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有很多的漢字,這些漢字有時候會給我我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讀音就是漢字音讀,音讀又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慣用音等,其中吳音、漢音是最常用的音讀,吳音大部分是有南北朝時期金陵地區傳入日本,漢音是唐朝時期的長安洛陽的日本留學生帶回日本,今天我們就根據古今漢字音的角度來解釋這些漢字吳音、漢音的來源。
現在我們以【魚初書居渠餘胥】這組字來捋一捋它們的來龍去脈,這組字在《廣韻》中屬於九魚韻,《廣韻》是北宋時期根據隋朝《切韻》及唐朝《唐韻》的基礎上增補修訂的韻書,這些韻書反應的是南北朝到宋這段時期漢語語音特徵。
吳音方面
魚:中古擬音平ngi,聲母ng變為g;韻母丟失介音i,變為o,最終為ご。
初:中古擬音平chri,聲母chr為拼音ch,日語是不存在這樣的塞擦音,中古塞擦音在日語中全讀為s;韻母丟失介音i,變為o,最終為そ。
書:中古擬音平sji,聲母sj即為拼音的x,ch一樣屬於塞擦音與對應日語s,但日語與漢語類似si多變為xi,變為o,最終為しょ。
居:中古擬音平ki,聲母k即為拼音的g對應日語k;韻母丟失介音i,變為o,最終為こ。
渠:中古擬音平gi,聲母g在現今的普通話中已經清化消失了,日語吳音依然保持為g;韻母丟失介音i,變為o,最終為ご。
漢音方面
漢音方面介音i多數保持完整,變為o,韻母為io,搭配聲母後變為拗音。
魚:中古擬音平ngi,聲母ng對應為g,讀音變為ぎょ。
初:中古擬音平chri,日語中s+i時會變成與漢語讀音一樣的xi,讀音變為しょ。
書:中古擬音平sji,日語中s+i時會變成與漢語讀音一樣的xi,讀音變為しょ。
居:中古擬音平ki,讀音變為きょ。
渠:中古擬音平gi,聲母g清化為k,讀音變為きょ
由這些字的讀音變化來看,漢字在日語中的變化其實非常整齊且有規律,與中古漢語的聯繫非常密切,可以看作是漢語方言的表兄弟,這就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日語中的漢字讀音會與普通話與方言讀音相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