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卣畫《仕女圖》,張張是精品個個皆美人,不愧是連環畫大師

2020-12-15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劉繼卣畫動物堪稱國畫一絕,畫美人怎麼樣,其實對於這一個話題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在討論了。

身為連環畫大師的他,在很多人眼裡其實算是大材小用了,但劉繼卣卻繼承了父親劉奎齡的繪畫精神,投身到了自己熱愛的繪畫領域之中,而且不管別人的輿論,專心搞自己的藝術繪畫創作,終成一代大師。

同樣在繪畫領域裡面,國畫玩得好的大師有很多,但如今拿出作品對比,真正堪稱大師人物的,劉繼卣應該是數一數二的。

他的作品太出彩了,幾乎可以用全才來形容劉繼卣。不管是工筆還是白描,又或者是顏色重一點的重彩寫意繪畫,劉繼卣都可以拿下。

尤其是他畫動物,一般繪畫大師比不了,這也與他一直在研究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有著離不開的原因。

見過了劉繼卣畫動物,那我們來看看劉繼卣他畫的仕女吧,一起來感受一下除了動物之外,他筆下的仕女也同可是張張都精品,個個皆美人,每一張作品都是對得起欣賞者。

第一美感很重要,劉繼卣畫人物不只是在於重在寫意,更多的就是他對於人物的細節神態加入了一些屬於他個人的繪畫特色,再加上墨色的深入描述,這讓他的作品就如會說話一樣,形成了屬於他獨特的繪畫風格。

為什麼說第一美感很重要呢?一張好的作品,能首先感動人的不是顏色就是作品的內容與主題。顯然這二者劉繼卣都佔了,真是不可多得的繪畫大師。

他畫的《人物仕女圖》,其實從主題上來講是寫間畫,比如正在餵大鵝的少數民族婦女,其實繪畫人物應該是重在造型上面,但除了造型之外,劉繼卣則把工筆放到了寫意。

他一般是通過這二者結合,把仕女的完美給表達了出來。哪怕細看這些作品,如今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但人物的擺拍姿勢與繪畫的樸實感一點也沒有變。反倒讓人感覺那個時代的人物特色,還有繪畫風格讓人賞心悅目。

接著我們來聊一聊劉繼卣的繪畫風格,除了上面的寫意與重工筆之外,他在用筆的同時也是毫不拖沓,筆快極快,這是有別於其他繪畫大師的,並且不僅僅只是快,還有就是用墨準確又奔放,所以筆觸的整個效果,給作品帶來的整個視覺感會相當大氣,一點也不做作。

這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極強的繪畫工筆上,再加上繪畫技巧性的處理,劉繼卣的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種「筆所未到氣已吞」的大氣魄,節奏感也是相當的要強。

這樣子的作品,就好比文章之中的仕女圖一樣,個個都會是美人,張張作品都能有讓人百看不厭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寫意也更突出了,人物充滿著生機與張力,不會讓人覺得在故意矯情。

好的作品就應該是如此,看過了劉繼卣的作品,其實再回過頭來看同為繪畫大師範曾的作品,多少人又會有不同的看法?大家覺得劉大師的作品好,還是範大師的作品好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劉繼卣珍貴繪畫手稿:素描畫的小老虎萌態可掬,不愧是連環畫大師
    大家肯定都見過劉繼卣大師的水墨國畫,很多人形容在劉繼卣之後繪畫界就再無連環畫大師了。的確是這樣子,劉繼卣在中國繪畫界的名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細觀他筆下的任何一個主題繪畫,不管是畫古風的仕女人物,還是畫工筆意境的花鳥動物 ,劉繼卣總是能把作品表達得非常完美。而這一種完美是站在國畫寫實的領域之中來進行的,尤其是對於動物的繪畫,堪稱是國畫動物主題界的第一次。
  • 劉繼卣大師經典白描,登峰造極!
    劉繼卣大師經典白描 劉繼卣(1918——1983),傑出的中國畫家、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被譽為當代畫聖,「東方的倫勃朗和米蓋朗基羅」。
  • 劉繼卣水彩版連環畫《細菌戰》,繪畫手法靈活,好作品
    連壇大師劉繼卣的水彩版連環畫《細菌戰》,初看時覺得用筆鬆散,有些地方還有斷線出現,好像不嚴謹的樣子。錯了,細看下去卻不是這回事。圖3.連環畫內頁像衣服的衣紋用斷斷續續的碎線條來畫,能更好表現出厚棉衣的質感。
  • 畫痴、畫聖、畫絕:劉繼卣何以稱之為東方米開朗基羅?
    劉繼卣秉承家學,中西畫法融會貫通,畫風新穎,別具一格,在人物、花鳥走獸諸方面均擅勝場,尤其是走獸類,其所畫的獅、虎、猴、兔、貓、狗等惟妙惟肖,令世人讚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劉繼卣(1918—1983),天津市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連壇第一人。
  • 談劉繼卣出神入化的人物畫
    劉繼卣是我國當代中國畫一代大家,畫路甚寬,涉及工筆重彩、寫意、人物、走獸、山水、翎毛花卉、草蟲蔬果,尤其是他的工筆人物畫和寫意走獸的成就最為突出。我最早知道「劉繼卣」這三個字,是在一本《武松打虎》的連環畫上,那時我們小學生放學後沒事,就喜歡在街頭巷尾的書攤上,看「小人書」消磨時間,至今回想起來也算是對童年的一段幸福快樂的記憶。
  • 國寶級畫家畫國寶,好可愛
    劉繼卣 熊貓 這是大師劉繼卣畫的一組可愛的大熊貓! 劉繼卣 熊貓 劉繼卣(1918—1983)天津市人,傑出的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泰山北鬥、連壇第一人。
  • 「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博物館仕女畫中尋「江南佳麗」
    據悉,這一特展匯集了蘇博館藏仕女畫精品,時間跨度從清代中期至近現代,其作者既有仕女畫名家如費丹旭、改琦等,也有一些頗有特點的小名家作品,走進展廳,江南佳麗,一片婉約嫻靜。胡錫珪《二喬觀書圖》局部費丹旭仕女冊之一清代蔣洽仕女扇面儘管在仕女畫中出現的並不一定都是佳麗美女,但人們還是習慣於將仕女畫稱為「美人畫」。
  • 劉繼卣畫松鼠,太可愛啦!
    劉繼卣(1918——1983),天津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工筆人物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傑出的中國畫家。他自幼受其父著名畫家劉奎齡的影響,酷愛繪畫。擅長中國畫、連環畫,以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畫藝為祖國藝術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他長於工筆、白描和重彩,後多畫寫意,融中西畫法於一爐。
  • 仕女畫裡的時尚風——在宋代看美人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可見師師是身段輕盈,細腰明眸的美人,是「神仙姐姐」一般清新淡雅的人物。在歐陽修的筆下,宋代美人可能顯現的更為柔美嬌豔一些——「綠雲雙嚲插金翹。年紀正妖饒。漢妃束素,小蠻垂柳,都佔洛城腰。」這些描述均體現了宋美人從妝容、儀態、著裝方面表現出來的纖弱精緻之美。在南宋繪製的《歌樂圖卷》中,畫中歌舞樂女伎身材窈窕,正在演奏排練宋代雜劇。
  • 宋代仕女畫之仕女:理想女性的化身,男子心目中的完美主義者
    按照《辭源》上的解釋,所謂仕女,「1、畫家畫的美人,宋以後多叫士女,後又作仕女;2、官僚家庭的婦女」。顯然,宋代仕女畫中的仕女應指前者,但又與後者無法割開。在《貞觀公私畫史》裡,斐孝源寫道,「美人詩意圖一卷……孫尚子畫」。到了宋代,「士女」一詞屢屢見之於畫史。北宋中期更是在畫史中將「士女」改成「仕女」,如在《圖畫見聞志》中,郭若虛稱周文矩:「工畫人物車馬,尤工仕女」。進入南宋,美人題材基本上覆蓋「士女畫」。
  • 《人物龍鳳圖》是最早的獨立仕女畫 唐畫追性感,宋畫講美貌
    因為婦女柔順,方能「事舅、姑、夫,撫子皆順適」,所謂「溫柔靜恭,內外親稱之」。宋代佚名《四美圖》四位仕女神態雍容大方,她們皆身著襦裙,頭戴花冠,肩環披帛,手執繡物,懸空放在腹部上方的位置,鞋襪藏於裙裾之間,動作舉止皆中規中矩,給人一種端莊嫻靜之感。《天寒翠袖圖》和《竹林仕女圖》則是同類型繪畫題材,描繪宋人對唐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理解,呈現的卻是宋代女子的形象。
  • 這些線性美女線描,張張是精品,張張搶著臨摹
    所以今天使出洪荒之力 給大家整理這篇手繪肖像線稿 (偷偷告訴你,張張全是高顏值、美麗漂亮的小姐姐哦) 喜歡畫小姐姐的寶寶 本次內容一定要馬住,收藏起來慢慢畫
  • 國畫技法|張大千畫仕女
    ——張大千題畫詩我畫畫,完全是興趣,我想畫時,哪怕是半夜兩三點鐘也經常爬起來畫,太太也跟著起來。不想畫,就不畫,哪怕是今天家裡沒錢買米,還是不畫。畫仕女的臉型與五官,仍與畫其他人物一樣,先用淡墨勾線,勾準後再用淡硃砂烘託。
  • 從「渡海三家」看中國仕女圖的線條美
    5件展品均為歷史藏品,有《西巡圖》、《庭院仕女圖》、《山水長卷》等5幅絹本文物,將正式與民眾見面。雖然千百年來,無數的畫家畫了眾多題材相似的山水畫、仕女圖,但就如同觀看傳統戲曲一樣,同樣的戲碼、同樣的角色,但不同的演員自然在唱腔、身段等表現上會有所差異。不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作品,重點皆在於線條的表現,因此才會有「書畫同源」之說。可惜由於近代中國人書寫工具改變,毛筆不再是主要工具,加上書法、繪畫分成不同學科,今天的書畫可說是分道揚鑣了。
  • 中國工筆仕女第一人:畫畫就是一生
    周養庵先生看到她臨摹的一張古代仕女畫後讚賞之餘,特意在畫上揮毫題道:「閨香中近百年無此筆墨」,風格大膽地借鑑西方繪畫的技法,既能夠在傳統技法中畫出時代氣息,又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 清渭樓 · 藝術丨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藏潘振鏞《竹林仕女圖》
    潘振鏞出身於繪畫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其父潘大臨工仕女。他六七歲時便能畫人物。父親去世後,為生活所迫,曾當過短期商店學徒。後師從錢塘名家戴以恆,畫藝日臻精妙,尤工人物仕女。潘振鏞畫仕女師法清代畫家費丹旭,花卉師法惲壽平,用筆遒勁挺秀,設色淡雅清麗。其人物畫與沙山春、吳嘉猷稱為「三絕」。中年時,潘振鏞曾往來上海、杭州、桐鄉等地,敬求繪畫者甚多。
  • 鞏大川畫虎:被指戾氣太重比不過劉繼卣,缺少繪畫寫意風格
    自古國畫領域裡面畫虎的名家不少,而鞏大川和劉繼卣就是數一數二的名家。如果把他們的畫虎國畫藝術作品放到一起,大家也喜歡拿出來做一個對比。話題就是劉繼卣和鞏大川筆下的老虎風格似乎不太一樣,同為國畫領域裡面的大師,同樣的筆墨藝術繪畫,但風格卻是走了不同的二條路線。鞏大川畫虎欣賞:威武兇狠卻戾氣太重,比不過劉繼卣的寫意風格!
  • 古往今來,那些大師筆下的美人兒
    名家大師眼中美人的標準,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今天選錄了秋拍中張大千、林風眠、齊白石、黃胄四位大師的部分仕女作品,大家一塊看看這些畫壇巨匠、一代風流人物筆下的美人,誰最美?「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為畫道人讚賞。」
  • 他把工筆畫仕女畫得這麼美
    1960年生於濟南,自幼習畫。13歲拜曲師大教授黃之亭先生為師學習素描、水彩,14歲拜著名工筆畫大師王鳳年先生學習工筆人物、花鳥畫。1979年,作品《玉蘭》入選山東美協主辦的紀念「五四」運動六十周年山東省青年美展;1983年,作品《孔雀圖》參加魯交美展,並獲一等獎;1984年,調浙江安吉吳昌碩紀念館(博物館)工作。
  • 為什麼古代仕女圖裡的美女都是單眼皮?| 史記
    歷代仕女圖所畫的美女全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一個也沒看到。這在晉朝、唐朝可能是出於寫實,宋朝以後雖出現了雙眼皮的肖像畫,但美女圖中卻仍只見單眼皮美人。這些古畫中的單眼皮、雙眼皮,透露出些什麼訊息呢?族群遺傳學經常翻閱畫冊,不期然地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歷代仕女圖所畫的美女,全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一個也沒看到。這是為什麼?我開始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