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抓住生活點滴,用文字改變人生軌跡

2020-12-19 澎湃新聞

今年8月,來自閱文集團的百部網文小說被收入國家圖書館的典藏,進一步改變了人們印象中網絡文學「言情穿越升級打怪」的傳統觀念。近日,這批網文中的現實主義佳作《相聲大師》《草根石布衣》的作者唐四方、中秋月明做客陝西北路網文講壇,與讀者們分享他們筆下有關都市草根的現實與夢想。

從左至右:主持人羅熙、中秋月明、唐四方

90後作家唐四方的《相聲大師》,是近年來第一部網絡文學曲藝題材精品小說,曾獲第一屆「網絡原創現實主義題材徵文」一等獎,入選2016年度網絡小說排行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戲法羅》,獲得第三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徵文」二等獎,之後在《北平說書人》中又普及了評書這一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可謂用網文讓讀者重新關注到了日漸式微的傳統曲藝行業。

不難想到,唐四方本身就是一位相聲愛好者,聽得多了,他便萌生了把愛好寫成網文的念頭。當時網文創作在這一題材上還是一片荒漠,是迎合市場寫歷史玄幻,還是從心出發寫相聲行當?唐四方選擇了後者。

《相聲大師》以80年代為背景,通過一對相聲師徒的命運故事,展現相聲行當幾十年的興衰變遷,其中穿插著很多相聲的發展、流派等專業相關知識。唐四方在作品裡引入了很多現實中存在的人物,「馬三立先生,侯寶林先生……這些老藝人不應該被遺忘,也不應該被幻想取代。」

唐四方還通過查找史料,搜集了不少明清或者民國時期的相聲素材,但有的選段已經隨著歷史變得很破碎,他於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做了補充編寫。不少讀者在看了唐四方的作品後,去網上搜視頻來看,進而入坑德雲社,對相聲、評書等中國傳統曲藝產生興趣……令唐四方大感欣慰。

唐四方

畢業於極負盛名的四川美術學院,中秋月明卻出人意料地從事起了網文創作。「其實當你跟真正有美術天賦的人在一起,你經常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了。」他笑稱。

近年來,中秋月明的《草根石布衣》在首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徵文」獲獎,並成為2017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協推介的24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夢想為王》在第二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徵文」再次獲獎。今年8月,他還成為了長沙馬欄山網絡文學小鎮的首批入駐作家。

中秋月明的文風輕鬆幽默,節奏張弛有度,人物刻畫生動細膩,多年來一直備受讀者追捧。而美術科班出身的特質,令他在作品的畫面感營造和人物、場景的細膩處理上有著顯著的優勢,而同樣歸功於十幾年的美術專業基礎,繪畫時對構圖的訓練使得他在文字作品的全局和細部的把握上更加得心應手。

常年挖掘現實主義題材,中秋月明表示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觀察生活、收集素材。漫步上海陝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看到一棟棟老宅與民居,他的靈感便不斷湧現了:「我親眼看到的上海弄堂,跟我過去的印象還挺不一樣,這些弄堂建築的變化背後,可能就蘊含著不同家庭的時代變遷。」因此,當讀者問及網文創作的秘訣,中秋月明指出,下雨天也好,逛馬路也好,心有生活感悟就不妨拿筆記下,「抓住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才能夠寫出貼近讀者的文字。

中秋月明

中秋月明的《大美時代》,是一篇描述美術學院生活的職業文。《夢想為王》則以足球為平臺,足球運動員為主角,不用系統、異能和重生之類的元素,同樣給人以熱血昂揚之感。除了自身經歷、查找資料,他認為對創作幫助其實更大的是與行業人士聊天,為作品增添更真實直觀的感染力。

「我發現我的讀者真的是來自各個行業,有的讀者會留言給我詳細分析一些行業的特點,甚至分享一些不為人知的行業內幕,說我有需要的話可以參考。」中秋月明說。而在劇情上,他反而會顛覆大多數讀者對行業原本的想法:「如果把一些故事拓展開來講,可能更像一個商業案例而非小說,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所以我會做一些更生活化的藝術處理。」

相比之下,唐四方擅長的曲藝題材顯然要更冷門一點。但他表示,事實上自己的確不太適合那類大眾口味,還是喜歡寫知識普及向的作品,「我相信還是有一部分讀者喜歡看知識類的網文的。」

中秋月明則希望,他的讀者能在放下書之後有所收穫,不只是得到了放鬆、爽感,最好還有一些人生的感悟。「不久前我看到有個讀者發書評說,有一些我的文裡關於商業方面的小技巧,他用在工作上然後升職了。」中秋月明很高興,「如果我的小說能讓他們在現實中的為人處世、學習工作上有一些些幫助,那就很好。」

另一件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是在他的某本小說發表兩個月後,有一位年輕的讀者發表了一篇書評,提到他是一名高中生,本來準備畢業後就去南下打工,但看了中秋月明的作品後有所觸動,重新選擇去考大學、好好學習。隨後,中秋月明把這篇評論放到了那本書的最前面。

「有人因為看了我的作品,人生軌跡從此發生改變。」這或許,便是廣大網絡作家在工作之餘創作現實主義題材,令這一文學領域更豐富、更有質感的最大動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第45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預告:回望網絡文學
    作為中國網絡文學史料叢書,《創始者說》的主創團隊用了四年時間採訪了26位最早在中國開創各大網絡文學平臺的創始人,邵燕君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本書的意義是「一張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地形圖,在眼前清晰地呈現出來了。……26個網站猶如26座營盤,此消彼長,步步推進,終於鋪出一條通天大道。」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不管什麼時代,永遠幻想未來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不管什麼時代,永遠幻想未來 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寧 2020-11-18 21:08 來源:澎湃新聞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在新作《神魔書》裡,血紅想聊聊哲學
    「血紅很忙」,第40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有一個有趣的主題,也把舉辦地挪到了書香十足的上海書展靜安理想書房。8月14日,資深網文作者血紅、閱文集團高級主編太山,以及兩位新人作家、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學策劃與創作專業學生嶽玲婷和蘇駿聲受邀而來,展開兩代網文創作者的對話。
  • 走了一遍陝西北路,三位網絡作家計劃創作三篇網文
    圖說:三位網文作家齊聚陝西北路網絡作家如何書寫歷史遺蹟?日前,「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在陝西北路600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舉行,君天、夢風、閒聽落花三位網文作家受邀為這條街創作三篇網絡小說。
  • 「碼字勞模」血紅做客網文講壇:打算寫到1億個字再收筆
    知名作家血紅與起點中文網總編輯楊晨,曾作為陝西北路網文講壇的首期嘉賓與讀者談天說地。6月15日,兩位老友再度做客第19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碼字勞模血紅與讀者分享了他16年的創作之路與4800萬字作品背後的心路歷程。
  • 三位網文作家為它寫「新故事」!
    說起陝西北路,上海人一定不陌生。陝西北路舊稱西摩路,作為一條百年老馬路,它匯集了馬勒別墅、宋家老宅等20多處名人舊居、保護建築。這些年因為榮宗敬舊居(榮宅)的修復開放、老字號一條街的開發、陝西北路網文講壇的持續舉辦、《陝西北路》人文紀錄片的傳播,老街歷史被人們津津樂道,老建築被頻頻圍觀。
  • 誰說網文只有「打怪升級」?這群後浪寫出都市草根的現實與夢想
    在網絡文學內容多元化的浪潮中,現實題材寫作正迅速崛起,扭轉了網文只有「言情穿越升級打怪」的刻板印象。 日前,網絡作家唐四方、中秋月明亮相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圍談創作心路。「曾經也考慮過寫幻想主義題材,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題材,引入了很多現實中存在的人物,包括馬三立、侯寶林先生。這些老藝人不應被遺忘,也不該被幻想取代。」
  • 做紫金草志願者 改變人生軌跡
    對很多人來說,做志願者是一段人生經歷。而對23歲的南京姑娘孔佩雯來說,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志願者卻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2015年,在南京曉莊學院讀大一的孔佩雯得知學校有一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志願講解服務隊」,她立即報名參加選拔。
  • ...陝西北路 老字號品牌 旗袍 老字號專業街 后街經濟-上海頻道...
    圖片說明: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完成全面升級改造。均 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這幾天,不少人路過陝西北路(南京西路—威海路段),發現這短短230米長的老街變了樣,紅色清水石庫門牆面、落地玻璃格子窗、歐式街燈……改造升級後的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今天全新亮相。由修繕「榮宅」的設計公司操刀設計街區景觀,凸顯原有石庫門風格,融入復古與時尚元素;原有12家老字號和知名品牌增至17家,不少店鋪經過重新裝飾,引入3D試衣鏡、設計師現場定製等新消費新體驗。
  • 19路電車走過的路,是否也留下你的生活點滴?
    今天就來一起回顧19路電車的歷史,以及19路沿線的重要地標,看看是否也曾留下了你的生活點滴? 19路電車微歷史 1926年 12月30 日,英商上海電車公司(簡稱英電)開闢1 9路無軌電 車,由延安東路江西路口至西康路宜昌路。
  • 直到世界盡頭的人生步伐,那投籃的人生,遲早會命中夢想
    文,張思續生活的點滴描繪,點綴著人生的謀劃。生活需要熱情,人生還得思索。不一樣的明天,心中所想的未來。人生處處是夢想,還時時在築夢。夢想來至於,心中的期待和嚮往。追逐的方向,不舍的心緒。夢想在遠方,當下是希望。
  • 揚州講壇2020年度最後一講 徐小躍暢談國學與人生
    徐小躍編者按昨天是揚州講壇2020年度最後一講,邀請了南京大學教授、國學專家徐小躍,與觀眾們暢談《國學與人生》。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國學。國學與我們現代生活有著什麼關係?徐小躍教授在國學研究上造詣深厚,課堂上總以其生動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語言,獨到精闢的理論見解,慷慨激越而金句迭出,透過鮮活的事例深入淺出地闡述國學大智慧而廣受歡迎,在南京大學連續榮登「我最喜愛的老師」寶座。聆聽徐教授掌握要點,品味經典,開啟我們的人生智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 她連續5年在江東門紀念館志願講解: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她連續5年在江東門紀念館志願講解: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2020-12-10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研國學登上百家講壇,她被譽為國學大師,也被人說是廢話連篇
    如若你愛好文學,喜歡聽講壇。那麼有一檔節目,你一定有看過或者聽聞過。那就是《百家講壇》。時至今日,《百家講壇》上出來的「名嘴」還是赫赫有名的。比如易中天以及王立群等等。那麼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大北學子轟下臺的她。到底有些怎樣的故事呢?於丹,能夠坦然的站上央視舞臺。定然有著不同凡響的本事。她出生於1965年,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 四月是你的謊言:四月份的相遇,改變了兩人的人生的軌跡
    這一次的相遇從而也改變了兩人的人生軌跡。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吧。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從而導致從十一歲之後開始他就再也沒有辦法用自己的雙手去彈鋼琴了,因為那樣的經歷實際上讓他的童年留下來傷痕,是一個他都不願意去回想起來的時光。而後來她的出現開始慢慢改變了這樣的他,開始讓他的生活變成不再是單調的顏色。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便來說說他們是如何相遇的吧。
  • 阿里文學作家煮劍焚酒:用網文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從2005年開始接觸網文,到現在煮劍焚酒已經在網絡上累積創作了幾千萬字,他的成名作《黑道學生》常年霸佔各大看書網站排行榜,點擊過億,受千萬粉絲追捧。在加盟阿里文學後,他的最新作品《混跡花都》更是獲得了粉絲們的追捧,網友們都紛紛留言表示:「時隔十多年,從黑道學生123到現在,等了你十三年,終於看到你重新開更了!」
  • 同心「三創」丨寒意襲人的冬日清晨,陝西北路「熱力值」滿滿
    為做好創城「回頭看」迎檢工作,12月4日上午,在長壽路街道社區管理辦的牽頭下,長壽城管中隊、長壽市場所、普環一分公司、綠化市容所、園開公司。三維服務社等部門組織人員參加陝西北路優化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 。
  • 一生中僅有的幾次改變人生的機會,你能抓住麼?
    因為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機會都沒有抓住」很多年輕人,很難理解這種痛苦,而當你見多了這樣的人,你就會越來越害怕自己有朝一日變成這種人。努力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最後還是一事無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事業上一路往上爬的,一個團隊10個人,最終有一個人能爬上去就不錯了,其他90%的人都是社會和團隊發展的奠基者和被遺忘者。
  • 《翰墨汲古韻 , 撇捺述人生》新華講壇又開課啦
    《翰墨汲古韻 , 撇捺述人生》新華講壇又開課啦 2020-12-03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