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璽印發現於商周之際,早期璽印的功用,與工官器物製作及其銘記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政權分工的全面施行以及個人信譽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增強,官署和私人的璽印大大發展,印文書法結構豐富多樣,並出現了印鈕和印文具有差異的地域特點,所謂「六國文字」,在印文中表現頗為明顯。
渦紋璽
中國印章起源於商代。殷墟考古發現的商代銅璽,證實了印章已經在當時社會生活中使用。在此以前,印章的雛形與抑壓器物紋樣和銘記文字的工具性印模有關。這件西周「渦紋璽」有見於商和西周早期青銅器上的紋樣,具有重要的實物史料價值。
春安君玉璽
戰國時期官璽已開始形成不同等級的質料標誌,齊、三晉中出現了玉質的君侯官璽。
「春安君」是三晉製作的封君之璽,表明玉璽已成為一種新的地位象徵。
匈奴相邦玉璽
這是趙國頒給匈奴部族首領的「匈奴相邦」玉璽。趙與北方匈奴相鄰,以中原「相國」這一官稱製作玉璽封賜對方,是雙方形成修好關係的實物見證,也是目前最早的中原王朝頒給周邊民族的官印。
巴蜀圖符璽
巴蜀圖符印多出土於四川,印面內容為多種固定的單個符號組合,其義尚不能解讀。印形多為方形或圓形,背面有鈕。
漢規範的確立與延續
秦代推行「書同文」政令,璽印文字、鈕式趨向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治相適應的官印製度開始建立,至西漢臻於完備。各級官爵印的質料、形制確定了嚴格的規範,繆篆成為印章的專用書體,由此形成延續八百年的秦漢印系。
東晉至南北朝常出現政權更迭,促使官印篆書走向蛻變,形制不再統一,製作較為粗獷。這一時期民間佩印的風氣趨於衰退。
「宜陽津印」銅印
秦代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官印製度與之相配合,由中央統一頒鑄,授官授印,等級分明,結束了戰國時期印製、印風多元的局面,官印規範自此穩定下來。秦官私印以方形為主,如「宜陽津印」。低級官署或官吏也有長方形的印式。
西漢「廣漢大將軍章」銀印
秦漢印系官印形制穩定並在質料、鈕式、印文自名方面確立了嚴格的等級標誌。螭、龜、鼻鈕或玉、金、銀、銅質料分別代表了從天子到中下級官吏的不同等級地位。這枚龜鈕銀印,是西漢晚期頒給「廣漢大將軍」的官印。在漢代, 官吏俸祿二千石得佩用龜鈕銀印青綬,稱「章」。龜在中國古代被視為陰物,寓有為臣之道,功成而退之義。
東漢 魏霸玉印
漢玉印表現出布局均勻協調,線條端莊勁挺、流暢自如的藝術風格。「魏霸」玉印是漢代玉印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發現的印體最大的漢代玉質私印。
晉歸義氐王印金印
「晉歸義氐王」金印為西晉王朝頒發給歸附內郡的氐族首領的官印。此方金印重87.5 克,印文鑿刻而成,線條犀利明快,布局跌宕起伏,可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是晉代鑿印的代表風格。
唐宋金元官私印的新樣式
隋代對舊制多有變革,官印形制益大,印文用小篆,一律作朱文,完成了用印方式由封泥向鈐色印的轉換,唐承隋制,中國古代官印從此形成新的體系。
隋、唐篆書印文圓潤疏朗,宋代趨向平實整齊,至金元時純用排迭屈曲的九疊文。唐宋時出現隸楷書的官私印,書法清新質樸。宋代開始流行籤字式的花押,豐富了印文表現形式。
遼、西夏、金、元曾以自創的民族文字入印,但多仿照漢文篆體模式。
「神虎第一指揮第三都朱記」銅印
兩宋官印在形制和印文書法上,進一步趨向整飭,印製規範,文字排列漸趨勻落茂密,直至「九疊篆」的形體成為官印的法定規範。
明清文人篆刻的興起和繁盛
明清官印有嚴格的鑄鑿規範,事實上已無藝術特性。文人篆刻流派起自明代。明中葉石質印章普及,便利了以藝術鑑賞為主要功用的篆刻創作。當時文人書畫的空前發展,也推動了和書畫創作有密切關係的文人篆刻的興起,由此引導出明清五百年間篆刻藝術波瀾壯闊的歷史。
「多羅定郡王印」銀印
明清官印在制度的規範下繼續演化,除「九疊篆」印文以外,又有「柳葉篆」、「懸針篆」等多種變體,與不同的質地、鈕式相組合,構成官印的繁複等級。以方形、長方形為基本形制,程式化特徵十分明顯。「多羅定郡王印」為清代鍍金銀印,麒麟鈕,用滿、漢兩種文字的篆書對照,符合《清史稿 輿服志》記載。此印鈕式鑄造精細,凸現了一種尊貴、神秘、森嚴的氣勢。
戴本孝「冒襄」六面石章
明清之際文人士大夫講究書齋陳設與文玩用器的工藝和品質,不僅追求印文的文學情趣,而且注重形式的賞玩品格。這一時期印章形制力求新奇多種。寓意「八面玲瓏」的「冒襄六面印」形制別出心裁,印形有方、圓、長、橢圓、葫蘆形等多種,形態新奇而又攜帶方便。此印為當時畫家戴本孝刻制,反映了明清之際文人用印的審美趣味。
徐三庚「延陵季子之後」石章
徐三庚與趙之謙的篆刻有相似的起點,都經歷了由浙派轉而鄧石如的取法過程。其篆印強調動態,印風飄逸多姿,常用誇張的手法使印章出現強烈的疏密對比。
近代 胡钁 「硬黃一卷寫蘭亭」石章
胡钁的刻印刀法敦厚,鋒芒不顯。章法以疏朗自然為主,古穆寧靜。 「硬黃一卷寫蘭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印以切刀邊款的形式刻錄《蘭亭序》全文324 字,印石頂部又刻有吳澂畫「蘭亭曲水流觴」圖。使作品具有多側面的欣賞元素,也展現了其兼擅多能的藝術涵養。
徵集範圍:
1:名家字畫書法
2:歷代瓷器(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瓷器)
3:翡翠玉器(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玉器)
4:古玩雜項(田黃、雞血石、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四寶、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人信札、造像藝術、中國歷代錢幣、珍稀郵票、紫砂及茶道具、青銅器(有來源證明)、明清家具、金銀器物等)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