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璽?大家口中的印章歷史有多久遠?

2021-01-13 騰訊網

中國古代璽印發現於商周之際,早期璽印的功用,與工官器物製作及其銘記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政權分工的全面施行以及個人信譽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增強,官署和私人的璽印大大發展,印文書法結構豐富多樣,並出現了印鈕和印文具有差異的地域特點,所謂「六國文字」,在印文中表現頗為明顯。

渦紋璽

中國印章起源於商代。殷墟考古發現的商代銅璽,證實了印章已經在當時社會生活中使用。在此以前,印章的雛形與抑壓器物紋樣和銘記文字的工具性印模有關。這件西周「渦紋璽」有見於商和西周早期青銅器上的紋樣,具有重要的實物史料價值。

春安君玉璽

戰國時期官璽已開始形成不同等級的質料標誌,齊、三晉中出現了玉質的君侯官璽。

「春安君」是三晉製作的封君之璽,表明玉璽已成為一種新的地位象徵。

匈奴相邦玉璽

這是趙國頒給匈奴部族首領的「匈奴相邦」玉璽。趙與北方匈奴相鄰,以中原「相國」這一官稱製作玉璽封賜對方,是雙方形成修好關係的實物見證,也是目前最早的中原王朝頒給周邊民族的官印。

巴蜀圖符璽

巴蜀圖符印多出土於四川,印面內容為多種固定的單個符號組合,其義尚不能解讀。印形多為方形或圓形,背面有鈕。

漢規範的確立與延續

秦代推行「書同文」政令,璽印文字、鈕式趨向統一。與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治相適應的官印製度開始建立,至西漢臻於完備。各級官爵印的質料、形制確定了嚴格的規範,繆篆成為印章的專用書體,由此形成延續八百年的秦漢印系。

東晉至南北朝常出現政權更迭,促使官印篆書走向蛻變,形制不再統一,製作較為粗獷。這一時期民間佩印的風氣趨於衰退。

「宜陽津印」銅印

秦代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制度,官印製度與之相配合,由中央統一頒鑄,授官授印,等級分明,結束了戰國時期印製、印風多元的局面,官印規範自此穩定下來。秦官私印以方形為主,如「宜陽津印」。低級官署或官吏也有長方形的印式。

西漢「廣漢大將軍章」銀印

秦漢印系官印形制穩定並在質料、鈕式、印文自名方面確立了嚴格的等級標誌。螭、龜、鼻鈕或玉、金、銀、銅質料分別代表了從天子到中下級官吏的不同等級地位。這枚龜鈕銀印,是西漢晚期頒給「廣漢大將軍」的官印。在漢代, 官吏俸祿二千石得佩用龜鈕銀印青綬,稱「章」。龜在中國古代被視為陰物,寓有為臣之道,功成而退之義。

東漢 魏霸玉印

漢玉印表現出布局均勻協調,線條端莊勁挺、流暢自如的藝術風格。「魏霸」玉印是漢代玉印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發現的印體最大的漢代玉質私印。

晉歸義氐王印金印

「晉歸義氐王」金印為西晉王朝頒發給歸附內郡的氐族首領的官印。此方金印重87.5 克,印文鑿刻而成,線條犀利明快,布局跌宕起伏,可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是晉代鑿印的代表風格。

唐宋金元官私印的新樣式

隋代對舊制多有變革,官印形制益大,印文用小篆,一律作朱文,完成了用印方式由封泥向鈐色印的轉換,唐承隋制,中國古代官印從此形成新的體系。

隋、唐篆書印文圓潤疏朗,宋代趨向平實整齊,至金元時純用排迭屈曲的九疊文。唐宋時出現隸楷書的官私印,書法清新質樸。宋代開始流行籤字式的花押,豐富了印文表現形式。

遼、西夏、金、元曾以自創的民族文字入印,但多仿照漢文篆體模式。

「神虎第一指揮第三都朱記」銅印

兩宋官印在形制和印文書法上,進一步趨向整飭,印製規範,文字排列漸趨勻落茂密,直至「九疊篆」的形體成為官印的法定規範。

明清文人篆刻的興起和繁盛

明清官印有嚴格的鑄鑿規範,事實上已無藝術特性。文人篆刻流派起自明代。明中葉石質印章普及,便利了以藝術鑑賞為主要功用的篆刻創作。當時文人書畫的空前發展,也推動了和書畫創作有密切關係的文人篆刻的興起,由此引導出明清五百年間篆刻藝術波瀾壯闊的歷史。

「多羅定郡王印」銀印

明清官印在制度的規範下繼續演化,除「九疊篆」印文以外,又有「柳葉篆」、「懸針篆」等多種變體,與不同的質地、鈕式相組合,構成官印的繁複等級。以方形、長方形為基本形制,程式化特徵十分明顯。「多羅定郡王印」為清代鍍金銀印,麒麟鈕,用滿、漢兩種文字的篆書對照,符合《清史稿 輿服志》記載。此印鈕式鑄造精細,凸現了一種尊貴、神秘、森嚴的氣勢。

戴本孝「冒襄」六面石章

明清之際文人士大夫講究書齋陳設與文玩用器的工藝和品質,不僅追求印文的文學情趣,而且注重形式的賞玩品格。這一時期印章形制力求新奇多種。寓意「八面玲瓏」的「冒襄六面印」形制別出心裁,印形有方、圓、長、橢圓、葫蘆形等多種,形態新奇而又攜帶方便。此印為當時畫家戴本孝刻制,反映了明清之際文人用印的審美趣味。

徐三庚「延陵季子之後」石章

徐三庚與趙之謙的篆刻有相似的起點,都經歷了由浙派轉而鄧石如的取法過程。其篆印強調動態,印風飄逸多姿,常用誇張的手法使印章出現強烈的疏密對比。

近代 胡钁 「硬黃一卷寫蘭亭」石章

胡钁的刻印刀法敦厚,鋒芒不顯。章法以疏朗自然為主,古穆寧靜。 「硬黃一卷寫蘭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印以切刀邊款的形式刻錄《蘭亭序》全文324 字,印石頂部又刻有吳澂畫「蘭亭曲水流觴」圖。使作品具有多側面的欣賞元素,也展現了其兼擅多能的藝術涵養。

徵集範圍:

1:名家字畫書法

2:歷代瓷器(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瓷器)

3:翡翠玉器(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玉器)

4:古玩雜項(田黃、雞血石、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四寶、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人信札、造像藝術、中國歷代錢幣、珍稀郵票、紫砂及茶道具、青銅器(有來源證明)、明清家具、金銀器物等)

在看點一下▽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皇帝專用印章被稱為璽?而普通人的印章只能稱為印或章?
    歷朝歷代以來,章印變化無窮,頗為廣用秦朝傳國玉璽(傳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朝還未建立時,人們可以普遍使用章印、稱其為璽,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印章都是被稱為「璽」,有官璽和私璽之分。官璽後來演變成了歷代官員任職的官印,而私璽演變成了私人專用的印章或是喜愛書法、書畫的提名方式。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下令,「璽」只能受到皇帝一人的使用,其他人只能使用「印」。這或許是君主專制,同樣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自古以來,哪一位皇帝不是想要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璽的發展過程——一帆風順?
  • 璽在秦代是皇帝大印的專名,百官及平民的印章,只能稱之為印
    璽在秦代是皇帝大印的專名,百官及平民的印章,只能稱之為印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一聊天子六璽。璽,在秦代是皇帝大印的專名,百官及平民的印章,只能稱之為印,而不準稱為璽。漢承秦制,但璽這一名稱的適用範圍略有擴大,除了皇帝的印稱璽以外,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及諸侯王的印,也都稱為璽,但太子的印卻不都稱璽,有時只稱印。另外,對內附異國君主所頒賜的印,也稱為璽,如漢高祖時封趙佗為南粵王,曾派陸賈前去授璽綬(見《漢書·高帝紀》);宣帝時頒賜匈奴單于的「匈奴單于璽」,也稱為璽。這大概是因為,在皇帝心目中,異國君主的地位和諸侯王相似吧。
  • 歷代璽印名稱的變遷
    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為格言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玉璽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 零基礎學篆刻:秦印的十五年,是實用印章特別重要的十五年
    統治最核心的內容是文化的統治(比如現代戰爭,如果佔領了某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改這個地區的小學生教材),由此,每個國家也自然有每個國家的印章制度,大家互不從屬,因此印章形制豐富多彩(即前文說過的戰國古璽時期)。秦始皇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他繼位為秦王,緊接著用了15年發展國力,又用10年時間依次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誕生了。
  • 長安通推出「皇后之璽」異形公交卡 售價168元預定火爆
    據長安通微店介紹,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特別推出了西漢皇后之璽印章卡。印章卡精準復刻了西漢皇后之璽,印體的兩側琢有雲紋,剩餘兩側印有交通聯合、卡號以及長安通字樣。此款卡片為交通互聯互通卡,可在全國200餘個城市刷卡乘車。由於是異形卡,目前支持長安通客服網點人工充值、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機在線充值、使用長安通共享充值機充值。
  • 一帖詳解印章的前世今生
    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 戰國時期,主張合縱的名相蘇秦佩戴過六國相印。近幾年來,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歷史向前推進了數百年。
  • 西泠古印助陣,歷代名品與印譜匯集「中國印文化大展」
    12月18日,「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地處上海嘉定的韓天衡美術館開幕,展覽以中國印章發展歷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來集古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珍稀印材等560多件展品,其中近七成為首次公開展出。
  • 江西出土神秘印章,史籍對其主僅8字記載,專家嘆息:本有皇帝命
    引言漢無名氏著的《春秋運鬥樞》中記載說:「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印章是表示鑑定和籤署的工具。在原始社會末期,從黃帝、堯舜禹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印章了。印章種類繁多,多表明了特定的含義和身份,亦有著「憑信」的作用。在考古中印章的出土,對印證史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1月,一枚從未有過記載的金屬質地印章在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園的5號墓中被發掘。該印章上刻有四個文字來標示著主人的身份。
  • 印章保管小心翼翼,不如交給群傑新一代管章神器!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是以蓋章為憑,印章作為鑑定或籤署文件的工具,發展了兩千多年,到現在仍然是 「權利」的象徵,對於印章的保管也自古有之。傳統印章保管之特製錦囊用印之前要先拿秤稱一稱印匣,看看重量有沒有變化,沒變的才敢開封取印,萬一重量變輕了,就意味著匣子裡沒有印章了。相印遺失,人人都得背鍋。這裡出現了一種保存印章的新文具——印匣。傳統印章保管之文件櫃or保險柜
  • 印印得心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亮相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媒體通風會上,策展人、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篆刻藝術院首任社長韓天衡先生介紹了本次大展的相關情況。中國印章出現於殷商時期,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憑信法物。本次展覽以中國印章發展歷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明清以來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來集古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以「四大國石」為主的珍稀印材,展品總數560件(套),其中70%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展品之多樣、品質之高端、學術之豐厚、規模之龐大,可謂空前,是一個具有重要的藝術鑑賞與學術研究雙重價值的展覽,可以講是中國印藝的奧斯卡與嘉年華。
  • 豬肉上面的印章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不同顏色的印章?
    相信大家平時在家的時候都沒少買過豬肉,也沒少吃過豬肉吧?大家一定發現了豬肉身上有印章了吧?這些印章都是幹什麼的?吃這些印章的部分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危害?今天就讓我為大家來分享一下這個問題吧。第一,印章的部位能吃嗎?
  • 為什麼篆刻印章都喜歡劃破印邊?
    篆刻作品做殘破處理不只是印邊,印文也有,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大致幾個方面因素:首先不得不說下源頭,我們學篆刻,要「印宗秦漢」,自元代趙孟及吾丘衍開文人篆刻之先河起,文人逐漸取代匠人走去篆刻行列,根據自己的身沒情趣自篆自刻出各種風格的印章,但是,各家各自的風格或迥異或新奇或流俗,雜亂無章
  • 無敵法務部被蘿蔔章坑了?企業印章管理23問(收好,太詳細了!!)
    而這裡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大部分報社都會要求公司全體股東到場籤署同意登報聲明才許可予以登報,這也為許多公司的公章遺失補辦設置了一定障礙。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明確發票只能加蓋發票專用章。答:沒有嚴格意義上法律效力大小高低的區別,只要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蓋章要求並且意思表示真實,印章均為有效。但是,由於印章的使用範圍大小不同,導致人們以為印章有效力大小之分。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廣的使用範圍,是法人權利的象徵,在現行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審查是否蓋有法人公章成為判斷民事活動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標準。
  • 秦爨公與《印指》中的印章審美篆刻講堂一百二十六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印學家明末秦爨公,其所留作品《說印》、《印指》便從氣韻中的「氣」、「生趣」、「色澤」等中提出了自己對於篆刻的美學概念,這種角度與其餘印學家的印論略有不同。秦爨公,印史中少有記載,所以少為人知,其原由在於其非活動於印章藝術較為興盛的蘇、浙、徽、閩等地,從其學生馮泌的記述中我們知道其是河南人。
  • 公司的各類印章分別有什麼用途?
    財務部門可以不是公司印章管理的部門和負責人,但應該是使用公司印章較餘的崗位。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公司印章的知識。武漢公司註冊刻印多少錢?1、 公司印章的類型和用途是什麼?除法律有特定規定(如發票專用章)之外,公章可以用來代表法人籤訂合同的意願和其他具有較低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所有以公司名義籤發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資料均可使用公章。6、 公章能否代替合同專用章?幾天之內到武漢開一家公司就可以拿到執照。在籤訂合同、協議時,公章和合同專用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明代流印派代表人物朱簡,其將印分為六品,對中國印壇影響深遠
    其《印經》自謂:「嘗從雲間陳眉公先生遊,得顧、項二氏家藏銅玉印,越楮上真譜四千餘方。」朱簡 海闊能容物 蓮心不受汙與名流交遊,又能以古璽印、名人篆刻作品做範本,故其篆刻起點較高。朱簡治印,遠追秦漢法式,近取趙宧光草篆,注重筆意,從古人切玉法中化出碎切之法,賦予篆刻以新的審美內涵。
  • 印章的形式規律 - 節選《印學總論》
    印學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主題思想最終都體現於印章藝術作品之中。印章以客觀存在的形象來表現這一切,其形式承擔著整個表達的任務,因此對於印章形式的錘鍊是相當重要的。在處理形式時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形式的目的在於表達主題、思想感情,這是形式的必然法則,明乎此才不致於墜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不能自拔。
  • 豬肉上蓋的紅章和藍章,是啥意思?章印為何洗不掉,吃了沒事嗎?
    豬肉便宜了,自然吃得就多了,買得也就勤了,在購買豬肉時,我們會發現有的豬肉上蓋著藍色的印章,有的豬肉上面蓋著紅色的印章。吃了這麼多年豬肉,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過,豬肉身上蓋的章是什麼意思?不妨一起來了解下,解開多年的疑惑。 豬肉上蓋的紅章和藍章,是什麼意思?蓋紅章的豬肉和蓋藍章的豬肉,有什麼區別?
  • 什麼是「獨孤信印」?
    同時因印上正文字數多、頁面多被譽為「天下第一印」印章的主人是南北朝官員獨孤信(502-557)他有3個女兒分別嫁給了3個皇帝被稱為「天下第一嶽父」該印於1981年由一名學生在河灘上撿到現被珍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獨孤信印」被寫入高考題考生跨越千裡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