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

2020-12-22 澎湃新聞

【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駐村幹部

2020-12-0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叫陳俊,是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創建辦副主任,按照組織安排,自2018年擔任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近3年了,3年來,我始終以石頭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為己任,以石頭寨村全面實現小康為目標,帶領駐村工作組及村兩委幹部積極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役第一線,實現了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目標,推動了石頭寨村鄉村振興。

陳俊到村民家走訪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村子強不強,關鍵看領頭羊,石頭寨村作為黃果樹旅遊區的鄉村旅遊示範村、作為貴州省黨建扶貧示範基地,領頭羊履職與否至關重要。從上任駐村第一書記第一天起,我就特別關注村級組織的發展,注重村級組織建設。2018年初,石頭寨村有黨員67名,但高齡黨員及外出黨員居多,黨組織後備幹部不足,示範帶動發揮作用不明顯。為抓好石頭寨村組織建設,物色發展後備幹部。2018年以來,培養考察對象2名、入黨積極分子4名、發展對象9名、預備黨員6名、「兵支書」(支部副書記)1名,有效充實了村級後備幹部力量,增強村級班子辦事能力,使村級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加強組織建設的同時,我還幫助完善村級各項制度,以村規民約為載體,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從村容村貌、環境衛生、濫辦酒席、孝老愛親、文化傳承等方面提升村民素養,全村鄉風文明建設得到強化,村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經過努力,2018年以來,石頭寨村榮獲貴州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貴州省文明村寨、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稱號,共迎接省內外觀摩團到村參觀學習30餘次。

駐村工作,融入群眾最重要。群眾工作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工作,作為駐村工作組的一員,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拉近與村幹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石頭寨村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我本人並不是布依族,語言交流成了首要問題,如何克服這個困難是擺在眼前。後來我通過上黨課、開院壩會、群眾會、入戶走訪交流、矛盾糾紛調解等方式,與村民話家常,將黨的方針政策、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等傳遞到村民家中,以真心換真情,增進與村民彼此的了解,從最初的陌生人到現在村民都認識。

陳俊在壩區給辣椒澆水

石頭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韋永達,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多年來一直靠低保救濟生活,因兄弟多,住房得不到保障,在我了解到他家實際情況後,組織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迅速行動,為韋永達戶申請危房改造項目。如今,韋永達戶已經住上60平方米的新房,解決住房問題後,韋永達帶著兒子外出務工,收入有了保障,並於2018年底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伍德常,獨自一人生活,嗜酒如命,之前一直是村裡公認的懶漢,靠低保維持生活,了解其情況後,我經常與其談心,並為其爭取村裡「一村七崗」保潔員崗位,自從有了工作崗位,懶漢伍德常不再懶,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石頭寨村美麗鄉村建設「出一把汗」。

2018年以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實施危改項目21戶,三改、聯戶路、通組路、庭院硬化、綠化、亮化、白改黑陸續完善;還向上爭取資金182萬元,修建偏坡組櫻桃基地產業路、石頭組人行便道;爭取高標準農田項目資金300萬元,用於壩區基礎實施建設;爭取石漠化治理項目資金1500萬元,修建偏坡組與普叉組產業基礎設施。我還關注貧困學子生活,為7名貧困學子申請助學金,積極組織低保戶評選。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來襲,我與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幹部始終站在防疫第一線,及時研判、入戶排查、信息錄入、組織志願者值守關卡,石頭寨村未出現一例感染病源。我的工作得到石頭寨村村民的認可。

陳俊參加抗洪一線排水

脫貧攻堅,產業當先。只有產業興旺,村民就業增收才有保障,才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才能助推鄉村振興。我深知這一點,結合石頭寨村實際,積極培育和發展石頭寨村產業。推動成立稻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裡來,參與產業發展。合作社流轉土地580畝,發展石頭寨壩區建設及精品水果採摘園建設。2020年,種植紅米水稻120畝,打造百畝水稻田園風光帶,收成稻穀7萬餘斤;種植辣椒250畝,打造精品水果採摘園,收成辣椒8萬餘斤,預計增加合作社收入708000元,帶動就業累計5000餘人次。對內引導村民利用現有農家樂、酒店、蠟染、燒烤等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如今的石頭寨,休閒遊、燒烤遊已小有名氣,遊客接待量不斷上升。對外招商引資,引進雲南匠廬集團、北京輝騰雲端集團在普叉組、石頭組打造精品民宿客棧,惠及農戶91戶,每年籤約租金44萬餘元,其中21戶為貧困戶。如今的匠廬·村曉、雲端·石頭寨兩家民宿已經開業,不僅給石頭寨村帶來大量的遊客,同時給石頭寨村和附近村寨村民提供多個就業崗位,為村民增收致富創造條件。

2020年石頭寨村民忙著採收辣椒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經過努力,石頭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於2019年底全部脫貧。2020年,石頭寨村已經納入貴州省鄉村振興示範點,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同一個戰場,不同的戰役,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石頭寨村經濟社會發展站好崗。

作者:陳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陳俊:帶好隊、站好崗、做好事,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駐村幹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陳俊男:不忘河北華夏幸福培養,目標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作為河北華夏幸福U17梯隊的一名小將,陳俊男始終都心存感激,並為能夠成為一名職業球員而努力。在陳俊男很小的時候,他的爸爸每周末都會去球場和朋友踢球,那個時候,小俊男就經常坐在球場邊,吃著零食,看父輩們在綠茵場上你來我往,「我覺得很有趣,就會經常在旁邊學他們的踢球動作,後來我爸看我對足球感興趣,就帶我參加了足球培訓班。我10歲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足球培訓班,因為當時要上學,就只能周末去體育場訓練。後來貴州人和梯隊挑選了包括我在內的四個人進行試訓,一個星期過後,只有我留下了。
  • 【「最美家庭」故事之七】民警陳俊全家齊上陣,一起書寫最美「抗疫...
    【「最美家庭」故事之七】民警陳俊全家齊上陣,一起書寫最美「抗疫」故事 2020-10-15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物影像——段闐麗:做「四有」好教師
    受生命中所接觸的好老師感染,段闐麗從保山師範專科學校畢業進入教育崗位至今,始終紮根農村教育教學一線,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教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名學生……如今,堅持「站好每一班崗、爭做好教師」的她已經是隆陽區骨幹教師、保山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已先後獲獎45項,今年9月還榮獲了「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稱號。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丨荔波縣力書村第一書記韋紅姬
    2018年3月,我很榮幸到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力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奔赴村寨開展群眾工作。自己能夠成為全縣下派脫貧攻堅隊眾多隊員中的其中一員,深感榮幸與驕傲。從此,我踏上扶貧之路,承擔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做一名扶貧路上的「調解員」|晴隆縣安谷鄉安谷村...
    我叫梁玉,是晴隆縣安谷鄉司法所工作人員,長期從事群眾矛盾糾紛調解。2019年8月,我被抽調到安谷鄉安谷村四組參與扶貧,成為一名幫扶幹部,一名扶貧路上的「調解員」,雖然都是調解工作,但也栽了不少「跟頭」。
  • 扶貧幹部帶貨直播:「保定有好貨!」
    「我們的口號是『保定有好貨』!」穿著西裝,坐在一堆脆棗和玫瑰花茶中間,面對著正在直播的手機屏幕,掛職保定市政府副秘書長的馬東越說越溜,不時與觀眾及身旁兩位副縣長互動,推介起當地扶貧農產品來,感染力不遜色於「網紅主播」。
  • 站好疫情防控前哨崗 青年文明號在行動
    站好疫情防控前哨崗 青年文明號在行動 2020-04-03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匯交警雷樹森:只把獎章心中藏,站好最後一班崗
    沒想到,雷樹森掏出20元遞給了他:「小夥子,這罰款我先替你交了,你還不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記住淮海中路都是機動車通行的,不能騎車,這是很危險的……」。男青年根本沒有想到老雷會這樣做,眼含淚花匆匆離去。當天下午,他又來到路口把錢還給了雷樹森。之後一段時間裡,他還多次義務來路口幫老雷當起交通志願者。這個故事也是都市交通「調音師」雷樹森30年間交通執法的最好寫照。
  • ...初心的駐村幹部|黃果樹旅遊區黃果樹鎮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俊
    我叫陳俊,是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創建辦副主任,按照組織安排,自2018年擔任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近3年了。    同時,我還關注貧困學子生活,為7名貧困學子申請助學金,積極組織低保戶評選。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我與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幹部始終站在防疫第一線,及時研判、入戶排查、信息錄入、組織志願者值守關卡,石頭寨村未出現一例感染病源。我的工作得到石頭寨村村民的認可。
  • 「我的扶貧故事」張貴海:舍小家為大家,做群眾的貼心人
    張貴海從2018年12月擔任滑石鄉扶貧站負責人以來,作為扶貧戰線的一名基層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和方針政策,深入學習領會省、市、區精準扶貧相關政策,盡職盡責,任勞任怨,紮實努力工作,滑石鄉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 社區工作者李杭澤: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要為居民站好崗
    「媽,您得挺住,我正在挨家挨戶進行疫情排查,我讓孩子爸爸回去幫您」。李杭澤一邊工作一邊急忙安慰母親。剛掛下母親的電話,此刻接到了愛人的信息,才知道她愛人在執行空勤任務中,與曾密切接觸過武漢疑似病例的3名乘客有過接觸,正在酒店隔離進行醫學觀察,一時無法回家。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我是一名扶貧幹部而自豪丨天柱縣鳳城街道雷...
    我曾經身患癌症,感謝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趟在病床上對自己許下了這樣的承諾。我叫楊麗娜,是天柱縣鳳城街道派駐雷寨村的一名普通的同步小康駐村幹部。當我病好回到單位後,我聽說縣裡要選派同步小康駐村幹部下村開展幫扶,就主動請纓要求下到基層一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我身體的原因,剛開始領導不同意我駐村,後來在我軟磨硬泡下,領導終於同意了我的想法。
  • 「我的扶貧故事」弭老師為村裡的經濟發展做的好|岑鞏縣天星鄉山崗...
    2018年3月,我來到黔東南州岑鞏縣天星鄉山崗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幫扶工作。山崗村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下轄8個自然組292戶1177人口,全村共有貧困人口100戶406人,是集「高、邊、遠、窮、少」為一體的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你們幹部都是來幹好事、辦實事的」丨劍河縣...
    我叫郭三風,是劍河縣南明鎮凱寨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在將近兩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我組織全體攻堅隊員入戶走訪群眾,召開院壩會聽取鄉親們最真實的想法、意見和建議,把握好扶貧政策落實好的契合點,確保黨中央精準扶貧的好政策落地落實。期間,我們全面收集整理農戶「一戶一檔」資料,完善檔案材料的收集,逐戶建立「戶檔」並整理歸檔保存。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知心人」 2021-01-11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他做好事10年,只為做個有用的人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艾慶瑋帶著年輕人在做好事 攝影:郭武輝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堅持做好事。在艾慶瑋的人生信條裡,只有一直堅持做好事,人生才會更有價值,而這樣的人生信條他一直堅持了10年。「艾慶瑋同志自2010年開始就在社區做殘疾人專幹,工作非常認真踏實,責任心非常強,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熱心,社區搞什麼活動他都會主動站出來,看看自己能幹什麼,社區這邊幾乎每次搞活動的照片都是他來拍攝,而這些都不是他的工作職責。」社區黨委書記段利坪說。
  • 芳華依舊守初心 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站好最後一班崗
    原本,在這一次的疫情防控中,她可以選擇適當在家中休息,但她卻一直堅持在一線,一刻從未離開,她主動放棄春節休假,扛起整個路隊的運營生產工作。「抗疫的前線,我的同事們都堅持在崗位上,越是這種時候我越不能離開,堅守崗位到退休,以最大的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是為自己的公交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黃書記說道。
  • 「鄉村醫生的故事」陳俊:行醫21年騎行30餘萬公裡
    故事打來電話的是村裡的一位老人。心臟病伴有支氣管哮喘發作,正病得厲害。掛斷電話,陳俊拎起外套就往外走。已是夜裡11點。村裡的路安靜得出奇,只有陳俊的摩託車「突突突」地給黑夜劃出一道口子。摩託車在一座矮屋前停下,陳俊走進去,屋子裡燈光昏暗,老人獨自躺在床上,輕聲招呼。仔細詢問,得知她已兩天臥床不起。陳俊馬上給她做檢查、開藥,又起身去燒水、熬粥。關照老人喝下後,再給屋子做打掃,臨走之前,回頭囑咐:「以後身體不舒服,一定記得早點給我打電話!」
  • 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鄭州開講 他們帶來了哪些動人故事?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科技強國……12月21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鄭州,12位巡講人走上演講臺,講述他們一線採訪的動人故事。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如何記錄?
  • 邵克平:好人好自己,好茶和天下
    作為一名茶人,邵克平始終不忘初心,牢記做好茶的祖訓。其祖輩邵維羨是現代白茶工藝的創始人,他自小在白茶產區生活,對傳統白茶加工工藝耳濡目染,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於2016年被評為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除了不斷提高個人的制茶技藝水平,他還通過成立福建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實現傳、幫、帶,培養新一代年輕高技能人才,使他們分別在各自崗位上獨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