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比較強盛王朝,不少人第一印象應該是唐朝,畢竟「大唐盛世」嘛,但是你知道嗎,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王朝卻是隋朝!雖然隋朝是個比較「短命」的朝代,但它的歷史地位確實非常高,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真正的隋朝到底有多厲害。
隋朝是繼南北朝之後的一個王朝,在北周滅亡之後,隋文帝楊堅上臺將國號正式改為「隋」。老實說,隋朝開國時期局勢並不穩定,當時我們國家的疆土處於一個四分五裂的狀態,而周邊突厥、吐谷渾等對手的實力也都非常強大。因此隋朝想要穩定局勢統一領土並不容易,然而他們卻做到了。
其實在隋朝剛開國不久,突厥便主動聯合營周刺史前來入侵,隨後隋朝和突厥便開啟了長達21年的戰爭。581年,在面對突厥的挑釁隋文帝楊堅也不甘示弱,加強邊防戒備的同時派太子楊勇親自前往前線與其他大將共同抵禦。到了582年,突厥入侵更加頻繁,並擴大軍隊規模,一度高達10萬餘人前來作戰,而當時參戰的隋軍才3000人。當時隋軍在連續抵抗3天3夜後,終於寡不敵眾隋軍戰敗,但突厥也損傷慘重,雖然贏了戰爭但也迅速撤軍回去了。
次年隋朝在做好充足準備後伺機向突厥發起反擊,而這一次隋朝終於擊敗突厥讓對方俯首稱臣並主動求和。在攻下了突厥之後,588年隋朝又正式發動了著名的隋滅陳之戰。當時的陳也頗具實力,於是楊堅不打算硬攻,他是先採用幹擾陳農業生產的策略,從而破壞軍事乾糧儲備,這樣一來陳的軍心大亂,此時再發動攻擊。終於在589年隋軍成功俘獲陳後主,隨後陳滅亡,此時隋朝也成功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300年的疆土分裂局面,正式完成了全國統一。
客觀來說,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和能力的人。軍事方面他不僅實現了疆土統一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甚至文化發展領域都非常有作為。隋文帝楊堅在統一全國後便實行了三省六部這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而他本人更是提倡節儉之風,一方面可以減輕人民百姓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機整頓懲戒貪官汙吏之氣。楊堅還頒布均田法,無論男女都可以分得田地,並且還減免了稅役。此外他為了防止饑荒還在民間各地廣設糧倉以備不時之需,還開鑿多條水渠便利交通等,可以說這些確實都是利民利國的好政策。
而到了隋煬帝統治期間,在疏浚之前河道的同時他們還修建了那條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這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全場約2700公裡,跨越了地球10多個維度,成為我們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我國歷史上名列前茅的超級大工程之一,對後來社會的交通、經濟發展等都產生了非常大的貢獻。當然這在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反應了隋朝時期的基建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另外,由於隋朝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因此在587年隋文帝便正式推行了分科考試制度。而到了606年隋煬帝統治時期,科考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正式形成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推行大大改善門第壟斷官職的局面,不僅有利於為朝廷選拔最優質的人才,提高行政辦事效率,事實上這種相對更公平的選拔機制也會讓參與者更忠心維護,因此這對當時朝廷中央集權的鞏固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可以說當時科舉制度的推行不僅有效緩和階級矛盾,甚至給後世帶來了上千年的影響。
無論是實現全國疆土的統一還是建造隋唐大運河、推行科舉制度,這一項項措施制度無疑都是意義巨大又影響深遠的,對後世社會及民生的發展產生著積極推動作用,而隋朝也正是憑藉這些貢獻成功奠定了其在歷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