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一座,福建石獅六勝塔

2020-12-24 冒牌東方朔2020

又稱萬壽塔,俗稱「石湖塔」,位於福建省位於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元代建築物,而且在歷史上還起著海上航標的作用。

六勝塔巍然屹立於處在泉州灣入海處的蚶江石湖金釵山上,是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燈塔。

六勝塔塔高36.06米,底圍47米,花崗石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八角五級,每級由塔心、外壁、迴廊組成,有券頂門、方龕各4個。

全塔上有浮雕的金剛、力士像共80尊,塔蓋八角翹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疊小塔狀,上置金剛寶篋式塔剎。

據史料記載,六勝塔建於北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坐落於石獅市湖海濱的金釵山上,只不過這座塔已經被毀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座塔,則是元順帝在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由當時的錦江人凌恢甫重建的。

塔系渾體石砌,為仿木結構的樓閣式建築,八角五層,底圍約46米,高約31米,其外形與結構,跟泉州 開元寺的東西塔略同。

塔心呈八角形 ,但中空似井,可以直下,這是與東西塔不同之處,在各層轉角處的巨大石柱上, 它不作東西塔的方形「盧鬥」,而用圓形仰蓮盆式,同時,「雀替」的手法也要比位於泉州的東西塔繁複,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六勝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為泉州重要外港,屹立海濱,是當時海外交通繁榮的歷史見證。根據傳說,當年這裡有18個渡口,停泊著亞非各國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極一時。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三座,福建漳州龍文塔
    福建漳州龍文塔,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步文鎮鶴鳴山,是漳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據漳州府縣誌記載稱:明嘉靖乙未年,即公元1535年,知縣劉天授建石塔其上,後遭損毀,至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重建。塔身通體用花崗石砌成,建築形制為八角七層,第一層砌成弧形墜邊式兩門,一向東南,一向西北。塔身第二層也是兩門直通,一向東北,一向西南,和第一層的門路上下相交叉。第三層以上都實心不設門,石塔峙立在龍溪學宮,即孔廟前,世稱「龍文塔」,附近還有座「魁星閣」。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七十二座,福建福州瑞雲塔
    福建福州瑞雲塔,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縣級市城關利橋北岸的小山崗上。該塔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竣於萬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由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葉向高的長子、尚寶司丞葉成學與知縣凌漢翀募捐鳩工,並由當時的著名工匠李邦達設計施工。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一十四座,河南安陽文峰塔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古城內的西北角,因該塔建於天寧寺內,原名為「天寧寺塔」,又因位於舊彰德府文廟的東北方,並且已成為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徵,所以又稱為「文峰塔」。該塔始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即公元952年,高38.65米,周長40米,之後的宋、元、明、清四朝均重修過。
  • 中國四大名塔:同為世界三大奇塔,艾菲爾鐵塔盛名,它卻無人問津
    或許有人知曉中國的四大名樓,四大名亭,(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我之前的文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四大名塔是什麼?其實中國的四大名塔也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建築群之一,是我們的文化瑰寶。今天,我們便來一起走進中國的四大名塔,感受獨屬於我們國家的名塔的建築文化與藝術魅力。
  • 福建石獅最富有的三大家族亮眼!閩商首富許榮茂領銜,全躋身全球...
    福建石獅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輕城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地處文化歷史名城泉州與經濟特區廈門之間,與臺灣隔海相望,市域三面臨海。
  • 中國50個古建築!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古代建築的神奇吧
    中國50個古建築! 33.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西湖之南 28.開封鐵塔 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
  • 世界六桂總商會成立慶典在石獅舉行 洪及祥擔任首屆會長
    11月29日28日晚,世界六桂總商會成立慶典大會暨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在福建省石獅市隆重舉行,祖籍石獅的菲律賓鄉賢洪及祥擔任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全權大使趙鑑華,中國僑聯副主席、福建省僑聯主席陳式海,泉州市政府副市長洪自強,石獅市委書記朱啟平、市長黃春輝等領導,以及來自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六桂宗親代表團成員等約3000人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 《獅來運轉》登陸福建寧德電視臺,再掀石獅城市IP熱潮
    4月26日 石獅城市超級IP《獅來運轉》登陸福建寧德電視臺一套周一至周日 每天17:30兩集連播一、萌獅大冒險《獅來運轉》是一部以冒險、喜劇、生活和團隊協作為特點的中華獅文化題材大型3D系列動畫片,體現了石獅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信仰。
  • 【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品味古建遺世之美
    《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全片共分為《天覆地載》、《唐風詠時》、《卯木春雪》、《匠心獨運》、《夕陽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園》和《營造傳承》8集,分別從歷史、技藝、文化、傳承四個角度系統的向觀者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知識。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自創建經歷1700多年,被譽為天下名樓,吸引了歷代眾多著名文學獎、詩人,僅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多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代詩人崔顥在此所寫的《黃鶴樓》和李白在此所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樓閣」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中國造塔兩千年,現存還有兩萬座,而這108座最重要
    佛祖涅槃後,弟子們遵從他的遺訓,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塔。 佛教於東漢初年開始大規模傳入中國,與盛行當時的神仙崇拜相結合,將佛像置於高樓之上便在情理之中。東漢末年,在江淮之間,開始建造佛塔。 我國歷史上記載的古塔很多,可惜像北魏永寧寺塔、明代的大報恩寺塔等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消逝了。
  • 大型紀錄片《中國古建築》:第一集 天覆地載
    古建築是什麼?是殘破陳舊的樓舍,在歲月的春夏秋冬裡黯然神傷?是招徠遊客的拍照點,在熙來攘往的喧囂中靜默無言?還是格格不入的老古董,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岌岌可危?《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 福建一處地標古建築,號稱省內最大佛教寺院,當地人搶著去
    福建一處地標古建築,號稱省內最大佛教寺院,當地人搶著去說到福建的建築藝術,可謂是百花齊放,土樓大廈,都體現了福建人民的高技術水平。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內已經有1300年以上的歷史,開元寺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院,現主要製造第二代的寺廟的事實,現在保存在明、清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 a級景區,境內的東西塔是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但它存在的意義,體現了我國石造藝術的高度。
  • 歷史圖騰:華夏文明印記中的中國古建築(上)
    中國古建築的歷史源遠流長,每一處古建築都如同一部沉甸甸的史書,以獨特的方式印記著華夏文明。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有「亞洲佛光」之稱的五臺山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境內。寺內正殿東大殿建於公元857年,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被譽為建築中的「中國第一國寶」!
  • 福建這個地方曾號稱「小香港」,名字很繞口,如今變化真大!
    福建有一個地方名字特別繞口,南方人平翹舌不分尤其容易念錯,這地方還曾經被譽為「福建小香港」,它就是石獅市,拼音是shi shi shi,請不妨大聲念出來感受一下。由於服裝工業發達,石獅成為「中國服裝之都」也有人親切的稱它為「東方米蘭」,是不是有一種撲面而來的時尚氣息感覺?
  • 感受歷史文化積澱之美,泉州石獅四大「國字號」文保單位的美麗!
    石獅地標姑嫂塔走進姑嫂塔,可以觸摸到歷史的厚重。建於南宋時期的姑嫂塔,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期,泉州灣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通過海路所進行的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因此,姑嫂塔成為了海上行船的重要航標,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 探村福建三明|良地古村,梁氏人家藏匿深山守護靜美
    福建三明,將樂縣,良地古村。地處將樂、泰寧兩縣交界處,一個已有近千年歷史的山水間古村落,有著許多未被人知的美好記憶。進入良地村,要走過水尾木廊橋,一座百年老橋,橫跨良地溪,廊橋中集中建有六個神龕,一個集靈宮,供奉如來、真武帝、媽祖、許真人、蕭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區十分罕見。
  • 石獅啟動「點石石獅青年企業家培養行動」
    團福建省委、石獅市委、團泉州市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蔡彩紅當選新一屆理事會會長。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楊溢在致詞中指出,石獅青商會自成立以來,凝聚廣大石獅籍和在石青年企業家,積極創新工作機制,迅速成為石獅共青團工作的品牌,得到了團中央的肯定以及社會各界的好評,已成為福建省青年社會組織的標杆。
  • 十大被拆毀的古建築,哪個最令人痛心?
    但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古建築毀於戰火、意外災害或自然老化,可是,更令人痛心的是最近這幾十年來,很多非常寶貴的古建築,卻因為種種原因被人為拆毀,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像。在這裡我們說一說幾個比較有名的被拆毀的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