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通大橋斜拉索斷裂?官方:實為阻尼器脫落 不影響橋面安全通行 |沸點

2021-01-07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劉名洋 實習生孫達)今日(8月17日)上午,一段「蘇通大橋斜拉索斷裂,通行受阻」的視頻引發關注。江蘇省交通廳發布消息稱,由於颱風影響,蘇通大橋五根斜拉索的阻尼器與斜拉索脫離,但不影響橋面安全通行。消息還稱,網傳蘇通大橋拉索斷裂消息不實,目前正在對滑絲脫落的阻尼器進行搶修。

網傳視頻顯示,一座大橋上的一根斜拉索和其連接固定的支架發生分離,斜拉索在風雨中晃動明顯。有網友發微博稱,上述視頻內容發生在蘇通大橋上,橋上一根斜拉索被大風掛斷,橋面通行受阻。

當地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今日10時30分左右,他開車經過蘇通大橋,上橋後發現橋面擁堵無法通行,看到有工作人員正在橋上搶修。「大概上橋10分鐘左右,大橋就實施了封閉,雙向禁止車輛通行,沒有辦法,我們只能橋上等待工作人員搶修」。這名市民說,今日下午13時許,大橋恢復了通行,自己已經下橋,但橋上車輛通行速度較為緩慢。

今日上午,江蘇省交通廳發布消息稱,今天上午9時15分,因受18號颱風「溫比亞」影響,蘇通大橋五根斜拉索的阻尼器連接螺栓滑絲脫落,造成阻尼器與斜拉索脫離。蘇通大橋實行特級管制,雙向禁止車輛通行,工作人員正在對滑絲脫落的阻尼器搶修中。

江蘇省交通廳介紹稱,該阻尼器主要對斜拉索起到減震作用,其滑脫不影響斜拉索性能,對大橋結構不產生影響,不影響橋面安全通行。網傳視頻蘇通大橋拉索斷裂為不實消息。

目前,蘇通大橋已取消特級管制,當地交通運輸和交警部門正在對橋面滯留車輛進行疏導,蘇通大橋公司現仍在對滑絲脫落的阻尼器進行搶修。

相關焦點

  • 「蘇通大橋斜拉索被刮斷」消息不實 系五根斜拉索阻尼器脫落
    江蘇省交通廳8月17日中午澄清,網傳視頻蘇通大橋拉索斷裂為不實消息。據江蘇省交通廳官方網站消息,今天上午9:15,因受18號颱風「溫比亞」影響,蘇通大橋橋面風力達到十級,實施特級管制。江蘇省交通廳表示,由於颱風影響,導致大橋五根斜拉索的阻尼器連接螺栓滑絲脫落,造成阻尼器與斜拉索脫離。該阻尼器主要對斜拉索起到減震作用,其滑脫不影響斜拉索性能,對大橋結構不產生影響,不影響橋面安全通行。網傳視頻蘇通大橋拉索斷裂為不實消息。
  • 渣土車撞向大橋斜拉索 20噸砂石傾瀉橋面(圖)
    一輛裝載著20多噸砂石的渣土車側翻後,衝開護欄,將主橋上的一根斜拉索撞得「皮開肉綻」。斜拉索與橋面連接處的鋼製託盤被撞變形,數個螺栓崩落,有的落在下層鐵路。  除此之外,傾斜在橋面上的20多噸砂石,使得青山往漢口方面的單邊橋面通行受阻,引發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大堵車。
  • 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展創新科技實力
    原標題: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7月1日,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1092米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運營,這也標誌著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將邁入「千米級」時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這其中,我省企業和高校廣泛參與,刻下「江蘇烙印」。
  • 三水大橋斜拉索更換順利進行
    博士坐鎮,三水大橋斜拉索更換順利進行!在橫跨北江的佛山市三水大橋上,10餘名工人或在拆卸斜拉索,或在為斜拉索主塔油油漆。8月1日—20日,三水大橋全橋封閉更換斜拉索,目前工期過半,工程量也已完成超50%。「三水大橋一共有116根斜拉索,我們根據前期檢測結果,挑選了4根試驗索進行拆除,更換新索。」
  • 直擊世界最長斜拉索大橋,斜拉索長577米,還有三個第一!
    喜歡旅遊的人,可能更喜歡去那些僻靜人少的地方,因為在那些地方能找尋那種接近大自然的感覺,而他們對大城市裡的那種喧鬧,卻是能離開多遠就離多遠,不過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好處,尤其是經濟發展方面,一大批壯觀建築可能都在大城市裡誕生,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如此一座建築,它是一座大橋。
  • 桃夭門大橋上的非接觸式斜拉索索力監測
    其有五點基本假設:(1)忽略自重,張緊後的斜拉索認為是一根直線;(2)兩端邊界條件為鉸接;(3)斜拉索振動屬於無阻尼狀態下的自由振動;(4)斜拉索為均質等截面體;(5)拉索僅作微幅振動。經過大量研究試驗表明,斜拉索的垂度、阻尼器、邊界條件、溫度等對索力測量結果影響較大。
  • 重慶很遺憾的一座大橋,投資上億元,為何卻只能通地鐵?
    如果要評選重慶主城最美的跨江大橋,鵝公巖大橋和軌道橋一定會位列其中,這兩座造型和風格極為相似的姊妹橋,橫跨長江兩岸,串聯起九龍坡和南岸,成為了山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有不少市民,把他們親切地稱為鵝公巖和鵝母巖。
  • 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 冰雪墜落 過往車輛需小心
    12月20日,隨著氣溫回升,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橋塔、斜拉索上的冰雪開始融化墜落。上午11時起,隨著墜冰增多,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支隊五大隊採取措施,對鴨池河大橋交通進行臨時管控,以確保行車安全。 鴨池河大橋,連接畢節市與貴陽市的高速通道,是貴黔高速上的重要節點。線路全長1240米,主跨長800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上跨鴨池河水道,易結冰凝凍。本輪冷空氣影響,鴨池河大橋因道路結冰曾臨時交通管制。 「墜冰密集時採取交通管制,隨著積壓車輛增多,我們採取加大車距緩慢放行。」貴陽高速交警五大隊民警陳忠華說。
  • VSL威勝利丨橋梁聚焦 馬來西亞檳城第二跨海大橋
    檳城作為吉隆坡和新山之後的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也是馬來西亞的重要港口,每天都有大量貨物進出檳城,檳城居民大部分生活在海峽兩岸的檳島和威省,一條海峽相隔使兩岸來往十分不便,為改變這一狀況,檳城於1985年建設了13.5公裡的檳城跨海大橋,這是當時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但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增多
  • 南洞庭湖大橋迎來今冬初雪,最深處3釐米,目前橋面已撒布融雪可緩慢...
    本報長沙訊 新一輪寒潮來襲,全省各地高速公路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覆冰積雪情況,特別是高速公路的大橋橋面上。1月7日,被譽為「三湘第一跨」的南洞庭大橋迎來2021年第一場雪。湖南高速公路益陽分公司轄區各單位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目前南洞庭大橋可安全緩慢通行,並未受到影響。
  • 貴州這個大橋有冰雪墜落,車輛行經這裡請拉開車距
    鴨池河大橋,連接畢節市與貴陽市高速通道,是貴黔高速上的重要節點。線路全長 1240 米,主跨長 800 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鴨池河大橋上跨鴨池河水道,易結冰凝凍。本輪冷空氣天氣,鴨池河大橋因道路結冰曾臨時交通管制。
  • 大橋和我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楊麗萍大橋開通,我像過節一樣開心6月25日一早,太陽在江面上高高照耀,寬闊江面上不時有往來的船隻,一派生機勃勃。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即將正式通車,新鋪不久的瀝青路面平整地順著橋面延伸,橋梁拉索密集而有力地從主塔斜拉著橋面。不斷向前延伸的流線型橋身,如彩虹臥波,似江上畫舫。
  •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
    11月15日,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28號墩完成了最後一組斜拉索吊裝,標誌著滬通長江大橋全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滬通長江大橋由中鐵大橋局承建,全長11072米,主橋採用雙塔斜拉橋設計,主跨1092米。
  •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橋面出現晃動,感覺像坐過山車?官方最新回應
    今日有武漢網友反映鸚鵡洲長江大橋橋面出現晃動,有車主感到頭暈,非常擔心橋梁安全。最新回應來了關於4月26日鸚鵡洲長江大橋發生異常震動的情況說明4月26日下午14時許,鸚鵡洲長江大橋雙向橋面出現可感知的上下波形晃動
  • 千餘建設者冒寒會戰 赤壁長江大橋衝刺春節前合龍
    江面上,33.5米寬、雙向六車道的橋面從兩岸向江心延伸。站在15層樓高的橋面,望著中間僅剩224米的「缺口」,湖北交投鹹寧項目群總經理倪四清眉頭緊鎖,冒雨開著調度會。「只有早日合龍,斜拉橋的長懸臂才能消除安全隱患。」赤壁長江大橋,湖北省「十三五」重點工程,投資28.35億元。今年受疫情、汛情影響,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 貴州鴨池河大橋上的高速交警:抗凝凍保安全
    正值中國首個警察節,記者來到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境內的鴨池河大橋,記錄下高速交警寒風中的職守。  【現場聲】交警上報橋面溫度  報告指揮中心,現在鴨池河大橋上溫度監測點,最低溫度零下2度。  【解說】上午10點,畢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一大隊四中隊交警潘玉文在詳細比對完橋上的各處溫度計後,正向指揮中心上報橋面的最新溫度以及通行情況,像這樣的查看、上報,他每隔一個小時就得進行一次。
  • 虎門大橋晃動初步原因公布:橋梁渦振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作為一種大跨徑柔性結構,懸索橋對風的作用十分敏感,抗風穩定性是影響懸索橋設計和施工的關鍵。其中,橋梁寬跨比,風的特性等都是影響抗風性的重要因素。中鐵四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江接受《科技日報》的採訪時表示,懸索橋是一種高超靜定結構,影響抗風振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抗風設計規範的現代懸索橋,只要風力不超過設計允許範圍,其結構安全性是不用擔心的。
  • 解決世界級難題 滬通大橋國產瀝青挑大梁
    昨天,經12小時連續作業,最後2300噸國產瀝青混凝土順利攤鋪到滬通長江大橋上。這種神奇材料可適應-22攝氏度至82攝氏度區間的溫度變化,標誌著中國技術和中國材料的組合攻克下大跨度鋼橋面鋪裝的世界級難題。
  • 這座大橋每平方米鋼梁最大能承受25000臺轎車重量
    今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一條高速公路和兩條高速鐵路經過此橋。揚州、泰州、南通一線的城市可以經此橋進入蘇州、上海境內,乘高鐵,您就走大橋下層;開汽車,您就走大橋上層。
  • 外企的壟斷優勢不多了!南通企業新材料助力南沙大橋實現新跨越
    在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南沙大橋建設中,通企江蘇格雷特起重機械公司研發的架橋神器「2000噸節段式架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