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56年
秦國在位最久的君主為56年,這個時間在我國歷史上都是非常久的。可以說整個古代社會在位時間比56年長的寥寥無幾,秦國創造這個歷史的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繼位,一直到公元前251年去世。在位五十六年間,發生了著名的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秦國當時已經具備的統一天下的實力。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嬴政後來就沒有力統一六國。可以說秦昭襄王的貢獻還是非常大。
楚國:57年
和秦國相比,楚國可以說也是非常厲害,楚國國君在位57年的時間。這個國君就是楚惠王。楚惠王的外公非常出名,也就是著名的勾踐。公元前488年,楚惠王繼位,一直到公元前432年去世。楚惠王即位後,重用子西、子期、子閭等人,改革政治,與民休息,發展生產,使楚國國勢得以迅速復甦。先後平定白公勝之亂,滅亡陳國、蔡國、杞國,將楚國領土擴至東海、淮海、泗水一帶,成為一方強霸。可以說也算是一代明君。
齊國:66年
齊國在戰國時期發生了田氏代齊事件,田氏雖然取得了政權,但國號還是齊。所以我們看一下齊國所有君主中在位最久的。最久的是齊莊公,在位66年。齊莊公在位的時候經歷了從西周到東周的過程,他為其孫齊桓公稱霸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是春秋戰國時期在位最長的國君,由於他在位時間很長,使得剛剛經歷了長達70年內亂的齊國,得以在長時間穩定的情況下恢復元氣。齊莊公算得上是齊國霸業的奠基者,是齊國歷史上的一位中興之主。
燕國:40年
相對於上面三個國家來說,燕國在位最久的國君可以說還是比較短的。這個國君就是燕襄公。燕襄公雖然在位比較久,但並沒有什麼突出的事跡,史書上對他的記載相對比較少。
趙國:33年
趙國出現的時間比較短,是在三家分晉之後才出現的,趙國建立之前的君主不納入計算。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是趙惠文王,一共33年的時間。趙惠文王是趙武靈王的兒子,他雖然餓死了自己的父親,但在位期間趙國實力達到頂峰。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他死後,兒子繼位後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趙國實力下降,再也無法和秦國抗衡。
魏國:51年
魏國和趙國一樣,都是三家分晉之後才立國的,在位最久的君主是魏惠文王,一共51年。魏國巔峰時期就是在魏惠文王期間,不過也是在他手裡衰敗的。魏國被齊國大敗之後,國力衰落。在以後的戰爭中,「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於楚」,開始衰落,魏惠文王也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去世的。真不知道魏惠文王是什麼感覺,繼承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留給後代一個爛攤子。
韓國:34年
韓國也是三家分晉後建立的。韓國在位最久的國君是韓桓惠王,一共34年的時間。韓桓惠王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其他的大事並不多。畢竟韓國國力衰弱,無法和其他大國抗衡。不過韓國的農業當時非常發達,有些地方出現了一年兩熟的狀況,可以說還是很先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