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總是和王母娘娘一起出現,熟悉道家的朋友也知道這是廣大人民給兩位硬配的對,若說與王母最為般配的應該是東王公才對嘛,關於這三位之前大禹都有分享過,有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之前的文章。今天我們不說玉皇、王母,分享一下經常出現於玉皇大帝身側的一位天尊。有傳說,玉皇大帝兩側常侍救苦天尊和雷聲普化天尊,我們就說說這位救苦天尊 。在道教靈位中,救苦天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真的是玉帝常侍嗎?
大禹從《太乙救苦護身妙經》的記載來說說這位太乙救苦天尊。
陶弘景這位道教大能我在之前也有提過,這位給上清派道教立了個族譜,就是《真靈排位圖》,我是按照這一支來說的,天地最尊者就是元始天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有一天,萬物的老大元始天尊舉行了一個沙龍,「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各方小弟都到座前學習。這時呢,太上老君就說了,老大,我們這在天上優哉遊哉的,但是三界之中,眾生受苦受難,這可怎麼辦啊。
元始天尊胸有成竹的說道,你有這份心就好了,實話跟你說吧,咱們有位很厲害的道友,叫做太乙救苦天尊,已經在普度眾生了。
經書接元始天尊之口敘說太乙救苦天尊之功: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由上可見救苦天尊不僅僅大慈悲心,而且法力高強,可化身無數,即使小說人物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在天尊當前也不夠看。
太上老君作為道家老資歷,竟然沒見過這位太乙救苦天尊,可見天上眾仙不太熱衷於聚眾八卦,不然早就相互認識了。老君在沙龍上就提出說想見見這位大慈悲、變化萬千的天尊。元始天尊說道,只要唱詠天尊發號,天君自然現身。
眾仙唱詠,太乙救苦天尊以一個童子的形象出現,並在此悲憫三界眾生之苦。元始天尊感動的說:按照你的想法去救苦救難吧,孩子。
太乙救苦天尊得到應允,喜極而泣,身份千變萬化,救苦救難。
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難各種形象化身: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髮跣(xiǎn)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乘空而去。
元始天尊最後又說:此聖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在世呼為大慈行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
這是《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主要的內容,是對於太乙救苦天尊功德無量的記載。太乙救苦天尊化身眾多,在世間各處都有不同尊號和身份,在天叫做太乙福神,在世間又是大慈行者,在地獄又被稱為日耀帝君,還有獅子明王、洞淵帝君、尋聲救苦天尊、東玄青極上帝、十方救苦天尊……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無論什麼稱號,都不一警示這位大神地位尊貴,法力無量,用元始天尊老大的原話就是「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
後世將玉皇大帝排位於玉清境,這就屬於一類神階了,地位很高;太乙雖不入玉清境,但是說是玉帝左右常侍,也是比較勉強。我個人常看的是陶弘景這一支的宗卷資料,反倒對於宋之後的玉皇大帝一支了解比較少,所以比較認同東方長樂太乙救苦天尊。
同是道教,支派不同,有所出入,僅此說明。各方道友請指教!
附一段太乙救苦天尊的寶誥《太乙寶誥.救苦誥》: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開甘露門。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難化為灰塵,尋聲救苦解救羅網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急救難度眾生。——《漂放蓮燈集:放生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