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哉風
如果要評選誰是世界上最惹火的城市,日本東京毫無疑問名列榜首。歷史上,沒有哪個城市遭受的火災比東京最慘烈:三百年之間,遭受到兩次世界級的大火,分別死亡10萬人之多。
東京,舊名江戶,是德川幕府將軍所在地,也是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過去的東京,房屋基本為耐火能力極差的全木結構,普通家庭一般只有6塊榻榻米、10平米不到的居住空間,道路擁擠,防火措施落後。一旦發生火災,就是災難級的。
東京,世界上遭受火災最多的城市
第一次世界級大火,是發生在1657年的明歷大火。
明歷3年(公元1657年)3月2日,江戶本妙寺的和尚為一名得重病去世的少女做法事,結果法事結束後火化遺體時突然颳起了強風,遺體上一隻燃燒的衣袖被風颳走並引燃了附近的建築物,釀成超級大火,所以,明歷大火又名「振袖火災」。
熊熊大火燒了兩天,以江戶城本丸、二丸、三丸為首的武家宅邸500餘所、寺社300餘所、倉庫9000餘所、橋梁61座盡被燒毀,死者據說達到了10萬人(死者數字沒有確切統計),大半個江戶城化為一片焦土。明歷火災也被稱為「世界三大火災」之一。
圖:描繪明歷大火時淺草門獄罪人「火中墜河」的一幕
除了明歷大火,江戶還有兩場大火很嚴重。一次是明和9年(公元1772)的明和大火,燒毀武家宅邸241所,寺社95座,死者達數千人。一次是文化3年(公元1806)的文化大火,燒毀武家宅邸80餘所、寺社80餘所、500餘條街道,死者1200多人。
第二次世界級大火,則是二戰期間著名的「李梅火攻」。
東京大轟炸的策劃者李梅將軍(中)
美軍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柯蒂斯·李梅,在1945年3月下令對東京進行了夜間燃燒彈襲擊,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空襲之一。此前,美軍對日轟炸採取的是日間精確轟炸戰術,根本無法摧毀日本散布在民間的工業小作坊。李梅則創造性地採取大規模夜間火攻,徹底擊中了日本的戰時工業命脈。
李梅火攻
東京的無家可歸者
1945年3月9日夜間,334架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地毯式轟炸,投下2000餘噸燃燒彈,東京約1/4被夷為平地,26.7萬幢建築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燒死83793人(實際死亡約10萬人),另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使日本的戰時經濟徹底陷入癱瘓。
上野公園的死者
東京淺草一帶成廢墟
「李梅火攻」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悽慘的大火襲擊,數萬死難者死於缺氧窒息,居民密集區著火後,人們爭相跳入河中求生,結果河水裡漂滿如木炭一樣黑的屍體。火攻當日,當場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後來的原子彈爆炸。大火之後,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屍體清除完畢。
埋葬死難者的萬人坑
警察在死難者中穿行
戰後,日本人覺得很「委屈」,自稱遭受了「史上最大虐殺」:美軍的「無差別空襲」,加上兩顆原子彈,讓日本人死難無數,從而使日本成為二戰「最大受害國」。
日本人手繪的「東京大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