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格鬥綜藝是這樣打造爆款的

2021-01-11 新京報

國產機器人「俠客」一記平沙落雁式把英國機器人「彈射」鏟了起來,然而「彈射」翻身彈了回來,繼續戰鬥。一個幾百平的場地內,兩臺機器人在進行著火花四濺的彈撞砸鏟式打鬥。

賽場邊,兩對選手緊張快速地操作手柄,指揮格鬥機器人發動技能。不遠處的椅子上,鄭爽、撒貝寧、吳尊、張一山四位戰隊經理人隨著選手們的打鬥時而狂歡時而屏息凝神。

在比賽前兩分鐘,「俠客」拆掉了「彈射」的一個輪子,拔了它一顆牙,三次將其彈翻在地,進攻勢頭猛烈,一度佔上風,而隨著「彈射」一記狠狠的彈出,「俠客」被彈翻,在比賽最後10秒喪失行動能力,判定KO。

以上是《這就是鐵甲》的比賽現場,雖然被網友調侃為「兩個掃地機器人打架」,但看似題材小眾又很工業氣質的硬科技綜藝,最後以總播放量近20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0億,豆瓣評分8.1的成績收官。

該節目的出品方之一創客星球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科技娛樂內容公司,專注打造由創新技術驅動的娛樂IP。公司的核心業務為機器人格鬥競技相關的賽事、綜藝和IP衍生業務,希望用優質內容連接創新和大眾。

創客星球聯合創始人王星

引進機器人格鬥賽事被資本看好

據創客星球聯合創始人王星介紹,她和創始人茹晨一直在探索科技領域內容爆款的引爆點。科技內容的專業性與爆款要求的娛樂性,兩者如何完美調和,是個門檻很高的技術活兒。

創客星球成立以後推出了多檔科技類綜藝節目,包括科技創業節目《創客星球》和科技演講節目《未來簡說》等。

事實上,機器人格鬥起源於1994年舊金山舉辦的第一場機器人格鬥賽事《Robot Wars US》,之後有《博茨大戰》和《機器人大擂臺》,這些節目一度風靡全球。在王星看來,科技內容完全可以不冰冷,可以撬動大眾審美,伴隨著人工智慧的熱潮和題材創新的需求,她認為,機器人格鬥是時候進入中國了。

2017年,創客星球打造機器人格鬥領域的「世界盃」——KOB(King Of Bots)機器人格鬥大賽。共邀請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48支戰隊參與110公斤級別的機器人格鬥。

大賽在技術標準、選手和對戰水平、賽事組織運營方面發力,籤約了近百支代表著全球機器人格鬥最高競技水準的機器人格鬥戰隊,成為與美國博茨大戰(BattleBots)、英國機器人大擂臺(RobotWar)並列的全球三大重量級機器人格鬥賽事之一。

能夠推出多檔節目與賽事源於創客星球團隊資深的內容製作經驗和行業資源。公司創始人兼CEO茹晨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資深財經節目製作人,曾任央視經濟頻道《對話》欄目導演,第一財經品牌欄目《頭腦風暴》、《波士堂》製片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星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傳播學碩士,曾創辦在線英語教學平臺新禾利在線教育,還是科技財經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在融資方面,創客星球於2016年完成來自聯創永宣、國灝創投的數百萬元A輪融資,於2017年完成來自洪泰基金、辰海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並於2018年5月完成啟明創投的數千萬元Pre-B輪融資。

如何持續打造爆款綜藝?

2018年創客星球將機器人格鬥搬上熒幕,先後與浙江衛視共同出品中國首個機器人格鬥科技綜藝《鐵甲雄心》、與優酷聯合出品S+級超級網綜《這就是鐵甲》,開創了中國綜藝市場上全新的「硬科技」品類。

據王星介紹,《鐵甲雄心》創下了全國周間科技節目的收視紀錄,最高收視率0.52,豆瓣評分8.2分;《這就是鐵甲》首日播放量破1.4億,創下日播放量最高紀錄,豆瓣評分8.1分,據優酷視頻數據,到目前,節目總播放量近20億。

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坦言,「節目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精準調和專業性和娛樂性,優酷團隊也花了很多精力去思考,明星參與進來之後界限在哪裡,如何既不幹涉比賽又讓觀眾覺得有趣?尤其是十期節目如何設計賽制、如何起承轉合地調動情緒、如何選擇選手的個性,都十分難把握,節目構建的是全新的工業體系。」

公司在比賽層面聚焦專業,通過綜藝的手法建立選手們的魅力標籤。「每支隊伍從名字到造型,到機器人建造的所有細節都是公司與選手、製作團隊一起決定的。目標非常明確:希望這些機器人和戰隊形象能夠成為陪伴這一代小朋友成長的英雄,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變形金剛、四驅車一樣。」王星表示。

能否持續產出爆款綜藝,一直保持內容的吸引力是行業普遍的難題,對此茹晨表示,「因為我們一直在做一套標準。未來,純粹的暴力旋轉我們一定會去限制,通過規則的引導,重點激發選手創造新機型,將這項運動的精髓扳回到想像力、新技術的層面,重新煥發運動競技的生命力。」

除了《這就是鐵甲》,創客星球還在籌備大熱的「無人機競速」項目。

將上線桌面級格鬥機器人

就在《這就是鐵甲》播出之時,愛奇藝也推出了同類型節目《機器人爭霸》,已於近日收官,累計播放量超9億,豆瓣評分6.1。

從點擊率與觀眾數量來看,《這就是鐵甲》打造了一個短期爆款,但創客星球要做的,不僅僅是一檔熱門節目,對於未來商業體系的搭建,公司的規劃是基於節目和賽事,不斷豐富整個產業鏈條。

目前,KOB機器人格鬥大賽已經設計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底部是線下高頻次、高密度的區域賽、城市賽和高校賽;中間一層是職業比賽,明年上半年會推出詳盡的賽事模型;頂部的一層是每年一次的「世界盃」,綜藝真人秀相當於全明星賽,成為一次氣氛集中的賽事狂歡。

「今年下半年KOB將陸續在國內外舉辦線下比賽,10月,清華的同學將率先有機會參與高校賽。」王星說。

據王星介紹,公司目前的主要盈利來源為廣告贊助,未來,IP衍生品即桌面級的格鬥機器人,將於9月正式上線售賣。此外,創客星球還計劃切入教育領域,圍繞IP的開發做授權等合作。

因為格鬥機器人在國內處於起步階段,很多規則和實踐還處於探索階段。但在王星看來,機器人格鬥這項運動將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由中國制定標準,全球參與的全民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創客星球希望可以起到引導作用。

「儘管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我們相信最終機器人格鬥終會構成一個技術+文娛+教育的生態。內容公司只有將內容的壁壘越做越高,才越有價值。」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格鬥綜藝還是個賠錢貨?
    相比之下,愛奇藝另一檔重金打造的綜藝節目《機器人爭霸》便顯得失色不少。 這檔節目主打機器人大戰,操縱格鬥機器人的戰隊分別進行PK,直至角逐出最後勝者。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在2月份《機器人爭霸》的發布會現場聲稱:這檔綜藝是愛奇藝今年綜藝矩陣中最獨特的一支,投入大於去年的《中國有嘻哈》,被視為頭部力量進行重點打造。
  • 機器人格鬥綜藝風潮蔓延到中國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迎熱潮
    1998年,英國BBC的《機器人大戰》播出後一炮而紅,連續6年獲得同類節目收視率第一,並在全球27個國家播出。20年後,參加該節目的機器人選手從最初的30多部發展到現在1700多部。  在歐美國家風靡20多年後,機器人格鬥綜藝的風潮終於蔓延到中國,掀起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熱潮。
  • 機器人格鬥綜藝會在今年爆發,並不是毫無緣由的
    在歐美國家,機器人格鬥綜藝已經有了近二十年的歷史。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格鬥綜藝,當屬英國BBC的《機器人大戰》。《機器人大戰》的原始誕生地是美國的舊金山。在1992年的時候,一位名叫馬克·索普(Mark Thorpe)的工程師在設計遙控吸塵器的時候,因為操作不當,造成了一次機器人暴力事件。
  • 機器人格鬥會像電競一樣成為「全民爆款」嗎?
    「綜藝是所有內容形態中周期最短、觸達最直接的」。基於這樣的構想,創客星球於2018年將觸角伸向了機器人格鬥綜藝,與浙江衛視合作的《鐵甲雄心》第一季、與優酷合作的《這就是鐵甲》兩部機器人競技類綜藝先後上線。其中,《鐵甲雄心》創下了全國周間科技節目收視紀錄,而《這就是鐵甲》開播當日播放量也突破2億。
  • 「特評」鄭爽發火上熱搜,但機器人格鬥綜藝仍需「改良品種」
    機器人格鬥,時機已經成熟今年的機器人格鬥綜藝,是由浙江衛視《鐵甲雄心》開的頭。對於一般觀眾而言,今年這股「機器人格鬥」風颳的有點突然,基本是毫無預警的就連續出現了4檔同性質的節目。在流量明星頻繁霸屏的這兩年,突然扎堆的出現了機器人格鬥類型的節目。
  • 從《機器人大戰》,看機器人格鬥綜藝在中國能否成功
    一線導讀:今年,伴隨著人工智慧的熱潮和綜藝節目題材創新的需求,機器人格鬥綜藝突然成為了市場熱點。而說到機器人格鬥綜藝的經典之作,不得不提的是英國BBC製作的《機器人大戰》,堪稱該類題材的開山鼻祖。該節目在鼎盛時期曾連續6年獲得同時段的收視冠軍,目前已在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德國和義大利在內的45個國家發行,可謂是一檔風靡全球的機器人競技格鬥節目。說到《機器人大戰》的由來,還得從24年前講起。1994年在舊金山舉辦的第一屆美國機器人大擂臺(Robot Wars US),可以說是機器人格鬥賽事的起源。
  • 《爆款來了2》:「綜藝+」模式下的電商營銷新生態
    參加真人秀無疑是主播快速累積人氣為自己直播間導流的一個好方法,但是適合帶貨主播參加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屈指可數。對於腰部主播而言,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廣闊的平臺展示自己,吸納更多粉絲為自己躋身前列打造基礎。《爆款來了》對於這些腰部主播而言,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
  • 錯過了電競,我該錯過機器人格鬥嗎?
    不過別緊張,無論是被打進坑裡還是燒成燒烤的,都只是機器人而已。 隨著《這!就是鐵甲》和《機器人爭霸》兩檔綜藝節目接連上線,以及在今年3月播出的《鐵甲雄心》,機器人格鬥這一比賽形式再度來到了大眾視野。 雖然與嘻哈、街舞的綜藝相比,機器人格鬥引起的社會熱度並不高——根據百度指數,同樣是愛奇藝所出品的、如今已經第一季完結的《熱血街舞團》在近30天內的平均日均搜索指數達76183,而《機器人爭霸》僅有17550。而《機器人爭霸》迄今最高的搜索指數為131162,不如《熱血街舞團》的143502,與去年火爆一時的《中國有嘻哈》相比差得更遠——後者的巔峰達到了460934。
  • 中國鐵甲格鬥機器人發展現狀
    鐵甲的淵源大家可能意想不到,最早格鬥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一臺故障的掃地機器人,因故障導致掃地機器人「出乎意料的暴力結果」,人們設計出了裝備堅甲利器,能跑會動攜帶各類攻擊武器的格鬥機器人。如今,機器人格鬥賽事在國外已經有了2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歐美等地已經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業鏈,帶動了包括機器人俱樂部、線下賽事等的興起和發展。中國的格鬥機器人起步比較晚,2016年才第一次參加了小規模的賽事,同時,國內機器人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觀眾普遍吐槽從外形到武器對西方同行的抄襲,因此與世界一線水平之間存在不小差距。
  • 機器人格鬥在中國火了,「科技+體育」圓你《鐵甲鋼拳》的夢
    此間,茹晨也表示,機器人格鬥的發展離不開轉播的助力,而當下最吸睛的做法還是通過以機器人格鬥為核心的體育娛樂綜藝節目來呈現,「我們希望通過覆蓋面更大的視頻綜藝節目形式來帶動賽事,帶動這項運動。」打通綜藝才是發展第一步事實上,目前由創客星球推出的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就是與視頻節目捆綁出現的,其與浙江衛視合作的《鐵甲雄心》以及與優酷聯合出品的《這就是鐵甲》,因為其硬科技元素和觀賞性,市場反饋十分積極。
  • 《機器人爭霸》成史上「腦洞最大綜藝」
    《機器人爭霸》成史上「腦洞最大綜藝」發布時間:2018年04月08日 14:40 來源:環球網  《機器人爭霸》於4月5日播出第二集,截止目前,節目總播放量已突破3億,豆瓣評分高達7.6,被贊「腦洞最大的綜藝」、「18年最燃綜藝」。
  • 《鐵甲雄心》《機器人爭霸》…… 「機器人」爭霸 繞不開版權
    近來,機器人格鬥綜藝節目密集地出現在螢屏和網絡上。浙江衛視聯合創客星球打造了《鐵甲雄心》,愛奇藝上線了《機器人爭霸》,優酷也緊接著推出了《這!就是鐵甲》。 機器人競技節目在國外早已盛行,美國的《博茨大戰(Battlebots)》和英國的《機器人大戰(RobotWar)》都有近20年的歷史,擁有大批受眾。但在國內,機器人競技節目才剛剛興起。
  • 《這就是鐵甲》、KOB機器人格鬥皆出自他手,他如何用一年走過歐美二十年的道路?
    陳曉:一個好的綜藝節目還是要把我們要傳達的態度和精神融入進去,才會打造成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這就是鐵甲》火爆了之後,也會有同質的類型節目,我們怎麼繼續打造優質的節目?茹晨:第一,我們開創了硬科技的全新品類。
  • 讓你熱血沸騰的機器人格鬥大賽!機器人迷+格鬥迷點進來!就是幹!!!
    4月8日-9日,2017年無限制機器人職業格鬥聯賽MLF(Major League FMB)揭幕戰在北京上演。兩天時間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二支頂尖級格鬥機器人俱樂部齊聚北京——「東區故事751」,駕駛著他們自己設計、製造的格鬥機器戰士,展開一場「不死不休」激烈廝殺。鋼刀、戰錘、電鋸、電鑽、彈射器、噴火器……………每名參賽的鋼鐵戰士都將受到最殘酷威脅的挑戰、迎接著最激烈戰鬥的洗禮。為網友帶來緊張刺激的機器人格鬥比賽,最終來自上海大學六宇速戰隊的「電磁炮」以四場比賽全勝的好成績獲得全場冠軍。
  • 電競火了,機器人格鬥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和Robot Wars那種頗具破壞性的激烈格鬥相比,工匠社宣傳的機器人格鬥要溫和許多。玩家下載配套App,再對機器人的格鬥動作進行設計、編程,之後就能將20 釐米高的桌面級機器人放入格鬥場。機器人遭到擊打後,身上的傳感器會將「傷害」計入系統,這種比賽並不以物理摧毀對方為目的。
  • 中國首檔機器人格鬥秀《機器人爭霸》燃到爆,真人battle過時了!
    上周愛奇藝上線了一款非常與眾不同的綜藝——《機器人爭霸》,本來毒舌君對綜藝看到略微有些審美疲勞了,但機器人,一個全新的領域,光是名字就足夠勾起人的好奇心。對於機器人的了解只停留在電影裡的變形金剛和現實中的掃地機器人身上的毒舌君,真是relly好奇機器人是怎麼打架的啊。在普通大眾如毒舌君的認知中,機器人只是少部分極客的愛好,對於這些幾乎零了解。
  • 中外格鬥機器人的差距
    Robogames則是於2004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誕生的格鬥機器人大賽,成為全美最大的格鬥機器人大賽,至今仍然持續每年舉辦格鬥機器人大賽。Battlebots則是美國的電視綜藝節目,於2000年開播,2002年結束公播出5季。並且於2015年在美國ABC上復播 ,再次掀起一波格鬥機器人浪潮。
  • 《巧手神探》Angelababy周震南等花式操控工匠社鋼騎格鬥機器人
    在上周六湖南衛視播出的熱門綜藝節目《巧手神探》中,小編發現了熟悉的身影。——這不是工匠社鋼騎格鬥機器人嘛!居然又上電視節目了?前段時間,它在《新相親大會》上小露了一手,就成為全場焦點,幫助小哥哥順利牽手女嘉賓。
  • 機器人格鬥綜藝完結,其中哪一隻中國鐵甲戰隊是最強的?
    隨著《這就是鐵甲》的完美收官,今年3大機器人格鬥類型的綜藝節目就只剩下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了。而在《鐵甲雄心》及《這就是鐵甲》中有著出色表現的中國鐵甲,那一個才是你的最愛呢?三、貪吃蛇貪吃蛇作為一個抓舉型機器人,進攻方式雖然不那麼暴力,但是扔起機器來也是毫不含糊的。在《鐵甲雄心》裡把俠客摔了個傷痕累累,而俠客卻不能對他造成太大的傷害。機器的穩定性也很高,主操手的技術也不錯,是個連外國人都讚嘆的機器。連狂戰斧都被它當垃圾一樣到處扔。四、正負極正負極從比賽以來就不是很被看好,畢竟兩臺小機器感覺作用有限。
  • 鋼騎(GANKER EX)格鬥機器人上線,盾山輕鬆變裝
    小哥哥小姐姐們看過來工匠社鋼騎(GANKER EX)格鬥機器人今天正式上線啦~盾山版(素色)輕鬆個性變裝是造型炫酷炸裂全場全素色的鋼騎(GANKER EX)格鬥機器人盾山版會是什麼樣的呢?收到貨的你們第一眼會看到「沒穿衣服」的鋼騎(GANKER EX)格鬥機器人[害羞]別說它不好看它可是機器人的靈魂所在擁有超高靈敏度的「人機一體」體感操控技術配合仿人體設計的人偶操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