的地步,那機自然不可能到來。
我覺得在大學裡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不夠努力,不知道怎樣去抓住機會,沒有和老師以及優秀的學長學姐接觸,所以我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樣,沒有很多的資訊,以為大學還跟溫室一樣,會有人幫我們打理好一切,但是並不是,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大一大二大三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階梯,你爬得越快越高,才越容易去觸摸到社會給我們遞來的手。
雖然在大學的這三年我浪費了很多,到很晚才明白我真正要做的是什麼,但不得不說我並不是全然沒有學習到,大學課程讓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一個專業、一份職業我們需要去做什麼,高中的時候總覺得那就是最辛苦的,最讓人頭禿的,到了大學才知道好多好多課都能讓我們頭疼,知識點的龐大都需要我們去消化理解,學習知識已經不再是為了哪門考試,而是真正的職業所需。
同時在大學我也知道了不光是要學習這一門專業,還要用自己的時間去自學其他的專長,去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在寫簡歷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大學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竟然沒有一個讓自己都能感到滿意的專長。
二、未來職業意向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未來的職業意向問題,到了大四我知道自己應該緊迫了,過了這一年我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社會中的人了。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要選擇父母眼中「穩定光鮮」的工作,還是去做我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捫心自問,我其實並不像我很多同學那樣那麼喜歡法學領域,對於考公務員進入公檢法,或者是考研究生考博士進入研究型和學術性領域以及考過司法考試去律師事務所或者是公司法務部工作我並不那麼嚮往,雖然我的家人都覺得我應該考研究生畢業後當一個專科院校的老師或者進入公檢法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我自己並不那麼想。
通過在大學參加的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我覺得我更喜歡做一個服務型工作者,我想要進入社會服務機構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或者做一個調解員一樣的角色,或者是為農村人民和老年人等提供諮詢,或者我可以把我的專業知識跟我喜歡的領域結合起來,做一個法律服務工作者。而且我覺得我自己屬於跟他人好相處的人,我比較熱心,也比較有耐心,在大學期間對這方面的經驗也比較多,所以我覺得在未來我的職業意向應該能夠跟社會服務工作者靠近。
不管結果如何,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就對了,畢竟你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結果如何呢?即使失敗了,未來還有那麼多十字路口,選擇處處都i有,就看自己能不能堅持走到那個十字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