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的時候喜歡看東野圭吾的小說,不僅能夠體會刺激的劇情走向,身臨其境的情節發展,還能夠透過文字看到人性的醜惡。最近看了一本書《永遠的人魚之家》,不同於以往的東野圭吾式風格。他並沒有從殺人案件來剖析人性本質,而是用一個悲傷的故事來講述一個母親對孩子極致的愛.......
故事發生在一個夫妻貌合神離的家庭,播磨夫婦因為彼此性格的不合早已在策劃離婚一事,然而就在一切都要完成之時。他們突然接到愛女瑞穗因為幫朋友撿戒指,手指卡在下水道口而不幸溺水昏迷的消息,當他們趕到醫院,發現瑞穗昏迷不醒,但是心臟仍在猛烈的跳動。醫生告訴他們,瑞穗可能是植物人狀態了,諮詢他們關於器官捐贈的事宜,並讓他們來決定是否為瑞穗做腦死亡判定。換一種說法就是要讓父母做是否判定瑞穗死亡的決定。
播磨夫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換做是天下的任何一位母親,估計都很難下定決心來掌握女兒的生死,甚至是判定腦死亡。最終播磨夫人難以接受讓瑞穗離開自己,於是沒有同意做腦死亡判定,而是帶著一直「沉睡」的瑞穗回家了。
瑞穗就這樣在家裡生活了兩年,這期間播磨夫人聯繫播磨先生公司裡的下屬為瑞穗定製了一套工具,通過電力讓瑞穗有表情,甚至能夠伸手,這一系列的舉動讓家人們都難以接受,尤其是小兒子下人。十歲的他因為姐姐的古怪舉動被學校裡的人欺負,最終在他十歲的生日上爆發了,把播磨夫人盡力維持的假象戳破。事情也最終發生了不可想像的逆轉。
人生中會做很多選擇,但在文章裡播磨夫人的選擇可以理解為對女兒深切的愛意,亦可以理解為以此來逃避女兒已經無法再醒來的事實。真正的死亡是遺忘,當你最親近的人不再回憶起關於你的點點滴滴,那麼即使你還活在世上,也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東野圭吾從第三視角講述了這個令人唏噓的故事,而最小的兒子播磨下人爆發的片段引人深思。當自己心愛的姐姐已經不能再醒來,只是依靠電機械來支撐,他的心裡會有多大的傷害。而播磨夫人對女兒的執著也導致忽視了小兒子的內心真實想法。
不過好在,故事的最後,播磨夫人在夢中與曾經固執的自己和解,而瑞穗的情況惡化最終離開了人世,幸運的是,所有的朋友和愛她的人都會永遠記住她。
也許會有人認為播磨夫人的愛不能夠理解,但我想,普天下任何一位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意外,如果有一種方式能夠讓孩子永遠留在身邊即使她不會說話不會睜開雙眼不會有反應。但是每天一醒來我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樣看到我最心愛的女兒的臉,又有哪位母親不願意呢?另外,即便肉體可能不在人世了,但只要最親近的人覺得你的靈魂在,那麼就一定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