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有其獨特的魅力,作者以唐僧取經故事為主線,實則將明代官場醜陋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部《西遊記》揭示了天庭的醜陋及內部鬥爭,以及佛教勢力對天庭陽奉陰違實則謀取私利,取經路上歷次磨難也都有所指,看完才明白作者的深意!(解讀與宗教無關)
天庭亂象與明朝局勢
玉皇大帝是天庭的實際領導人,也是道教勢力的領導人,掌管三界眾生,主宰萬物!
但他也有自己的無奈,道教祖師爺太上老君一系勢力龐雜,且心繫天庭安危,看不慣眾神仙安於享樂不作為的做派!
託塔天王一系雖然從屬天庭,但是又與佛教來往過密,他們想幹什麼?
佛教勢力在玉帝面前謙卑之至,但暗地裡卻在培植自己的勢力,他們所作的是名義上與玉帝吻合,實際上確實陽奉陰違,為自己謀取私利!
三界亂象叢生,玉帝無可奈何!
玉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一心修玄,日求長生,不問朝政,高高在上儼然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姿態!
而西遊世界裡,三界的亂象,與大明朝嘉靖年間十分吻合!
作者吳承恩做過嘉靖朝的知縣,深知朝廷弊端,最終被誣陷,憤而辭官,拂袖而去,之後賣文為生,窮困潦倒!
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加深了他對封建制度的不滿以及對社會黑暗的認知,於是決定以志怪小說的名義抒發不滿!
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太上老君與佛教勢力
太上老君一系,實則暗指朝廷文臣,他們「憂國憂民心繫百姓」,實際上他們也在背地裡幹著損公肥私的事情!
因為勢力龐大,玉帝無可奈何,於是利用佛教牽制老君一派,佛教其實就是明代的廠衛!
如來在玉帝面前謙稱自己為老僧,跟東廠太監的角色一致,他們只是依附皇權的奴才罷了!
所以我們看到取經路上,道教佛教都派人外出公幹,名義上是支持朝廷取經工程,背地裡卻在爭奪利益!
沿途的妖魔鬼怪,有他們兩派的人,辦完公事就被調走,而那些沒有背景的地方豪強被趕盡殺絕!
途中的一個個小國家就是一個個地方勢力,地方官在夾縫中生存,生怕站錯了隊,謹小慎微!
孫悟空嫉惡如仇,不管是天庭勢力,還是佛教勢力,他都敢得罪,脾氣也是又臭又硬!
以後將逐個章節詳細分解,下一期講孫悟空的原型究竟是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