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績方面,怡合達近年營收及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同時,其應收帳款也呈增長趨勢,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有所下降
《投資時報》研究員 董琳
FA,即工廠自動化,是指使用自動化設備和裝置來取代工人重複勞動,實現產品的全部或部分製造過程的自動化,以消除人為因素導致的產品質量的不穩定性,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專業為自動化設備製造單位提供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採購服務的企業,東莞怡合達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怡合達)擬登陸資本市以尋求更大發展。
此次IPO,怡合達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01萬股,佔發行後股份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00%,計劃募集資金11.46億元。其中,7.79億元擬用於智能製造供應鏈華南中心建設項目,3.07億元擬用於蘇州怡合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零部件製造項目,0.60億元擬用於東莞怡合達企業信息化管理升級建設。
招股書顯示,怡合達成立於2010年12月,總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法定代表人金立國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該公司31.61%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金立國、張紅、章高宏、李錦良4人合計控制怡合達53.06%的股份,對該公司構成了共同控制。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業績方面,怡合達近年營收及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同時,其應收帳款也呈增長趨勢,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有所下降。
應收帳款存貨均逐年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怡合達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6.25億元、7.61億元及5.35億元,淨利潤0.64億元、0.98億元、1.44億元及1.21億元,增長較為穩定。
但與此同時,其期末應收帳款漲幅也較大。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各期末,其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0.71億元、1.45億元、1.91億元和2.73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81%、23.16%、25.08%和25.49%(經年化處理)。此外,各期末的應收帳款壞帳準備金額也分別達到359.84萬元、784.55萬元、1889.87萬元和2372.89萬元。
隨著應收帳款不斷增加,其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下降,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7.37次、5.80次、4.54次,兩年內周轉次數減少近3次/年。
對此,怡合達解釋稱,與公司合作時間長、合作規模較大的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客戶數量有所增加,而公司給予其的信用期較長。此外,對於受外部環境不利影響較大的下遊客戶,怡合達也對其貨款結算周期給予了延長處理。
除了逐年攀升的應收帳款,怡合達的存貨餘額也呈增長趨勢。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報告期各期末,怡合達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1.40億元、1.77億元、1.94億元和2.18億元,該公司存貨主要由半成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組成,三者合計佔存貨總額比例分別為86.70%、89.02%、89.72%和86.48%。
同時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存貨庫齡超過1年的存貨金額佔比也在逐年增加,分別為15.88%、24.32%、31.88%。雖然怡合達為此進行了存貨跌價準備,但如果該公司未來不能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合理控制存貨水平、優化存貨管理能力,導致存貨滯銷,其將存在存貨跌價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經營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怡合達表示,公司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發貨後至與客戶確認後確認收入,以及工業自動化設備發貨後至驗收後確認收入均需要一定周期,使得公司存貨中發出商品金額較大。
怡合達近年流動資產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研發投入低於銷售投入
據招股書顯示,怡合達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因此自2016年起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由25%下調為15%。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怡合達申請取得產品目錄手冊作品著作權9項。2017年—2019年完成研發項目數量分別為10個、18個和19個,目前該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146項專利,其中14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分析其研發相關數據發現,怡合達的研發投入低於其銷售投入。
從人員構成來看,根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招股書顯示,2017年末,該公司研究開發人員為87人,員工總人數為1286人,研究開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為6.77%;2018年末,高該公司研究開發人員130人,員工總人數為1397人,佔比為9.31%,未達到10%的最低標準。2019年末和2020年上半年,研發人員比例雖達到標準,佔比數值僅為11%。
從員工專業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研發人員為167人,基本與供應鏈人員持平(165人),遠低於生產人員(398人)、營銷人員(327人)、產品中心人員(318人)。
從研發費用來看,怡合達研發費用構成主要為職工薪酬和材料費,二者合計佔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94.43%、93.69%、93.83%和96.41%。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817.05萬元、2397.80萬元、3331.80萬元和1756.14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83%、3.84%、4.38%,3.28%,均未超過5%。而同期其銷售費用率分別為8.47%、10.16%、8.38%、7.04%;管理費用率分別為9.23%、9.9%、8.46%、6.25%。
有分析認為,自動化設備涉及的下遊行業眾多,對零部件的實際需求也各不相同。近年行業發展前景可期,吸引了不少跨領域企業轉型到自動化,行業競爭加劇。若怡合達不能持續保持產品開發、工藝改進,以滿足市場需求,或將失去其競爭優勢。
怡合達員工專業結構情況(截至2020年6月30日)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產權糾紛引關注
2013年怡合達曾與米思米(中國)精密機械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思米(中國))產生一起智慧財產權糾紛,米思米(中國)要求怡合達停止侵犯其就《MiSUMiFA工廠自動化用零件》(2011簡體版)產品目錄所享有的著作權,該項糾紛於2014年2月調解並結案,怡合達向米思米(中國)支付人民幣1.56萬元並停止發行、複製、傳播公司2012年版、2013年版的目錄手冊。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二輪問詢時,深交所就經營模式的問題,要求怡合達補充披露「採用與米思米類似的經營模式以及編制產品目錄手冊等是否存在侵犯米思米著作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情形或風險」等。
怡合達解釋稱,商業規則需結合方法的內容及技術特徵方可申請獲得保護,僅經營模式無法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的保護。因此,採用與米思米類似的經營模式不存在侵權情形及風險。
2020年,怡合達還涉及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糾紛。不過,涉訴產品銷售額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低於0.01%,怡合達對上述侵權計提預計負債30.77萬元。
此外,怡合達位於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東坊工業區的生產經營場所系向創富物業租賃取得,租賃面積合計17930.00平方米。該廠房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取得了證書編號為「東府國用(2002)第特473號」土地證。由於歷史遺留原因,上述生產經營場所未能辦理房屋產權證書,產權存在瑕疵。
該公司租賃的中電熊貓位於東莞市虎門鎮駿馬路1號B區2號廠房和B區6號宿舍樓亦尚未取得房屋產權證。截至該公司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已具備辦證條件,出租方擬在銀行抵押的土地使用權證辦理解押後提交主管部門辦理相關不動產權證。不過,該公司仍可能面臨因產權手續不完善或到期不能續租,從而存在因經營場所搬遷導致生產經營中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