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點讀書如何用視頻號打造「閱讀共同體」

2021-01-15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文化生活平臺「十點讀書」的視頻號發起了主題為「追光——2021全球日出不間斷視頻號直播廈門站」活動。「早晨6點30分,我們在廈門海邊,和你擁抱2021年第一束光。」視頻號已經成為「十點讀書」的重要戰略。

就在昨天,由十點讀書發起的「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活動圓滿收官。在這場活動中,十點讀書邀請了數百位KOL(關鍵意見領袖)和普通用戶參與,數次在同一時間進行了超百人的直播。「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之點亮視頻號」活動更是同時對同一本書進行推薦和解讀。通過更廣泛用戶群體的創作和傳播,閱讀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了一次深層的滲透。

本次活動中,來自社會各界的名人紛紛向大眾分享自己心目中的好書:著名作家周國平推薦了《人生哲思錄》、時代少年團分享了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演員張一山分享了《未來簡史》……超過58位明星名人參與活動推薦書籍。許多人在領讀人的推薦下開始了解這些好書,甚至開始閱讀。網友們也紛紛在該話題下分享出自己最愛的一本書,形成了閱讀的連接和擴散。

「讀你想聽」

十點讀書在短視頻方向上持續發力,這跟十點讀書創始人、CEO林少對閱讀市場未來趨勢的判斷直接有關。2020年11月,十點讀書發布了新產品「十點聽書會員」,當時,林少表達了自己的判斷:「未來的閱讀市場將迎來三個巨大的機會,分別是有聲書市場、人人都是創作者趨勢以及短視頻直播。」林少表示,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閱讀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閱讀的鏈條將會更加廣泛,我們將有更多的機會去觸達那些我們原本可能觸達不到的,完全沒有閱讀習慣的用戶。

「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閱讀公益行動,邀請廣大閱讀愛好者成為領讀人,在社交平臺上向大眾分享2020年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而「十點聽書會員」以「1000本好書,懂你想聽」為核心,同樣聚焦「1000本好書」,以音頻的方式去連接用戶閱讀的更多場景,探索閱讀更多的可能性,幫助用戶在不方便使用文字閱讀的時候,也能通過音頻進行閱讀,再一次拓寬了閱讀的邊界。

從公眾號圖文,到音頻有聲書,再到短視頻直播薦書,十點讀書的確在一步步拓寬閱讀的邊界。

回顧2020年,十點讀書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打磨了聽書新項目。2020年4月,十點讀書開發了閱讀VIP專欄——「聽365本好書,讓改變即刻發生」。跟著行業大牛一起深度解讀每一本好書精華,每天聽本書,一年一共365本。這個聽書項目很受歡迎,十點讀書又將其升級成了1000本好書,誕生了聽書會員。

2020年,因疫情影響,線上消費持續增強,有聲書行業進一步增速。11月,在十點讀書上線聽書會員服務後不久,「微信聽書」客戶端APP也正式對外開放下載,用戶可每天免費收聽1小時。林少認為,雖然不能說有聲書就此迎來了新的轉折點,但微信此舉還是釋放了一些信號。 「我們和微信讀書同時發布聽書產品,說明大家都看好這個賽道。微信團隊做產品是非常謹慎的,很少會發布希麼新產品,微信聽書產品的發布,至少代表了這是個方向。」

林少認為有聲書的規模會超過電子書!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之一是國內國際相關數據,近幾年有聲書的增速都比電子書快;其次,有聲書也是許多出版人的共識。 「我個人更看好有聲書市場。現在整個有聲市場還很小,很多書都沒有有聲化。關於講書的產品、解讀書的產品目前還很少,但在這方面的用戶需求量很大。我判斷,有聲書的未來空間會很大,因為書的品種很多,有很多長尾產品;目前全本有聲書並不多,閱讀平臺和出版機構在有聲書方面的投入也不大,這都意味著市場還有很大空間。」林少說。

但有聲書市場依然處於初期!林少表示,目前在有聲書方向上還沒有一個主流銷售平臺,有些出版機構不知道自己做了有聲書能去什麼渠道賣,加上商業模式並不像紙質書那樣成熟,有聲書市場算是剛剛起步,更談不上競爭。「圖書行業是個百花齊放的行業,它不像其他平臺基本上由兩三家巨頭壟斷,閱讀平臺是很容易做出差異化的,我覺得在有聲書這個方向上,各家都會有自己的增長空間。」林少說。

但十點讀書依然努力在聽書產品上做出差異化,突出品牌特性。十點讀書強調的是「1000本好書懂你想聽」。「因為十點讀書的用戶是偏女性的,我們為女性用戶挑選出1000本好書,從產品形態上做出差異,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做到『懂你想聽』。」林少告訴記者。他還表示,要把十點聽書做成一個30年的經典產品。

點亮好書

作為一個具有閱讀推廣屬性的平臺,十點讀書的「帶貨」能力已經得到了充分釋放,數據表明,大多數情況下,十點讀書一個晚上的圖書銷售碼洋可以達到100萬。僅《打開故宮》的銷售碼洋就超過1000萬。十點讀書也在籌備1000本好書的供應鏈,打造「有聲書+紙質書」的聽書、購書閉環。

中國目前每年新出版的圖書種類在數十萬級別,信息爆炸導致許多好書沒有得到曝光,無法被讀者發現。十點聽書會員通過全新的算法、電商、書店,社群、視頻號等多種方式與渠道,將好書精準匹配每一位合適的用戶。在過去兩年裡,十點讀書挖掘出來很多被埋沒的好書。

十點讀書擁有一支專業而優秀的選書團隊,這個團隊對好書有一套嚴格的標準。據記者了解, 十點的選書標準主要有四個維度:

一是基於十點讀書女性用戶屬性,選擇滿足她們個人成長、情感陪伴、親子育兒等需求的拆書文本和全本有聲書;

二是時間維度,經過時間檢驗、常讀常新的經典,比如《傲慢與偏見》《自卑與超越》等;

三是空間維度,尤其是新書,首選可以提煉、萃取後在不同場景使用、遷移的圖書,比如《心》《人體簡史》;

四是看作者、看這本書的大眾評論、口碑。

而「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則是開拓了一種全新的推薦機制,就是無數的人點亮無數本書。「我們很看重讀書人的眼光,同時又是非常個性化的,這個時候就不能完全依賴排行榜和數據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看好視頻號的一個原因。」 林少說。「這個活動裡有很多普通人,有明星,有出版人,有書店人,還有很多十點讀書的讀者,他們站出來推薦心目中的好書,此時,所謂個性化的好書推薦模式就成型了」。

從創辦「每日推書」開始,十點讀書已經創業8年,其間也經歷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多個風口。過去8年,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崛起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內容平臺創作。近半年視頻號的崛起,這個趨勢愈發明顯。相較於文字內容創作,短視頻的拍攝門檻更低一些,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內容創作和自我表達,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就將到來。林少表示:「一方面要抓風口,另一方面是要做一些不變的東西,風口是快的東西,不變的是慢的東西。十點讀書已經做了8年,我想把十點讀書、十點聽書會員做成未來30年不變的東西。」

不變的東西是什麼?林少認為,讀書是永遠不會變的事情,特別是長銷經典。「我覺得紙書閱讀的需求會一直存在,這是一種被驗證過的長期需求,紙質閱讀能給予閱讀者一個時間段的享受,能夠讓自己靜下來、鑽進去。」 但是,林少也提到,不要把閱讀固化到某種媒介形態上,不要認為只有讀紙質書才叫閱讀。「我覺得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和知識,不管你是通過短視頻直播,還是以前通過一塊石頭,都是閱讀。未來,短視頻直播的閱讀量會遠遠大於紙質書。對比一下,全中國能夠看短視頻直播的人數遠遠超過能看圖文的人數,能夠通過手機觀看圖文的人數遠遠超過看紙質書的人數。」

據悉,「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活動結束後,十點讀書將整合名人、機構的推薦,發布「向世界安利1000本書」系列書單。系列書單將幫助這些好書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也方便讀者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好書。

2021年,十點讀書將在實體書店、小十點兒童館方向上有更多拓展,通過更好的內容、更多的場景和更強的陪伴影響自身的8000萬用戶,並以此連接更多人,助力閱讀共同體的真正實現。

相關焦點

  • 十點讀書發布2021聽書會員戰略,全面閱讀服務賦能產業鏈
    24日,文化生活平臺十點讀書在北京舉辦了「重新探索閱讀」暨十點聽書會員2021戰略發布會。十點聽書會員將通過全新的算法、電商、書店,社群、視頻號等多種方式與渠道,將好書精準匹配每一位合適的用戶。過去有很多被埋沒的好書,十點讀書過去兩年的時間裡發掘了很多好書。比如《打開故宮》,在十點平臺上銷售額超過1000萬,《藏在地圖裡的國家地理·世界套裝》銷售額為820萬,林少表示,在未來的十年,十點希望能夠和出版人一起聯手打造爆款書籍。
  • 構建閱讀共同體實現產業升級十點讀書發布2021聽書會員戰略
    中新網11月25日電 24日,擁有6000萬用戶的文化生活平臺十點讀書在北京舉辦了「重新探索閱讀」暨十點聽書會員2021戰略發布會。十點讀書創始人、CEO林少在發布會上分享了多年來自身對於閱讀的探索,推出十點聽書會員這一全面閱讀服務,並希望以此連接用戶與行業,完成對閱讀產業鏈的賦能與升級。
  • 2021十點讀書第二屆知識生活節,來了!
    工科男,話不多,但隔著屏幕,披著馬甲的林少比誰都活躍,逛論壇、當「斑竹」,建社群,因為喜歡讀書,還在微博上註冊了一個「每日好書分享」帳號。每天分享一本喜歡的書,當時只是「一時興起」,沒想到,從微博到公眾號再到APP,一做就是8年。2014年,林少的微博已經有出版社找他推書,他把微博名改為「十點讀書」,他需要做一個選擇,如何才能把讀書這件事,做得更大。
  • 新媒體行業的高效辦公實踐,飛書助力十點讀書提升組織協作效率
    成立於2012年的十點讀書,致力於傳遞美好生活方式,至今已擁有超過3000萬讀者,除了線上的自媒體矩陣和獨立APP,線下還運營著兩家書店。在發展迅速且複雜的業務形態背後,是辦公工具對效率的支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挑選、對比和試用之後,飛書已經成為幫助十點讀書提升協作效率的利器。
  • 明天,全北京會做視頻號的都來了!
    視頻號有N種潛能待開發。 2021,視頻號如何乘風破浪? 12月10日,藍鯨渾水將在北京首次落地「視頻號流量增長研討會」,與大家一起見證中國網際網路內容產業新的潮水方向。 活動席位定向邀約,僅少量席位對外開放。
  • 閱讀量暴跌!公眾號涼了嗎?扒一扒頂級自媒體的帶貨能力
    用「已死」「危機」「沒有未來」形容,而短視頻才是最火爆的。這種情況在訂閱號改版成信息流推薦後,情況更盛。對公眾號行業來說,一個帳號次條能賣出30萬元的銷售額,僅僅次條一年就能創造出幾千萬元銷售額,瘋狂打臉那些說公眾號要涼涼的人。帶貨能力,是一個公眾號在有閱讀量之後還能否繼續運營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3. 十點讀書課程轉化率驚人「十點讀書」和上面兩個案例有所不同,不是純粹的自媒體,定位偏向平臺。
  • 讀《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閱讀效率差,可能是不懂這些讀書訣竅
    新年假期,讀到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的《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書中恰好提供了一些讀書方法,感覺對於自己頗有裨益。茂木健一郎畢業於東京大學,獲得了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理化學研究所、劍橋大學,是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高級研究員,主要著作有《創意腦》《大腦活用學習術》《大腦活用工作術》等。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也有人說:有些書深奧難懂,沒看幾章,就不想看了。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導致不能好好閱讀,但其實,閱讀不是拿起書讀就好了,真正的閱讀其實是有技巧的。最近看了一本書叫《閱讀7堂課》這本書是由秋葉和秦陽所著,書中主要為大家分享,如何去閱讀一本書。其實,我們很多人,有時候讀書沒耐心,有時候讀書後無法吸收。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書海茫茫,不妨讓微信好友來幫你完成篩選,快速找到優質好書;和好友討論交流碰撞:在閱讀中與好友的想法邂逅,跟好友交流你的閱讀感想,碰撞出更多火花。這一次,讓閱讀不再孤單;和好友比拼閱讀時長:嚴肅的閱讀遊戲,讓你輕鬆了解自己的閱讀時長,在閱讀中不僅收穫知識,更收穫與好友比拼的成就感。從簡介中可以看出微信讀書利用得天獨道的優勢—社交關係鏈,提供優質書源,打造一款具有社交屬性的閱讀App。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社交閱讀的未來趨勢
    這半年期間我沒有讀書嗎?恰恰相反。原因在於,我開始用了微信讀書,並且效率更高了。起初是因為同學推薦,剛下載就領到了一個月的 「無限卡」,不得不承認,薅羊毛是第一生產力。在簡單大方的交互界面、不再孤單的閱讀環境和無限卡免費閱讀的驅動下,我的讀書習慣都轉移到了微信讀書上。主打社交閱讀的微信讀書,到底靠什麼從移動閱讀市場中站穩腳跟?又low又無聊的社區推薦內容如何整改?
  • 劉悅坦:用「演讀」打造青少兒科學閱讀體系,讓孩子童年讀書有規劃
    腦科學研究證明,人類的大腦並非為閱讀而生,孩子從小天生不愛閱讀,必須要通過良好的引導訓練才可以愛上讀書、勝任閱讀。更多的實驗也逐步證實,一個優秀的閱讀者,無論是中文閱讀者還是其他語言閱讀者,都會不約而同地在左側枕-顳區,打造出一小塊專門處理文字信息的腦區,腦神經學家稱之為「文字盒子區」。
  • 百萬日活突破十倍速增長,十點讀書榮獲阿拉丁神燈獎
    來源:北國網如果你是微信公眾號深度使用者,想必早有聽說或者已經關注了「十點讀書」。十點讀書,連續7年,持續打造爆款內容IP,超1000位優質KOL入駐,是6000萬用戶深愛的文化生活平臺、知識付費領域領行者。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QQ閱讀始於WAP版QQ書城的QQ閱讀,早在前智慧型手機年代就積累了大量用戶基礎,它的定位是打造一款擁有海量原著,想讀就讀的移動閱讀APP。在內容上,QQ閱讀、掌閱、微信讀書網絡文學、出版書籍、漫畫等內容,掌閱有豐富的聽書內容,QQ閱讀還有「視頻看好書」短視頻內容,微信讀書有優質的公眾號文章、熟人想法社區、短視頻內容,用戶能夠廣泛涉獵,進一步增加了使用時長;蝸牛讀書上網絡文學少,沒有聽書內容,目前是一個比較簡易的閱讀軟體,對於深度熱愛閱讀的用戶來說是一款好的產品,但是對於想探索更多讀書樂趣的用戶來說,他們會更願意花時間停留在其他三款產品上
  • 讀書分享《我用閱讀教育孩子》一
    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無論房子改造前後,這家人的精神富足和幸福感受一如既往,在未改造前,一家人其樂融融、熱愛讀書,孩子睡前必須要讀完一本書才能睡覺;在改造後,有了整面牆的大書架存放他們的上萬冊寶貝圖書,大人孩子的閱讀更加方便,更加熱愛讀書。
  •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腦科學家親授的閱讀秘籍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說到,書是一個生命體,就像伴人同行的益友,通過讀書,可以學習新思想,煩惱之際,讀書可以幫你排憂解難。「人成長了,書也會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講,書也是一面『照見自己成長的鏡子』。」那麼,什麼樣的書,怎麼讀書,才能促進自我成長呢?《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
  • 如何給微信公眾號取個好名字?
    你還在為公眾號的名字而發愁嗎?接下來教你公眾號起名的七個技巧,快來接招叭!技巧一:描述具體場景比如十點讀書就是加的時間場景;辦公室奇葩說描繪的是空間場景;被窩閱讀描繪的是行為場景;技巧二:強調目標用戶就是針對內容產品的主要用戶以及關注人群;比如十點讀書針對的就是讀書人;人民日報的主要用戶就是全國人民;
  • 在「十點讀書」精進寫作,掌握寫作秘籍,悄悄拔尖驚豔自己
    在加入「十點讀書」寫作訓練營之前,我不知道寫文有秘籍,秘籍是什麼?所以,就算我手握秘籍也不知道那就是法寶。加入「十點讀書」精進寫作,說是偶然,也是必然。我是「十點讀書」的忠實粉絲,關注收聽有近五年了。在我四處尋找「加油站」給自己「加油」的時候,剛好「十點讀書」推出首期寫作訓練營,太巧了,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那麼,現在課程已過三分之二,我到底習得了什麼秘籍呢?很簡單,就是3個法寶、四大模塊。
  • 如何閱讀(正確有效的讀書)
    如何閱讀(正確有效的讀書)學習閱讀的本質:閱讀學習之前必須了解一個事實,任何的學習閱讀本質上都是充滿了無聊和辛苦的,因為你在走出舒適圈嘗試一些你沒有做過的事情,在不斷的拓展你的大腦連接新的神經元和重構運行路線突破你現在的極限範圍
  • 微信讀書這麼火,能否成為在線閱讀行業的網易雲音樂
    同事笑著說,你這麼困是不是昨晚看網絡小說看太晚了啊。我聽到這句話後,最後一個呵欠打了一半,連忙問她從哪裡知道的。當被告知是微信讀書的時長和好友在讀後,我立馬搜索了如何設置微信讀書的隱私,並產生了一連串的羊駝:她怎麼知道我看網絡小說?
  • 不會讀書怎麼辦?腦科學家指導你如何學會閱讀
    這幾天我在家讀到了這樣一本書——《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就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茂木健一郎,他曾經任職於劍橋大學,是日本最為著名的腦科學家,是日本腦科學應用的第一人。有意思的是,他特別擅長用腦科學的方式去分析很多名人的成功之道,其中就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宮崎駿。他甚至還專門解讀戀愛中的男女心態和行為,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