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對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天津團市委的關心支持下,南開大學團委於2月8日啟動針對勇做最美「逆行者」的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關愛行動。面向全校招募青年志願者,義務為這些孩子提供公益家教,結對開展學業輔導、讀書交流、才藝指導等服務,做好親情陪伴,動員青春之力支援一線,勇於擔當,將小我融入大我,解決燃眉之急。
近日,春風漸暖,社會各界抗擊疫情的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南開大學的戰「疫」志願者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專長,通過知識和陪伴來傳遞愛心與關懷,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公能精神。
我必須為這次疫情做些什麼
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王鯤加入公益家教活動的初衷很簡單:他只是想為這次疫情做些什麼。
相比於自主學習能力更強的初高中學生來說,王鯤覺得小學生更需要幫助和輔導,因此,在報名的時候他選擇了小學組,對接的是一名一年級的小朋友。
「小朋友話很少,總是喜歡衝著鏡頭靦腆地笑。」
圖為王鯤對接的小朋友
小朋友的母親是一位醫護工作者,因疫情需要奔赴一線。在去武漢之前,孩子的母親告訴王鯤說希望加強孩子文字書寫能力以及英語聽說能力。
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小朋友,王鯤亦好奇亦欣喜,「與其說我教給他知識,不如說我們一起成長。」
圖為王鯤在與小朋友視頻交流
在學習的過程中,小朋友很認真也很專注,眼神中傳遞出無限的求知慾。針對所提的問題,王鯤每次都可以在小朋友那裡得到不同角度的全新的答案,這也激勵他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讓孩子能有更大的收穫。
圖為王鯤準備的資料
「根據一年級的教學大綱以及孩子學習的需要,一字一世界,語文方面我追本溯源地講述文字的由來以及文字的結構,以認知、書寫漢字為主,英語方面採取對話交流的形式,以練習口語、聽力為主。」
圖為王鯤與小朋友交流的資料
王鯤也很感謝校團委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志願者們在這次活動中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生生不息的希望;撒播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綿延不絕的溫暖。
願化身為這隻小小的玩偶
文學院2019級本科生張含融負責輔導一名二年級小朋友的語文作文和英語啟蒙。
小朋友在日記《我最喜歡的玩具》中寫道,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一個小豬佩奇玩偶,因為這是她作為醫護人員的媽媽送她的,抱著它睡覺總會睡得很香。這樣無比稚嫩但又充滿真情的敘述令張含融熱淚盈眶。
小朋友的媽媽將時間更多地奉獻給了病人,而對於孩子深深的愛藏在了一隻小豬佩奇中。無數位像這位小朋友媽媽般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用堅強的身影抵擋病疫肆虐。而她則願和所有的南開志願者們一起,化身為這隻小小的玩偶,為穩定醫護人員的大後方近一點綿薄之力。
圖為張含融為小朋友制訂的學習計劃
為了更好地幫助這位小朋友開展學習,除了制定詳細的課程計劃和授課計劃,張含融還希望能讓教學過程儘量輕鬆愉快一點,所以安排了很多互動環節。
圖為張含融給小朋友布置作業
她發現小朋友很喜歡畫畫,就布置了特別的圖畫搭配英文單詞的作業,不僅讓小朋友學到了知識,還通過與愛好結合培養了小朋友對於學習英語的興趣。
圖為小朋友完成的作業
小朋友每次聽課都十分專注,作業完成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她笑得很開心。
「有一份熱,就發一分光」,張含融認為這就是對於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圖為家長通過微信聊天和朋友圈表示感謝
這次志願活動為許多像張含融一樣的同學提供了一次機會,為抗擊新冠疫情做一份貢獻,把我們的愛傳遞給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和他們的家屬。
許一片真心,願薪火相傳
2月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碩士生凌彤在朋友圈看到公益家教的推送,便立刻報名並轉發呼籲更多人參與。
因為之前有過在教育機構的工作經歷,她被分到了A類課程組教授班課。面對手頭輔導資料匱乏、新舊教材不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她的內心其實也有一些壓力,但一想到孩子們在一線奮戰的父母面臨著更多的難題時,她即刻鬥志勃發。
每次準備資料時,她都會翻閱最新版教材,搜尋每一章節真題並查找輔導資料的電子書,使課堂充滿乾貨。
圖為凌彤在準備資料
就這樣,凌彤開始了她的第一次直播。當學生們通過彈幕回答問題並解釋由於打字有些慢所以回復不及時的時候,當學生說課件做得好漂亮時,當看到學生錯過了直播看回放時,當學生聽完她的解答豁然開朗時,一股自豪感從她的心中油然而生。因為,她的努力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孩子們的父母在一線挽救生命,凌彤認為自己也要盡好育人責任,傳授好自己的學習經驗,讓醫務人員減少後顧之憂。
即使因為學生學校的網課和她開設的課程時間衝突導致看直播的人數減少,她也一如既往地保證課程質量,讓學生在課上儘可能地學到高考考點,掌握更多的得分技巧。
圖為凌彤在直播輔導課程
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中國人置身事外。凌彤認為,在這場戰鬥中默默奉獻的人還有很多,自己這短暫的志願服務也只是盡了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
她記得偶爾看到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善意也許只是火苗,但每個人都往裡拾薪抱柴,燃起的火堆就足以照亮長夜,驅散寒冷。
春天已經來了,我們還要相約看春暖花開。
苦難是化了妝的幸福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來自金融學院的王春楠親眼見證了無數師長和同輩們不求回報的付出,也在這樣的一個特殊時期深深感受到了特殊的感動。能夠成為一名公益家教志願者,她感到十分榮幸。
從第一次上課時的小緊張,到慢慢熟絡起來之後的欣喜,和弟弟妹妹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僅讓春楠重溫了久違的高中時光,更是讓她找到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圖為王春楠在為弟弟妹妹們進行輔導
同那些堅守在一線的英雄們相比,春楠沒有被護目鏡勒出紅紅的印痕,也不曾頂著被感染的風險搶救垂危的生命,她只是身處遙遠大後方的一個普通人,但是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一點點行動,幫助到哪怕是一個人。
每天按時到來的課堂仿佛成為了一個約定,支撐著她、支撐著他們,在短暫的黑夜中探尋光亮、奮力前行。
圖為張王春楠準備的輔導資料
苦難是化了妝的幸福。在春楠看來,這場疫情更像是一場考驗,挑戰著由萬萬顆熾熱跳動著的心所構築成的鋼鐵長城。在生與死的選擇前,人們流淚、嘆息,但悲傷過後,是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的堅強,是要擰成一股繩和敵人較勁到底的瘋狂。
在這場較量之中,春楠看到了公能兼濟的南開精神、同心砥礪的中國精神,更看到了在不遠將來千家萬戶的美好與幸福。
一名志願者的隨筆節選
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韓嬌嬌
1月22日
父親是農合定點門診的一名醫生,每日接觸大量外出打工回家過年的人。從他的講述中我看到了此次病毒的危險性與基層群眾重視程度的嚴重不匹配,了解到一線醫務工作者的艱辛。
2月8日
校團委發起了「我用行動來戰『疫』」活動,「支教團,召必回」,作為學生黨員,我希望利用自己曾在基層支教服務的經驗為奮鬥在一線的的白衣天使們解除後顧之憂,給予他們溫暖和力量,為打贏這場阻擊戰盡到自己的一份心力!
2月11日
今天我作為小學備課組組長正式上任,與30個志同道合的小學組志願者一同嘗試著開啟「主播生涯」。一個小時的培訓交流,大家為即將到來的家教服務集思廣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也是在這一天,在我們的志願者後備群裡大家毛遂自薦,總報名人數達到700人。
2月14日
今年的情人節是和我小學語文組的幾個小朋友度過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繁忙,直到開課前一分鐘釘釘群內還有13人未讀消息,而我們在做的正是在這個繁忙期幫助他們陪伴不得不留守在家的寶貝。
由於小學組跨六個年級,我梳理了小升初考試需掌握的知識結構和框架,讓大家更加清晰地進行查漏補缺。小學階段孩子年齡比較小,孩子們學習習慣還處於養成階段,我特意加長了引導的環節,讓孩子在興趣中學到知識。
這個冬天,感謝一線工作人員們的保駕護航,我也會用自己的陪伴,為最美護航者減少一絲牽掛!
圖為輔導群內的聊天截圖
「同氣連枝,珍重待春風。」
公益家教活動將南開學子與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子女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為一線醫護人員送去陣陣春風,拂去心中絲絲縷縷的擔憂;給孩子們遞去悠悠春意,溫暖了特殊時期裡的朝朝暮暮。
左肩是責任,右肩是大愛。疫情當前,南開人用陪伴書寫溫情,用行動詮釋擔當,扛起了青年人應有的使命。
冬天已過,花開不遠。讓愛伴著春風飄向遠方。
圖片未作為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南開大學團委」公眾號或者後臺留言。
本文原創不可轉載,轉需聯繫「南開大學團委」公眾號。版權聲明詳見:
素材來源:南開大學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督導中心、南開大學青春戰「疫」公益家教志願者團隊
文案採寫:劉雨琦、朱婷妤、曾奕霖、程諾、徐嘉擎、研小天,南開大學青春戰「疫」公益家教志願者管理團隊
排版:研小天
原標題:《公益家教送去溫暖 | 讓愛伴著春風飄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