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出版(601949)傳媒商報與武漢卷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2020上半年紙質圖書館配市場分析報告》,中文傳媒(600373)旗下多家出版社位列相關榜單前十。其中,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位列全國少兒社碼洋第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位列全國文藝社碼洋第五、整體市場館配覆蓋率第六;江西人民出版社位列全國人民社碼洋第十。以下為分析報告具體內容。
上半年館配碼洋下降近4成
第二季度漸回暖
據卷藏分析系統統計,今年上半年1300所圖書館中參與館配的中文紙質圖書品種為67.5萬種,合計761.3萬冊,單品種平均館配冊數為11.3冊/種,碼洋累計4.02億。
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碼洋總額下降39.71%,館配冊數下降41.11%,館配品種數下降22.90%。今年上半年參與館配的單冊平均書價為52.85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39%。(見表1)
表1近兩年上半年館配市場整體情況
細分到各季度可知,今年第一季度參與館配的圖書碼洋佔上半年館配市場總碼洋的30.10%,而2019年第一季度該數據為43.67%,碼洋份額同比下降13.57個百分點;今年第二季度參與館配的圖書碼洋佔到上半年碼洋總額的69.90%,與去年同期相比,碼洋份額增長13.57個百分點。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品種和冊數份額同比變化態勢亦如此。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初受疫情影響,出版及物流各鏈條被迫暫停,各大高校無法開學,新一年招投標也紛紛推遲,圖書採購預算遲遲不定甚至有的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在今春館配季,各館配商迅速調整,紛紛轉向「線上雲採書」,邀請行業專家和作家參與線上直播交流等活動,第二季度的交易量迅速恢復。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館配市場碼洋總額下降39.71%,各主要館配省份碼洋總額均呈下降趨勢,降幅超過30%的佔大多數,其中江蘇、福建、遼寧、四川地區降幅超過40%。
受疫情影響,新書表現力不足
在今年上半年館配市場中,受疫情影響(很多項目被迫暫緩,新書無法及時流入市場,圖書採訪工作停滯,無法正常被採購),2020年版新書表現力明顯不足,但也以3.23%的品種創造了7.12%的碼洋收益,碼洋品種效率達到2.21,僅次於2019年版圖書。
2019年版圖書碼洋佔到館配總碼洋近一半,以18.58%的品種獲得48.99%的碼洋收益。從單品種館配冊數來看,2019年版圖書以26.6冊/種居首;從單冊平均價格來看,出版年份距今越近,圖書單冊平均價格越高,2020年版新書的價格達61.26元/冊。
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參與館配的新書及前一年版圖書碼洋份額均有約4個百分點的降幅,前兩年版圖書碼洋份額則同比增長6.38個百分點。
文學類圖書碼洋份額突出
同比增長幅度居首
今年上半年參與館配的22類圖書中,有15個類別碼洋份額同比下降,7個類別同比上升。碼洋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文學(I類)和工業技術(T類),文學(I類)是22大類中增幅最大的類別,工業技術(T類)是22大類中降幅最大的類別。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館配市場中社科類(A~K)圖書碼洋份額為75.49%,同比增長1.10個百分點;自科類(N~X)圖書碼洋份額為22.51%,同比下降1.49個百分點。(見表2、3)
表2碼洋份額增幅TOP5類別
表3碼洋份額降幅TOP5類別
高價位圖書份額增長,提昇平均書價
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參與館配的圖書單冊平均價格為52.85元,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長2.39%。從圖書價格區間分布情況可知,今年上半年圖書碼洋主要集中在25~80元(含)價格區間內,該區間內圖書碼洋份額合計67.03%,同比下降2.81個百分點,冊數份額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定價在25元及以下的圖書碼洋份額同比增長0.29個百分點;80元以上價格區間中,除300~500元(含)區間內碼洋份額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外,其他區間均有增長。
整體來看,80元及以上價格區間內碼洋份額增幅合計2.51個百分點,參與館配的高價位圖書份額增長,提升整體館配市場平均書價。
整體市場出版社集中度略降
古籍社、少兒社發展勢頭好
2020年上半年館配市場競爭格局中,碼洋排名TOP20的出版社市場份額為31.34%,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降1.05個百分點。整體市場TOP50出版社中,碼洋排名上升最快的是學苑出版社,同比上升104個位次,該社《稀見清代四部輯刊》(定價80萬元)《中國近代各地小報匯刊》(定價8.73萬元)《未刊清代硃卷集成》(定價6.8萬元)上半年均有入藏,因而碼洋總額同比提升幅度較大;TOP50出版社中,碼洋份額增幅最大的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同比增長0.36個百分點。(見表4)
表4整體市場碼洋排名TOP50出版社中上升最快TOP20
在高校館和公共館碼洋排名TOP20出版社碼洋份額,分別合計為40.32%、26.48%,同比分別增長0.20個百分點和0.05個百分點;高校館及公共館TOP20出版社榜單中,有11家社同時在2個榜單上。(因版面所限,呈現TOP10,見表5、6)
表5高校館市場碼洋排名TOP50出版社中上升最快TOP10
表6公共館市場碼洋排名TOP50出版社中上升最快TOP10
從出版社類型來看,古籍社上半年碼洋份額合計4.76%,同比增長1.50個百分點,是各類型出版社中增幅最大的;少兒社、文藝社分列增幅的第二、三名。以下為各類型社的TOP10排名。(見表7~12)
表7大學社碼洋排名TOP10
表8文藝社碼洋排名TOP10
表9經法社碼洋排名TOP10
表10人民社碼洋排名TOP10
表11古籍社碼洋排名TOP10
表12少兒社碼洋排名TOP10
今年上半年圖書暢銷榜:百花齊放
從出版年份看,今年上半年整體市場館配覆蓋率TOP200書目中,2020年版新書佔34種,2019年版為162種,2018年版是4種。200種書共涉及51家出版機構,其中上榜書在5種及以上的共11家。(見圖1)從類別來看,200種書共涉及15個類別,其中前三類依次為文學類(I類)共140種,歷史地理(K類)和經濟(F類)分別為18種、11種。其中,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以7種排名第六。(圖2為TOP200書目中涉及3種及以上圖書的細分類別。)
圖1整體市場覆蓋率TOP200書目
主要出版機構品種數分布圖
圖2整體市場覆蓋率TOP200書目
主要細分市場類別
我們發布整體市場碼洋排名TOP5類別的暢銷榜書目,分別是文學,工業技術,歷史、地理,經濟和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見表13~17)
文學(I類)離不開影視聯動和名人效應的帶動,包攬前三位的《慶餘年》、《盜墓筆記·十年》和《攀登者》的暢銷,均離不開同名電視、電影的熱播帶動。TOP10圖書中,第四名和第六位均為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平均分》則書寫了近期頻上熱搜的央視主持人康輝的成長曆程。
表13文學(I類)被收藏最廣的TOP10書目
工業技術(T類)暢銷榜TOP10書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5G」「人工智慧」等選題,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十四五」的八大趨勢中就包含人工智慧製造、信息化新一輪革命等。
表14工業技術(T類)被收藏最廣的TOP10書目
歷史、地理(K類)暢銷榜中,與「中國」相關的選題佔到大多數,與前幾年相比,讀者越來越趨向於了解本國的歷史、文化,以及為守護歷史、發展文化做出過貢獻的相關人物。
表15歷史、地理(K類)被收藏最廣的TOP10書目
經濟(F類)暢銷榜中不乏深入淺出講述經濟學原理的圖書,也包含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作品,這從側面體現了普羅大眾對於經濟發展的和學習。
表16經濟(F類)被收藏最廣的TOP10書目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G類)暢銷榜TOP10圖書中,對於「思考」的顯而易見,如思考讀書方法、學習方法、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
表17文化、科學、教育、體育(G類)
被收藏最廣的TOP10書目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