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服和繡春刀,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為何會成為錦衣衛的標配

2020-12-08 騰訊網

錦衣衛作為明朝的「特務機構」,其身份一直都非常神秘。除了是皇帝的貼身保鏢,負責皇帝的人身安全之外,還掌管著緝捕和刑獄,有時還會充當皇家儀仗隊。據《明史·職官志》記載:「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每逢大型節日,錦衣衛作為皇家儀仗隊,就會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緊隨皇帝身邊。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錦衣衛的這身打扮,可以說是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了。那這麼有型的飛魚服和帥氣的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呢?

首先來說一下飛魚服

所謂「飛魚」,並非我們平日所說的普通魚類,造型是龍首、魚身、有翼組合起來的虛構形象,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也曾寫到過,飛魚是一種有神性和神力的祥獸。《明史·輿服志》曾記載過,正德皇帝給群臣封賞,一品為鬥牛服,二品為飛魚服,也就是說,飛魚服是二品以上官員才能穿的官服。

錦衣衛雖然不屬於傳統官僚系統,但身穿飛魚服,就能凸顯出其在朝廷中的地位,身穿飛魚服是錦衣衛榮譽的象徵。但也並非所有錦衣衛都能穿上這麼帥氣的服裝,只有高級別的錦衣衛才有資格穿。據史料記載,飛魚服以紅色為主,不過也有一些為黃色。在北京博物館中珍藏的明代錦衣衛飛魚服,就是以黃色為主,製作精美,款式華麗。

黃色飛魚服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身穿黑色飛魚服的錦衣衛,可以斷定這個顏色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不過黑色應該也是為了影視的表現效果。試想一下,神秘的錦衣衛身穿紅色飛魚服,顏色過於鮮亮,確實有點不符合「特務」的身份。這種紅、黃為主的飛魚服並非錦衣衛平時所穿,只有出席重大場合,比如皇家儀式等才會穿,而平時服裝還是以方便實用為主,衣服顏色太過於鮮亮,也不利於他們工作。

再來說說繡春刀

與飛魚服相比,繡春刀就更神秘了,因為沒有關於明朝繡春刀確切的史料文字記載,更沒有出土的實物,這也是一個遺憾。我們如今能了解到繡春刀的樣式,是從明朝的《出警入蹕圖》中零星看到的。此圖中可以看出,錦衣衛的佩刀與普通士兵的佩刀大不相同,樣式類似於苗刀或唐刀,但區別在於唐刀的刀脊是直的,而繡春刀的刀脊是彎的,刀身也更短小,這樣設計便於攜帶,也便於拔出和收刀,造型也更加精美。此刀可刺可砍,出刀極快,料想在當年殺傷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

和飛魚服一樣,繡春刀也是皇帝御賜之物,但繡春刀卻並非錦衣衛獨有。朝廷不僅將繡春刀發給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等機構也都在用,皇帝有時還會將繡春刀賞賜給文武大臣。據記載,曾經有位醫術高明的太醫,因醫治好了皇帝的疾病,也被賞賜了繡春刀。

繡春刀不僅造型炫酷,連名字也很文藝範兒,這個殺傷力極強的兵器,為何會起這麼秀氣的名字呢?原因可以追溯到唐代了。大詩人杜甫曾寫過一首《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其中就有一句:「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這句詩的意思是說一位姓竇的御史,深得皇帝信任,身穿繡服為皇帝巡視天下。而明朝錦衣衛原本是皇家儀仗隊,後來成為皇帝的私人特務機構,是幫助皇帝巡視天下百姓,監視文武百官的。錦衣衛的職責跟杜甫這句詩描繪的非常接近,繡春刀的樣式短平快,雖然殺傷力強,但卻看似陰柔。因此,錦衣衛的佩刀就用了這個非常秀氣的名字。

無論飛魚服、繡春刀,都是朝廷御賜的官制配飾,雖然並非錦衣衛專屬,但這兩件配飾如今都成了錦衣衛的標緻形象,其精美的造型樣式,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實用的藝術品了,也是明朝手工製造業高超水準的體現,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作者/文化歷史那些事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飛魚服」和「繡春刀」真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著「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 飛魚服、繡春刀御賜之物,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但不是錦衣衛專屬
    有這樣一種說法「飛魚繡春,人鬼之分」,意思是說即使長相不太好看的人,穿上了飛魚服,佩上繡春刀,也會一表人才。飛魚繡春是明朝錦衣衛標配的裝束,但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屬服裝。明朝賜服分類中,紋樣級別最高的是蟒,其次是飛魚。
  • 明朝繞不開的話題——錦衣衛
    一提到明朝,人們總會不自覺的想到一伙人——錦衣衛,在很多我們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都有著錦衣衛的身影,例如《錦衣衛》《新龍門客棧》《繡春刀》等等,甚至可以說只要提及明朝,錦衣衛永遠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影視作品的描繪裡他們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神出鬼沒,武藝高強,他們的到來,往往伴隨著鮮血和殺戮
  • 繡春刀、飛魚服是錦衣衛標配?別再被騙了,一般人沒有這身行頭
    當然我們這裡不探討錦衣衛的職責,但從穿戴上說起,要說起來既然是作為儀仗和侍衛,那麼出於維護皇家臉面的需要,錦衣衛的服飾自然與尋常的士族不同,也就有了我們後來所謂的飛魚服、繡春刀,基本上在各種各樣的影視劇之中,這兩樣都屬於標配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有人說錦衣衛各個武功絕世,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他們也就像現在的特種部隊經過專業的訓練有自己的本事,篩選也十分嚴格,不是召集的各種武林高手。當時錦衣衛選取也是有政審的地痞流氓想都別想了。錦衣衛有什麼標配?飛魚服和繡春刀。
  •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的專屬服飾嗎?
    飛魚服並不是只有錦衣衛能穿,也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穿飛魚服。錦衣衛是明代廠衛制度中的一個軍事機構,下設指揮史(正三品)、指揮從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鎮撫史(從四品)、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還有將軍、校尉、力士等,其作用有兩個,一是為了鎮壓人民和監視官吏,兼有偵查逮捕和審訊的職責;二是皇帝要舉行朝會或出巡,錦衣衛是貼身儀仗隊。
  • 高大上的飛魚服,為何西門慶也能穿
    得益於電影和電視劇的宣傳,我們印象中飛魚服應該是錦衣衛的標配,穿飛魚服,配繡春刀,拉風得不要不要的。但事實上,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利,其他的官員也能穿,比如,西門慶。在《金瓶梅》第73回寫到:伯爵燈下看見西門慶白綾襖子上,罩著青段五彩飛魚蟒衣,張爪舞牙,頭角崢嶸,揚須鼓鬣,金碧掩映,蟠在身上,唬了一跳,問:「哥,這衣服是那裡的?」。
  • 在南京夫子廟cosplay錦衣衛的一定不知道什麼是繡春刀
    影視劇裡已把飛魚服和繡春刀作為錦衣衛的標配。其依據可能出自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出警入蹕圖》。在明朝賜服制度中,紋樣級別最高的是蟒,其次是飛魚,再次為鬥牛、麒麟,所以有了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之稱。
  • 明朝四大神秘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
    錦衣衛首先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和儀仗隊,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由於具有儀仗隊的職能,所以錦衣衛的服飾異常華美。 錦衣衛高級官員有三種服飾 蟒服、飛魚服、鬥牛服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明《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 錦衣衛的繡春刀長啥樣,什麼人可以佩,為什麼叫這麼秀氣的名字
    錦衣 繡春刀 電影《繡春刀》讓明朝錦衣衛成為焦點,刀是繡春刀,招是奪命招。 張震、周一圍等人,把錦衣衛的瀟灑、無奈、忠叛演繹推薦淋漓盡致,尤其是一把繡春刀,揮舞出浩大的朝堂與江湖。
  • 古代公務員最帥制服,一文可看懂錦衣衛飛魚服
    如果要問哪一種東西與文化息息相關,服飾肯定少不了。僅明朝官員的服飾,除了朝服(上朝面聖穿)、祭服(出席皇家祭祀典禮穿)、公服(出席公務活動穿)、常服(日常辦公穿),還有賜服,飛魚服即是賜服之一。
  • 身穿飛魚服,腰跨繡春刀,錦衣衛的腳下為何會穿草鞋
    錦衣衛曾經成功地幫助朱元璋完成了誅殺胡惟庸、藍玉等所謂叛逆朝臣的重要任務,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深受明朝皇帝信任。《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 株連且四萬。」這其中的「罪證」搜集和罪名羅織還有人犯處置, 錦衣衛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錦衣衛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
    錦衣衛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設置錦衣衛。主要職能有:   1. 侍衛儀仗。錦衣衛首先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和儀仗隊,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由於具有儀仗隊的職能,所以錦衣衛的服飾異常華美。   錦衣衛高級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級皆與焉;惟部曹五品下不與。」因而可知,無論飛魚服還是麒麟服,穿在錦衣衛身上都是一種榮寵和身份的象徵。而且,飛魚服不是錦衣衛專屬,其他被賜官員也可穿著,且並不是所有錦衣衛都可以穿,必須是有相應品級、特殊身份的官員才可穿。
  • 明朝錦衣衛題材電視劇霸屏,這些劇裡的華美服裝是符合歷史的嗎?
    從《大明風華》到《錦衣之下》再到《成化十四年》,明朝的錦衣衛前段時間幾乎霸屏,很多人喜歡各式各樣華美的錦衣衛制服,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錦衣衛的服飾文化。由於具有儀仗隊的職能,所以錦衣衛的服飾異常華美。我們通過觀察一些明代的繪畫就會發現,錦衣衛頭上戴的帽子,其最頂端不是圓形的,而是曲型的。在明代國寶級繪畫《出警入蹕圖》中所出現的身穿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頭上戴的帽子就是這種曲型的幞頭。飛魚服和幞頭是錦衣衛統一制服嗎?又有哪些類別呢?我們通過前段時間爆火的國超哥擔任男主的《錦衣之下》來聊聊錦衣衛制服,揭曉問題的答案。
  • 陸繹陸大人穿的竟然不是飛魚服
    眾所周知,近年來古裝影視作品一直很火,以明朝時期為背景的電視電影層出不窮。錦衣衛這個職業因其禁慾的氣質、冷酷的手段,再加上演員們帥氣的臉,非常受觀眾喜愛和歡迎。而且「飛魚服」總是在各種各樣的宣傳中出現,導致現在很多同學以為錦衣衛的統一制服就是飛魚服。其實不然。易文老師現在告訴你們,《錦衣之下》裡面陸繹剛出場那套帥氣的工作服不是飛魚服。是不是很震驚?
  • 談談明朝錦衣衛的飛魚服
    #文史觀天下# 至於飛魚服,並非所有錦衣衛官校都有資格穿在身上;有資格穿在身上的官員,也並非可以穿著它出入任何場合。例如,上引史料即提到,在伴駕視牲、朝日、夕月、耕藉、祭歷代帝王期間,錦衣衛堂上官要穿大紅蟒服以及飛魚服,千戶、百戶等則只能穿青綠錦繡服。
  • 穿「飛魚服」的不一定是錦衣衛
    現在,漢服深受一些年輕人的喜愛,在古裝眾多樣式中,提到「飛魚服」,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喜歡看古裝劇的人都知道,「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的職業裝。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飛魚服不只是錦衣衛專有,也就是說,穿飛魚服的不一定是錦衣衛。
  • 明朝君主權力高度集中的衍生物:廠衛制度
    打破認知的真實情況我們常在電視劇中看見的就是身著飛魚服,佩戴著繡春刀的錦衣衛形象,東廠的形象也常常是身著飛魚服、鬥牛服或者是蟒衣的大太監。而且一般他們出現的場所都有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的氛圍,看上去如同修沙羅一般,讓人不免的產生害怕的情緒。
  • 明朝所社特務機構--錦衣衛
    校尉穿的官服因襲了元代禮服的樣式,《長安客話》中稱其"鵝帽錦衣",也就是用鵝毛裝飾的帽子和顏色亮麗的衣服。每當皇帝祭祀或巡遊時,作為侍從的錦衣衛校尉更要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飛魚服是僅次於蟒袍的隆重禮服,官員到了一定品級才能穿著。繡春刀輕巧短小,除非御賜,否則不能擅自佩戴。景泰年間,錦衣衛指揮使和當值侍衛又獲準穿著麒麟服,這是公、侯、伯、駙馬才有資格穿的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