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期間費用混亂,核心業務毛利率、存貨等方面也均在異常之處。
本刊特約作者 鍾正/文
品高軟體於2020年6月30日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申報稿,公司是一家雲計算及行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產品和服務類型包括雲計算相關服務和行業信息化服務。2017-2019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佔累計營業收入的8.81%,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共計16項,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為4.02億元,符合科創板上市屬性要求。
雖然在硬性標準方面品高軟體達標,但其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公司期間費用混亂,核心業務毛利率過於優異,且明顯高於同行業企業,存貨常年保持高位水平,應收帳款與存貨周轉率也遠遠高於同行業水平。
而且,品高軟體此次擬募集資金5.69億元,其中2.82億元用於品高大廈的建設。
要知道,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即便是擁有6106名員工的深信服(300454.SZ)房屋及建築物原值也僅有7441萬元,而品高軟體僅有901人,卻要用2.82億元去建設品高大廈。
混亂的期間費用
2017-2019年,品高軟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2億元、4.43億元、4.02億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75.77%、-9.26%;分別實現淨利潤1511萬元、1990萬元、3521萬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31.74%、76.91%。
表面上,公司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快速增長,但2017-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265萬元、4215萬元、3121萬元,2018-2019年同比增幅分別為-1.17%、-25.97%,不難發現其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增速嚴重不匹配。
對於銷售費用的「異常」變動,品高軟體在「發行人及保薦機構回覆意見」中是如此解釋的:2018年5月和2018年9月,公司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銷售部門高管調動5人,調整後相關人員薪酬從計入銷售費用改為計入管理費用;2019年6月公司對營銷部門進行了優化,20多名售前支撐人員轉崗實施項目經理或實施工程師,其薪酬在組織架構調整後從計入銷售費用改為計入項目成本。
不過,品高軟體的解釋存在著明顯不合理的地方,據申報稿,2017-2018年,公司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金額分別為1918萬元、2979萬元,2018年增量為1061萬元。
另外,2017年年末,品高軟體員工人數為907人,2018年年末增長至938人,增量為31人;而據發行人及保薦機構回覆意見中所載,2018年,公司研發人員為135人,相較上年下降4人;銷售人員110人,增加9人。基於此推測,公司2018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增量為26人。
試問,一家科技型企業,在營業收入增速75.77%的條件下,會不招聘技術人員反而招聘26個管理人員嗎?
顯然不會,而且,公司對於2018年主營業務成本變動的說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上升了1.71億元……主要是業務量的增加,技術人員有所增加,同時當年驗收項目有所增加。」
基於此,可以推測,26人增量中絕大部分為技術人員,即便26人中有一半為管理人員,再加上從銷售部門轉入的另5名管理人員,2018年,公司管理人員增量為18人,依此進行計算,新增管理人員人均薪酬為59萬元/年,而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的最高薪酬也不過66萬元/年,而此次轉崗的5人中,武揚級別最高且為公司副總經理,薪酬63萬元/年。
幾個人的職位變動便可以引起公司管理費用的劇烈變化,而且變動部分的人均薪酬遠高於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或者核心技術人員,這顯然不合理。
核心業務毛利率異常
品高軟體主要有兩大塊業務,分別為雲產品及服務、行業信息化服務,2019年,兩大塊業務分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54.41%與45.59%。
根據申報稿,雲產品及服務的毛利率顯著高於行業信息化服務,在收入佔比大於一半的情況下,可以推測公司的核心業務為雲產品及服務業務。
但品高軟體的雲計算相關業務毛利率遠高於其他企業。據申報稿,2017-2019年,品高軟體的雲產品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0.10%、39.52%、56.04%。
如果不考慮2018年的偶發性問題,品高軟體的雲相關業務毛利率始終保持高位。
而同期,深信服相關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3%、53.82%、52.20%,新華三雲分別為44.04%、37.07%、30.57%,而與品高軟體同樣擬在科創板上市的青雲科技(A20036.SH)雲產品的毛利率僅分別為40.28%、33.59%、33.02%,優刻得-W(688158.SH)僅分別為9.44%、41.85%、31.26%。
對比之下,品高軟體雲相關業務毛利率的優異不言而喻。不過,對於雲相關產品而言,高毛利率意味著高技術水平及較高的市場份額。而據Wind數據,2015-2019年,深信服雲計算業務的營收規模從7193萬元增長至12.15億元,而優刻得-W公有雲的營收規模也從2016年的4.7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1.98億元。
反觀品高軟體,其在2016年參保人數就已經達到了628人,2019年更是達到了901人,總人數大體與優刻得-W旗鼓相當,但2019年公司雲相關業務的營收規模僅為2.19億元,顯然與其「優異」的毛利率不相符,很難不令投資者對公司過於優異的毛利率產生懷疑。
融資為了建樓?
除了毛利率的異常,品高軟體還存在資產質量較低的問題,2017-2019年年末,品高軟體應收帳款分別為8942萬元、1.35億元、1.93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1.13%、23.71%、26.08%。而同期,公司帳面存貨分別為1.76億元、1.64億元、2.03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1.59%、28.82%、27.52%,從數據的角度,可以直觀地看到,公司過半的資產由應收帳款以及存貨構成。
而據Wind數據,與其同行業的深信服同期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比重僅分別為8.48%、5.88%、5.82%,存貨佔比分別為3.01%、2.49%、2.97%,而同樣在科創板上市的優刻得-W的應收帳款佔比分別為7.41%、8.15%、11.74%,存貨佔比分別為0.55%、0.77%、1.66%。
對比之下,資產質量孰高孰低一目了然,而據發行人及保薦機構回覆意見,南威軟體(603636.SH)與品高軟體不僅所屬行業相同,公司存貨結構也最為相近,即便如此,2017-2019年的年末,南威軟體的應收帳款佔公司總資產的比重也僅分別為14.19%、8.30%、12.72%,存貨佔比分別為14.85%、16.09%、8.49%。
更為嚴峻的是,在資產質量明顯低於同行業企業的同時,品高軟體的營運能力也弱於同行業企業。
據Wind數據,2017-2019年,品高軟體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3.10次、3.50次、2.14次,而同期深信服分別為12.65次、11.76次、13.19次,優刻得-W分別為9.40次、7.99次、6.97次。
無獨有偶,品高軟體的存貨周轉率也同樣不容樂觀,同期其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76次、1.69次、1.16次,深信服分別為8.72次、7.98次、7.76次,優刻得-W分別為61.76次、55.97次、40.39次,青雲科技分別為182.27次、122.68次、172.67次,而即便是與其存貨結構最為相近的南威軟體存貨周轉率也明顯優於品高軟體,同期數值分別為2.05次、1.38次、2次。
過高的應收帳款與存貨佔比,以及較低的營運能力,無疑會導致品高軟體大量「墊資」,加劇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
品高軟體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值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2017-2019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值分別為1577萬元、928萬元、-619萬元。一邊是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和淨利潤水平不斷增長,一邊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值不斷下降直至為負,品高軟體的問題不容小覷。
而且,品高軟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值與淨利潤的比值也呈逐年下降趨勢,2017-2019年,該數值分別為1.04、0.47、-0.18,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公司的盈利質量不高。
有意思的是,據申報稿,此次品高軟體擬募集資金5.69億元,其中6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2.28億元用於項目開發,2.82億元用於品高大廈的建設。
另外,根據申報稿,品高軟體目前的辦公室場地均為租用,租金為753萬元/年,且每年上漲5%,自建成本折合成租金為609萬元/年。試想一下,一家科創型企業,本應以研發為導向,卻為了每年節省百十萬的房租,花費2.82億元建設辦公大樓,不禁讓人懷疑其上市是否就是為了融資建樓。
品高軟體期間費用混亂,核心業務毛利率異常,資產質量與營運能力低下,募集資金中過半用於建設辦公大樓,公司著實需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