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波報導
10月27日,北京國際攝影周「詩與遠方 一帶一路」世界自然遺產攝影展登陸中華世紀壇,整個展覽將持續至11月3日。本次展覽以一場異彩紛呈的攝影藝術盛會,帶大家進一步了解中國厚重的歷史,感受中國的大好河山及人文景觀,並向世界展現中國各地建設的飛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鳳凰山雲海 劉寶多攝
朝鮮族傳統風味-打糕 康永哲攝
據悉,丹東作為本次展覽的展示專題單元之一,以共遊秀美山川、共品鮮美佳餚、共賞優美歌舞的「三美」邊境文化品牌為主題,展現了「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
遼寧丹東,與朝鮮隔江相望。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這裡是祖國戰略後方的最前沿,被稱作「英雄的城市」。當昔日硝煙散盡、烽火淨洗,這座依江傍海、巍然屹立的中國最大邊境城市,在山泉林島、海潮江風的濯滌下浮現嫋嫋春幡。
廉家壩光伏電站 武福堂攝
天鍋古洞 杜長海攝
丹東瀕臨黃海,是一座以工業、商貿、港口、物流、旅遊為主,沿江、沿海、沿邊的「三沿」邊境城市。漫步其中,秀美山川環繞、鮮美佳餚相伴、多重風情激揚,既有歷史鐫刻的淡淡古樸,又有一座現代都市應有的迷人魅力,猶如一幅別具風情的邊陲山水畫卷。
丹東還是一座匯聚濱海文化、邊境文化、農耕文化、民族文化、溫泉文化、運動文化於一體的優秀旅遊城市。春行丹東,乘船溯江而上,領略鴨綠江口溼地萬鳥齊飛的震撼之美,飽覽大孤山杏梅、河口桃花的繁花似錦;夏至丹東,暢享泛舟江上、踏浪海島的浪漫風情;秋賞丹東,徜徉紅楓似火、銀杏金黃的瑰麗畫卷;冬遊丹東,體驗冰雪溫泉的快意人生。
鴨綠江雙橋 劉海東攝
起舞弄清影 周貴平攝
這裡山水美景眾多,繪就四季景色各異。其中既有千峰競秀、綠樹掩映,「雄、險、幽、奇、秀」於一身,又有大小河流數百餘條,瀑布流泉密集,一江碧水煙波浩淼,堪為大自然的曼妙傑作。踏足海島,島邊怪石嶙峋,礁石高低錯落,遠處的沙鷗戲浪翻飛,晨觀日出,暮送夕陽。
這裡有獨特的「水沒田」現象。每年旱季,田地浮出水面,經過江水的滋養,土壤肥美,沿江的村民在豐盈的良田上種植油菜、土豆、小麥,放牛牧羊。到了雨季,水田被淹沒,村民們便劃著一葉扁舟,以打漁為生,等待來年再繼續耕種。
這裡少數民族風情濃鬱,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40個民族兄弟和睦相處、同生共榮。大型滿族歌舞表演《八旗山水謠》熱情奔放,「東陲邊鼓」浩蕩激揚、朝鮮族歌舞曼妙多姿,蕩鞦韆、蹺蹺板等遊藝項目妙趣橫生,盡情體驗粗獷與細膩共存、豪放和溫柔同生的多樣民族風情。
在哪桃花盛開的地方 劉海東攝
雲起綠江 曾偉攝
這裡有豐富資源,硼礦儲量享譽全國,水能充沛,溫泉馳名,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溼潤,宜業宜居。這裡物華天寶,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優質草莓、板慄、柞蠶、林蛙遠近聞名。有「一黃一白」的黃蜆子和麵條魚,被稱為丹東「雙鮮」。也有家喻戶曉的梭子蟹、貝類、雜色、蛤石柱參、優質稻米等標誌性產品。除去山珍、海味、江鮮,當然還少不了民族特色和朝鮮美食風味去感動味蕾。
「三美」丹東,生態之城,豐饒之邑。邁進新時代,丹東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學、精細發展,先後成為「興邊富民行動」第一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養老勝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35處。近年來,丹東更是把握資源優勢和地方產業特色,「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堅持創新驅動,實施開放引領,優化營商環境,厚植民生沃土,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在傳承中有機更新,在夢想中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