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款存貨持續走高 研發投入後勁不足!怡合達IPO仍需觀望?

2020-12-22 投資時報

在業績方面,怡合達近年營收及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同時,其應收帳款也呈增長趨勢,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有所下降

《投資時報》研究員 董琳

FA,即工廠自動化,是指使用自動化設備和裝置來取代工人重複勞動,實現產品的全部或部分製造過程的自動化,以消除人為因素導致的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性,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專業為自動化設備製造單位提供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採購服務的企業,東莞怡合達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怡合達)擬登陸資本市以尋求更大發展。

此次IPO,怡合達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01萬股,佔發行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00%,計劃募集資金11.46億元。其中,7.79億元擬用於智能製造供應鏈華南中心建設項目,3.07億元擬用於蘇州怡合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零部件製造項目,0.60億元擬用於東莞怡合達企業信息化管理升級建設。

招股書顯示,怡合達成立於2010年12月,總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法定代表人金立國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該公司31.61%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金立國、張紅、章高宏、李錦良4人合計控制怡合達53.06%的股份,對該公司構成了共同控制。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業績方面,怡合達近年營收及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同時,其應收帳款也呈增長趨勢,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有所下降。

應收帳款存貨均逐年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怡合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6.25億元、7.61億元及5.35億元,淨利潤0.64億元、0.98億元、1.44億元及1.21億元,增長較為穩定。

但與此同時,其期末應收帳款漲幅也較大。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各期末,其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0.71億元、1.45億元、1.91億元和2.73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81%、23.16%、25.08%和25.49%(經年化處理)。此外,各期末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金額也分別達到359.84萬元、784.55萬元、1889.87萬元和2372.89萬元。

隨著應收帳款不斷增加,其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下降,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7.37次、5.80次、4.54次,兩年內周轉次數減少近3次/年。

對此,怡合達解釋稱,與公司合作時間長、合作規模較大的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客戶數量有所增加,而公司給予其的信用期較長。此外,對於受外部環境不利影響較大的下遊客戶,怡合達也對其貨款結算周期給予了延長處理。

除了逐年攀升的應收帳款,怡合達的存貨餘額也呈增長趨勢。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報告期各期末,怡合達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1.40億元、1.77億元、1.94億元和2.18億元,該公司存貨主要由半成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組成,三者合計佔存貨總額比例分別為86.70%、89.02%、89.72%和86.48%。

同時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存貨庫齡超過1年的存貨金額佔比也在逐年增加,分別為15.88%、24.32%、31.88%。雖然怡合達為此進行了存貨跌價準備,但如果該公司未來不能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合理控制存貨水平、優化存貨管理能力,導致存貨滯銷,其將存在存貨跌價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經營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怡合達表示,公司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發貨後至與客戶確認後確認收入,以及工業自動化設備發貨後至驗收後確認收入均需要一定周期,使得公司存貨中發出商品金額較大。

怡合達近年流動資產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研發投入低於銷售投入

據招股書顯示,怡合達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因此自2016年起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由25%下調為15%。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怡合達申請取得產品目錄手冊作品著作權9項。2017年—2019年完成研發項目數量分別為10個、18個和19個,目前該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146項專利,其中14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分析其研發相關數據發現,怡合達的研發投入低於其銷售投入。

從人員構成來看,根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招股書顯示,2017年末,該公司研究開發人員為87人,員工總人數為1286人,研究開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為6.77%;2018年末,高該公司研究開發人員130人,員工總人數為1397人,佔比為9.31%,未達到10%的最低標準。2019年末和2020年上半年,研發人員比例雖達到標準,佔比數值僅為11%。

從員工專業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研發人員為167人,基本與供應鏈人員持平(165人),遠低於生產人員(398人)、營銷人員(327人)、產品中心人員(318人)。

從研發費用來看,怡合達研發費用構成主要為職工薪酬和材料費,二者合計佔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94.43%、93.69%、93.83%和96.41%。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817.05萬元、2397.80萬元、3331.80萬元和1756.14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83%、3.84%、4.38%,3.28%,均未超過5%。而同期其銷售費用率分別為8.47%、10.16%、8.38%、7.04%;管理費用率分別為9.23%、9.9%、8.46%、6.25%。

有分析認為,自動化設備涉及的下遊行業眾多,對零部件的實際需求也各不相同。近年行業發展前景可期,吸引了不少跨領域企業轉型到自動化,行業競爭加劇。若怡合達不能持續保持產品開發、工藝改進,以滿足市場需求,或將失去其競爭優勢。

怡合達員工專業結構情況(截至2020年6月30日)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產權糾紛引關注

2013年怡合達曾與米思米(中國)精密機械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思米(中國))產生一起智慧財產權糾紛,米思米(中國)要求怡合達停止侵犯其就《MiSUMiFA工廠自動化用零件》(2011簡體版)產品目錄所享有的著作權,該項糾紛於2014年2月調解並結案,怡合達向米思米(中國)支付人民幣1.56萬元並停止發行、複製、傳播公司2012年版、2013年版的目錄手冊。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二輪問詢時,深交所就經營模式的問題,要求怡合達補充披露「採用與米思米類似的經營模式以及編制產品目錄手冊等是否存在侵犯米思米著作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情形或風險」等。

怡合達解釋稱,商業規則需結合方法的內容及技術特徵方可申請獲得保護,僅經營模式無法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的保護。因此,採用與米思米類似的經營模式不存在侵權情形及風險。

2020年,怡合達還涉及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糾紛。不過,涉訴產品銷售額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低於0.01%,怡合達對上述侵權計提預計負債30.77萬元。

此外,怡合達位於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東坊工業區的生產經營場所系向創富物業租賃取得,租賃面積合計17930.00平方米。該廠房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取得了證書編號為「東府國用(2002)第特473號」土地證。由於歷史遺留原因,上述生產經營場所未能辦理房屋產權證書,產權存在瑕疵。

該公司租賃的中電熊貓位於東莞市虎門鎮駿馬路1號B區2號廠房和B區6號宿舍樓亦尚未取得房屋產權證。截至該公司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已具備辦證條件,出租方擬在銀行抵押的土地使用權證辦理解押後提交主管部門辦理相關不動產權證。不過,該公司仍可能面臨因產權手續不完善或到期不能續租,從而存在因經營場所搬遷導致生產經營中斷的風險。

相關焦點

  • 應收款存貨走高、研發投入後勁不足 怡合達IPO仍需觀望?
    金立國、張紅、章高宏、李錦良4人合計控制怡合達53.06%的股份,對該公司構成了共同控制。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業績方面,怡合達近年營收及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同時,其應收帳款也呈增長趨勢,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有所下降。
  • 怡合達重銷售輕研發,研發費用率不足5%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怡合達近幾年應收帳款增幅遠超營收增速,且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上漲,流動性風險趨增。同時,4家全資子公司2019年全部處於虧損狀態,若未來仍持續虧損,將進一步拖累怡合達業績表現。此外,處於技術密集型行業,怡合達的研發人員佔比為10.42%,遠不及生產人員、營銷人員等其他崗位的人員佔比。
  • 應收帳款激增,研發投入不足,葫蘆娃藥業IPO勝算多大?
    同時,應收帳款逐年提高、股轉價格頻繁操作、研發創新不足等,也讓外界重新審視這家公司的底色。基本面葫蘆娃藥業於2019年6月6日首次向證監會提交招股書,然後在今年1月14日又更新了其招股說明書,主要補充了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
  • 怡合達IPO:員工持股平臺「倒籤協議」,竟成利益輸送的「籌碼」?
    東莞怡合達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提供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供應。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01萬股,佔發行後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00%,擬募集11.46億元。
  • 【IPO價值觀】財務指標:華卓精科研發投入佔比高 資產周轉率較低
    ,平均研發投入為2.49億元。2019年,華卓精科營業總收入為1.21億元,淨利潤總額為0.21億元,資產總額為8.69億元,研發投入為1.42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為117.24%。四項綜合指標在110家公司中的排名分別為第110名、第96名、第106名和第47名。
  • 科創板IPO|仰仗高研發投入,新點軟體闖關科創板IPO能否成功?
    科創板IPO|仰仗高研發投入,新點軟體闖關科創板IPO能否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新點軟體會對一些新技術進行預研,待技術成熟後應用至產品中,然而由於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研髮結果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可能面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持續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
  •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減值 中華網財經《IPO觀察》欄目出品12月3日,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新點軟體」)首發科創板過會,國泰君安證券為主承銷商。
  • 高端精密電鍍設備研發設計商東威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存貨較大存風險
    東威科技本次擬募資5.70億元用於PCB垂直連續電鍍設備擴產(一期)項目、水平設備產業化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東威科技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宏觀經濟和行業波動風險  公司目前產品主要面向下遊PCB製造廠商。
  • 寧波色母:應收帳款及存貨周轉率偏低 主營業務毛利率存下降風險
    本次IPO擬募集資金約4.2億元,用於年產2萬噸中高端色母粒項目、年產1萬噸中高端色母粒中山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寧波色母主要從事色母粒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塑料著色定製化產品,精準滿足客戶塑料著色和功能需求,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減值
    本次擬發行不超過8250萬股,募集資金29億元用於底層技術研究(基於AI、大數據的新點應用開發底座)、智慧招採軟體平臺升級(下一代智慧招採平臺研發項目)、智慧政務軟體平臺升級(「放管服」智慧一體化平臺研發項目、跨區域、跨部門政府數字治理大平臺研發項目、「聚通用」智慧政府大數據管理平臺)、數字建築軟體平臺升級(住建監管服務雲平臺項目)、智能化硬體設備升級(基於新技術的智能化設備及應用平臺升級項目)、總部研究中心和區域運營中心建設
  • 生益電子IPO:母公司同業競爭應收帳款暴增 負債率攀升還有多少雷要...
    該公司自己也承認,如果未來公司在業務發展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低於淨利潤,將對公司營運資金的正常周轉產生不利影響。 應收帳款遠高於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從招股說明書看,報告期內,生益電子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4.74億元、5.83億元及9.88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71%、28.38%和31.91%,而可比上市公司比如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等,該數據平均值則為21.41%、23.59%、23.08%。
  • 南亞新材料IPO:毛利率下滑,應收帳款高至6.9億,負責率持續上升...
    公司主營業務系覆銅板和粘結片等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 銷售。  翻閱南亞新材料招股說明書,和訊網發現,公司毛利率下滑,應收帳款高至6.9億,庫存增大,負責率持續上升,償債能力風險較大,客戶結構較為集中,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利潤。  一、毛利率下滑,應收帳款高至6.9億。
  • 和達科技專注水務領域信息化建設
    度量雲、智慧水務SaaS平臺建設及研發中心升級項目旨在促進SaaS技術在水務行業的應用,為水務企業提供靈活、方便、可運營的IT支持環境,降低其整體的信息化投入成本,同時持續提升公司的研發優勢,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品高軟體:期間費用混亂 應收、存貨畸高
    2017-2019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佔累計營業收入的8.81%,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共計16項,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為4.02億元,符合科創板上市屬性要求。雖然在硬性標準方面品高軟體達標,但其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公司期間費用混亂,核心業務毛利率過於優異,且明顯高於同行業企業,存貨常年保持高位水平,應收帳款與存貨周轉率也遠遠高於同行業水平。
  • 吉大正元將在中小板上市: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的營收波動明顯,2018年同比下滑4.52%,2019年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但2019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 中加特去年營收8億應收款近6億 淨利降7成擬IPO募25億
    公司應收款項餘額持續上升。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6月末,中加特應收款項(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應收款項融資與合同資產之和)餘額分別為1.36億元、3.32億元、5.81億元、5.09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60%、73.57%、71.78%、156.39%。
  • 榮信教育轉戰創業板:與著名童書品牌終止合作 存貨與應收帳款高企
    受益於少兒圖書市場的迅速增長,榮信教育2017年至2019年營收、淨利潤穩定增長,不過公司也面臨著存貨及應收帳款高企、現金流下降的風險。目前,榮信教育已收到深交所三輪審核問詢函,被要求在信息披露、存貨、現金流以及和出版公司尤斯伯恩解除合作等方面進一步說明,公司已分別進行回復。
  • 單一客戶應收帳款餘額佔比超五成!欣巴科技創業板IPO能否如願?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於韻達股份(002120.SZ)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5.34%、68.47%、65.05%和57.58%,而韻達股份在2017年至2019年都是該公司第一大應收帳款客戶,2019年其應收帳款餘額為2.22億元,佔欣巴科技應收帳款總數的57.42%。
  • 銷售費用居高研發不力,立方製藥再次闖關IPO前途未卜
    此外,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下降和存貨周轉率不及同行業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而供應商曾經被罰所帶來的汙點亦可能對立方製藥產生不利影響。隨著醫藥行業競爭的升級,研發能力愈發成為製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立方製藥,其在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僅為0.18億元、0.24億元、0.37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1.58%、1.67%、2.27%,與銷售費用的投入相比相去甚遠。
  • IPO雷達|研發投入偏低,AI公司雲從科技 「中庸」到底?
    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間,公司收入分別為0.64億元、4.84億元、8.07億元以及2.2億元,過去三年半累計營收超過15.7億元;但期間淨利潤分別虧損1.24億元、2億元、17.73億元以及2.98億元,合計虧損達22.72億元。雖然2019年巨額虧損部分原因是實施股權激勵,但公司也在招股書中寫道:「由於業務仍處於快速擴張期,研發費用將會持續增加,未來一定期間內存在無法盈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