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三座,福建漳州龍文塔

2020-12-10 冒牌東方朔2020

福建漳州龍文塔,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步文鎮鶴鳴山,是漳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據漳州府縣誌記載稱:明嘉靖乙未年,即公元1535年,知縣劉天授建石塔其上,後遭損毀,至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重建。

龍文塔歷經了烽火歲月,滄桑巨變,幾經廢立,趨於湮滅,現如今新建的龍文塔已經遷建於龍文區。

塔身通體用花崗石砌成,建築形制為八角七層,第一層砌成弧形墜邊式兩門,一向東南,一向西北。

塔身第二層也是兩門直通,一向東北,一向西南,和第一層的門路上下相交叉。

第三層以上都實心不設門,石塔峙立在龍溪學宮,即孔廟前,世稱「龍文塔」,附近還有座「魁星閣」。

而現如今重建於龍文區的「龍文塔」,建築形制為八角九級的樓閣式石構建築,高39.9米米,比明代初建的「龍文塔」高出了兩層。

龍文塔花崗石砌成,塔身呈八角形,每層有簷露出,第一、二層有弧形隧道式石門各二個,第三層以上各層砌實不設門。作為漳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塔復建後,當地政府規劃建設了以龍文塔為中心的龍文園藝觀賞園。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七十二座,福建福州瑞雲塔
    福建福州瑞雲塔,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縣級市城關利橋北岸的小山崗上。該塔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竣於萬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由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葉向高的長子、尚寶司丞葉成學與知縣凌漢翀募捐鳩工,並由當時的著名工匠李邦達設計施工。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一座,福建石獅六勝塔
    六勝塔巍然屹立於處在泉州灣入海處的蚶江石湖金釵山上,是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同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燈塔。六勝塔塔高36.06米,底圍47米,花崗石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八角五級,每級由塔心、外壁、迴廊組成,有券頂門、方龕各4個。全塔上有浮雕的金剛、力士像共80尊,塔蓋八角翹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疊小塔狀,上置金剛寶篋式塔剎。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一十四座,河南安陽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築,富有獨特的風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點,由下往上一層大於一層,逐漸寬敞,是傘狀形式,為國內外所罕見。文峰塔的構造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級上有平臺,下有圈門,每層周圍有小園窗,塔座落在一個高達二公尺的磚砌臺基上。塔身底層的四正面有雕塑精緻的園券門,門頂用磚雕刻有二龍戲珠,塔均為磚木結構,以磚砌為主,塔的最下層塔身較高,立於蓮花座之上。
  • 福建漳州、莆田、龍巖,這三座城市五年後的順序會怎樣排?
    福建是我國比較民富的省份,在全國各省人均GDP排名非常高的,民營企業也是非常發達,在國內或者在國外,到處都能見到福建商人,福建人很會做生意,就像天生有做生意的頭腦。福建的城市發展也很不錯,其中有三個城市在福建立中位,分別是漳州、莆田、龍巖,而這三座城市五年後的順序會怎樣排?
  • 閩臺攜手,讓古建築重煥光彩
    東南網10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新聞話題閩臺傳統建築文化一脈相承,在臺灣散落著許多源自閩南的古建築,它們既是閩臺同根同源的歷史見證,也是閩臺情感聯繫的紐帶。■特邀嘉賓戴志堅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民居專業學術委員會副會長謝必震 福建師範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李乾朗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徐裕健 臺灣華梵大學智能生活設計學系教授楊寶華 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學院臺籍教師守護古建築的文化溫度
  • 探村漳州平和|蕉路古村,這裡有福建土樓裡最精緻的美女樓
    福建漳州平和,蕉路古村。一個位於平和縣蘆溪鎮的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環境優美的秀美村落,這裡文物古蹟眾多,民俗農耕文化濃厚,田園風光旖旎。在蕉路村境內有各種方形、圓形土樓十多座,這些土樓群都是葉氏先祖們為抵禦外來入侵,聚族而居,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辛勤付出,才先後建造而成的,可謂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蕉路村現有保存比較完整的葉家土樓有六座:豐滿樓、和春樓、福慶樓、福崎樓、植璧樓、繩武樓。
  • 中國十大最美海島:福建·漳州海上火山島,地質奇觀世界罕見!
    這裡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濱海火山地質遺蹟距今約4600萬至70萬年,8次以上火山噴發形成保留了典型的第三紀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遺蹟曾被《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福建·漳州 地學博物館火山森林拓展在英國北愛爾蘭的安特裡姆海岸,有4萬根玄武巖石柱,沿海岸鋪展開來,它的高度是從海岸向海中逐層遞減
  • 【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品味古建遺世之美
    《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全片共分為《天覆地載》、《唐風詠時》、《卯木春雪》、《匠心獨運》、《夕陽凝紫》、《庭院深深》、《湖山品園》和《營造傳承》8集,分別從歷史、技藝、文化、傳承四個角度系統的向觀者介紹中國古建築的知識。
  • 福建漳州4位超級巨富浮出水面,這就是傳說中的低調隱貴?
    漳州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出現了很多名人軼事。漳州名人知多少?你對他們了解嗎?在福建省漳州市角美白礁村文圃山腳下,一座「復活」了的古香古色的「溪山府第」古民居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原來,大厝從白礁村潘厝社「原裝」遷建過來,屬於十八世紀「世界首富」潘振承的故居之一。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大美中國古建築樓閣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自創建經歷1700多年,被譽為天下名樓,吸引了歷代眾多著名文學獎、詩人,僅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多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代詩人崔顥在此所寫的《黃鶴樓》和李白在此所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樓閣」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漳州三中女排徵戰全國賽 代表福建挺進全國1/4決賽
    11月12日下午,代表福建徵戰全國第十四屆學生運動會排球項目的漳州三中女排,在1/4決賽中不敵上屆冠軍河南代表隊,將在接下來的排名賽中爭奪5至8名。漳州三中女排此次代表福建挺進全國1/4決賽,是福建代表隊在歷屆全國性的中學生排球比賽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績。
  • 大型紀錄片《中國古建築》:第一集 天覆地載
    古建築是什麼?是殘破陳舊的樓舍,在歲月的春夏秋冬裡黯然神傷?是招徠遊客的拍照點,在熙來攘往的喧囂中靜默無言?還是格格不入的老古董,在現代化的浪潮中岌岌可危?《中國古建築》紀錄片是由雪花啤酒出品,聯合清華大學建築歷史研究學者,歷時3年拍攝製作完成的。
  • 女排精神再掀熱潮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福建漳州
    說到中國女排,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福建漳州——中國女排的「娘家」,電影《奪冠》在這裡開機,而這裡也正是中國女排最早的發源地。  本期的《溫暖有光放映隊》第九站空降福建漳州女排基地,放映隊長姜宏波與放映隊員胡兵、聶遠、徐嬌,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開啟一段精神回鄉的獨特旅程。
  • 有了福建漳州還去什麼臺南吃吃吃!
    這裡就是福建漳州,這座小城和臺南一樣散發著濃濃的古早味。俗話說,好玩在蘇杭二州,好吃在福建漳州。在這裡你可以買上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閒逛個半天,渴了四果湯,餓了手抓面,一路踅來,古蹟和舊時的烙印就像熟悉的鄰居,一切清閒得恰好。
  • 福建漳州割沙發漫記
    我的足跡還真踏過了一些地方,像去福建泉州,我就有過忘不了的經歷呢。上世紀八十年代,白鹿原人割沙發的足跡可以說遍布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割沙發確實給白鹿原人帶來了生活上的實惠和改善。面對著如此看好的掙錢門路,已經有著一技之長的我也心動了,再加之有親戚盛請,我毫不猶豫地登上了南下的火車,我們大夥要去的目的地就是福建漳州。
  • 福建漳州二宜土樓,距今有300多年歷史,號稱中國南方的壁畫博物館
    這裡是「阿昌環走遍中國」的旅行日記,歡迎與阿昌一起看遍祖國大好河山,喜歡請關注!在我國閩南一帶、福建的漳州龍巖有很多很宏偉的傳統建築,就是土樓,土樓是福建一帶最有特色的傳統建築,大約起至時間屬於清朝年間,為什麼土樓在福建一帶很有名呢,是因為它的建築材料,結構獨特,並且歷經幾百年風雨保存完好。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土樓有漳州南靖土樓,龍巖的永定土樓,是福建土樓的代表。
  • 漳州這座古鎮不簡單,影視大伽都來這取景,真是那麼吸引人嗎?
    在漳州的東山島銅陵鎮有座不簡單的古鎮,有叫做銅陵古鎮的,更多的稱為銅山古城。銅陵古鎮位於東山島的東北端,三面瀕海,是一座歷經六百餘年的文化古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這裡也成了影視大伽們追逐的拍攝地,由蘇有朋導演的著名電影《左耳》及湖南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我們來了》都在銅陵古鎮取景,這裡的美景、美食無一不是大家的最愛。
  • 在福建,漳州人一談吃,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攝影/挖哈 圖/圖蟲·創意 在福建吃貨界有個神奇現象: 外地人去廈門吃,本地人都去漳州吃——從廈門北站高鐵向西19分鐘,或者坐船半小時,就能抵達這座融匯山海風、蘊藏古早味的千年古城:漳州
  • 福建人,不認命
    照片附有美國國防部情報局的一段說明:在福建西南地區方圓600平方公裡的林海幽谷中,隱藏著超過1500座不明性質的建築,呈筒型,有方有圓,與洲際飛彈發射筒極為相似,很可能是一個大得無法想像的核武器基地。情報局補充道,儘管我們的偷拍設備(間諜衛星KH22)很牛掰,且每天7次飛過中國上空,但面對中國的這組不明建築群,依舊一臉懵逼。結論,必須儘快徹查這些可疑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