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一村將迎來「脫胎換骨」改造,「專家的建議比預想的還要大膽」

2020-12-05 解放日報

這幾天,曹楊一村進進出出都是正在搬家的居民。這個新中國的第一個工人新村,在68歲之際將迎來改造。在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中,這是第一個由政府出資、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的民生項目。

曾經超10萬人參觀

如今68年的老房子不再宜居

曹楊一村位於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核心區域,一幢幢紅瓦白牆的三層小樓,於一片綠意中錯落有致。這裡採用「鄰裡單元」的規劃結構,居住區中心設有各項公共設施,邊緣設有菜場和小商店等。

普陀區房管局局長張軍介紹:「這是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類別為四類。建築等級不算高,但人文底蘊深厚。」當時,小區居住了1002戶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引起國內外關注。曾有155個國家和地區的7209個代表團到曹楊一村參觀訪問,參觀人次超過10萬。

建於1952年的老房子這些年裡修繕、改動過多次。1962年,48幢房屋由兩層加建為三層;1979年,2工區加建145號甲、170號甲一梯兩戶三層磚混結構單元住宅;2011年,小區進行廚衛改造,政府對合用廚房衛生間裝修一番,衛生間雖然分割成獨用,卻沒在套內。

去年,區房管局的檢測結果表明,房屋結構總體安全,但部分結構因長年亂搭亂建,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件損壞及安全隱患;此外,房屋牆面裝飾層,因自然老化、年久失修,開裂、滲水等損傷較嚴重。

張軍說:「曹楊一村有歷史積澱、時代特徵、傳承需要,但現實房屋狀況和居住環境,已不再符合現在人們的要求。進行房屋改造是一種必然,是市、區各級領導十分重視的民生項目,我們必須把好事做好。」

規定很多

但專家論證比預想的大膽

對於這類保護建築,規定很多:建築的主要立面不得改變;規劃空間布局,是外部重點保護部位;原內部主要空間格局以及其他原有特色裝飾,是內部重點保護部位;修繕改造前應認真考證原始設計資料及施工工藝等,重點保護部位應嚴格按原式樣、原材質、原工藝進行修繕改造。

上海市歷史建築保護事務中心組織了一場專家評審會,來的都是重量級人物——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上海房地產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趙為民、上海市房屋建築設計院董事長顧陸忠……十餘名專家和管理部門負責人,拿著曹楊一村建成時的老圖紙,得出一致意見:曹楊一村具有一定歷史人文、藝術、科技價值,通過保護性的修繕改造,解決民生居住困難。專家們就此提出四方面建議——

首先,注意保留歷史風貌。比如「鄰裡單元」,扇形行列式分布的規劃特色以及空間肌理,通過道路和綠化整治,凸顯風貌特色;其次,對建築物採取必要加固措施。結合成套改造,可以在房子北側的凹處,適當減少內凹尺度,釋放少量面積,但要注意整體改造後北立面的形態和原立面相近,不能加層;第三,南立面按原貌重點保護,違章搭建和老虎窗要全部拆除,還要整理牆面上的設施;第四,未來可以保留一棟老房子,按1952年原樣進行修復,闢為曹楊一村歷史博物館。

「專家的建議,比我預想的還要大膽。」參加論證會的上海建築裝飾(集團)設計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中偉又驚又喜。裝飾集團受區房管局委託,來給曹楊一村做設計方案,那段時間,陳中偉已經踩點二三十次。

以他的眼光來看,改造的尺度「可進可退」,但專家們一致希望在政策框架內做最大限度地改善,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他們更希望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恢復建築原貌」

與「改善居住質量」並不矛盾

裝飾集團給出的具體方案中,第一件難事就是——拆違。在這個小區,用於改善居住條件的違建很多,居民把所有公共空間都用起來,一層樓三戶居民商量好,這家把樓梯間做成儲藏室,另兩家就用上天井;還有的三樓居民,利用尖頂搭了閣樓,當做臥室。

綜合修繕改造的前提,就是把後期搭建的,或與建築不符的外門窗,全部封堵,拆除天井及屋頂搭建、屋面老虎窗、空調架等。

居民區書記潘斯一告訴記者:「這次拆違,比想像中順利。」因為都期待生活改觀,居民們同意在改造中拆除違建、恢復建築原貌。

在設計師手裡,「恢復建築原貌」與「改善居住質量」並不矛盾。簡單來說,就是讓建築外表看起來一樣,但使用材質有所提升。

比如標誌性的紅色屋頂,一排排「紅房子」的俯瞰圖,經常出現在明信片上。實際上,屋頂十分老舊,必須重做。

裝飾集團提出,屋面材質按照原來的樣式和顏色,內部構造增加保溫及防火措施。改造後,頂樓的居民會感到冬暖夏涼,比以前舒適

外立面看起來也要和以前一樣:「最小幹預」與「真實性」是兩條基本原則。外牆粉刷塗料的顏色經過原狀考證,設計師剝開建築外牆歷年的修繕痕跡後發現了曹楊一村最原始的顏色,最後經對比決定,採用一種與歷史原狀顏色一樣的暗米黃色塗料作為立面主材。

原先特色鮮明的紫紅色木窗,在後期修繕過程中被塗刷了綠色油漆,且如今大部分已經損壞,陸續被居民換成了新材質,顏色、樣式都不一致。設計方案中,所有窗戶都將被改造成紫紅色的仿木紋中空玻璃鋁合金窗,新做窗扇的分隔形式按照原有式樣,兼顧耐久性和保溫密封性。

還有曹楊一村東西山牆上的回紋鏤空設計裝飾造型,也將被保留下來,作為標識物。

但居民們更關心的,還是內部修繕。最大的改變,是房屋的內部材質更新升級——建築二層公共部位的木格柵及三層預製板樓面,都將改為鋼筋混凝土樓面,二層居室內的木格柵樓面重新翻做,木地板、木格柵按原樣更新,同時進行蟻患防治。

老舊的木樓梯,酥掉的室內泥墁板條牆,也會改成鋼筋混凝土及磚牆;衛生間、廚房與相鄰房間的隔牆,會採用磚牆並做好防水構造。

挨家挨戶上門溝通

讓居民了解每一個細節

此次改造的所有方案細節,都向居民公示。每家每戶都要看過自家的改造圖紙,同意籤約後才能實施。

首批試點在12棟樓進行,360戶居民中,311戶已籤約同意改造。整個居民工作,由曹楊新村街道、源園居民區一同進行。居民區裡的自治組織「事和院」工作室和居委幹部、社區黨員、項目組成員、裝飾集團工程師一起,挨家挨戶上門溝通,讓居民了解每一個細節。

潘斯一記得:2019年12月4日籤約首日,籤約率達38%。籤約點設在居委會辦公室,現場十分熱鬧,居民們自行查看修繕改造方案,設計方專業人員在一旁答疑解惑。第一批次140—141號樓,僅用9天就100%完成籤約。許多居民看著牆上任務表中滿滿的小紅旗,歡呼起來。

居民工作的細枝末節,非經歷不知難。有經驗的陳中偉派出他的得意門生、85後上海小夥金曉明,擔任現場責任設計師,全程沉入社區。金曉明認識涉改的每一戶居民。小區有不少殘疾人、獨居老人,身邊沒人可以商量,他和居委幹部一起,儘可能把他們的家人都約過來,一次次上門溝通,講述方案、解釋圖紙,完成籤約。

最難的是孤老。涉改的孤老有十幾位,他們最擔心的是改造過渡階段,住在哪裡、家什物件怎麼辦。居委民政幹部攬下這些責任,為老人找好距離最近的養老機構,還由居委會出面租下儲物空間。屆時,居民區和施工單位一起,幫助老人搬家、存放家具,最終再搬回住處,恢復正常生活。

還有一棟樓裡,有戶居民留到最後不肯籤約,因為家裡有位98歲的老母親。老人很有顧慮,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覺得自己「挪了窩」,就回不來了。潘斯一想出辦法,在同一個小區尚未納入改造的樓裡,給老人借了一間房型一模一樣的房子。這間房子比老人家裡還更宜居,位於一樓,對面就是曹楊公園,看出去風景很好。問題解決了,這戶居民同意籤約,整幢樓馬上納入改造。

在收集居民訴求的過程中,金曉明不斷對設計方案「批量微調」,如調整室內門的開門方向、調整衛生間設備的位置等。他希望盡一切可能,讓居民的居住空間寬敞一點。

建造「初心」延續半個世紀

曹楊新村的總設計師汪定曾先生採用了美國人在1929年提出的「鄰裡單元」理論,而非當時興盛的「蘇聯式」規劃模式來設計。

「鄰裡單元」的設計重點是「為人生活而設計」。好處在於,讓車流量大的主幹道把住區包圍,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而個體內部擁有與居住需求相配的公共設施。

汪定曾在2009年、96歲高齡時,撰文回憶當年規劃時的考慮,

「那時歐美的學院派和設計界中關於花園城市、新城市主義運動萌芽等的研究、嘗試已開始蓬勃發展,而這些新思潮中對於綠化、生態、以步行為導向、非對稱自由布局等的關注非常吸引我。同時,那些在上海舊式裡弄中的風鈴聲、笑語及樹影裡成長的記憶又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怎麼能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呢?我一直試圖在設計實踐中有機地融合這兩種我所接觸到的截然不同的文化基因.....」

放在當時國內的歷史背景看,工人新村這種「就近工業區、遠離市區」的選址原則,顯然受到「先生產後生活」工業化政策的影響,成為當時上海城市定位由「消費型城市」向「生產型城市」轉變的真實寫照。

後來,新出現的商品房成為城市住宅建設的主流,給工人新村帶來巨大挑戰。曾經受人羨慕的新村住戶,變為城市中的住房困難戶。有的人買房搬走,有的人還守著這裡的老房子。

令人欣慰的是,「脫胎換骨」式的綜合修繕改造即將啟動,這裡可能成為上海乃至全國一大批工人新村的「改造藍本」。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欒吟之

微信編輯:肖雅文

相關焦點

  • 兼顧歷史記憶與民生需求 曹楊一村啟動舊房成套改造
    位於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的曹楊一村,去年啟動了舊住房成套改造籤約。而今,曹楊一村四個工區裡,二工區359戶已完成籤約357戶,三、四工區的籤約工作也穩步推進。僅剩的最後一個工區,從今年9月29日啟動籤約,老百姓都眼巴巴等著利用國慶長假全面了解一下改造方案,我們又怎能閒得住!老舊住房改造,並不算稀奇事。
  • 曹楊一村,等你回來!
    去年12月,曹楊一村成套改造啟動籤約,很多居民急切盼望改善居住環境,最早的在今年1月就籤了約,然而眼看不少樓棟裡的鄰居紛紛搬家,卻仍有部分樓棟的居民等了大半年,還是沒有等到搬遷,因為樓內居民不是百分百籤約,改造就無法啟動,這樣的僵局要如何來打破呢?
  • 曹楊一村144戶居民昨正式啟動成套改造籤約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普陀區曹楊一村舊住房成套改造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昨天,曹楊一村三、四工區首批4個自然幢144戶居民,正式啟動成套改造籤約,成套改造後,老工人新村的又一個小區將迎來重生。此前,曹楊一村已經有6幢房屋完成100%籤約。
  • 60多年歷史的曹楊八村將進行舊住房成套改造
    新民晚報訊 (記者江躍中)今天上午,家住普陀區真如鎮街道曹楊八村的丁榮昌老伯迎來了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轉折」:當天,他和其他居民一起開始從曹楊八村老房子中「搬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工人新村曹楊八村,將進行舊住房成套改造,總共8棟多層樓改造後將全部加裝電梯,迎來徹底的舊貌換新顏。
  • 曹楊一村改造的「臨門一腳」這樣踢!
    曹楊一村共有四個工區,成套改造的試點從居民戶數最少的二工區開始。成套改造啟動之初,居民籤約熱情頗為高漲,隨著籤約數不斷上漲,396戶居民,還是沒有實現百分百同意,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工區無法啟動改造,怎麼辦?如何做通他們的工作呢?
  • 老舊小區迎成套改造 曹楊八村首批居民搬家
    老舊小區迎成套改造 曹楊八村首批居民搬家 2020-11-30 07:46
  • 獨立衛生間、加裝電梯……曹楊八村的舊房改造讓居民享福啦
    經過黃金周的衝刺,曹楊八村656戶居民已完成籤約634戶,籤約率96.65%。曹楊八村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有幾棟房子甚至還是上世紀50年代的。因為房齡老、戶型小,又沒有獨用衛生間和電梯,加上內部設施老舊,居民們都住得不滿意。有條件的,都已經紛紛搬離,剩下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 今天,上海曹楊八村首批籤約居民搬出老宅
    今天上午,家住上海普陀區真如鎮街道曹楊八村的丁榮昌老伯迎來了生命中一個重要轉折。他就要從居住了16年的曹楊八村老房子中搬出,等到曹楊八村的修繕更新完成,再搬回來時,丁榮昌將住進「新房子」。
  • 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即將迎來建村70周年 設計大咖們為美好曹楊...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即將迎來建村70周年,今天上午, 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聯合著名高校和知名設計單位,立足城市文化和設計文化普及發展,以「美好生活、美好空間」——「雙美曹楊設計講堂」的形式,邀請學者、設計師、社區居民等,共創、共建、共話、共畫美好曹楊,將曹楊獨有的紅色基因和文化底蘊
  • 曹楊街道「四史」學堂打開百姓心扉
    人民網上海6月16日電    「紅瓦白牆小樓房,我家住在美曹楊」,曾經有種驕傲,叫我住在曹楊一村。1952年,時年兩歲跟隨勞動模範的爸爸搬進曹楊一村居住的楊阿姨,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一村的同齡人。「當時,真的是很多人羨慕我們能住進這樣的房子。
  • 分析上海市曹楊新村的改造:年近古稀的保護建築限制多,較難解決
    2020年4月,上海市68歲的老工人新村——曹楊新村的部分地方又進入了改造的周期,很多居民正在進行搬家,這也是上海市實行的一項民生工程。對於「年近古稀」的上海市曹楊新村來說,其改造一直要求保持風貌、保持建築形態,在這種情況下,改造的難度也比較大。從客觀的情況來看,上海市曹楊新村改造的難點不在保持風貌,而是實現現代化民生。這裡的建築太老,而且又不能改造結構,因此改善民生的目標比較難實現。
  • 評上海市曹楊新村的改造:距離現代化民生仍有差距,拆除也不可能
    2020年5月,上海市中心的曹楊新村的成套改造有進展,曹楊一村四個樓的籤約已經達到了93.1%。從上海市一些老舊建築的改造、拆除情況來看,往往改造籤約往往爭議比較小。然而,改造畢竟不是拆除,對於上海市曹楊新村來說,改造的後的結果可能距離現代化民生仍有差距,但拆除又是不可能的。下面是上海市中心曹楊新村的地圖,這也是上海市中環線以內一個「年近古稀」的工人新村。
  • 曹楊青年突擊隊助力成套改造工作
    曹楊青年突擊隊助力成套改造工作 2020-10-13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曹楊35個老舊小區紛紛改造封門?咋回事?
    從今年1月底開始,為配合疫情防控,曹楊新村街道對多個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居民都非常理解和配合。「一小區一方案」 改造35個老舊小區據悉,為把小區安全管理做常態化延伸,曹楊新村街道還將對包括北嶺園在內的35個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提升改造,其中小區封閉式管理正是提升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順利做好這一工作,曹楊街道召開了多場聽證會,形成「一小區一方案」。
  • 四川神秘「矮人村」,中老年人身高均不過1米,專家:建議搬村!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四川這裡的一個神秘村莊,在這個村子裡,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可是,這個村中的老人身高都不足1米,這是什麼情況?這個四川神秘的村莊就是位於四川省中部資中縣的一個村子,明陽寺村,也有人將這個村子稱作「陽鳴村」。但是因為這裡的矮人太多,人們還是更習慣將這裡稱作「矮人村」。
  • 普陀這的舊住房成套改造「經驗貼」來了!關鍵是……
    普陀這的舊住房成套改造「經驗貼」來了!近日曹楊一村三四工區內又響起熟悉的鑼鼓聲曹楊一村101-103號樓幢和57-60號樓幢相繼完成100%籤約即將啟動外搬……今天小編將帶您走近曹楊新村街道看一看曹楊人如何真抓實幹助力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實現華麗轉身
  • 成套改造「天下第一難」,設計師都要打退堂鼓!看普陀如何化不可能...
    在今年普陀區全面打響「三舊」換「三新」攻堅戰的時刻,真如鎮街道抓住歷史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全力推進轄區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在完成楊家橋、南大街成套基地100%籤約後,真如面臨了全年最難的任務——曹楊八村舊住房成套改造。8棟樓住戶656家,產權戶比例高達50%,這個比例,在整個普陀區已完成和正在進行中的成套化改造工程中,是最高的。
  • 普陀又一幢樓成套改造完成100%籤約!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近日曹楊八村136號樓最後一戶完成成套改造協議籤約至此136號樓100%籤約成功真如鎮街道召開決戰決勝曹楊八村舊住房成套改造攻堅大會。決戰決勝曹楊八村舊住房成套改造攻堅大會召開後,街道處級領導帶隊八個工作組,到八二成套改造基地現場辦公,督導成套改造工作開展情況,為成套改造推進情況「把脈問診」,並實行每晚召開例會制度,對各組成套改造中遇到的重點及難點問題進行現場溝通與協調。
  • 打造美麗街區(八)| 曹楊環浜,四路圍合織就綠色「項鍊」!
    打造美麗街區(八)| 曹楊環浜,四路圍合織就綠色「項鍊」!蘭溪路、花溪路、棗陽路、桐柏路的改造升級吧!普陀區曹楊新村是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去年以來,普陀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統籌推進城市更新、綠化景觀、道路鋪裝、夜景燈光提升等全要素整治,以點帶面著力提升打造曹楊環浜周邊四條路段(蘭溪路、花溪路、桐柏路、棗陽路)圍合範圍內的市容環境品質,力爭將整個街區範圍創建為「席地可坐」高標準保潔區域,面積達1.78萬平方米,切實打造乾淨整潔、清新靚麗、井然有序、文明和諧的街區環境面貌。
  • 看普陀曹楊房價走勢
    其中普陀曹楊5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7157元/平,環比4月上漲0.5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03%。一、曹楊二手房房價走勢普陀曹楊5月二手房參考均價57157元/平,環比4月上漲0.5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03%。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4個月房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