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民本》以人為本從本源到紅塵,天地宇宙虛空唯有人

2020-12-12 魂魄學文化

既然有:道,可道,非常道,就有:人,可人,非常人。道,為本源之道、先天之道,是真道。同理,只有本源才是(真)愛、(真)善、孝道。真愛、真善皆無我,愛裡、善裡無分別。自古曰認祖歸宗方為孝,而真正的祖和宗即是本源,只有本源為大,故回歸本源即是大孝,回歸本源即入道,故曰孝道。有大孝之志,方有小孝之能,心定本源,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孝到極致即入道。

本源無我唯一矣,一切皆是一,一即是本體,故曰無善無噁心之體,又曰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本源無陰故曰純陽,純陽之體即是光體、故本源之人方為人,即真人,又可以稱之為本我、聖人、佛、神仙、上帝。都是本源、本體、先天德道的化現,是最高頻率的能量,能通過共振改變一切後天意識能量的頻率,從而改變三維世界的一切物質形態。故自古預言曰:聖人出世可拯救世界,帶領宇宙揚升,轉換末法末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說:當一個人的能量頻率達到一千(最高)就可以改變世界。

再有,關於「陰陽合和生三體」,什麼是陰陽合和?三體到底從何而來?紅塵男女、精子卵子皆是陰陽的化現,都是後天低頻,就好比冷冰遇冷鐵怎麼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生出別的來呢?冷冰和冷鐵只是原材料,還得需要高溫大熔爐才能融舊化新。陰陽相遇創造生命之時,是從天而降本源來的「先天一炁」,即先天德道,即本心本性,即所謂的高溫大熔爐,於是,先天一炁令後天陰陽匯聚於本心,瞬間陰陽後天意識皆以本心為心,隨即入道歸源、無陰無陽即和合為一,即生三體之心、之神、之魂,並灌注於肉體凡胎之胚胎,這才形成「有靈方為生」的活的胚胎,這才是生命的誕生。

所以說,真正的生命乃源自於天,靈魂是「天」生的,父母所生的是皮囊。「先天一炁」為真、為聖、為陽、為德為道、為心、為生命之根、之源,生魂、天魂、七魄、本體意識皆涵蓋其中,皆隨先天一炁從天而來,這就是人本清淨,凡者本聖、本真。凡聖同體之凡指的是,人還有從六道輪迴中來的元魂,又叫宿命、元神,是累世後天「我」的意識匯聚而成,猶如鋪天蓋地的「塵埃」瞬間覆蓋了原本的清淨,當然,這種覆蓋完全是我知我見製造的假象。是累世都沒有破的「我」,一葉障目,而把「我」當成了整個世界,完全以假當真,活在累世的因緣因果裡,活在累世看不破的愛恨情仇裡,所以痛苦不堪,難以改變命運。

紅塵凡夫本具本心,但卻被後天我執掩蓋,時時處處皆是累世輪迴的印記,疊加、濃縮成今世的人生命運。人生可以說無處不因緣,一切因緣生。疾病、災禍、痛苦,都是「我」製造的,無一例外,天道公允無(私)情,從來不會錯,錯的永遠是後天人心。

因此,「可道、可人」乃凡聖同體,凡為因果乃過往宿命,內聖、本心為潛在運數,一念無我即可破凡入聖,即三魂歸一,所有的後天意識融入高頻,顯現出先天本體意識,這就是靈性覺醒,所以,紅塵雖是凡俗之人卻有機會可以改變命運,超凡入聖。

非常道即非常人,即是人身以外的蒼生萬物,都是「殘缺的人」。最關鍵的是沒有先天一炁即無本心、天魂、心魄,也就是魂、魄、識皆不全,只能隨業力輪轉,等待刑期滿,得人身,有本心,再重「心」開始。

換句話說,六道都在服刑,但人道之「可人、凡人」可以主動戴罪立功,不但可以提前出獄(六道),還可以改變累世因果中無數眾生的命運,徹底破輪迴,直接超凡入聖,回歸本源。而非常道之非常人卻沒有主動意識,不能自主改變命運。

道,可道,非常道,就有:人,可人,非常人。一切都來自先天本源,曾經都是本真之人,所以,一切靈魂,哪怕殘缺的意識,也具人性、本性,稱為本體意識。一切眾生相,都是德降道滑,後天的人心「我」相,所以一切都是「人」,先天為真人,為聖,後天為假人,為凡。借假可還真,超凡可入聖。這就是人活著的意義。

另外,一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這實際是在告訴我們脫離六道輪迴、超凡入聖、天人合一、回歸本源的必須條件。對於本源之外的一切後天意識靈魂,包括紅塵之人,都是以「我」為是,都活在我知我見裡,都以假當真,都不見「道」。換句話說,都不知自有寶庫,更是拿著寶庫的鑰匙當廢鐵,無知而不知無知,有就相當於沒有,所以需要「挖掘」。紅塵人不能自知自覺、照見自我而破我見道、靈性覺醒,所以,既然裡面的人封閉在「我」裡不出來,唯有從外面開門。必須有乘願再來的聖人將德心天道帶入紅塵,從上、從外破開紅塵人心「我」的結界,讓本源的光明進入人心,照亮低頻黑暗的意識靈魂,令明心見性、靈性覺醒,令見光明,破後天回先天。

唯有得人身才具足三魂七魄,唯有人身才具足本心本性,唯有人身才能有機會覺醒,唯有本源德道(佛法)可以讓人明心見性,世界四大文明只剩下中國華夏文明,只有中國華夏文明才是本源的文明,故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

是聖人乘願再來,將本然存在的天理大道昭示於紅塵,讓德道入人心,在喚起人類的靈性覺醒。為什麼首先中國人覺醒了?一場疫情,中國上下齊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同心,充分體現了華夏文明以德道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就是人本、民本。是中國歷代祖先,堅守著天人合一的源泉本心,世代傳承,將天人合一、德道蘊含於古籍經典,「千舉萬變一為道,不離其宗方天人」,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封建迷信思想。何為中國?中為正為德,國本無疆無界,故中國,本源也。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思想底蘊,這就是正能量的源泉。

本源乃先天德道,後天凡夫皆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華夏文明來源於天人合一的祖先智慧,我們怎麼能不堅信、至信、迷信?中國怎麼能不

鶴立雞群,堅定守護本源文明淨土,在心中封疆建設?看來中國的「封建迷信」功不可沒,在最關鍵的危機時刻,拯救中國的不是外來的科技,而是中國華夏文明的傳統中醫。「人類命運共同體」更是高瞻遠矚,讓祖先的德道智慧展現於天際,末法末劫,要想應對天災人禍,全球危機,唯有放下個人私慾,從小人之心回歸於君子之德,回歸於人類命運共同體。

末法末劫,人類生存唯靠德,有德則生,無德則滅,一切生滅都是因果,小到個人紅塵人生,大到地球、宇宙的命運。任何肆意妄為,為了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國利益和犧牲他人生命的行為,都是對全人類的犯罪。

中國的強大,並非偶然,從古籍經典可以看出,華夏民族始終堅守和遵循祖先中庸之道的教誨,唯德唯一,亙古不變,德為天,德為道心,德為本源。中國的強大完全是德在人心,與道相合的結果。與天同心同道,必得天道護佑。這就是21實際的生存、健康、和平、發展的天道法則。更是天道在引領我們如何為人,如何修行,如何返觀內照,如何超凡入聖、天人合一、回歸本源。

為何一切以人為本?人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人,關鍵在於,你是心中有德,回歸於先天的君子之人?你還是自私自利,活在後天的我知我見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小人呢?

雲禪·慧明

2020.5.2

相關焦點

  • 封閉六識,回到時空盡頭,傾聽來自宇宙本源的教誨
    物質進入到我們的鼻腔黏膜,觸發了嗅覺感受器,神經衝動將信息傳遞到了我們的大腦皮層,使我們聞到了物體的氣味,我們感知到了物體的存在。成味物質進入我們的口腔,刺激了舌頭上的味蕾,味覺感受器通過神經的傳導讓我們識別到了物質的味道,感知到了它的存在。
  • 他行走諸天世界,一步就進入雙元神不死巔峰,虛空、遮天成傳奇!
    那麼這次呢,小編也是好好整理了一番,特意篩選出了4本科幻小說推薦給大家,要說小編覺得最為吸引人的就要數第四本小說了,男主他行走諸天世界,一步就進入雙元神不死巔峰,虛空、遮天成傳奇!是不是很吸引人呢?小編為了大家的閱讀體驗,也是給每本小說下方準備了書籤連結,趕緊來看看吧!
  • 來自宇宙的呼喚!你聽到了嗎?
    這是拯救人類的號角,所有生靈為之動容,在這急不可待的緊急關頭,宇宙的母親毅然決然的扛起拯救的大旗,親自掛帥,揚起生命的風帆,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這場拯救人類,挽救地球的大潮中,有誰不為母親的偉大深深的感動呢?有誰不為母親的無私無我的真誠佩服得五體投地?神佛菩薩下天庭,各就各位來普度,催促弟子快快修,積功累德把命寶,兒女紛紛領任務,擔當使命奮力拼。
  • 軟科幻小說:他獲得宇宙的本源至寶,煉就不朽神體,稱霸宇宙位面
    哈嘍各位書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傳遞歡聲笑語的樹棕熊,今天小編為小夥伴們帶來四本好看軟科幻爽文,在休閒時光裡,來本小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其實第4本小說主要講述的就是男主他得宇宙的本源至寶,煉就不朽神體,稱霸宇宙位面,不知道這樣的精彩劇情能否入得了你的心,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宇宙的本源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根源。所以,常從無中觀察天地的奧妙;常從有中尋找萬物的蹤跡。無和有這兩者,會同出而且不同的名稱而已。無和有也是同樣玄妙,幽昧深遠,它們是一切變化的總決竅。
  • 五本熱血玄幻文:完敗萬龍神尊,醉影劍聲踏虛空,劍斷刀裂天地崩
    五本熱血玄幻文:完敗萬龍神尊,醉影劍聲踏虛空,劍斷刀裂天地崩相信最近這段時間有朋友也開始鬧書荒了吧,那就快來關注小編吧,小編這個老書蟲會堅持一直為大家推薦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次我們來為大家推薦五本熱血玄幻文,完敗萬龍神尊,醉影劍聲踏虛空,劍斷刀裂天地崩!
  • 評論:以人為本 回歸汽車製造本源
    尹同躍感嘆學會了造好車,他沒有說明背後的推動力,這實際上表明奇瑞在歷經多年磨難後終於找準了汽車製造的本源,那就是:以人為本。  雖然過去兩年中奇瑞遭遇了成長中的煩惱,但在調整的陣痛中,奇瑞愈發靠近以人為本的核心。無論是它所擁有的數百名獨當一面的「海歸」,還是充沛的人力資源補給,以人為本正更醒目地銘刻在企業製造的DNA上。
  • 萬古神帝:宇宙虛空一株蓮,百花仙子的禮物會是啥?
    導語:照神蓮本是宇宙之中的本源力量凝聚而成的一顆蓮子,無根無葉,靜靜的在宇宙之中綻放,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元會。從未化身人形的它,在這個元會修煉成了百花仙子,並與張若塵相識。這個元會註定不平凡。宇宙虛空一株蓮,神靈動心照神蓮天生就能代表著宇宙之中最本源的力量。也是煉製聖意丹的主材料之一,當然煉丹只是下成,借之凝聚聖意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當然土豪別論,感悟哪有吃著香。
  • 卡爾·羅傑斯「以人為本」的分析與評論|心理諮詢
    在本文中,我將提供一個分析羅傑斯以人為本心理治療的視角,也會分享自己在心理諮詢師那裡體驗到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特別是他無條件的接納,積極的關注和同理。與此同時,我發現自己不完全贊同以人為本治療的某些觀點。為闡述自己的觀點,首先,我將對卡爾·羅傑斯的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做一個非常簡短的總結。
  • 老娘批 放下紅塵修聖道 老母娘下金批字字批清,叫我的皇兒來莫要遲疑
    如要是不信來凡間交情,只是那紅塵中幾十載情等到你修成了蓮臺高坐,聖上面居頭榜九祖光榮到哪時那朋友歸了地府,從此後再難見緣分斷了修道人咱修的光明大道,這紅塵幾十載幾個肯拋等到了無常到那時晚了修道人要逐步紅塵放下,選擇你該交人自己分清總也有難捨去時間淡化,逐步來斬斷了紅塵牽絆再回頭一看來層次不同,他日的朋友來紅塵迷濛一個是心高潔如來本性,一個是紅塵中名利爭逐到那時你才知老母苦心
  • 「以人為本」的哲學家,人是萬物的尺度,一切真理都是相對於人的
    但與畢達哥拉斯不同,出身於阿布拉德(Abdera, Thrace),並在雅典教書的普羅泰戈拉,就毫不避讓地自稱自己是「智者」,這一行為本身就體現了他回歸人性,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他進入雅典,為其制定過法典,還和民主派的卓越政治家伯裡克利結為摯友,風頭一時無兩。
  • 男主覺醒遠古血脈,輪迴宇宙虛空,成為無上武帝的4本軟科幻小說
    4本軟科幻小說,男主覺醒遠古血脈,輪迴宇宙虛空,成為無上武帝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百忙之中點開百家號小說,作為一個老書蟲,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4本軟科幻小說,男主覺醒遠古血脈,輪迴宇宙虛空,成為無上武帝。看看有沒有喜歡的書上榜,趕緊加入書架吧!
  • 從天地與萬物的辯證統一,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之前的文章,老子,通過比喻的手法,將「道」的「玄之又玄」的妙用比做「橐龠」,也就是鼓風吹火的風箱,其實是想揭示一個道理: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巨大鼓風箱,萬物生存於天地的廣博之中,與天地共生共存。萬物因天地的存在而生生不息,天地因萬物的存在而生機勃勃。天地與萬物本就是一種共生的狀態。
  • 魔獸世界:你不知道的宇宙 星魂 泰坦 虛空
    本期小鹿帶你解密宇宙,星魂,泰坦,虛空的誕生,以及它們之間的淵源,在還沒有宇宙之前,光和影這兩股力量互相不斷碰撞,最終引發了大爆炸,從此產生了宇宙,隨同宇宙一起來的
  • 何為本?何為人的本來?何為萬物的本來?何為宇宙的本來
    01何為本我們修道是通過各種入靜之法,連接之法找回本真,回歸大道。那麼何為本?何為人的本來?萬物的本來?宇宙的本來?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恩師解釋:「見素者,非眼見之見,乃是心目內觀之見也。內觀者妙見無窮,虛靜光明,能見天地之原始,能知本來之面目。抱樸者上古尚質不尚文,雖然文不足,其返樸還淳之意,時見於內存外用際,得性分中真誠之實理。
  • 構建主義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要考慮到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教學觀:強調情景式教學(學習的情境性)、合作學習(社會互動性)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包括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和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人為本,強調人的發展潛能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羅傑斯的人本學習理論(非指導性學習模式)(多選):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分類: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 我在紅塵端坐,唱著你最愛的歌
    我在紅塵端坐,唱著你最愛的歌遠山悠遠,好像隔世的塵緣,綻放在天邊。天海一線,好像千裡的情緣,近在眼前。獨坐在時空之中,看光影交錯,那些伏案沉思的歲月,澆築著理想的豐碑,燃燒著開疆破土的魂魄。如水歡歌無聲而過,燦如煙花划過夜空,只留給大地永恆的光芒,照亮心海,從此,夜夜安眠,與天地相融著,寧靜的琥珀。金戈鐵馬的戰場上,看不見的硝煙蔓延至人心,得人心者,一切可得,失人心者,轉瞬零落。還有多少無辜的歲月,在掌中悄悄滑落。光陰如水而逝,江山潮起潮落。
  • 意識的本源與世界的本源
    討論唯物還是唯心,都是在探討世界是否有「本源」。或許這是一個永遠也無解的問題。探討的本源,無論哪一種,本身實際上也是一種「抽象中的」存在,抽象概念與人類感應要有對應,而且還是人類群體感應共識的對應,是認識存在的唯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