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軍剛拿下飛虎山,彭德懷下令:撤!將麥克阿瑟引入圈套之中!

2020-12-15 華夏史書說

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南韓的聯合國軍是由麥克阿瑟率領的,麥克阿瑟在當時號稱是亞洲的主宰,因為他所率領的軍隊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日本軍隊提到麥克阿瑟也是心有餘悸。麥克阿瑟是一個特別狂妄的人,他在打敗了日本的軍隊之後,他堅信除了蘇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可以和他抗衡。他曾經是西點軍校的傳奇學生,以歷史第一的成績畢業,他所執掌的戰爭大部分都以勝利而告終,他強大的火力讓整個世界望而生畏,他有狂傲的資本,然而在朝鮮戰場上他卻吃了大虧。在他臨死之前都還沒有弄清楚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誰在做他的對手。

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來到了朝鮮戰場之上,彭老總馬不停蹄的迎戰美軍。美軍剛開始沒有反應過來,被我們打退了,然而這一場仗並沒有完全按照彭老總的意思進行。其中他所奉為主力的38軍在關鍵時刻竟然沒有打出應該有的攻勢,這讓彭老總特別生氣。他大罵38軍的指戰員,說他不配作為主力軍。這樣的質疑聲使得38軍上下官兵心裡都憋著一股火,想要重新證明自己,他們等待的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

飛虎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是美軍必經之路,將這個地方拿下,會為我們志願軍爭取有利的地形,方便之後的作戰。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38軍335團範天恩身上。範天恩是一員虎將,他在飛虎嶺的戰役當中表現得特別勇猛,日本人都對他十分的敬畏。飛虎嶺戰役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攻堅戰,在攻下了飛虎嶺之後,還需要堅守它。

麥克阿瑟看到飛虎嶺丟了,命令軍隊快速向那邊增援。範天恩的壓力一下子多了起來,面對美國的飛機大炮,他讓戰士們先躲好,避其鋒芒。美軍的火力特別的強勁,他們的火力足夠將整座山炸平,成噸的火力傾瀉而下,麥克阿瑟看著這場視覺盛宴十分欣慰。然而他還沒有緩過神來,志願軍的隊伍就出現了。

範天恩率領部隊將進攻上來的美軍打退,使得美軍的火力並不能夠展現出來。麥克阿瑟很著急,下令軍隊繼續猛攻。範天恩與隊友同生共死,在前線一直督戰。戰友們眼看美軍的攻勢越來越猛,覺得有點守不住了,此時範天恩站在最前線給戰士們提氣,戰士們又煥發了勇氣,與敵人硬碰硬。就這樣,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之下,範天恩堅守了五天,這五天特別的重要,就在陣地已經堅守住的時候,他們卻接到了彭老總回撤的命令。

辛苦打下來的陣地,為什麼要撤走呢?範天恩很是不解。其實這是彭老總故意布下的疑兵之計,雖然範天恩沒有看懂,但他還是接受命令撤出了飛虎嶺。麥克阿瑟看到志願軍撤出了飛虎嶺,喜出望外,認為是自己的攻勢產生了效果,於是命令所有軍隊快速穿插,趁熱打鐵地將中國和朝鮮軍隊全部趕出去,甚至揚言在聖誕節前夕就可以結束戰鬥,他的狂妄為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彭老總將麥克阿瑟的軍隊引入到了一塊空地當中,對這個空地實施包圍,使得麥克阿瑟的部隊在沒有地利優勢的情況之下受到的嚴重的打擊,他們受到了重創。志願軍一口氣殲滅了聯合國軍3.8萬人,打擊了麥克阿瑟的囂張氣焰,讓他再也不敢小瞧志願軍。我們就是憑藉自己的優勢,憑藉自己智慧的打法讓美軍這種擁有先進武器的國家也吃了大虧,讓他們再也不敢小瞧我們的軍事力量。

七十多年過去了,韓戰的硝煙早已吹散,很多年輕人無法理解,當年的戰爭是怎樣的殘酷,也無法深刻地意識到,這一場戰爭的偉大之處!

但是,如果你讀了《決戰朝鮮》這一本書,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說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非打不可!這本書的作者李峰,窮盡十數年的時間,走訪當年上過朝鮮戰場的老兵,還去到韓戰昔日的戰場,在全世界搜尋有關這場戰爭的數據。

李峰寫出《決戰朝鮮》這本書,就花費了數年時間,在出版之際,他請來著名軍事專家戴旭,為這本書作序。戴旭在通讀完這本書後,緩緩地寫下了這麼一行字:「我一直認為,作為中華民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仗,中國人應該以超過教徒般的虔誠,熟記她的每一個細節。」

李峰的這本書,從戰爭的起源開始入手,具體地記錄了韓戰的整個過程,並對多場關鍵戰鬥,進行了詳實的剖析和深度的還原,直接將當年我國與美國掰手腕的情景,展現在你的面前。

如果你想要的追憶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這本《決戰朝鮮》,你一定要讀一遍。

相關焦點

  • 38軍剛攻佔飛虎山,彭總便下令撤離,讓麥克阿瑟誤以為自己贏了
    相比於彭德懷,麥克阿瑟還差得遠。 在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殺入朝鮮,給予「聯合國軍」以當頭一棒。此戰中,志願軍各部皆有上佳表現,其中39軍更是運用白刃戰,大敗美國王牌騎一師,贏得了這場「王牌對王牌」的勝利。 然而我軍另一個王牌——38軍卻表現欠佳。由於情報錯誤,導致38軍沒能實現穿插,放任「聯合國軍」主力南逃。
  • ...長津湖|抗美援朝|彭德懷|愛德華·阿爾蒙德|麥克阿瑟|中國人民...
    毛澤東當即就同意了彭德懷的建議部署。為了給「聯合國軍」造成志願軍人數上的錯覺,以便誘惑敵人進入預定戰場。11月17日,彭德懷命令志願軍各軍停止反擊,繼續向後方撤退,志願軍的千軍萬馬瞬間就隱匿在朝鮮北部的叢山峻岭之中。被凍死的志願軍戰士麥克阿瑟中計看到志願軍後撤,麥克阿瑟則認為志願軍是因膽怯而撤離,完全不知道這是彭德懷設下的圈套。
  • 入朝初期,38軍表現不盡人意,後來是如何打出「萬歲軍」威名的
    中央決定出兵朝鮮後,抽調38、39、40、42軍為第一批入朝部隊。 入朝前,彭德懷對38軍是寄予厚望的,他在志願軍師以上幹部會議上就點名過梁興初,稱讚他以往的戰績。 也因為38軍老部隊來自彭德懷平江起義的底子334團,後來經過變遷後離開了他的指揮,如今舊部重逢,彭德懷也是倍感親切。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戰役期間,第39軍取得雲山大捷,重創美騎兵第1師;第40軍取得溫井大捷,痛殲南朝鮮第6師;第42軍實施運動防禦,成功阻滯東線之敵。只有第38軍表現不佳:先是攻擊熙川城失機,再是隔斷清川江不力。直到11月4月下午,第38軍112師才打到軍隅裡東北龍登裡、飛虎山諸地,距離清川江口甚遠。由於第38軍未能隔斷清川江南北之敵聯繫,西線敵人迅速撤至清川江南,損失不大。
  • 梁興初: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戰役期間,第39軍取得雲山大捷,重創美騎兵第1師;第40軍取得溫井大捷,痛殲南朝鮮第6師;第42軍實施運動防禦,成功阻滯東線之敵。只有第38軍表現不佳:先是攻擊熙川城失機,再是隔斷清川江不力。直到11月4月下午,第38軍112師才打到軍隅裡東北龍登裡、飛虎山諸地,距離清川江口甚遠。由於第38軍未能隔斷清川江南北之敵聯繫,西線敵人迅速撤至清川江南,損失不大。
  • 彭德懷為何完勝麥克阿瑟?一個在前線聽槍炮聲一個在後方陪女明星
    這下令麥克阿瑟「恍然大悟」,原來志願軍根本就沒幾個人,準確人數大約在3~4萬之間,不超過7萬人。既然有了這個情報,麥克阿瑟便能放心大膽派兵北上。三是中國國內的報紙說進入朝鮮的只是自發的志願軍,根本不是中國的正規部隊。彭德懷的策略奏效,麥克阿瑟果然像彭德懷預料的那樣「捲土重來」。
  • 韓戰中彭德懷收到了一封電報,隨後志願軍便消失在群山之中
    南朝鮮軍第1師師長白善燁發現自己一路凱歌的先頭部隊被志願軍打得稀裡譁啦時,他立即向聯軍司令部報告:來了許多中國人!而且是八路軍!然而,他的境遇就跟那個帶話的印度大使一樣,幾乎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話。所有的美國人,包括總統杜魯門在內,都相信麥克阿瑟將軍的判斷,麥克阿瑟都斷言中國不可能出兵,你白善燁的話太沒分量了。
  • 韓戰中巔峰對決:面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彭德懷始終棋高一著
    他們就是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和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實現在亞洲的軍事控制及霸主地位決定派兵幹預。美軍以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指揮官,率領美軍,澳軍,土耳其軍登陸朝鮮半島,並一路北犯越過38線,於7月19日佔領平壤。同時美國飛機多次飛入中國領空,公然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
  • 抗美援朝之巔峰對決,看彭德懷如何對戰麥克阿瑟,力挽狂瀾
    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史達林的同意之後,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南朝鮮的突然進攻,韓戰正式爆發。志願軍赴朝參戰1950年10月19日夜,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在遠離前線1000多公裡的日本東京等著勝利的消息,美軍在仁川的勝利登陸將北朝鮮的軍隊攔腰斬斷,這讓他已經覺得勝利在握,北朝鮮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
  •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血戰三所裡38軍一戰封神,根本扭轉朝鮮戰局
    10日,「聯合國軍」全線向北推進,但行動謹慎,前進速度緩慢。志願軍為誘其儘快進入預定戰場,分散其兵力,遂於16日停止阻擊中的反擊行動,繼續北撤,同時製造因糧彈不濟要撤回國內的假象。麥克阿瑟被志願軍繼續後退所迷惑,錯誤判斷志願軍是兵力不足、「怯戰退走」,便下令部隊全線加快進攻速度。至21日,其西線部隊進至嘉山、龍山洞至德川、寧遠一線,東線部隊進至長津湖地區,完成了戰役展開。
  • 志願軍奇襲武陵橋,全殲韓7師,彭德懷嘉獎38軍為萬歲軍
    兩天前,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剛剛向全世界宣布美軍將發動「最後的攻勢」,一舉殲滅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此時,美軍正兵分兩路沿朝鮮東西兩線北進,企圖在鴨綠江南岸匯合圍剿志願軍。志願軍也早已做好相應部署,在西線誘敵深入,並派遣38軍突襲駐守德川的韓第7師,進而從側翼突破斷敵退路。此次奇襲武陵橋的秘密行動,正是圍剿德川守軍阻擊南逃北援的關鍵所在。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而在即將發動的第二次戰役中,彭德懷又以釋放俘虜、偽裝撤退等手段,讓麥克阿瑟出現誤判,以為我軍不過才7、8萬人,進而放心大膽地再次北進,試圖飲馬鴨綠江。然而不成想,麥克阿瑟的十多萬大軍,卻鑽進了彭德懷布置的天羅地網,被打得落花流水。在撤退途中,麥克阿瑟的執行者——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倉皇中出車禍而死。
  • 梁興初被批「鼠將」,38軍4個營頂住2萬美軍夾擊,贏回萬歲軍稱號
    梁興初當眾被批評為「鼠將」憋了一肚子氣,散會後作戰處長丁甘如找到他說:「彭老總讓我告訴你,剛才會上批評重了些,但你不要因為被批評就洩氣,下一仗一定要打好。」梁興初只回答了一句:「38軍不是紙糊的。」 考慮到敵軍仍有發起大規模反攻的可能。
  • 志願軍「丟盔卸甲」,麥克阿瑟得意洋洋放心追擊,被殲滅3.6萬
    彭德懷所灌的迷魂湯,將麥克阿瑟騙得暈頭轉向,愈發不可一世起來。甚至連英國人也打消了疑慮,以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於是麥克阿瑟命令眾軍,以更快的速度向北進發,早日結束這該死的戰爭。正所謂「做戲要做足,挖坑要挖深」。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不過麥克阿瑟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徹底敗在了另一位將軍手中。那就是我們的彭大元帥彭德懷。1950年,麥克阿瑟整整70歲,彭老總52歲,當時的麥克阿瑟並未把比他小了整整18歲的彭老總放在心上。眼看北朝鮮就要完成朝鮮統一大業時,美國的「聯合國軍」出手了,時任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除了做好防禦工作外,制定了仁川登陸計劃,依靠著44萬餘人的總兵力,一舉將朝鮮戰場的戰局扭轉了過來。朝鮮人民軍一開始從追著南韓打,到被美軍和南韓追趕的局面,戰火燒到了鴨綠江後,彭德懷司令來到了戰場上。
  • 敵將喊:一定要拿下彭德懷,死的活的都行!沒想到彭總還是突圍而去
    「共軍孤軍深入,正是殲敵良機,令裴昌會急馳寶雞,馬步芳從長武南下,與裴昌會配合,夾擊彭德懷!」由於阻擊失誤,他們未經請示,也沒與友鄰二縱獨6旅聯絡,擅自北撤,致使裴昌會兵團4個整編師沿鹹陽經扶風從公路上長驅直入,28日突然逼近距寶雞不足百裡的鳳翔。 這令彭德懷始料不及。
  • 誘敵深入、田忌賽馬…這一仗彭德懷三步定勝局!70年過去了,美軍...
    第一次戰役最後階段,在三十八軍奪取飛虎山,嚴重威脅交通要道、戰略要點軍隅裡的情況下,彭德懷命令停止進攻。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棋,讓正在敗退美軍和韓軍產生了幻覺,以為他們阻止了志願軍的攻勢,在飛虎山打敗了志願軍。70年過去了,美軍戰史和韓軍戰史中依舊是這樣記錄的。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剛剛挖掘出來的防空洞,便是彭德懷的司令部。 遠在日本東京第一大廈的麥克阿瑟,自然無法想像志願軍司令部如此簡陋,更無法想像在這冰天雪地之中,30萬志願軍早已完成機動隱蔽。就像他無法想像這支軍隊會擁有鐵一樣的意志和鐵一樣的紀律一樣。 此時,在120公裡寬的戰場上,志願軍精心布置的兩個巨大口袋,已經張開了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