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垂千古?抑或是遺臭萬年?隋煬帝楊廣大刀闊斧下的真面目

2020-12-19 不易君子

題/功垂千古?抑或是遺臭萬年?隋煬帝楊廣大刀闊斧下的真面目文/唐晉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為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原創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持中肯態度的說,隋煬帝楊廣絕非庸主劣君。相反,從治國方略的宏觀層面上評判,他具有超越時代局限的遠大視野,並富有極強的政治革新能力,隋朝的興盛在隋煬帝楊廣的身上是有一定程度的可能得到興盛的。但問題是,越是能力出眾者,對於世事的掌控力度要求越高,他們往往要求世事的發展軌跡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意志去運行。就像是隋煬帝楊廣一般,將整個國朝的氣運全部歸攏於一身,致使身敗國亡。

(隋煬帝楊廣畫像)

一、奪嫡登基,權欲膨脹

如要印證隋煬帝楊廣的帝王格局,勢必不能繞開「京杭大運河」與「東徵高句麗」兩大歷史性的政治舉措。

隋煬帝楊廣可謂從開局就抓了一手好牌,其父隋文帝楊堅在世的時候,楊廣受封於晉王(實權封王),且極受楊堅與獨孤伽羅(隋文帝皇后)的寵愛。並且在隋王朝的統一過程中,年齒漸長的晉王楊廣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從而進一步地獲得了帝、後的喜愛。而當時的隋王朝在隋文帝楊堅的領銜下,逐漸雲蒸霞蔚、繁榮昌盛。

按禮制傳嗣作為衡量標準,晉王楊廣是無緣於皇位之傳承的,因為在他的前一序列還有長兄太子楊勇的存在。可晉王楊廣不甘心啊,他十三歲的時候就被父親冊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并州總管,後被加封為左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如此權勢已然逾越了親王本該有的厚封爵祿,從而也促使晉王楊廣產生了一點點的非分之想。

(隋煬帝楊廣年輕時期,手握大權)

為何吾不能問鼎帝位?

內心萌生的野望,使得晉王楊廣隨即對太子楊勇展開打擊,在不斷地進獻讒言與陰謀陷害的過程中,太子楊勇不出意料地落敗。原本的晉王楊廣順勢一躍,成為了大隋朝的皇儲,下一任君王的首選。但世事曲折的是,太子楊勇的落敗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坐實晉王楊廣的皇儲之位,在隋文帝楊堅晚年,病發途中意外發現楊廣調戲自己的妃子,怒極之下想廢黜其位,結果反被奪權。

隋文帝楊堅,崩殂!

二、舉國之力,開通運河

緊接著就是晉王楊廣成為新帝即位,順便以隋文帝楊堅的名義將長兄楊勇處死。消除了這兩個最大的威脅之後,隋煬帝楊廣並未真正地安心放鬆下來,因為現如今的處境使得他更加地焦灼難安。

(隋文帝楊堅)

因為按照禮制傳嗣的序列,隋煬帝楊廣沒有繼位的法統;因為密謀陰害長兄楊勇,帝王名譽上更是雪上加霜;因為被傳聞暗害父親楊堅,楊廣的地位來源更是岌岌可危。

面臨如此處境,便不難理解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的訴求從何而來了。他亟需在帝位上作出功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法統,向天下人證明我楊廣是有這個資格來繼任帝位的!而開鑿京杭大運河便是隋煬帝楊廣向世人印證自身功績的第一步舉措。

大運河的開拓主要包括:「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四部分。「通濟渠」是大運河首期建設工程,主要連接黃河與淮河;「邗溝」是指淮揚運河,主要是中國大運河與古淮河、長江的交點;永濟渠是調運當時黃河以北、太行以東河北道糧食的主要渠道,是轉輸南北糧秣的重要漕運點;江南運河是京杭運河的南段,將江南地區錯綜複雜的水網聯繫貫通,是運輸最為繁盛的航道。

(隋唐大運河)

僅僅歷時六年,隋煬帝楊廣便將開拓疏浚大運河這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性舉措完結。時間緊迫程度不說,而每一次的進行運河建設,隋煬帝楊廣便大肆的徵召民夫民工,隨便一下就是百萬人工投入工程建設,可謂是行舉國之力進行開拓疏浚運河。

問題是,事情是這麼個事情,但道理不是這麼個道理。

開通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甫一即位便開始的政治舉措,歷時六年竣工完結,在此過程中還不是簡簡單單地只進行大運河的開通,還有營建東都洛陽、修建帝王行宮等諸多建設工程,以及為隋煬帝楊廣南巡江南地區建造數以萬艘船艦。

是不是像極了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的修築長城、構築驪山墓、阿房宮,無休止地徵發徭役使得國朝的積蓄的民生力量耗竭一空。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的宵衣旰食、節衣縮食的積累,被隋煬帝楊廣這麼一搞,歷史的車輪瞬間倒退了十數年。

(隋煬帝楊廣巡行南北)

但這還不算完,修築大運河只不過是在經濟上的基礎建設,遠遠沒有達到隋煬帝楊廣的預期效果,而封建帝王獲得至高榮譽的最優途徑便是對外作戰,在赫赫的戰功之下彪炳史冊,不僅可以做到流芳百世,也是凝聚天下人心、樹立帝王權威的機會。隋煬帝楊廣正是看重了這一點,加之東方的高句麗迅速崛起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二者齊頭並進,使得隋煬帝楊廣下定決心——出兵!

三、透支國力,身敗名裂

如果說徵伐徭役、修通運河宮殿僅是讓隋朝的國力透支,那麼攻伐高句麗的軍事行為,無疑讓本就不堪重負的隋王朝走向滅亡的深淵。

任何一次的軍事戰役行為,都是政治的延伸,而敵對雙方之間相抗衡的是軍事實力,實際上卻反映著雙方國力(經濟實力)的比對。隋煬帝楊廣毫無節制地靡費國家用度,本就沒有餘力東徵高句麗,強行促成此項軍事計劃的推行,無疑是在透支隋王朝的民力(生命力)。更何況,這場遠徵戰役從大業七年(公元612年)一直延續到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最終以失敗告終。

(四次東徵高句麗)

百萬大軍揮師東徵卻無功而返,徵召的兩百餘萬民夫還要負責百萬大軍的糧秣後勤供給,這簡直是每分鐘每秒鐘都在靡費銀兩財帛,加之兵源大量投入戰場,使得農田荒蕪、百姓之家生計難以維持,國家的財政、民力分分秒秒的都在消耗,卻從未有一刻鐘得到過喘息,難怪致使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在各地蜂擁叛亂、揭竿而起。

按照您這麼玩,大家都得被你玩廢了!

自詡一代雄主的隋煬帝楊廣在無度的揮霍中一步步走向敗亡深淵,對於各地反叛的農民起義軍卻置之不理,依舊視若無睹地巡視長城、巡行江南,最終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身首異處,大隋王朝在他的手中二世而亡。

隋煬帝楊廣其實是具有帝王之才能的,卻不具備君主之德行。

因而身具才能,能夠以開拓性的視野完成修築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性舉措;因而身具才能,能夠重視高句麗政權的崛起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因而身具才能,能夠在他的手中完成創造性的政治舉措(殿省制的完善)。但也因為對於自身才能的依賴性,使得隋煬帝楊廣漠視黎民百姓的正當訴求,忽視了天下人的正當利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隋煬帝楊廣過度地推崇帝王的獨尊地位,卻忽視了朝堂上下、草野之間官員百姓對其人的態度。這便是無君主之德行,致使其人敗亡的根源所在。以至於在青史之上至今存留著隋煬帝楊廣是個暴君的定義,因為他以一人之私慾去涵蓋了全天下人的正當欲求,那些僅僅渴望得到安定生活的百姓卻被迫成為了隋煬帝楊廣理想下的螻蟻,使得本該有活路的百姓進退兩難,索性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隋煬帝楊廣窮途末路)

對此,隋煬帝楊廣仍舊不思悔改,此時的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空想的國度當中,一己私慾蒙蔽住了他的雙眼,使得隋煬帝楊廣在面對天下蜂擁的農民起義軍的狀況之下,竟然手足無措、不知定亂。因為此刻的他距離黎民百姓已經越來越遠了,自始至終在他的心目中,天下人只不過是實現理想的附從,而現如今「附從」不再追隨於他,隋煬帝楊廣的黃粱一夢自此破碎。

一代能主,卻因德行淺薄,隕落慘死。終究是可嘆而不可惜!

相關焦點

  • 推行科舉修建運河,楊廣當真是昏庸無能?專家:片面評價要不得
    在他們當中並非全部都能為人們所熟知,且世人對他們的評判也不同,有的開創盛世名垂千古,有的魚肉百姓,致使王朝傾覆遺臭萬年。但是要論起爭議最大的除了始皇帝嬴政,應該就是隋煬帝楊廣了。01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間約為十四年,這十四年裡他修建大運河,西巡張掖,親徵吐谷渾,三攻高句麗,數次下江南,這一系列的操作,勞民錢財不說,還使得原本強盛的隋朝遍體鱗傷,民心盡失,最終導致隋歷二世而亡。
  • 隋煬帝楊廣弒父奪位是真的嗎?且聽我細細分析
    隋煬帝楊廣現在很多電視劇當中都是把楊廣描寫成弒父奪位,但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宇文述最後文帝廢了太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文帝把前太子楊勇囚禁在東宮,交由楊廣管束。楊廣謀取太子成功,還囚禁了楊勇,加上文帝病重,長期臥床不起,這個天下遲早都是他的,他還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諱弒父奪位嗎。而指控楊廣」弒父奪位「的資料都是出自野史和隋朝末年為了討伐楊廣而寫的檄文。有可能是為了政治需要而刻意歪曲事實,醜化隋煬帝。
  • 隋煬帝楊廣,到底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但是又有專家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隋煬帝是千古一帝。這是為什麼呢?一、統一全國,結束自魏晉以來華夏300年的分裂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
  • 「名人百科」為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隋煬帝楊廣
    【歷史功過】西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 隋煬帝楊廣荒淫無度,聞所未聞,立下的奇葩宮規,更讓人尷尬不已
    隋煬帝楊廣荒淫無度,聞所未聞,立下的奇葩宮規,更讓人尷尬不已「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這首膾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寫得意象生動、景致盎然,多似出自文採斐然的大唐文人之手。其實它的作者是隋煬帝楊廣。楊廣衷情詩歌,他的文學作品也在隋朝歷史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楊廣或許有文墨之才,卻庸於廟堂。他是偉大的詩人,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其罵名與醜聞讓他在中國的歷史裡身敗名裂,聲名狼藉。
  • 結合二十四史《隋書》記載的仁壽宮變,揭秘真實的隋煬帝楊廣
    這幾年,影視神劇的確毀了不少人,我們在看《隋唐英雄》時發現隋煬帝楊廣竟是一個濃眉大眼的正義者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下隋煬帝楊廣,提到楊廣最多的標籤就是:「殺父霸母弒君」但是這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有史料為證,《仁壽宮變》是指楊廣非禮於隋文帝楊堅最愛的妃子宣華夫人
  • 隋朝大臣宇文化及謀害楊廣,霸佔他的女人,臨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在《隋唐英雄傳》中,有一個人,金色的臉上有長長的鬍子,銅鈴大眼眉毛濃厚,手持一把鳳翅鎦金鏜,重達400斤,勇猛異常,他就是隋煬帝時期的天寶將軍,宇文化及的兒子宇文成都。實際上,宇文成都不過是後世文學加工出來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
  • 隋煬帝的千古名篇,情景交融,意境渾成。(圖文原創)
    隋煬帝楊廣,原名「楊英」,小字「阿麼」,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美姿儀,少聰慧,自幼好文學,文學天賦極高。隋煬帝是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繼位。
  • 李淵登基後,隋煬帝楊廣的後人結局如何?
    所以對很多後人而言,隋朝滅亡了,昏庸的隋煬帝下臺了,這個結局自然是來得及時,來得順心。可是,隋煬帝不再為帝,確實也是另一些人噩夢的開端。從楊廣失勢到天下正式更名姓"李"的兩年間,三位隋朝皇族子弟就被推倒了風口浪尖。晚年的隋煬帝,是完完全全配得上自己"昏君"的稱號的。
  • 歷史上楊廣真的是昏君嗎?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楊廣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蒼生迷亂,田園荒廢,在大家的眼中隋煬帝楊廣就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屠殺功臣,貪圖享樂,到處修建行宮,導致官逼民反,最後奠定了隋朝的滅亡,這只是小說中的描寫,那在真正的歷史上隋煬帝楊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幹了什麼才導致隋朝毀在了他的手裡?
  • 隋煬帝楊廣: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以慣於矯言飾行、弄虛作假著稱。原本以為以他作為一個反面典型,來寫一篇求真務實方面的文章,是件很輕鬆的事情,然而在重溫了相關歷史資料之後,竟有一種無從下筆的感覺:此人可以說一生都在制假販假,當從何處入手呢!思來想去,還是從小處著筆,小中見大。
  • 隋煬帝很著名的一首詩,僅有20字流傳千古,第1句你值得一讀
    亡國之君中,喜歡文學和藝術的佔比重很高,李煜、宋徽宗、隋煬帝,這些人的詩文,也是一水的寫得好。大家都知道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是張若虛寫的,而這個題材最早的記錄卻是來自楊廣,他的兩篇《春江花月夜》之前已經做過分析,清麗婉轉,自然可讀。張若虛的作品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受楊廣影響的痕跡。
  • 隋朝有六位皇帝,除了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剩下的四位是誰?
    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後,有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算起來也可以是七位,不過從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就是六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西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引發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江都兵變之後,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
  • 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激揚清濁,治道明範」,帝王駕崩以後,他的繼任者要實事求是,根據功和過,對其一生進行總結,才能蓋棺定論。三、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某些皇帝會有多個諡號,不過這待遇不是誰都可以受得住的,一般只有亡國之君才值得擁有。
  • 隋煬帝:你可以叫我暴君,但朕絕對不是昏君
    功一:開疆拓土,一統華夏。隋煬帝從小聰明過人,能言善辯,頗懂兵法。楊堅稱帝後,開皇元年封年僅13歲的楊廣為晉王,開皇二年,封楊廣為武衛大將軍,開皇八年,隋朝統一戰爭開始,楊廣任行軍大元帥,迅速攻滅了陳朝,在陳朝的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楊廣嚴懲貪官汙吏,任賢用能,獲得了江南士庶的愛戴。
  • 大奸臣殺了楊廣又睡楊廣的女人,臨終卻留下兩句千古名言!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隋朝是一個氣數很短的朝代,在中國眾多朝代當中起得上接下應的作用。 他從小就遊手無閒、不學無術。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得到重用呢?
  • 芳菲四月,自娛自樂,次韻隋煬帝楊廣的五言絕句《春江花月夜》
    唐詩宋詞芳菲四月,閒來無事,翻閱《唐詩宋詞鑑賞全集》,拜讀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突然想起來隋煬帝楊廣好像寫過兩首五言絕句的如果大家熟悉張若虛的《春將花月夜》,那麼煬帝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在大家讀來也是極為熟悉的,於是自娛自樂,次韻楊廣的《春將花月夜》,寫一首自己的五言絕句,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 正史趣聞:楊廣和項羽都有經天緯地的能力,他們為何會死於非命?
    楊廣覺得自己有本事,就自認為憑一己之力,能搞定一切。楊廣當皇帝之後,聽不得半點不同意見。高熲、賀若弼、宇文弼等功勳老臣,薛道衡等文士,張衡等潛邸心腹,都被楊廣殺了。楊素雖然不是楊廣殺死的,但是也可以說是被楊廣逼死的。楊廣殺大臣,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隨便。楊廣殺了老臣,還不重視提拔新人。
  • 千古一帝,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叔。二人的經歷驚人的相似,後世的評價卻是天差地別,一個是暴君的代表,另一個是明君的典範:楊廣、李世民二人都喜歡親徵,都為各自的帝國建立立下了卓著功勳;都創立完善了影響後世的制度,前者科舉制,後者三省六部制;都喜歡對外擴張,前者徵高麗,後者打突厥;都有殺兄逼父……成王敗寇,楊廣就是失敗的李世民。
  • 歷史上隋煬帝真的「弒父淫母」嗎?專家:這太能扯了,完全是抹黑
    「煬」,這是隋煬帝的諡號。根據諡法的解釋,「好內遠禮曰煬。朋淫於家,不奉禮。去禮遠眾曰煬。不率禮,不親長。」稍微了解中國隋唐這段歷史的人,對隋煬帝楊廣都不陌生。隋煬帝被稱為歷史上最出名的暴君,後人對他有很多的誤解。唐朝詩人皮日休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