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筆仕女第一人:畫畫就是一生

2020-12-15 騰訊網

中國工筆仕女第一人王叔暉

王叔暉(1912年8月-1985年7月)字鬱芬,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天津,定居北京。中國當代傑出的工筆女畫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熱愛並尊崇的連環畫家。

她筆下的人物情濃意抒,優雅恬靜,境韻悠長。崔鶯鶯清麗文秀、脈脈情深,紅娘機敏善良、情趣盎然,張生痴心一片、如醉如迷,都通過她流暢、細密的線條,色勒出傳神的形態、動作、表情。而充分表達出來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形象,活現於畫中,肯有沁人心脾的美感,讀後久久不能忘懷。

1953年,北京西四胡同的一間終日不見光的屋子,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儘管條件簡陋,但王叔暉絲毫不介意,一心撲在她的畫作上就在這裡,她創作了連環畫《西廂記》,一部連環畫《西廂記》名震大江南北,榮獲第一屆連環畫創作一等獎下筆工細、恬靜、穩紮穩打,線描一絲不敬,背影無不精心營造,這部連環畫會成為中國連環畫史的創闢之作,成為載入新中國美術史的代表作品。

說起連環畫,80年代之前的人都不會陌生,如果再提它的乳名,小人書,我想許多人都要熱淚盈眶了,在那個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年代,街頭的書攤,午後的陽光,散放的小人書,童年的定格。

王叔暉的連環畫也陪伴過那代人的成長,《木蘭從軍》《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生死牌》……可能你不認識她這個人,但一定看過她的畫。

王叔暉從小就酷愛畫畫,15歲時即經由其二姐夫的弟弟,著名的國畫家大畫家吳光宇先生介紹,加入了北京(平)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中國畫學研究會裡,她受到了當時古物陳列所(即今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所長周養庵先生、京城女子師範大學教授孫誦昭以及國畫大家徐燕孫先生和吳光宇先生等的鑑評和教誨。從此開始正式學習工筆畫藝,也開始了和繪畫結緣的一生。

孫誦昭先生對王叔暉十分賞識,特意告誡她:想畫好畫,須先練好字,多寫鬥方大字,腕力練到家,勾線才會流暢自如。

周養庵先生看到她臨摹的一張古代仕女畫後讚賞之餘,特意在畫上揮毫題道:「閨香中近百年無此筆墨」,風格大膽地借鑑西方繪畫的技法,既能夠在傳統技法中畫出時代氣息,又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用她自己的話是這樣說的「繞開道,走自己的路」,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成為當代工筆重彩畫的一代宗師。

18歲時王叔暉家境發生了驟變,父親離家一去不回,家中只剩母親和幼弟,養家的重任落在了她的肩上,王叔暉開始以賣畫維持生計,學了三年多的一技之長,就這樣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所以那些年中儘管畫以千計,但手頭除了手稿,幾乎一張沒留,其實即使在解放後她依舊生活儉樸,開篇所說的《西廂記》便是在極端簡樸的環境下完成的。

王叔暉的徒弟回憶道,「在這種條件下,她怎麼畫出那麼多精品?我們很難想像,有這麼一位畫家,對生活沒有一點奢望,腦子裡想的只是畫畫,畫好畫。」

王叔暉一生勤奮,從拿起筆以來,就再未放下,把畢生的情感和心血都傾注於繪畫藝術。在王叔暉先生的眾多連環畫作品中,除《西廂記》外,《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等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她的作品「戲味」較濃,看她的畫,就像在欣賞一齣戲,王先生在創作上非常嚴謹,精益求精,每年完成的連環畫不超過50幅,《生死牌》、《楊門女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除連環畫外,王先生還繪有大量單幅人物畫,題材以古代仕女為主。她筆下的仕女端莊優雅,形態瀟灑,她的畫,畫面絢麗典雅、清靜自然,色彩的搭配和諧、統一,濃的不烈,淡的不流。

十二花神圖

一月梅花花神 江採萍

二月杏花花神 楊玉環

七月玉簪花神 李夫人

十月芙蓉花神 花蕊夫人

個性鮮明的的女性形象,在她濃墨重彩地勾勒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轉自[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項維仁工筆仕女畫照片欣賞
    國內有非常多的國畫大師,他們筆下的國畫作品非常的優秀,畫出來的人物惟妙惟肖,古代女子有一種柔美之感,想要把這種柔美感畫好也是需要功底的,而項維仁老師筆下的仕女畫給人的感覺非常的舒服,讓人一看就是大家之作。 項維仁,1947年生於青島市,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
  • 工筆線描人物畫譜——仕女篇
    仕女畫,在我國的繪畫史上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獨立科目,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體現著東方人對女性美的認知過程和變化。今天給向朋友們介紹工筆仕女畫的分步驟示範,並分享一些白描仕女圖譜。 分步示範例圖一 步驟一:用深淺墨根據仕女的結構勾出白描,注意刻畫面部和手。
  • 欣賞 | 楊淑濤傳統工筆仕女圖 秀潤嫻雅 淡妝高潔
    自幼受家父影響酷愛中國繪畫,195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天津河北師範學院美術系,在學五年深得名師專家教誨。曾任職於天津美術出版社,天津美術學院,1987年調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教並晉升副教授。踏上藝程三十餘載,潛心致力於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研究與創作,先後到過陝西、山西、甘肅、山東等地進行藝術考察,僅在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竟達數月之久,使其對中國繪畫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其作品形成了特有的質樸高雅的畫風。楊淑濤以工筆仕女見長,她筆下的仕女秀潤而嫻雅、淡妝而高潔,或從詩、或彈琴、或佇立,即便是觀音、仙女也都氣質非凡,這些形象總是給人一種優美而崇高的感覺,有著很高的美學價值。
  • 他把工筆畫仕女畫得這麼美
    唐世明,系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民建中央畫院畫師,濟南市民建藝委會副主委,世界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書畫聯誼會組聯委員,中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理事,山東國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山東分會會員,魯藝中國畫院院長,山東商聯畫院理事,山東羲之書畫院高級院士,濟南三川畫院顧問
  •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漢宮春曉圖》
    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最為人熟知的要屬《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了,但如果了解過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位列其中的《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一代仕女畫名家鮑月景
    鮑先生作為中國現當代工筆仕女畫代表人物之一,他所畫的「裙釵」既嫵媚溫柔,又不失孤傲倔強。 在中國美術史上,有不少經典的仕女圖,如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卷》、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卷》、五代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卷》、北宋王居正的《紡車圖卷》,都體現出清雅細膩的風尚。
  • 國畫技法|張大千畫仕女
    ——張大千題畫詩我畫畫,完全是興趣,我想畫時,哪怕是半夜兩三點鐘也經常爬起來畫,太太也跟著起來。不想畫,就不畫,哪怕是今天家裡沒錢買米,還是不畫。畫仕女的臉型與五官,仍與畫其他人物一樣,先用淡墨勾線,勾準後再用淡硃砂烘託。
  • 2017年天津藝術教育進修學院姜志峰現代工筆仕女高研班招生簡章
    姜志峰,當代實力派人物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畫院籤約畫家,天津市十佳青年美術家,第八屆天津青年美展金獎畫家,天津市政協人物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秘書長,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人物畫專委會委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 當代工筆畫第一人陳小梅即將登陸東方收藏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陳少梅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國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美術研究會研究員;國禮藝術家。 (圖1:當代工筆畫第一人——陳長智) 陳長智的父親是中國傳統國畫巨匠陳少梅先生,畢生致力民族傳統繪畫的傳承,有「現代唐伯虎」美譽。
  • 90後美女工筆畫家丁己畫汗血寶馬和國粹仕女一剛一柔
    丁已是現代著名工筆花鳥畫名家田世光(1916-1999年)的再傳弟子,臨帖從學近現代畫家王翬、于非闇、張大千、齊白石等藝術大家,後宗學宋、元趙孟 、黃公望、馬遠諸大家山水畫。2016年,遠赴德國留學並深度學習歐洲藝術,她將西方的寫實之風與中國傳統技法深度融合,自成一脈,追求另一種角度的純美。如今她畫的電視古裝劇裡的古裝人物,有傳統和寫實的意趣,熱傳於網絡。丁已善觀察細節,尤愛汗血寶馬與國粹侍女,以獨特視角審視這一剛烈、一柔美的獨特結合點。2016年赴德國留學並深度學習歐洲藝術,她與中國傳統技法深度融合,自成一脈,追求用畫筆寫意另一種角度的純美。
  • 清渭樓 · 藝術丨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藏潘振鏞《竹林仕女圖》
    潘振鏞出身於繪畫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其父潘大臨工仕女。他六七歲時便能畫人物。父親去世後,為生活所迫,曾當過短期商店學徒。後師從錢塘名家戴以恆,畫藝日臻精妙,尤工人物仕女。潘振鏞畫仕女師法清代畫家費丹旭,花卉師法惲壽平,用筆遒勁挺秀,設色淡雅清麗。其人物畫與沙山春、吳嘉猷稱為「三絕」。中年時,潘振鏞曾往來上海、杭州、桐鄉等地,敬求繪畫者甚多。
  • 首屆中國工筆人物畫學術邀請展——特邀藝術家篇
    地點淮安市美術館 3、4號展廳特邀藝術家篇何家英,1957年出生於天津,自幼喜愛畫畫,197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習國畫,198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工筆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工筆畫研究院院長。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文聯「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文藝人才等榮譽。擅長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楊開慧》等。
  • 天津美術學院「經典傳承」2021(首屆)中國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1、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臨摹(白描人物)線描基礎訓練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八十七神仙卷》;李公麟 《維摩詰像》;武宗元 《朝元仙仗圖》2、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名作賞析、臨摹。展子虔 《授經圖》;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周昉 《簪花仕女圖》;貫休《十六羅漢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3、中國傳統優秀壁畫名作賞析與臨摹(藝術考察)中國經典壁畫的學習、藝術考察、解析、臨摹、學術交流研討4、現代工筆人物臨摹與寫生(素描、速寫、白描人物及設色)5、中國人物畫創作元素的基礎訓練
  • 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華三川人物作品選
    2020-12-21 12:07:59 來源: 致力聊娛樂 舉報   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
  • 300年來第一人,徐悲鴻甘拜下風,尊稱老師,他謝絕:叫學長
    呂鳳子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繪畫藝術家與教育家,他一生傾心於繪畫藝術創作,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呂鳳子先生一生的繪畫作品眾多,題材有花鳥、山水、人物等,其中以人物與花鳥畫居多,山水題材相對較少。
  • 劉繼卣畫《仕女圖》,張張是精品個個皆美人,不愧是連環畫大師
    不管是工筆還是白描,又或者是顏色重一點的重彩寫意繪畫,劉繼卣都可以拿下。尤其是他畫動物,一般繪畫大師比不了,這也與他一直在研究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有著離不開的原因。見過了劉繼卣畫動物,那我們來看看劉繼卣他畫的仕女吧,一起來感受一下除了動物之外,他筆下的仕女也同可是張張都精品,個個皆美人,每一張作品都是對得起欣賞者。
  •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王叔暉工筆經典《西廂記》欣賞
    王叔暉先生是中國傑出的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同時也是一位享有盛譽的連壇女將。她雖然終生未嫁,但卻以其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描繪了《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白娘子傳奇》、《生死牌》等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其中《西廂記》可謂是王先生的代表作品。
  • 素語:當代工筆團扇作品邀請展
    執 紈·素 語——當代工筆團扇作品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0日—12月30日  展覽地點:華匯文化藝術空間  >參展藝術家:孫志鈞、金 沙、陳 林、張 慶、姚蓉蓉、呂 鵬、韋紅燕、汪港清、鄭慶餘、陳曉峰、李雪松 、董婷竹、郭明馥、崔錫玲、方政和、王 霄、邱 虹、王樹祥、賈愛英、趙麗麗、曾 旭、張楊娟、單曉東、魏 璐、劉潔玉、周萍、趙蕙萱、子陽、楊鑫漪  主辦單位:華匯文化  學術主辦:北京工筆重彩畫會  協辦單位:深圳世紀中天文化
  • 美術研究|林凡:剩下的時間就是看報紙、畫畫、寫字、搞詩詞創作
    他們的人品、學識,是我一生追慕不已的標杆,是我一生受益不盡的源泉。我28歲進山西時,是一個部隊培養的記者型的文藝小兵。二十年過了,48歲再回到北京,我成為想用藝術服務人民,打算一輩子靠畫畫過日子的「文藝人」了。
  • 身為工筆人物畫大師,吳光宇的仕女圖為何備受讚譽?原因有這3點
    他一生創作無數山水、動物等繪畫作品,其中以工筆人物畫最具特色,在這一領域堪稱大師,同時也是北京傳統派人物仕女畫的突出代表之一。2014年,吳光宇的《麻姑獻壽圖》曾以48.3萬元的價格成交。吳光宇 仕女畫作 網絡圖片為什麼吳光宇的仕女畫作如此備受讚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因為筆法嫻熟,造型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