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娛樂訊 1月16日,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長信傳媒製作出品的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項目發布會在北京順利舉行,《我來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和《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將分別於大年三十、正月初五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播出,《我來自北京之鐵鍋燉大鵝》將於正月初一登陸優酷,《我來自北京之我爸是警察》計劃於三月登錄優酷。
作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的扶持項目之一,扶貧主題系列網絡電影《我來自北京》講述了首都青年幹部前往祖國各地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扶貧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的動人故事。據悉,《我來自北京》系列作品包含十部網絡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十個故事對應十個扶貧工作檔案,均根據真實扶貧案例改編。此次發布的《扶兄弟一把》《鐵鍋燉大鵝》《過年好》《我爸是警察》通過青年幹部的視角,分別聚焦於扶貧工作的不同側面,呈現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奮鬥前線,勾勒出基層幹部艱苦卓絕、感人至深的奮鬥歷程。發布會現場,笑中帶淚的片花深深吸引了現場嘉賓,獲得了領導、平臺代表、媒體代表等多方的高度肯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表示,《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主創團隊走西南、闖東北,紮根人民、紮根生活,謳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這樣的作品一定吸引人。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巡視員董年初,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北京市扶貧支援辦副主任孫佔生,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副處長夏斐等領導,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阿里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阿里文娛優酷黨委書記、副總編輯楊偉光等播出平臺代表,長信傳媒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我來自北京》系列監製郭靖宇,長信傳媒集團董事、出品人嶽麗娜,長信傳媒總經理薛鑫,長信傳媒副總經理張煥引等主創團隊代表以及媒體代表等數百名嘉賓一齊出席了發布會。
主創團隊用情創作,真實還原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秉持著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主創團隊圍繞北京市定點扶貧對象,奔赴祖國各地鄉村實地取景,從具有民族風情的貴州黔西南州到銀裝素裹的松花江畔……他們用心、用情、用功創作出一部部精品力作,不僅講好了當地青年幹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真實故事,更展現出祖國的大好河山、大美風光,生動呈現了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發布會現場,主創團隊分享了《我來自北京》系列作品的創作過程,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同樣精彩。
長信傳媒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我來自北京》系列監製郭靖宇分享道,「為了書寫最美的鄉村,我在2018年的年底開始在貧困山區去體驗生活,每天都有很多真實的感受讓自己熱淚盈眶」。在他看來,《我來自北京》雖然是以首都青年幹部為切入口,但反映的是所有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人物的真實故事,是獻給全國280多萬名駐村幹部的禮物。郭靖宇表示,主創團隊在黔南州每年要跑三四百公裡山路、在東北要忍受零下20多度的嚴寒,「我相信這麼好的時機,這麼多人的努力,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扶兄弟一把》的總編劇、監製束煥穿著拍攝期間的鞋來到現場,因為這雙鞋有著特殊的意義,「上面滿是貴州的泥土」。他表示,在貴州拍攝期間每天坐6個多小時的車,也要走很久的山路,但是「拍攝這樣的作品很有意義,如果這個系列的網絡電影繼續往下走,我還要再請戰」。
《扶兄弟一把》《我爸是警察》的導演柏杉則自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導演」,自認為對農村了如指掌的他在拍攝前期進行實地考察後感觸頗深。他說,「三十年之間,新農村變化特別大,我們特意選擇的是沒有脫貧的村子進行考察,我能清楚地感知到國家的扶貧力度之大,當地幹部的很多事跡觸動了我,為創作提供了大量靈感」。
此外,嶽麗娜、楊志剛、劉智揚、王曉龍、王婷、顧靖等主演上臺講述了刻畫塑造片中人物的過程,也從見證者的角度分享了基層幹部工作的艱辛。楊志剛表示,「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讓這個戲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一起為脫貧攻堅之決勝,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吶喊助威」。
播出平臺精心編排,共同打造網絡電影「賀歲檔」
作為《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的播出方,愛奇藝和優酷共同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指導下,率先打造了網絡電影「春節檔」的概念,為網絡電影行業注入了一股新鮮能量。
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表示,「這一次《我來自北京》系列作品是基於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精品創作北京模式」下的一個全新嘗試,所以非常有信心」。他認為,近兩年來,現實主義題材的網絡電影實現了爆發式發展,記錄真實人物、表達真實情感的作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播放表現,愛奇藝在對網絡電影的題材、品質、口碑的追求等層面也做了重大的傳略轉型,這一系列的舉措將推動2020年的網絡電影市場持續產出優秀作品。
實際上,愛奇藝此前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的指導下,已經推出了多部廣受好評的網絡電影,去年上映的網絡電影《毛驢上樹》票房分帳1390萬,該片以第一書記視角呈現脫貧攻堅第一線,寫實真切的畫面感人至深;正在播映、上映兩周的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票房分帳已經達到1005萬元,該片呈現了辛棄疾胸懷國家統一的遠大抱負,一代英豪「神州光復,山河統一」的愛國情懷令人動容。
阿里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也認為,「我們有義務把我們好的內容發給用戶,同時以這樣的作品更好地塑造和傳播優酷的氣質」。當下,網絡視聽行業已經邁入精品化發展階段,優酷等網絡視聽平臺也不斷實現著推陳出新。在她看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當我們找準了方向,照準了人民群眾所熱愛的內容進行創作,就能夠得到支持和肯定」。
北京廣電局持續發力,「北京模式」引領行業創新
不久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務院扶貧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強調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是宣傳黨和政府各項扶貧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指出要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精準施策、盡銳出戰,真扶貧、扶真貧,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扶貧工作實效。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積極響應號召,以「精品創作北京模式」持續驅動創新。2019年9月,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正式啟動「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基礎上,該計劃旨在扶持一批優質影視公司和網絡視頻平臺進行扶貧題材網絡視聽作品的創作,記錄和呈現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成果。
《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作為「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重點項目,在創作模式上實現了創新,在藝術表達上完成了突破,向那些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平凡英雄致敬,同時吸引更多年輕優秀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一線。
其中,《扶兄弟一把》講述了青年幹部王曉石克服各種阻力帶領村民們依靠養殖中華土蜂發家致富的故事;《鐵鍋燉大鵝》聚焦當地精準扶貧工作成果暨白色產業鏈條——「大鵝一條龍」的特色產品;《過年好》精準定位「扶貧扶志」,以詼諧幽默並融合東北特色文化的喜劇方式,描繪青年幹部在春節期間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扶貧之路;《我爸是警察》敘事精巧、風格穩重,以另類新奇的視角講述不一樣的脫貧故事,真實而又極具感染力。
「網絡電影是北京局的一個著力點,我們同業界沉下心來,深耕生活五色土,精益求精搞創作,讓『北京灣『成為精品力作的夢工廠。」正如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所說,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將以網絡電影為抓手、以獻禮2020年這一偉大的全面脫貧年為主線推出大量精品力作。
他期待,「即將來到的鼠年,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和業界一道,著眼『出好片子』,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讓好作品進入好平臺、好時段,讓好作品有好收成、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