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導線實現貫通

2020-12-06 經濟日報

3月19日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導線布放貫通,標誌著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承建的滬通鐵路四電工程進入全面衝刺階段。

滬通長江大橋採用公鐵合建,全長11072米,主跨1092米,為國內最大跨度的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由於大橋主塔高、跨度大,橋面空間有限,給施工材料運輸及施工帶來許多困難,中鐵電氣化局通過軌行作業車實現了精準配送,統一採用恆張力架線車,確保了接觸網導線布放質量。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滬通項目部通過開展「抗疫情、保增長、大幹30天」勞動競賽,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產,確保滬通長江大橋接觸網施工實現「雙勝利」。

據介紹,新建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設南通西、張家港、常熟、太倉等9個車站,正線全長137.47公裡,設計時速為200公裡,建成開通後,對於促進長三角地區產業布局調整,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具有積極意義。

恆張力放線車進行接觸網導線架設

接觸網落錨作業

通過滑輪固定接觸網導線

相關焦點

  • 滬通鐵路迎來通車前重大節點!
    南通至安亭段接觸網送電 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接觸網送電公告 根據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工作部署,現定於2020年4月8日8點對滬通鐵路南通至安亭段接觸網送電(含南通、蘇州、上海市)。
  • 滬通長江大橋上的通州印記
    9月9日上午,霧靄輕籠下的滬通長江大橋如臥波長虹,28號墩與29號墩之間的架梁吊機張開「紅色之翼」,進行著最後階段的鋼桁梁吊裝。滬通長江大橋是滬通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全長11072米,主跨採用1092米的鋼桁梁斜拉橋結構,為世界上目前在建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斜拉橋。
  • 滬通長江大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
    11月15日,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28號墩完成了最後一組斜拉索吊裝,標誌著滬通長江大橋全橋斜拉索吊裝全部完工。滬通長江大橋由中鐵大橋局承建,全長11072米,主橋採用雙塔斜拉橋設計,主跨1092米。
  • 明起滬通鐵路觸網送電,海門直達上海更近一步!
    鐵路部門提醒您:1切勿進入接觸網周圍2米以內的危險區域,禁止通過任何物體(包括導線、水流、繩索等物)接觸電氣化鐵路接觸網或向接觸網拋擲物品;2嚴禁攀登接觸網的線杆、鐵塔或在接觸網附近逗留;3不得在電氣化鐵路兩側各500米範圍內升放風箏、氣球等低空漂浮物
  • 滬通鐵路開始接觸網冷滑試驗 聯調聯試也將展開 距離開通不遠了
    原標題:滬通鐵路開始接觸網冷滑試驗 聯調聯試也將展開 距離開通不遠了4月11日,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承建的滬通鐵路接觸網工程開始冷滑試驗。接觸網冷滑是指接觸網在不帶電的情況下,通過機車受電弓的滑行,對接觸網進行動態試驗檢查。冷滑試驗主要是對接觸網導高(軌面與接觸導線的垂直距離)、拉出值(接觸導線與軌道中心線左右偏移數值)、接觸網導線質量有無彎曲等數據進行檢測,確認實際參數是否滿足設計和驗收標準,為接觸網送電、熱滑等工作消除安全隱患。
  • 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展創新科技實力
    原標題:滬蘇通長江大橋刻下「江蘇烙印」 7月1日,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1092米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運營,這也標誌著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主跨將邁入「千米級」時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這其中,我省企業和高校廣泛參與,刻下「江蘇烙印」。
  • 「交通」通滬鐵路再進一步!接觸網冷滑試驗開啟→
    上海鐵路局說,通滬鐵路已開始接觸網冷滑試驗。之後,接觸網熱滑試驗、聯調聯試也將展開。通滬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中沿海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北經鹽通鐵路、連鹽鐵路、寧啟線、新長線等溝通蘇北、山東東部地區,向南經滬杭高鐵、滬昆線等溝通浙江地區,成為魯東、蘇北與蘇南、上海、浙東地區之間人員、貨物往來的新通道。
  • 解決世界級難題 滬通大橋國產瀝青挑大梁
    昨天,經12小時連續作業,最後2300噸國產瀝青混凝土順利攤鋪到滬通長江大橋上。這種神奇材料可適應-22攝氏度至82攝氏度區間的溫度變化,標誌著中國技術和中國材料的組合攻克下大跨度鋼橋面鋪裝的世界級難題。
  • 滬蘇通鐵路:打開長三角北翼腹地,「揚子江高鐵圈」顯露雛形
    跨過長江天塹,南通實現「通江通海通上海」和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長期以來飽受「難通」之苦。滬蘇通鐵路開通前,南通和上海之間主要依靠蘇通大橋聯繫,大運量的鐵路過江通道則是空白。在南通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鐵路辦副主任顧欣榮看來,如果說蘇通大橋是實現了「零的突破」,那麼滬蘇通鐵路就是一個「加速器」。顧欣榮向澎湃新聞表示,滬蘇通鐵路將大大提升南通和上海、蘇南之間的聯繫,對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接軌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形成巨大推力。
  • 中老鐵路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兩國同步架設電氣化接觸網導線
    11月19日,中老鐵路國內段雲南玉溪研和至峨山區間,全線首條電氣化接觸網導線開始架設。與此同時,國外段萬象北至萬象區間同步架設接觸網,標誌著中老鐵路全線「四電」工程施工進入施工關鍵階段。此次架設導線採用軌行恆張力放線作業車進行機械化施工,能實現穩定勻速行駛和自動控制架設,相比純人工作業,施工質量更好、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優。鐵路電氣化工程涉及電力、牽引供電等方面,是鐵路建設「最後一公裡」的關鍵環節,影響著車站和列車用電,關係到鐵路建成以後列車的運行安全和旅客的用電體驗,存在交叉接口多、精度控制難、施工組織複雜等難點。
  • 在鄂央企建功我國南亞國際新通道 中老鐵路開架電氣化接觸網導線
    湖北日報訊(記者林晶、通訊員賀玉琴)11月19日9時20分,中老鐵路(中國至寮國)在中國雲南玉溪研和站、寮國萬象北至萬象區間,同步架設接觸網導線全線架設接觸網導線1679.6公裡,全部由在鄂央企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承建。
  • 橋梁大事:武穴長江大橋最新進展 博賀灣大橋正式通車
    武穴長江大橋除斜拉橋主橋外全面貫通近日,武穴長江大橋1標項目再傳喜訊:大橋最後一片混凝土預製T梁成功架設,標誌著大橋除斜拉橋主橋外全面貫通,為該橋今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車提供強力保障。武穴長江大橋位於兩省(湖北省、江西省)三地(黃岡市、黃石市、九江市)毗鄰地帶,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中國道G220東營至深圳公路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是湖北省規劃的「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中的「縱一線」麻城至陽新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接杭瑞國家高速公路湖北段。
  • 觀大橋飛架南北 | 港閘法院開展「踐行工匠精神,勇做狼性幹部...
    踐行工匠精神 勇做狼性幹部在迎接建黨99周年之際,在滬蘇通長江大橋通車前夕, 6月23日下午
  • 大臨鐵路接觸網全線貫通
    12月17日凌晨,大臨鐵路接觸網全線貫通。大臨鐵路北起大理,經大理州巍山縣、南澗縣,橫跨瀾滄江經鳳慶縣、雲縣至臨滄市,全長202公裡,設計時速為160公裡每小時,為客貨共線鐵路,全線接觸網採用彈性吊弦懸掛。
  • 文泰高速實現全線貫通 浙江年底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
    今天(7月28日),龍麗溫高速文泰段洪溪特大橋中跨順利實現合龍,這標誌著文泰項目實現全線貫通,也意味著浙江距2020年底實現陸域 「縣縣通高速」目標又邁出了關鍵一步。其中,洪溪特大橋地處深山峽谷,兩側地勢陡峭,橋梁全長571米,主跨265米,是亞洲跨度最大的矮塔斜拉橋。目前,為確保文泰高速年底通車,文泰高速各項目部倒排工期、補充人員力量,調整輪班作息時間,添置防雨棚、夜間照明等設施,搶晴天、戰雨天、鬥酷暑,朝夕鏖戰、克難攻堅,向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跑出工程建設「加速度」。
  • 滬蘇通鐵路首發日,定製信封引發旅客「收藏熱」
    現代快報訊7月1日,滬蘇通鐵路從南通西站和上海站雙向首發。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南通西站紀念打卡點,現場派發的「首日封」特別受歡迎,被市民、乘客爭相收藏。
  • 滬通鐵路拋棄的海太公鐵過江通道方案,首次環評完成,確定建設
    相比大家對滬通鐵路的開通記憶猶新吧,而且對於滬通鐵路的長江公鐵大橋的開通,那氣勢,毫無疑問,跨度那麼大,還建成公鐵合建,且4線鐵路,設計時速達到250km/h,堪稱第一。不過滬通鐵路老的可研報告中,其過江通道可不是現在的位置,而是位於長江口附近,靠近崇明島的海門與太倉之間的長江段,新建過江通道,後來不知道何原因被放棄了,搞成了如今的滬通鐵路長江大橋。
  • 通滬鐵路最新時刻表曝光!南通這個板塊正強勢崛起!
    7月1日通滬鐵路正式通車未來南通到上海只需要1小時!與此同時,網絡上也爆出通滬鐵路時刻表7月南通人終於可以坐火車去張家港、常熟、太倉、上海、海寧、杭州...正式運營後通滬鐵路一期可直接連接上海虹橋站和上海站,通滬鐵路二期可連接浦東機場和上海東站。
  • 滬通鐵路一期開通在即:揚泰通三市最快1小時直達上海
    滬通鐵路一期開通在即,該線路接入寧啟鐵路後,將大大提升沿線江蘇主要城市的出行條件。(資料圖) 泱波 攝中新網南京3月27日電 (記者 申冉)27日,江蘇省鐵路集團通報,根據滬通鐵路一期開通接入寧啟鐵路後沿線主要城市直達上海的列車開行方案顯示,江蘇的揚州、泰州和南通三市將實現動車直達上海,其中南通到達上海列車運行時間將縮至1小時左右。
  • 大橋和我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2014年到2020年,備受期待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終於通車了!大橋是藍圖,是景觀,是承載未來南通經濟加速騰飛的希望,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新建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連接南通和張家港兩地,承載著南通至上海的公路和鐵路通行,還是滬蘇通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和錫通高速公路共用的過江通道。而為了支援國家建設,楊麗萍一家早已拆遷安置到附近的居民小區。「安置的房子很寬敞,舒適。我每天就做做農活,帶帶孫子,十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