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特殊時期,越能體現水平,拉開差距。
步入5月,東莞市長安鎮的復工企業逐漸釋放出恢復生產活力、產能持續爬坡的積極信號。
截至5月8日,長安鎮1978家重點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100%。全鎮除少數娛樂休閒服務行業未復工外,工業企業復工超過1.5萬家;節前用工規模37.25萬人,復工人數為37.17萬人,員工復工率達99.8%。
一季度,全鎮固定資產投資13.1億,增長2.3%。此外,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582.6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出口總值266.7億元,同比增長12.1%。
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數字背後,是長安鎮一項項「硬核」的復工復產政策正逐步顯現效果:為企業融資減租金、政府補貼企業包車「搶工人」、退社保費……
在走訪長安鎮時發現,正是一項項腳踏實地的政策,推動了長安鎮龐大經濟機器的轉動,保障了後期防疫和生產兩手抓牢的實際成果。
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公司:政府說沒口罩就儘管開口
疫情是一場時間與生產的戰爭,更是時間與信心的戰爭,越早恢復生產,對經濟影響越小。
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專業的光學鏡頭製造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安防鏡頭、車載鏡頭、機器視覺鏡頭、頭盔顯示目鏡領域。
最多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安防鏡頭佔據全球市場的38%,目前產品主要供應給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華為、安訊士等國內外一流安防企業。
5月8日,宇瞳公司董事長張品光介紹, 2月初公司的機器就已經響起來了。面對疫情,宇瞳公司沒有亂陣腳,為了儘快復工復產,公司分三個階段召回員工。
——2月10日至2月24日,宇瞳公司重點召回低風險地區員工恢復生產,嚴格控制新增員工,復工第一天實際到崗208人,復工率22%,至2月24日復工率達到50%,復產率超40%;
——2月25日至3月5日,擴大疫情風險由低到高的地區員工召回工作,逐步開放新員工招聘窗口,復工率隨之上升到80%,復產率達到75%左右
——3月8日至今,公司逐步召回湖北員工,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各種現場定點招聘等活動。
對於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復工的員工,宇瞳公司的處理也相當人性化,決定一律以休假處理,期間工資按政策規定發放,不影響升職、獎金等待遇;員工報到後還能享受帶薪的自我隔離。
此外,宇瞳公司將內推介紹獎追加到最高3000元/人,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積極性。截至3月底,公司實現內推212人,佔招聘比例的35.6%。
宇瞳光學公司董事長張品光承認,疫情已嚴重影響公司的外貿訂單,但「國內新基建已全面啟動,因此國內安防鏡頭訂單大增,穩住了公司的基本盤。」
疫情中,長安鎮政府多次派員上門了解企業實際困難。有一次,一名幹部問:「復工後,工人們有沒有口罩?沒有的話一定要告訴政府,我們來解決。」
張品光表示,這句話令自己十分感動。
長安鎮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份以來,已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口罩92.8萬個,測溫槍611支,消毒液5905支。
東莞長安美泰玩具公司:政府減免了兩個月租金
長安鎮創新與務實精神已經深入到經濟發展的血脈中。即使在疫情面前,長安鎮對經濟發展的迫切之情也沒有停滯。
在東莞長安美泰玩具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時裝芭比」生產商之一,現有員工3000餘人。
5月8日,在美泰公司注塑車間和自動發車間內,機器鳴鳴,不少工人們在車間內加緊工作。
春節剛過時,莫玉枝的壓力極大——公司的訂單需要4500工人,但廠內只有69人留守。公司趕緊貼出招工啟事,結果可想而知,莫玉枝說:「別說工人上門,大門口連一隻貓都沒。」
美泰公司沒有坐以待斃,其招工手法也相當「硬核」:
——2月6日起,企業推出「途經重點疫區員工返崗交通補助方案」,鼓勵員工通過乘坐飛機、或者高鐵換乘等方式返崗,為員工提供70%-80%的交通費用補助;
——2月23日起,公司安排專車分批接送雲南員工返崗;
——3月27日,企業給員工漲薪方案,月基本工資調升比例達4.8%,從1860元漲至1950元,夜班津貼、成長津貼、生產高峰期全勤獎也得到較大比例的提升;
——開展共享員工項目。4月份起長安美泰與明安運動器材(東莞)有限公司開展「共享員工」項目,從明安公司借調300名員工到長安美泰支持5個月的生產工作。
令美泰公司鬆一口氣的是,長安鎮黨委政府及時出手,減免了兩個月廠房租金,更堅定了企業復工復產的信心和決心。
在長安鎮,美泰公司只是獲得減租的數千家企業之一。
疫情發生以來,長安12個社區村組兩級對2900多家企業減租,減租金額達4800多萬元;長安地王廣場在2月1日—2月29日期間對所有商戶租金減半;天虹商場對所有租憑商戶免除1月25—2月8日期間的全部租金;長安萬達廣場在1月25日-2月29日期間對所有商戶租金及物業費實行全免政策,涉及金額1900多萬元。萬科商業廣場在2月1日—2月29日期間對旗下在營的全部自持商業項目所有商戶減半收取租金。
既解決「招工難」,也解決「融資難」
無獨有偶,在長安鎮,「共享員工」項目並非由美泰公司獨享。2月份,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缺工100多人。
得知情況後,長安人社分局主動上門服務,向企業提出「共享員工」措施建議。經協商,小天才與其合作供應商東莞市威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2020年3月2日,威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將100餘技術人員借到小天才使用。
除此之外,由長安鎮政府牽頭,企業主動包車接回除重點疫區、敏感疫區以外的返莞員工已達到6萬人次(其中接送湖北籍務工人員105車次近3000人)。
一方面,長安接外省員工復工頻出高招;另一方面,針對本地務工人員更是出臺了各類「花式補貼」。
為了吸引更多外來務工人員,長安鎮出臺了政策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例如對企業自行接回員工給予三分之二的交通補貼及對重點企業核心員工給予交通費補貼。對招錄新員工給予企業每人1000元的獎勵,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就業給予最高30萬元的獎勵,鼓勵企業實現復工復產。
長安鎮不但幫解決「招工難」,還幫解決「融資難」。
自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開展以來,長安鎮政府牽線搭橋,銀行機構為531家企業發放貸款96.08億元,其中對508家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0.6億元。另外,對222家企業延展期金額4.09億元,其中對中小微企業212家延展期金額1.07億元,免收罰息。
一連串的復工復產政策舉措,幫助長安鎮的企業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迅速實現了開工營業,也緩解了疫情對企業所造成的實際經營損失,幫助企業逐漸渡過難關。
核心企業迅速恢復元氣,步步高企業復工4.8萬人
一直以來,民營經濟是長安鎮經濟發展的路徑依賴,中小企業面對疫情的承受能力有限,長安鎮政府也責無旁貸必須積極推動復產復工,以頂住各地經濟發展的實際壓力。
長安鎮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累計退回社保費(養老、失業、工傷)約2.45億元,涉及退款單位約2.1萬家。
對於參保單位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繳費,期間免收利息和滯納金,緩繳參保單位約3萬家,2至4月緩繳金額合計約10億元。
目前,長安鎮社保穩崗返還涉及16008家企業,涉及金額約1110萬元,待審批1264家,涉及金額約2828萬元。預計疫情期間可享受減免政策的參保單位約3萬家,可減免各項社保費約7億元。
一系列舉措,令長安鎮的核心企業迅速恢復了元氣。在筆者走訪中了解到,步步高系企業復工人數4.8萬人,到崗率達100%;步步高系市內共61家配套企業,均已復工,其中鎮內步步高系核心供應商共30家,返工率100%。
「長安鎮擁有在危機之中把握機會的能力。」長安鎮鎮長覃春接受採訪表示,長安鎮對經濟發展有極為迫切的希望,鎮政府將防疫和生產兩個目標的正確結合,努力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的「兩難」變為「兩全」,促成了目前長安鎮復產復工的激情不斷高漲。
(劉獻兵、趙洋、鄭沛聰)
[責任編輯: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