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本1989年出版的老書在微博上火了!這就是被廣大網友稱之為「曠世奇書」的《怎樣徵服美麗少女》,該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解了如何追求女生。(7月11日《揚子晚報》)
歷史上,確實不乏一本好書剛出版時備受冷落,若干年後才大放異彩的先例。然而,這樣的情況一般都發生在文學史上,這樣的書,也以文學名著居多。
《怎樣徵服美麗少女》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只看書名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是教那些初涉情場的男生如何去追求女生的,是一本「實用」、「生活」類的圖書,談不上什麼文學性。
那麼,這樣一本1989年代出版的老書,何以在時隔24之年後被網友「撈」出並膜拜?原因不外乎如下三點:
現在的未婚男性普遍為自己的婚姻狀況感到焦慮。正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就年輕女性而言,「拜金」、「攀富」等物質色彩濃鬱的思想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被實踐,「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論調甚囂塵上就是明證;就年輕男性而言,大學畢業能順利就業而不「啃老」已屬不易,何況還得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畢業到結婚)積累下足夠多的財富——沒錢拿什麼買房、買車?沒房、沒車哪個女生跟你?——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這種生活壓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來自婚姻的壓力,因為婚姻是每個人走上社會以後面臨的人生第一大課題。未婚女性中「拜金」、「攀富」者日眾,媒體又對諸如「富豪徵婚,應者雲集」之類的鬧劇大肆渲染,對「男女比例失調」、「光棍數量增多」等問題過分關注(有些甚至是誤讀),使得未婚男性普遍對自己的婚姻狀況產生焦慮。這種情況下,未婚男性開始探尋實用性強的徵服「女神」的方法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怎樣徵服美麗少女》正好能夠滿足他們這方面的需求。
許多未婚男性正處於「高智商、低情商」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從應試教育體制下脫穎而出的學習精英們,若論考試、成績等「智商」方面的表現,那可真是一個比一個強,但若論自我認知、社會交際等「情商」方面的表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學生時代,拼的是成績,成績好了,你的前途就一片光明;成績不好,哪怕你性格再開朗、有多強的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前途都會充滿黯淡,誰能真正擺脫「只以成績論英雄」的教育評價機制的束縛呢?參加工作以後就不同了,你得與同事合作、與上級溝通、建立自己的交際圈,這時,人際交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實際情況卻是,許多未婚男性連跟自己的同事、上級溝通都感到困難,面對自己心儀的「女神」,焉能不束手無策?「高智商、低情商」的惡果至此顯露無疑。怎麼彌補自身「低情商」的短板、儘快解決自己的婚姻大事?最直接的辦法莫過於求助於實戰技巧指導類圖書了。
當然,《怎樣徵服美麗少女》的爆「火」,也與一部分人的懷舊情結不無關係。正如一提到自行車,許多人馬上就會想起「永久」、「飛鴿」、「紅旗」並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濃厚的懷舊情緒一樣,一談到愛情,許多人自然也會對上世紀80年代的那種基本不受物慾支配、愛情至上的婚戀觀產生一種深深的懷念。然而,時光不會倒流,過去的東西再美好,也終究回不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那怎麼辦?只能通過對那些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物件的關注來寄託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留戀與不舍了,《怎樣徵服美麗少女》正是這樣一個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物件。
社會已經不是那個社會,人也已經不是那時候的人,人們的價值觀、婚戀觀更不可與那時的價值觀、婚戀觀同日而語。如果你拿上世紀80年代追求女生的方法去追求眼前的「女神」,能俘獲「女神」的芳心嗎?人家不「呸」你、不罵你「土帽兒」就不錯了,你還想抱得美人歸?做夢吧您哪!
文/徐生壇
來源:紅網
作者:徐生壇
編輯:葉鵬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3/07/12/470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