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販賣黑人「崑崙奴」,對中國人的血統有何影響?為何沒有在中國形成黑人種群?這些人的後代情況?這其中有何玄妙?
一、中國古代就有販賣外國人口,包括販賣黑人的情況。
販賣人口的事,現在說起來很不光彩。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販賣外國人口的現象。
其實,早在美國販賣黑奴之前,中國唐朝就已經從國外販賣崑崙奴到國內作為奴僕。而這些人中,有不少就是黑人,而且人還不少。
我們應當客觀正確地認識這一歷史現象。這主要是由於唐朝是當時世界上非常先進發達的國家,而古代的人們,由於受當時的歷史條件的局限,並沒有形成那麼多的人權意識,所以就產生了從別國把人口販賣到本國來做奴僕的現象。
那麼這件事就非常奇怪。大家都知道:美國販賣黑人,到現在美國已經形成了黑色的人種,並且現在美國的種族歧視並沒有消除。而我國唐朝販賣黑人,卻並沒有在我國形成黑色人的種群。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二、國際化的大都市。
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國家。在中國古代的唐朝,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化大都市。
在這兩個大都市裡,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大街上經常會出現各種膚色的外國人,滿大街的溜達,"內有東西方四十餘國僑民」。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這就是所謂的「唐朝三寶」。
需要說明的是:種族歧視不僅現在有,在中國古代的唐朝也有。作為販賣人口而來的「崑崙奴,新羅婢」,在唐朝其實是受歧視的。
種族歧視當然要堅決反對,但是我們也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唐朝。在唐朝還沒有種族歧視這個概念。
三、「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的人員組成。
新羅婢和菩薩蠻的人員組成比較簡單。
新羅是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其大部地區位於現在的韓國。這些新羅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洛陽和長安,唐朝人對她們進行專門的家政技能訓練,相當於今天的菲傭,乖巧能幹,非常受當時達官貴人的喜愛。
菩薩蠻主要來自於當時的一個小國家,大概在現在的緬甸附近,這個小國家向大唐進貢了一批美女,組成了一支異國風情的美女舞蹈藝術表演團隊。據《杜陽雜編》:
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危髻金冠,瓔珞被體」,這個打扮,非常符合我們現在雲南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特色。
崑崙奴的人員結構就相對複雜一點。
崑崙奴大多性格溫順,身體健壯如牛,皮膚黝黑,許多豪門貴族紛紛把他們作為自己的奴僕。
崑崙奴大多數是由東南亞一帶的尼格利陀人組成。還有一部分是阿拉伯人訪華時帶來的一些黑人,另外有一部分被稱為「僧祇奴」,是來自北非的黑人。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古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等等。
崑崙奴不遠萬裡來到唐朝的途徑,有的是外國使團作為年貢送往長安、洛陽,有的是跟隨外國使節入華,遺留在中國不走了。還有的就是被掠奪販賣到唐朝的土著。
究竟為什麼叫崑崙奴呢?
「崑崙」一詞,在古代指崑崙山,也指黑色的東西。據《舊唐書》:
「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
崑崙奴的特徵非常明顯,是「捲髮黑身」,也就是相當於我們今天看到的非洲黑人的形象。
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記載了販賣崑崙奴的具體過程,非常暴力:
「西南海上有崑崙層期國,連接大海島,……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
當年在西南海島上,有非常多的野人。這些野人,皮膚漆黑,卷頭髮。非常貧窮,食物顯然是匱乏的。
所以,就有人以食物作為誘餌,把他們捕獲。說明這些野人的智商也不高,為了一點食物就會被別人捕獲。把他們販賣為奴隸,而且居然「動以千萬」,這個可能就有點誇張了。
這種販賣人口的行為確實是非常殘酷。而且把他們千裡迢迢運到長安和洛陽,古代運輸能力非常差,途中肯定會死不少人。
這些人到達唐朝後,大多都成為達官貴人,豪門望族的奴僕,有些有藝術細胞的,就去練習樂舞,供達官貴人娛樂。
當時,能夠用得起崑崙奴,尤其是黑人,是一種貴族身份的標誌。如果哪個達官貴人家中,沒有個把崑崙奴或新羅婢,都不好意思見人。
四、崑崙奴為何不反抗?
我們在史書上,基本上沒有看到崑崙奴有反抗的現象。
這個就非常奇怪!
這些人被作為奴僕販賣,為什麼居然不反抗?
根據我推測:由於當時世界上普遍經濟不發達,這些崑崙奴從小生活的地方,大多還處於原始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處於一種極低的狀態,而且可能大多數人都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他們一開始被人販賣到唐朝,肯定也是不願意的。但是當他們到達唐朝的長安和洛陽之後,那種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把他們看傻了,看呆了。在他們看來,這真是一個光怪陸離的社會!也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天堂!
因此,他們雖然作為奴僕,但他們自我感覺:這要比原始社會的生活好多了!更何況,能用得起崑崙奴的,都是一些豪門。豪門就算是奴僕,生活標準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所以你讓他們走,他們也不會走,當然也就更不可能反抗。
五、崑崙奴的後代何在?他們有沒有影響到中國人的血統?
這些崑崙奴後來就像從歷史中憑空消失了一樣,在後來的歷史中,再也沒有過多的記載。他們究竟有沒有後人?他們對中國的人種影響有多大?史書幾乎沒有什麼記載。
根據我推測:唐朝人雖然販賣了一定數量的崑崙奴、新羅婢,但主要還是集中在長安和洛陽這兩個大都市,並沒有向全國範圍擴散。不像後來的美國那樣大規模的販賣。
新羅婢本身就是亞洲人。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漸被漢人同化了。
而使用崑崙奴的,主要還是少數的達官貴人,數量還是非常有限。
由於這部分人數量非常少,社會地位又低下,中國人並不願意與他們聯姻,這就導致他們許多人可能終身都未能擁有正常的婚姻。所以他們可能很多人就沒有能夠留下後代。
後來中國又發生了若干大規模的戰亂和災荒。崑崙奴的人種本身就非常少,在各種戰亂和災荒中,可能也很少有人能夠倖存下來。真正能夠倖存下來,並且能與中國人聯姻,生下後代的,恐怕是鳳毛麟角。在歷史的長河中,就算他們還有一點基因能留存下來,也早已被稀釋,無從考證了。
所以他們的存在,並沒有影響到後來中國人的血統。
根據考古出土的黑人俑,大都上身赤裸,頭髮捲曲,斜披帛帶,下穿羊皮短褲,非常像現代非洲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