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了快十年的藝術,認識到藝術的本質,然後放棄了繼續從事藝術,可笑,仿佛在說我自己
貧窮也是可以從事藝術,給大家推薦一種貧窮人適合搞的藝術。
根據Poor Art所表達的,總覺得翻譯成貧窮藝術不是太好聽,但是卻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表達,暫且稱為貧窮藝術吧。
貧窮是由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所提出的。Celant說並不是真的缺錢,而是說在沒有傳統方法和材料限制的情況下創作藝術。
Poor Art又稱為Arte povera(義大利語),是一個激進的義大利藝術運動,時間是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
arte povera字面上的意思是「貧窮的藝術」,但是單詞poor指的是運動的標誌性探索,藝術家們開始嘗試並使用非傳統的「日常」材料和不再因循守舊的方法進行創作,除了傳統的油畫帆布框,藝術家們轉而使用泥土、碎布和樹枝等材料進行創作,,由此誕生了貧窮藝術。
20世紀50年代主導歐洲藝術流行現代主義抽象繪畫,與貧窮藝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在使用這種廢棄材料作畫,其目的是挑戰和打破商業化當代畫廊的價值體系。
貧窮藝術為一些年輕的義大利藝術家提供了一個集體的身份,類似現在的貼標籤。
隨著義大利經濟再次陷入不穩定,使得貧窮藝術從城市的城市文化活動脫穎而出。被看作是義大利對概念藝術的貢獻。
貧窮藝術表達的理念是:重回簡單拒絕複雜符號、身體和行為都是藝術,每一天都有意義、反藝術體系、藝術等於生活、探索空間和表達的關係、作品中要體現活力和能量等
這場運動的全盛時期是從1967年到1972年,但它對後來藝術的影響一直持續著。
義大利表現主義繪畫藝術家亞伯特·布裡(Alberto Burri)是美國廢物藝術品運動和羅馬貧窮藝術的先鋒,他善於表現物質與肌理、形式與色彩、物理與心理、象徵與隱喻之間的關係。其作品《黑色塑料L.A.》在2017年以1090萬美元的高價售於紐約蘇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