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科舉修建運河,楊廣當真是昏庸無能?專家:片面評價要不得

2020-12-07 趣觀歷史

引言

縱觀中國整個古代史,記錄在冊的王朝共有83個,而出現的帝王則有559個,「帝」有397個,「王」有162個。在他們當中並非全部都能為人們所熟知,且世人對他們的評判也不同,有的開創盛世名垂千古,有的魚肉百姓,致使王朝傾覆遺臭萬年。但是要論起爭議最大的除了始皇帝嬴政,應該就是隋煬帝楊廣了。

01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間約為十四年,這十四年裡他修建大運河,西巡張掖,親徵吐谷渾,三攻高句麗,數次下江南,這一系列的操作,勞民錢財不說,還使得原本強盛的隋朝遍體鱗傷,民心盡失,最終導致隋歷二世而亡。

▲隋煬帝楊廣劇照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登基稱帝,楊廣被冊封為晉王,在此期間他將自己偽裝成一個禮賢下士,謙遜簡樸,不好聲色的形象,使得隋文帝夫婦與滿朝公卿對他讚譽有加。相比之下,他的哥哥太子楊勇卻生性好色,妻妾成群,喜愛奢侈,這使得母親獨孤伽羅對楊勇甚為不滿。外加楊廣聯絡楊素及其宮人向隋文帝夫婦數次讒言誣陷,使得楊勇愈發不得君心,最終被廢貶為庶人。而乖巧謙遜,深得母愛的楊廣則被立為太子。

▲隋文帝泰陵

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召太子楊廣進宮問話,楊廣為了做好預防,寫了一封信給楊素,讓他說明宮中情況。本來一切都沒有問題,卻不曾想楊素的回信被手下誤送到隋文帝寢宮,此時的楊廣卻渾然不知,甚至還調戲了隋文帝妃子陳夫人。隋文帝得知後大怒,欲召楊勇進宮,楊廣得知後立即假傳聖旨,逮捕了大臣柳述、元巖,並派兵包圍仁壽宮,禁止任何人進出。不久,隋文帝駕崩,楊廣繼位。

▲楊廣劇照

歷史上對於隋文帝的死眾說紛紜,《大業略記》中說隋文帝被毒殺,而《通曆》則是說,仁壽宮中刀斧掠影,血濺屏風,隋文帝被張衡殺死。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楊廣繼位,繼位之後他立即假傳隋文帝遺囑,處死廢太子楊勇和他的所有兒子,更將蜀王楊素,漢王楊瓊貶為庶人,清除朝廷大臣,鞏固中央集權。

02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楊廣徵調上百萬人修建運河,同年又親徵吐谷渾。612年,他調兵一百二十餘萬,兩百萬民夫親徵高句麗,一直打到了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次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造反,這使得楊廣倉皇撤兵。隋大業十年(公元614年),楊廣第三次攻打高句麗,隋朝上下人心惶惶,各地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外加高句麗遣使投降,楊廣才兵罷回朝。

▲高句麗王城遺址

修建運河,三徵高句麗使得隋朝上下民心盡失,大量兵民死於沙場,以至於社會經濟凋零,國庫空虛,屍橫遍野,人民難以生存,這直接成為了隋末兵變的導火索。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6年),李密率領瓦崗軍包圍洛陽,並向天下發布討帝檄文。而此時,南遊江都的隋煬帝依舊整日聲色犬馬,飲酒作樂。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煬帝心腹宇文化及,裴虔通等人叛變,隋煬帝被殺,終年五十歲,盛極一時的隋朝歷經37年,最終分崩離析,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隋煬帝陵墓

03

那麼隋煬帝楊廣當真是昏庸無能,毫無可取之處嗎?如今,民眾討論隋煬帝楊廣,共有兩個極端說法。有人說他推行科舉,修通運河,乃是高瞻遠矚,功在千秋的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好大喜功,窮奢極欲,殺兄弒父,是個不折不扣的千古暴君。不過要看待歷史問題,畢竟還是要用辯證的方法,不能以今人之目光,去看待古人之問題。對此史學專家也解釋到:片面評價要不得。

▲楊廣畫像

細論隋煬帝楊廣的一生,站在當時的人民的出發點來看,他一定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大肆修建,數次徵兵,使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不過,殘暴也不能抹去他在位的功績,他建立科舉,興辦學校,讓無數寒門學子踏破階級的門檻,走向更高的舞臺,這也讓中國的教育,達到另一個高峰。

▲楊廣劇照

除此之外,他修建運河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打通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可以說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徵契丹,徵吐谷渾,使得隋朝版圖擴大了數千裡,消除了周邊隱患,在外交上也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他遷都洛陽的政治目的,也是為了「控以三河,固以四塞。」

▲隋煬帝陵墓

《資治通鑑》中有言:「煬帝爰在弱齡,早有會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籍。」所以不難看出,隋煬帝本人還是有著雄才大略的。不過楊廣此人太自傲,也太自信,拿著父親辛苦攢下的本錢大刀闊斧地想要施展一番手腳,到最後卻為他人做嫁衣裳。司馬光說過:「登山亦有道,徐行則不悖。」楊廣則是典型的例子,他步子邁得太大,結果摔了跤致使隋朝傾覆。

結語

小說演義中的楊廣,昏庸無道,荒淫無度,仿佛他是世間所有惡的集合體,所作惡事罄竹難書,但卻絲毫不提他的功績,這其實是過分地誇大了。正如後人評價楊廣一樣,事物都會具有兩面性,這是不變的道理。「其功也顯,其過也彰」,或許才是對楊廣最好的評價。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大業略記》

《通曆》

相關焦點

  • 楊廣真乃悲劇人物,可憐,可嘆,可悲!
    千古一帝,可是,哎,運河下的累累白骨,高句麗的數萬英魂,洛陽城的盈盈哭泣。說他奢侈,紙醉金迷,說他昏庸,歌舞美伎,可是,踏足揚州廣陵,那一縷清新淡雅,恍惚仍存。 不過,已經足夠,他不關心後世如何評價,內心寧靜,已經足矣。希望,兩年後,我可以攜古琴,盤坐在隋煬帝陵之前,單獨為他彈奏,單獨為他流淚。我一定會虔誠的拜倒,跪拜這偉大卻有悲劇的美男子。
  • 千古一帝——楊廣
    隋世祖楊廣那麼,楊廣有沒有做到這些呢?四,最偉大的舉措——科舉考試取士。改變了自漢以來的士族門閥佔據統治地位的制度,為底層老百姓打開了一扇進入上層社會的門,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此制度一直延續到1905年清朝光緒年間。
  • 大唐帝國啟示錄:成也運河,敗也運河!
    大唐帝國啟示錄:成也運河,敗也運河!在一般人的認知當中,楊廣之所以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從洛陽北到涿郡,南下餘杭的長達兩千裡的大運河是為了方便自己遊樂嬉戲。從一方面來說,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楊廣的一生之中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他的這些行程都離不開大運河。
  • 為何楊廣會被評為「煬」這個諡號
    中國古人十分在乎自己在後世的評價,特別是我國古代的皇帝,無論年齡大小,也不管他們是昏弱無能還是英明雄偉的,他們最在乎的就是皇權以及自己在後世眼裡的評價了,而在所有的評價之中,他們十分在意自己的諡號。「激揚清濁,治道明範」,帝王駕崩以後,他的繼任者要實事求是,根據功和過,對其一生進行總結,才能蓋棺定論。
  • 隋煬帝楊廣,到底是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隋煬帝形象,都是一個荒淫的富二代,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徵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可以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了。但是又有專家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隋煬帝是千古一帝。這是為什麼呢?一、統一全國,結束自魏晉以來華夏300年的分裂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
  • 「名人百科」為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有一次乘船沿運河而上,飽覽沿途風光。這一天來到揚州,剛剛坐下,便覺得腹中空空。隨來的人把帶來的酒菜獻上,楊廣吃後覺得無味,又命在當地找個廚師重做。隨臣找到一戶人家。他們聽說皇帝要來吃飯,無奈之中只好叫家中最會炒菜的四姑娘掌勺,一會兒,便做出四道菜送到楊廣面前。楊廣一吃連聲稱讚,立刻傳旨要見此高廚。
  • 歷史上楊廣真的是昏君嗎?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楊廣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並起,蒼生迷亂,田園荒廢,在大家的眼中隋煬帝楊廣就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屠殺功臣,貪圖享樂,到處修建行宮,導致官逼民反,最後奠定了隋朝的滅亡,這只是小說中的描寫,那在真正的歷史上隋煬帝楊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幹了什麼才導致隋朝毀在了他的手裡?
  • 楊廣是千古一帝嗎
    楊廣肯定不會是千古一帝,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有且只有一位,這就是秦始皇。楊廣是隋文帝楊堅與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在做太子前曾經擔任過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大軍發動了滅陳戰役。即位後深受其父楊堅的影響,對扶持楊氏的關隴貴族不遺餘力的進行打擊。
  • 隋煬帝楊廣大刀闊斧下的真面目
    但世事曲折的是,太子楊勇的落敗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坐實晉王楊廣的皇儲之位,在隋文帝楊堅晚年,病發途中意外發現楊廣調戲自己的妃子,怒極之下想廢黜其位,結果反被奪權。隋文帝楊堅,崩殂!二、舉國之力,開通運河緊接著就是晉王楊廣成為新帝即位,順便以隋文帝楊堅的名義將長兄楊勇處死。
  • 楊廣到底是暴君還是有為之君?現今的中國人給了他一個中肯的評價
    隋朝是個短命王朝,而楊廣則是這個短命王朝的第二任統治者。所謂隋煬帝,其實,則是這個皇帝的諡號,是唐朝統治者追諡的。以隋朝正統(楊廣之孫楊侗)的叫法來看,楊廣的諡號為「世祖明皇帝」。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稱楊廣為「隋明帝」,而不是「隋煬帝」。
  • 胡亥和楊廣同為朝代「毀滅者」,但評價卻天差地別,這是為什麼呢
    後世關於秦始皇的評價都非常的兩極化,有人說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但也有人說他是兇狠殘暴的暴君,但不管他功過是非,作為秦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嬴政其實也是一位可憐人。如果說他真的有什麼錯的話,那也許就是聽信了獨孤皇后的耳邊風,立楊廣為太子。其實隋文帝自從滅掉南朝陳之後,就十分重視接班人的問題,一開始,他所立的太子是楊勇,因為楊勇是老大,但是歷史上的楊勇是一個存在感極低的人,他非常不善於表現自己,再加上確實沒有什麼才華,與楊廣相比,他唯一的優勢好像就是自己是哥哥。
  • 楊廣真的曾「弒父辱母」?宣華夫人的作為就是答案
    眾多歷史資料中,對於隋煬帝楊廣都曾大加貶低,史料描寫楊廣得位不正,甚至稱他還曾犯下違背人倫的「弒父辱母」之罪。事實真是如此嗎?首先我們要知道,大隋朝始於楊廣的父親楊堅,楊堅是通過謀奪女婿的皇位,才建立了大隋朝,這是楊堅身上的汙點。 但我國首先推行科舉取士制度的,便是楊堅和楊廣父子。
  • 結合二十四史《隋書》記載的仁壽宮變,揭秘真實的隋煬帝楊廣
    這幾年,影視神劇的確毀了不少人,我們在看《隋唐英雄》時發現隋煬帝楊廣竟是一個濃眉大眼的正義者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下隋煬帝楊廣,提到楊廣最多的標籤就是:「殺父霸母弒君」但是這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有史料為證,《仁壽宮變》是指楊廣非禮於隋文帝楊堅最愛的妃子宣華夫人
  • 深度解析|還原真實的楊廣:他是荒淫無道的昏君?還是千古一帝?
    他在詩歌和文學方面的造詣也有著過人的天賦,從七歲那年寫下第一首詩歌開始,楊廣一生給我們留下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幾十首詩歌。公元589年,年僅二十歲的楊廣被任命為南徵陳朝的最高統帥。攻克健康後,楊廣不但對百姓秋毫無犯,而且第一時間「封存府庫」,陳朝的公私財產皆「一無所取」,表現出了異常成熟的政治風範。
  • 最能折騰的楊廣到底做了什麼,為何大隋只存活了37年?原因很簡單
    從上任初期開鑿大運河,連接兩河流域文明了兩個文明,使之融為一體,為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到建東都、出西域,讓東西南北各使國恭順來朝;再到創科舉選才制度,提倡尊祟儒釋道三教,促進文教興國。隋煬帝的這些措施或因時審勢、或因勢利導,但都推動了大業初年隋朝的極盛氣象。
  • 除了實現全國統一,還成功修建了大運河!
    而到了隋煬帝統治期間,在疏浚之前河道的同時他們還修建了那條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這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全場約2700公裡,跨越了地球10多個維度,成為我們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我國歷史上名列前茅的超級大工程之一,對後來社會的交通、經濟發展等都產生了非常大的貢獻。當然這在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反應了隋朝時期的基建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