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世界級難題 滬通大橋國產瀝青挑大梁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昨天,經12小時連續作業,最後2300噸國產瀝青混凝土順利攤鋪到滬通長江大橋上。這種神奇材料可適應-22攝氏度至82攝氏度區間的溫度變化,標誌著中國技術和中國材料的組合攻克下大跨度鋼橋面鋪裝的世界級難題。

滬通長江大橋所在的長江澄通(江陰-南通)河段為著名的黃金水道,為了航行通暢,這裡的跨江大橋多用千米主跨的鋼橋。橋面上薄薄的瀝青混凝土,既要有足夠附著力,冬天不開裂,夏天不變形,保護鋼橋面;又要有足夠的摩擦係數,保證時速100公裡的汽車穩穩剎住。1999年,在建設江陰大橋時,建設者重金選用了世界頂級的千里達及托巴哥天然瀝青。但是,面對冬天過冷夏天過熱和重載車輛過多的考驗,頂級瀝青「水土不服」,在路面設計壽命周期內出現車轍病害。

2008年,在蘇通大橋建設中,包括一位南通籍院士在內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通過技術攻關,消滅了橋面車轍病害。遺憾的是,橋面鋪裝材料仍需從外國進口。

滬通長江大橋的主橋中,1092米的主跨和南北輔助跨都需要在鋼橋面上鋪裝瀝青混凝土。早在2009年,大橋的設計單位中鐵大橋院便會同江蘇交通和南通城建系統,提前進行技術攻關,在204國道南通九圩港大橋跨度50+80+50的鋼橋面上試驗「中國技術+中國瀝青」的組合。此後,江蘇交通工程系統又不斷進行技術儲備。

「我們所採用的『蘇高瀝』品牌高性能瀝青,具有更高的抗車轍性能和耐久性。它凝聚著前輩們十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大橋鋼橋面鋪裝項目部副經理呂浩告訴記者,「它實際上是兩層結構,下層是2.5釐米的熱拌環氧材料EA10,上層是3.5釐米的高彈瀝青SMA10,這種『1+1』的組合,具有更高的抗疲勞、抗變形性能,可以適應鋼橋在通車運行中牢度變形比較大的問題。」

攤鋪作業是各方齊心技術攻關的最後衝刺階段。下層環氧材料在攤鋪過程中怕水,哪怕一滴降水都會使多年心血毀於一旦,3月18日至4月14日期間,南通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為施工找到了兩個作業的「黃金窗口期」。上層的高彈瀝青必須在攪拌結束後兩個小時完成攤鋪,而且時間越短施工質量越好。市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為運輸車輛開通了從工廠到現場的「綠色通道」。

當天下午6時26分,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通長江大橋主橋上,鋼橋面1800米長、30米寬、6釐米厚的國產瀝青已經悄然就位。記者朱暉斌 朱蓓寧 彭軍君

相關焦點

  • 滬通長江大橋上的通州印記
    9月9日上午,霧靄輕籠下的滬通長江大橋如臥波長虹,28號墩與29號墩之間的架梁吊機張開「紅色之翼」,進行著最後階段的鋼桁梁吊裝。滬通長江大橋是滬通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全長11072米,主跨採用109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結構,為世界上目前在建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 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展創新科技實力
    原標題: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7月1日,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1092米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運營,這也標誌著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將邁入「千米級」時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這其中,我省企業和高校廣泛參與,刻下「江蘇烙印」。
  •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
    11月15日,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28號墩完成了最後一組斜拉索吊裝,標誌著滬通長江大橋全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滬通長江大橋由中鐵大橋局承建,全長11072米,主橋採用雙塔斜拉橋設計,主跨1092米。
  • 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導線實現貫通
    3月19日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導線布放貫通,標誌著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承建的滬通鐵路四電工程進入全面衝刺階段。滬通長江大橋採用公鐵合建,全長11072米,主跨1092米,為國內最大跨度的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 寧波三官堂大橋橋面瀝青施工獲新進展 錢塘江新建大橋首吊鋼梁架設...
    01 寧波三官堂大橋進入橋面瀝青施工最後一階段 7月31日上午,三官堂大橋主橋橋面啟動SMA瀝青面層混凝土攤鋪作業,進入橋面瀝青施工最後一階段。
  • 這條通滬鐵路預計6月底前通車→
    據上海鐵路局消息,通滬鐵路趙甸至黃渡段轉入全線拉通試驗階段,標誌著該條鐵路迎來聯調聯試新節點、進入開通倒計時。預計6月初,這條線路將轉入運行試驗階段,力爭6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詳見↓綜合檢測列車正在通滬鐵路進行全線拉通試驗。任可/攝據了解,自4月20日開始聯調聯試以來,通滬鐵路已先後安排了檢測列車、貨物試驗列車、綜合檢測列車、重聯動車組上線,以不同速度等級進行往返檢測試驗。
  • 水東灣跨海大橋開始鋪設瀝青
    水東灣大橋是茂名首座跨海大橋。上個月末,水東灣大橋迎來一個重大消息,全線成功合龍貫通。「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茂名人民夢寐以求的夙願得以實現,這是繼博賀灣大橋之後,茂名的又一座跨海大橋,大橋建成通車之後,從南海片區到旦場片區的距離將大大縮短。
  • 大橋和我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2014年到2020年,備受期待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終於通車了!大橋是藍圖,是景觀,是承載未來南通經濟加速騰飛的希望,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鐵大橋局二公司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袁博對吊梁機深表肯定,「吊梁機的使用減少了航道交通管制的時間與次數,較好地解決了吊裝作業與黃金水道通航的矛盾。」為確保「紅色之翼」的質量,滿足吊裝整體需求,格雷特前期對焊接技術、生產工藝等進行了多次評定,反覆試驗新材料,還專門投入兩千多萬元,在碼頭上增加了600噸的龍門吊,以確保在碼頭上預裝調試成功。
  • 滬蘇通鐵路首發日,定製信封引發旅客「收藏熱」
    現代快報訊7月1日,滬蘇通鐵路從南通西站和上海站雙向首發。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南通西站紀念打卡點,現場派發的「首日封」特別受歡迎,被市民、乘客爭相收藏。
  • 滬通鐵路迎來通車前重大節點!
    3月19日,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導線實現貫通。 目前,滬通鐵路正在對全線開展精調作業。 鐵路精調,是新建鐵路聯調聯試之前的關鍵工序,主要對鋼軌軌距、水平和空間扭曲進行多次精細地調整,消滅動靜態偏差,從而提升軌道設備平順度,確保線路開通後列車平穩運行。
  • 通滬鐵路最新時刻表曝光!南通這個板塊正強勢崛起!
    7月1日通滬鐵路正式通車未來南通到上海只需要1小時!與此同時,網絡上也爆出通滬鐵路時刻表7月南通人終於可以坐火車去張家港、常熟、太倉、上海、海寧、杭州...這些時刻表為熱衷通滬鐵路的網友總結出來可供參考!
  • 滬通鐵路拋棄的海太公鐵過江通道方案,首次環評完成,確定建設
    相比大家對滬通鐵路的開通記憶猶新吧,而且對於滬通鐵路的長江公鐵大橋的開通,那氣勢,毫無疑問,跨度那麼大,還建成公鐵合建,且4線鐵路,設計時速達到250km/h,堪稱第一。不過滬通鐵路老的可研報告中,其過江通道可不是現在的位置,而是位於長江口附近,靠近崇明島的海門與太倉之間的長江段,新建過江通道,後來不知道何原因被放棄了,搞成了如今的滬通鐵路長江大橋。
  • 滬蘇通鐵路:打開長三角北翼腹地,「揚子江高鐵圈」顯露雛形
    跨過長江天塹,南通實現「通江通海通上海」和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長期以來飽受「難通」之苦。滬蘇通鐵路開通前,南通和上海之間主要依靠蘇通大橋聯繫,大運量的鐵路過江通道則是空白。在南通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鐵路辦副主任顧欣榮看來,如果說蘇通大橋是實現了「零的突破」,那麼滬蘇通鐵路就是一個「加速器」。顧欣榮向澎湃新聞表示,滬蘇通鐵路將大大提升南通和上海、蘇南之間的聯繫,對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接軌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形成巨大推力。
  • 明起滬通鐵路觸網送電,海門直達上海更近一步!
    據上海鐵路局最新消息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建設正有序推進計劃於4月8日安排全線接觸網送電接觸網送電後將積極推進機車熱滑試驗工作對接觸網線路弓網匹配關係和取流運行狀態進行驗證計劃
  • 南京五橋合龍:長江大橋系列新添一座世界級「小兄弟」
    中新網南京6月28日電 (記者 申冉 張傳明)6月28日上午,隨著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宣布合龍開始,最後一盤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緩緩澆入橫向溼接縫,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下文簡稱南京五橋)在長江的雨霧中連成一體。
  • 滬通鐵路一期開通在即:揚泰通三市最快1小時直達上海
    滬通鐵路一期開通在即,該線路接入寧啟鐵路後,將大大提升沿線江蘇主要城市的出行條件。(資料圖) 泱波 攝中新網南京3月27日電 (記者 申冉)27日,江蘇省鐵路集團通報,根據滬通鐵路一期開通接入寧啟鐵路後沿線主要城市直達上海的列車開行方案顯示,江蘇的揚州、泰州和南通三市將實現動車直達上海,其中南通到達上海列車運行時間將縮至1小時左右。
  • 國產女科學家4年發表8篇論文,破解了世界級難題,現在又有新突破
    1992年出生的內蒙古女孩白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國產科學家。2015年她畢業於武漢大學,因成績優異,被保送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博連讀。之後,她沒有出國留學,而是於2019年進入西湖大學,開啟博士後生涯,如今碩果纍纍!她僅用4年時間,便完成了人家用5年才能完成的學業,取得了博士學位。
  • 嘉閔線規劃、S7、滬通鐵路、城北路、印象城...嘉定這些...
    這兩天,正是各區的兩會時刻小編從「上觀新聞」了解到嘉定2020年即將有一大波重大變化嘉閔線規劃、老城改造、護國寺項目啟動S7、滬通鐵路、城北路、11號線陳翔路站、印象城、北沿江高鐵...點擊播放 GIF 0.0M備受關注的滬通鐵路一期項目即將完工,將於2020年年內開通運營,滬通鐵路二期已在網上公開招標,二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