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曹操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淵為什麼受到的待遇差別這麼大

2020-12-16 元氣少女趙子龍

曹操陳留起兵以來,譙縣老家有許多兄弟前來相助,其中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淵等人,他們散盡家財,招募士卒投靠曹操。隨著家族勢力的加入,曹操的隊伍日漸強盛,後來憑著手中幾千兵馬加入酸棗會盟,曹操的名號就此在天下蕩開了漣漪。

遊戲CG:曹操

曹操從最初的典軍校尉到後來的魏王,族中兄弟鞠躬盡瘁,為曹操打了七分天下,可謂是戰功赫赫。曹仁徵官渡,平西涼,鎮守荊州,勇力無雙;曹洪轉戰四方,獻馬救主,扶曹操於危難;夏侯淵,日行千裡,五處叛亂,名震關右。在所有的兄弟中,夏侯惇所參與的戰爭最少,但曹操卻最喜夏侯惇,以致其所受待遇和封賞無人能及。

夏侯惇在曹操身邊可謂是平步青雲。184年,在跟隨曹操討伐黃巾之時只擔任裨將,等到194年,夏侯惇眼睛被射傷,暫時不參與戰事,次年就被曹操任命為陳留、濟陰兩郡太守,號建武將軍,高安鄉侯。夏侯惇沾著曹操的紅利,只用十年時間從一個小將做到了侯位,可見曹操對其之重視。而此時,夏侯惇族弟夏侯淵官職還是別部司馬,曹洪和曹仁都還是校尉,三人只有軍事頭銜,沒有實際政治官職。

196年,曹操迎漢獻帝於許都,升夏侯惇為河南尹

204年,曹操攻破袁譚鄴城,未參與戰事的夏侯惇被任命為伏波將軍

207年,曹操給夏侯惇贈邑,前後一共領兩千五百戶。

再看看夏侯惇族弟夏侯淵,自從夏侯惇封侯以來,夏侯淵參加了兗州平定戰、虎牢關之戰、官渡之戰、五出平叛戰、渭南之戰前後十餘次大型會戰,到公元216年前後封邑才八百戶,還未達到九年前夏侯惇的三分之一。

大家同為主公的弟兄,差距為什麼就這麼大呢?

曹操欣賞夏侯惇主要有四個原因。

忠誠,舉止有度

夏侯惇十四歲時因為有人侮辱其師,被他一氣之下殺害,性情剛烈之名聞名鄉裡。曹操早年因受妻妹案件牽連,在家鄉被捕入獄,夏侯惇提出自己替曹操坐牢,後來家族考慮到夏侯惇是族長子,由夏侯淵代曹操入獄。曹操認為夏侯惇兄弟重情義,而夏侯惇又年長其他同輩族人,所以格外優待夏侯惇。

夏侯惇年紀和曹操相仿,曹操一直把夏侯惇認作心腹,也將他視作曹氏和夏侯氏的宗族領袖培養。曹操迎漢帝於許都,受封為司隸校尉,表夏侯惇為潁川太守,曹操認為夏侯惇地位應與自己並列,同屬漢臣,無需屈就魏的官號。夏侯惇認為要忠於曹操,強烈要求在丞相府任職,曹操才不得不任命夏侯惇為魏前將軍。

資歷,參軍很早

《魏書·夏侯傳》中記載夏侯惇早年參軍隨曹操平定黃巾,曹操曾兩次參與和黃巾軍的鬥爭,第一次是184年任騎都尉隨皇甫嵩平定潁川黃巾軍,第二是192年從袁紹處脫離進兗州平定黃巾、黑山軍。在《魏書》中後來又說夏侯惇隨曹操加入聯軍討伐董卓,就能證明早在184年,夏侯惇就跟著曹操南徵北戰,同時期的夏侯淵、曹仁、曹洪他們還是些十七歲不到少年

等到189年,曹操在陳留起兵準備討伐董卓之時,夏侯淵、曹仁、曹洪才陸續加入。此時的夏侯惇在已經跟隨曹操徵戰了五年時間,很得曹操器重,等這些宗室兄弟參軍的時候,夏侯惇威望和資歷足以蓋過這些族兄弟們,所以對於曹操的封賞和優待,夏侯淵和曹家弟兄們也不敢有任何異議。

夏侯惇陪曹操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初隨曹操討伐黃巾,又跟曹操赴任濟南相,曹操被罷官後,夏侯惇也隨其回到了譙縣老家,最後曹操被啟用任命為典軍校尉,夏侯惇來到了洛陽,等到董卓篡權,又跑到揚州去募兵。曹操早期的仕途很不如意,但是夏侯惇一直伴其左右,保其周全,這一點很讓曹操敢動,從未對夏侯惇有任何疑心,以致於後來軍中大小事務,夏侯惇可以自行決斷,不受任何節制,這也是曹操深信夏侯惇為人的表現。

功績, 朝中代言

夏侯惇失掉一隻眼睛後再很少參與戰爭,呂布攻伐戰、陶謙攻伐戰和官渡之戰皆未參與,但每次戰爭結束,夏侯惇都能受到極大封賞。既然沒有戰功,夏侯惇是以什麼功績作為晉升條件的呢?

其實,曹操迎漢獻帝入許都後內部政權極不穩定,許都一眾漢臣對曹操勢力介入皇權極為不滿,諸如董承為首的外戚還密謀效仿王允發動政變,也寫因素導致後方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曹操又每次都是率兵親徵,如果這幫漢臣鬧出大的亂子,就必須得班師回朝,軍事行動也受到極大掣肘。

夏侯惇作為曹操作為信任的宗室,他在許都後方就擔任了曹操代言人的角色,所以曹操許他「使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制」的權力,可以掌握生殺予奪之權,無需請示任何人。曹操每次出徵,夏侯惇留守許都行司空權,壓制朝中二心之人,保證曹操後方無憂,這也就是為什麼戰功不如族弟夏侯淵,而封邑和官職都能遠居其他宗室兄弟之上。

夏侯惇出了在許都坐鎮中央,其政務才能較為出色,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陳留百姓都很感念夏侯惇。

魏軍中,唯有夏侯惇自由出入曹操營帳,無需請示,曹操還經常和夏侯惇同乘車駕,以顯其身份。桓階勸曹操稱帝,夏侯惇認為應先滅蜀,蜀地平定了則江東自會歸服,二方既定,然後遵循舜、禹的道路,登基稱帝,曹操聽從夏侯惇意見,後來司馬昭也是用此方針平定天下。

純臣,不治產業

曹操能夠成勢有賴於家族勢力,在曹丕一代的子侄之中,夏侯氏所出子嗣人才濟濟。夏侯惇和夏侯淵各有七子,且都為少年英才,曹家要統一天下,必然要下一代宗室子弟能夠團結起來維護曹家的基業。

曹家兄弟中,曹洪、曹仁都在陳留多治田宅,使得民屯可用良田多落入曹家勢力,可用之田少之又少。而夏侯惇不一樣,他為人儉樸,魏王所有封賞,他都以曹操名義將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又產業,至死家無餘財,所以死後被諡為「忠」侯。

可以這樣講,夏侯惇畢生都奉獻給了曹操的王業,他兩次遇險,一次被賊人所劫持,有性命之憂,一次被流矢射中左目,從此失去一隻眼睛還被人成為「盲夏侯」,這個事情也成為了曹操畢生的愧疚,所以曹操對這位兄弟的賞賜無以復加。

晉朝王歆評夏侯惇:「元讓當時雄將,惜乎傳記不詳。略從粗窺,武則掃蕩醜類、綏靖地方,文則勸課農桑、並為軍屯。」對其文韜武略都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夏侯惇才是天下之雄將,文武雙全。

如陳壽所說「伏波與先帝有定天下之功」,夏侯惇對魏國建立有不世功勳,但他真正為人所佩服的卻是對君主和兄弟的忠貞之志九死無悔。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曹操兄弟,歷史上夏侯淵真的要比夏侯惇混得差嗎?
    歷史上曹操對於夏侯淵和夏侯惇都十分的重用。雖然夏侯淵和夏侯惇,一個被稱為「白地將軍」,一個被稱為「肉票將軍」。但以他們本身和曹操的親厚程度,以及對曹操的忠心程度,就足夠讓曹操重用他們了。夏侯淵是曹操的連襟,他娶了曹操老婆的妹妹,並且在曹操沒發跡的時候,主動替曹操背過黑鍋,差一點就坐牢了。所以曹操十分的信任並且感激夏侯淵。在追曹操曹操徵戰天下之後,曹操更是十分的重用夏侯淵。在曹操與袁紹官渡大戰之時,夏侯淵就因為被曹操信任,所以命他督運兗州、豫州、徐州軍糧,當時曹操大軍糧草匱乏,夏侯淵及時運輸補給才使得曹軍大勝。戰後夏侯淵功列一等。
  • 三國名將夏侯淵和夏侯惇誰厲害?
    曹操本姓夏侯,因為他的父親過繼給宦官曹騰為義子,因此曹操也就改姓為曹。因此,曹氏眾將如曹仁、曹洪,以及夏侯氏諸如夏侯淵,夏侯惇等都是曹操的親戚。  仔細來說,曹仁曹洪等人是曹操法律意義上的兄弟,夏侯淵夏侯惇則是曹操血緣上的兄弟。  三國名將夏侯淵和夏侯惇誰厲害?夏侯惇為何在曹營位居第一?
  • 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倆,誰的能力要更強一些呢?
    蜀漢多出「父子兵」,父子倆同時出現在戰場上,例如劉備和劉封、關羽和關平、諸葛瞻和諸葛尚。曹魏多出「親兄弟」,兄弟倆並肩作戰,例如夏侯惇和夏侯淵、曹仁和曹洪、鍾縉和鍾紳。夏侯惇和夏侯淵是很早就追隨著曹操一起打天下了。
  • 曹操本姓夏侯嗎?他和夏侯惇、夏侯淵是什麼關係?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曹操本姓夏侯嗎?他和夏侯惇、夏侯淵是什麼關係? 曹操本姓夏侯嗎?他和夏侯惇、夏侯淵是什麼關係? 懂球號作者: 雷傑深 08-08 17:23 我們今天翻開《三國志》,可以看到《魏書》當中,先給曹魏的各個皇帝和皇后立傳,然後是董卓、袁紹、呂布等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群雄傳記。接下來才是曹魏臣子的傳,而在其中,第一個就是《諸夏侯曹傳》。
  • 夏侯惇和夏侯淵,究竟誰更厲害
    三國時代,曹操最信任的手下將領有三個。這三個將領都是曹操的親族,和曹操情同手足。這三個將領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在曹操的軍事生涯裡,這三個將領都是獨當一面的將領。尤其是在三國鼎立的時候,曹仁防守襄樊,夏侯惇主管合肥方面,夏侯淵主管關中一帶。
  • 三國演義中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誰的官職更高,最受信任?
    三國演義中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誰的官職更高,最受信任?《三國演義》中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四位戰將,都算是曹操的本家兄弟,曹操對他們都非常倚重,他們幾人誰的官職最高,最受曹操信任呢?生前官職最大的是曹仁,最受信重的是夏侯惇。1、夏侯惇曹操在位時,夏侯惇為前將軍、夏侯淵為徵西將軍、曹仁為徵南將軍、曹洪為都護將軍。曹丕繼位後,拜為大將軍。
  • 三國兩大奇事,荀攸比他叔荀彧還大六歲,夏侯淵和曹操是連襟
    在漢末三國中,有兩件事很有意思,令人意想不到,一件是,侄子居然比叔叔還大六歲;一件是,大將居然是主公的連襟。侄子比叔大六歲,說的是荀攸和荀彧;大將是主公的連襟,說的是夏侯淵和曹操。曹操所有的重大決策,荀彧幾乎都參與了,在戰略方面,荀彧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除此之外,荀彧還向曹操推薦了很多人才,比如,荀攸、鍾繇、郭嘉和戲志才都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 定軍山夏侯淵戰死,曹操卻為何說他是「白地將軍」?
    困於出身他也無法做到完完全全的真正重用和信任那些出身平民的人才,這點實際上也沒有什麼應當質疑的,宗族勢力本來就是曹操真正的底盤所在。而且諸曹和夏侯宗族也為曹操輸送了幾個保質保量的真正人才,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夏侯淵,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唯一比較尷尬的是,夏侯淵並沒有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後還被曹操在其死後給了一個頗為尷尬的評價,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曹操猛將中,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等人,武力值如何排名?
    徐晃經歷過的強敵數目和斬殺率都要強過夏侯惇,所以將他排在夏侯惇之前。 夏侯惇的特點是敢打敢拼,打不過他也敢跑。無論遇到天下第一的呂布、威震八方的關羽還是勇冠三軍的趙雲,夏侯惇都敢於挑戰。
  • 三國演義中:曹操麾下10大猛將排名,夏侯淵第僅排9,夏侯惇第4
    相比許褚被萬軍包圍的時候輕鬆擊敗楊任、楊昂兩兄弟,夏侯淵顯然差遠了。 另外夏侯淵與馬超、黃忠均有打鬥,結果並不理想。最佳戰績應該是與黃忠的第一次單挑,打了20合不分勝負。
  • 關羽,關平兩父子,和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決戰,哪邊贏定?
    關羽、關平父子的單挑本事強過夏侯兄弟,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打起來的話,夏侯惇、夏侯淵兄弟也不是說就沒有勝利的可能。而夏侯兄弟中的夏侯淵,他單挑的武藝雖然不高,所殺的不過是成宜、楊任這些三流角色,可偏偏他是一個箭術高手,在曹操銅雀臺奪錦袍的時候,夏侯淵為了凸顯自己的本事,縱馬背對箭垛而去,在急奔忽然回身一箭,正好射在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四人之箭的中心,正中紅心,搞到徐晃沒得射,只好射柳樹枝奪袍了。
  • 「常敗將軍」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勝仗
    夏侯惇在揚州刺史、丹陽太守的協助下,募到4000人,可惜後來許多士卒叛變,募兵失敗。看看曹家的另一位親族兄弟——曹仁,當初帶著1000多位弟兄投效曹操。反觀夏侯惇,在曹操最需要兵馬的時候,他無法給予支援,這點就有差別了。不過,曹操剛開始聲望不夠,經驗不足,他自己也壓不住叛逃的士兵,這不完全是夏侯惇的問題。
  • 夏侯惇與夏侯淵
    你可能會覺得,看了夏侯惇傳記後不覺得他怎麼樣啊,為什麼他能坐這麼高的位置?難道就他跟曹操關係硬可以開後門?
  • 曹操的手下名將,夏侯惇和曹仁究竟誰更厲害?
    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說到家鄉名將,自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淵,還有曹仁曹洪。按理說曹操姓曹,曹仁的地位應該最高,但並不是這樣,在曹操隊伍裡,夏侯惇的地位最高,夏侯惇死後,才拜曹仁為大將軍的。
  • 《三國演義》夏侯淵和張郃哪個武藝厲害?為何黃忠輕鬆斬夏侯淵?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曹操在陳留起兵後,夏侯淵便和夏侯惇一起跟隨曹操,被曹操任命為別部司馬,騎都尉。夏侯淵不僅武藝出眾,軍事謀略也較為不凡,深得曹操的器重。在曹操收服張魯後,留夏侯淵鎮守漢中,抵禦劉備。
  • 夏侯惇曹純曹洪夏侯淵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這八人武功如何排名?
    主要還是三位梟雄的政治目的不同,採取的手段和策略自然也有很大區別:孫權想割據一方,劉備想當皇帝,曹操則是想做個權臣。 檢點一下為曹操效力的親戚們中有哪些比較有名的人物呢?夏侯族中有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等,曹氏族中有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純等。
  • 曹操身世之謎:夏侯兄弟稱他族兄,父親卻是大宦官的養子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 ,想必對曹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吧。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被作者羅貫中刻畫的入木三分,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歷史爭議頗大的一個歷史名人。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這本書時,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不少坑,比如曹操跟夏侯家究竟是什麼關係?
  • 除了夏侯淵和夏侯惇你還知道誰?
    要不是後來孫劉聯合打敗了曹操,後來就沒有三國鼎立的局面了。當時雖然曹操戰敗逃走,但是他的實力是有的。曹操的實力除了他自身的本領之外,還有很強的援助。其中就有夏侯家這兩個家族的淵源很深,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那麼,夏侯家的能力突出者除了我們都認識的夏侯淵和夏侯惇外,還有很多厲害的人。正是因為有他們在,曹魏的實力一直在三國之中位列第一。
  • 張飛搶了夏侯淵的侄女為妻,夏侯淵為何不報仇,把侄女搶回來
    張飛作為當時最弱小的軍閥劉備的左膀右臂,雖然被人稱為萬人敵和熊虎之將,但充其量不過是個小軍閥中的小頭目而已,當時的劉備被打得東躲西藏、顛沛流離,張飛同樣也是跟隨劉備四處逃亡,但張飛的運氣不錯,在逃亡的過程中還搶了一個老婆,這個老婆就是夏侯淵的侄女,當時年僅十三四歲。
  • 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給曹操帶來了什麼影響,怎樣改變了三國走向
    二十四年一月,曹軍的漢中主將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此事對曹操的打擊十分巨大。從親情關係上來說,夏侯淵和曹操是一個宗族的兄弟,自小感情深厚,在曹操起兵後,夏侯淵就是曹操最初的班底,為曹操屢建戰功。從曹操軍事陣營地位來說,夏侯淵是曹操手下有數的大將,能夠獨當一面。曹操讓夏侯淵負責關中、漢中方面的軍事行動,對他倚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