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訪古」——大峪輝泉保安寨的厚重歷史與魅力風景

2021-01-09 古韻汝州

『汝州訪古』——大峪輝泉保安寨的厚重歷史與魅力風景

賈順卿、賈豔強/文

陳素貞/攝影

輝泉保安寨,位於汝州市區東北18公裡許,大峪鎮高嶺村輝泉自然村南的山巔之上,是當地群眾在解放前躲避匪患的堅固堡壘。輝泉保安寨所在地區是汝州母親河—北汝河重要支流黃澗河和洗耳河的上源之一,王臺轄區的摩天寨主峰經劉河溝東嶺、鹽池坡、雙東窯東嶺、高嶺西坡西嶺、二道嶺、馬場嶺、輝泉東嶺往南延伸,形成一蜿蜒分水嶺,因地勢較高,又叫高嶺,高嶺村便由此而得名。輝泉保安寨就修築在這道高嶺的最南端山頂處,海拔約800多米,每到雨季,保安寨東側的洪水,流經上七裡溝中七裡溝下七裡溝,在同豐窯與高嶺東側、李溝、馬安駝、路泉流域水流交匯後,經火石溝石板河大泉溝硃砂澗劉窯許臺槐樹匯入安溝水庫。 保安寨西側的洪水則經輝泉西溝剪花口黑龍潭與輝泉北溝八池溝高嶺西側流域水流交匯後,經木蘭溝趙樓袁窯範莊寨灣朱溝黃嶺匯入馬廟水庫。

保安寨在輝泉村南邊的制高點上,憑險而築,南臨百米深的雙層石崖,形成天然屏障;北是上窄下寬的梯形陡坡,有蜿蜓曲折的小路連接山下村莊;東是一凹形山體,與向東延展的山嶺相連;西是一絕壁,下方向裡凹進20餘米,百餘平方的地面,下大雨也淋不著,村民稱它為大石窯,傳說是南蠻子採挖金礦石後形成的。再往下延伸,與康廟嶺相連,在下山崖的路口,舊時有一座古廟叫康王廟,廟前的古道是輝泉周邊村莊下山的交通要道,經郭坪、安窯、土道河、潘莊可到達米廟鎮及汝州市區。

保安寨築在雙層石崖頂端,四周是用石塊砌的堅固寨牆,中有大小不一的青石窯洞組成,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山寨目前保存完好,寨牆約8米高,東西長約70米,南北寬約45米,大致呈橢圓形,地勢南高北低,佔地面積約有5畝多,寨牆上設有女兒牆,留有警戒觀察用的瞭望口和射擊用的垛口。保安寨南端靠近石崖處的高地上修有數孔較大石窯,並有套間,為修寨大戶所居。寨內北面,依託寨牆修築一排11孔稍小的窯洞,為避難群眾所居,東南部也有部分石窯相對,形成一個小巷,東側有石窯兩孔,旁邊有石砌階梯通上寨牆。全寨共計有石窯洞35孔,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有28孔,可容納數百餘人居住。寨子東北角有一石拱寨門,高約2.5米,寬約1.8米,榆木寨門厚約6寸,門上方有二層炮樓一座。保安寨內沒有水源,日常用水全靠當時所居各戶在山下輝泉山泉取水,人擔驢馱上山,裝入盛水的盆盆罐罐內,以備生活所需,同時寨內有一個人工開鑿的石槽,用以餵養驢馬。

清朝末年,國運日衰,民生凋敝,社會動亂,土匪猖獗,動蕩的局勢讓人感到朝不保夕,人人自危。民國元年(1912年),輝泉村士紳賈中金首倡築寨保民事宜,並捐地3畝,趙永樣捐地2畝,用以築寨基礎。高嶺村的輝泉、八池溝,雷泉村火石嶺,米廟鎮潘莊村、一五張村等地部分村民熱烈響應。眾人同心協力,利用農閒時間,每天出勤60餘人,帶著鐵釺、鐵錘、鐵楔、鐵撬、鐵鏈、木槓等簡單工具來到山寨選址處,挖石築寨。一部分人就地取材,挖山破石,壘砌寨牆。另外一部分人在寨北山腳下採挖青石,靠數人合力,肩抬背扛,把100多公斤到500多公斤不等的青石塊運送到600米開外的山頂,修築石窯洞和寨門。這些先輩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早上天不亮就趕到工地忙碌,中午啃乾糧喝涼水,稍事休息就又開始勞作。他們靠不屈不撓向命運抗爭的堅強意志,歷時3年餘,共出工4萬多個,動用土石方1.2萬多立方米,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十分原始的工具,築成這座屹立在山峰之巔的堅固石堡。

民國十四年(1925年),村民們感懷修築保安寨的艱辛和山寨修成後的生活安定,在寨內鐫刻石碑一塊,上書「流芳百代」等字樣,並詳細記載了石寨修築的起因、過程、捐款人名單和數額,以紀念人們修築山寨的功績,供後人瞻養和緬懷。抗日戰爭時期,皮定均、徐子榮支隊大峪根據地曾把保安寨作為前方哨所之一,據險扼守,民兵在此執勤站崗,抗戰部隊也經常從此下山作戰,保安寨見證了那段艱苦難忘的烽火歲月,為臨汝、登封地區抗擊日寇做出了應有貢獻。解放後,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保安寨上居住的人們都陸續回到村子裡,寨子失去了往日的生機和避難的作用。20世紀60年代後期,村民養殖的羊由生產隊派專人放牧,目的是給生產隊造肥,解決那時缺少化肥的困難,為了減輕往南坡頂耕地送糞的勞苦,隊長讓羊把式把羊圈在寨上放養。1970年至1975年,高嶺大隊林業隊的20多位造林專業人員,也曾吃住在山寨上。保安寨上夏天比較涼快,比山下的溫度低,特別是南側的沒有後牆的窯洞,空氣對流,形成通風洞,中午在裡邊睡覺,還要蓋個東西,不然就會著涼以至於感冒。

輝泉保安寨至今已歷時百年餘,仍巍然聳立在高嶺村輝泉南坡山頂,見證了這片大地的百年滄桑巨變。早晨,朝霞普照山寨,陽光與山石相映成趣;傍晚,夕陽的餘輝從山寨慢慢退去,一切都逐漸沉寂平靜。平日裡山寨已沒有往昔人歡畜叫的熱鬧景象,唯有寨東山腰裡那棵500多年的老皂角樹,依然枝繁葉茂,生機勃發,鬱鬱蔥蔥。天氣晴朗時,站在山寨南窯頂向南遠眺,汝州城的輪廓清晰可見;東望,官頂山峰巒疊峰,滿目清翠;西看,石榴嘴山寨相峙而立;向北俯瞰,輝泉、高嶺、趙樓、同豐、王臺、棉花等村由近及遠,依山就勢,錯落有致,盤山公路曲曲彎彎,道道梯田層層疊疊。白天,老人們在樹萌下嘮嗑,大人們在田地裡勞作,小孩們盡情地玩耍,牛羊在山坡上吃草;傍晚,人們回家,牛羊進圈,晚霞飄揚著餘輝,山間升起了嫋嫋炊煙,一派祥和安逸的山村美景。

如今,保安寨已成了遊客、攝影人爬山觀景的好去處,節假日,遊客蜂擁而至,他們或登寨瞭望,或以山寨作背景合影留念,盡享四時美景而流連忘返。寨東山腰裡那棵老皂角樹,也成了遊客們照相的背景樹,並留下「神樹」福佑平安的美麗傳說。據傳,汝州城東一戶人家娶兒媳婦時,兒媳從鏡子裡看到一棵樹,客人和主家都非常驚奇,經辨認就是這根老皂角樹。喜事過後,這家老掌柜帶著新郎和新娘到大皂角樹下燒香叩頭,祈福保佑。

相關焦點

  • 青年雕刻家孫文和最新力作|《古寨曉韻》
    ▲ 《古寨曉韻》 孫文和 作坐看縷縷晨霧,靜觀嫋嫋炊煙,房前屋後宛若仙境,頗有「憑窗覽遍萬頃蒼翠,倚門望盡百裡雲海」之意。▲ 《古寨曉韻》局部和煦的陽光下,湖面波光瀲灩,碧水蕩漾。泛舟湖上,觀山聽水,美景盡覽。
  • 古詩|曲徑登臺觀古寨,遊園採果賞新桃
    汝州隨緣閣(新韻)樊忠義(汝州)汝北隨緣景色嬌,金鱗鳧鳥鬥粼梢。曲徑登臺觀古寨,遊園採果賞新桃。槐虯竹翠琴詩畫,疑是陶令四海邀。五絕《小署逢高考》文/玉清風(山東)小署普甘霖,清風爽術音。
  • 汝州蜘蛛山洪法寺歷史淺析
    汝州蜘蛛山洪法寺歷史淺析餘鸞、樊亞輝/採訪劉孟博、王國成/文陳素貞、樊亞輝/攝影洪法寺,又寫作鴻法寺,百姓俗呼「紅花寺」,位於汝州市區西南二十裡許,王寨鄉牛莊村南蜘蛛山頂。明正德《汝州志·寺觀》卷四記載:「洪法寺,在州西南三十裡,唐大定年建。」若按此說,洪法寺當建於唐代大定年間,然而對歷史稍有常識者均知此說之誤。因為從唐高祖李淵(618年)建立唐朝開始,直到朱溫滅唐建立後梁(907年)為止,唐朝共歷24帝289年(包括武則天、李重茂、李熅、李裕),先後使用了76個年號,其中並沒有「大定」這一年號。
  • 「汝州文史」韓裕如先生墓志銘,由陶春芳先生親筆書寫,珍貴!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刻石,前清光州(今河南光山縣)辛卯科舉人、汝州鄉賢曹卓然撰文,臨汝縣第一區小學校長陶春芳書丹。該墓志銘原石,2013年出土於焦村鎮李樓村韓氏墓瑩,今保管於紙坊鎮紙坊街韓氏祠堂,其碑文,載民國汝州紙坊《韓氏族譜》。汝州楊佔營、許宗合、劉孟博等共同抄錄並覆核。韓先生諱宗皋,字裕如。
  • 來虎尾古寨,邂逅葵花萬葉香
    就在今年,就在2018,就在這五月,虎尾古寨想邀你來,品品這醉人的葵花萬葉香。虎尾曾問過眾花,費心綻放,可收酬勞?眾花答:為有緣人,佛系收費。因此虎尾決定,七彩花田葵花節不收998,不收88,只要9.9!
  • 中省媒體看東寶丨初冬古寨景如畫
    初冬時節,荊門慄溪鎮大山深處的仙人巖古寨層林盡染,色彩斑斕,景色怡人。仙人巖古寨所處山體地質結構獨特,石灰巖層平疊,異峰突起,群山環繞,常年雲霧繚繞。從山腰盤旋而上,整個古建築面積有3平方公裡。據歷史記載,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敗走麥城之前,曾在此與東吳大將丁奉相聚,山寨相傳為關羽之子關平所築。
  • 汝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近現代警察制度的創始人!
    這裡的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位於汝州市區東北中嶽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後經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在中原四大名寺中保留下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築遺存,為中國建築史上留下厚重的實物資料,被古建專家譽為中國的古建博物院。唐代岑參、劉禹錫、元稹等人,都曾在此留下詩作。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古丈:古茶寨炎家坪現千年古茶樹3百多株
    吊腳樓上,推門見霧,遠眺見棲鳳湖,風景秀麗,吊腳樓的木質建築、阿婆的背上的背簍與深山裡的天然綠意融合,構成具有湘西特色的民居山水畫卷。高山產好茶,這裡有著千年種茶史。杜佑《通典》記載:唐代永順、龍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而炎家坪屬古溪洲,茶群如此大面積的存在,有可能為唐代貢茶產地,我們會進一步和專家聯合考察。」
  • 組詩:汝州端午文化節,古寨遺陶含底蘊,龍藤雕藝欲飛樓
    葉茂枝繁古槐樹,白雲禪寺譽瀛球。6,寫給隨緣閣端午文化節王國成詩詞天賴繞新梁,粽味香情浸古牆。端午承傳先哲智,隨緣大筆撰華章。12,眸借銀屏隨緣訪(新韻)辛長江眸隨影視隨緣訪,粽艾傳情念意長。十裡畫廊國翠匯,陌阡青翠鳥花香。奇石怪木存佳趣,故道虯槐韻古光。
  • 瀋陽萬象城「文藝復興三傑藝術展」帶你重回...
    化身「文藝三傑」致敬大師經典,揭開「文藝復興迷案」,瀋陽萬象城「文藝復興三傑藝術展」,開啟時間機器,直奔鎏金之境。重返文藝復興「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裴爾」文藝復興三傑代表作首次國內集結展出,在文藝巨匠雄渾凝重的筆觸裡,領略長達500多年厚重的歷史意蘊,赴一場恢弘的漫步時空之旅.站在穿越時空的審視視角
  • 本田翼攜手搞笑藝人有田哲平,主演漫改日劇「深海魚男」
    >  古谷實的原作漫畫「深海魚男」將被製作成日劇,主演由くりぃむしちゅー(日本的一個搞笑藝人組合)的有田哲平擔任。 保安富岡勇二意識到自己是在虛度人生,所以他為了改變自己努力地去結交朋友,卻被捲入各種麻煩的事情,「深海魚男」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 滄源縣的嘎多村,建了500多年,被稱為月亮古寨
    嘎多村是滄源縣典型的佤族山村,據考證,嘎多大寨已建成500多年,其歷史比翁丁村還要長100多年,是全縣鄉村建設歷史最悠久的村落之一,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佤民族傳統習俗。該村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佤族傳統民居,民風淳樸,他是佤族傳統拉木橋活動的發源地,村莊周圍是蓉樹遮天蔽日,翠竹形成一片,與傳統村落相得益彰,在滄源的東大門中鑲嵌著中寨的夢幻般的風景,具有良好的旅遊文化區位和環境優勢,但邊境村落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發展勢頭強勁,邊境村鄉風和諧。
  • 隆林德峨鄉馬弄寨:廣西百色唯一的、最後的苗寨古木樓完整建築群
    從南寧市驅車500多公裡,我們來到苗族古木樓建築群——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鎮那地村馬弄寨。路途雖遠,但非常值得。馬弄寨是現如今被譽為「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的德峨鎮,乃至整個隆林各族自治縣保存相當完整的唯一苗寨古木樓建築群。
  • 北海道「旭川」6大必訪人氣景點
    北海道自由行除了去札幌、函館、小樽等人氣觀光地旅行,也推薦到「旭川」走一趟!這裡可以參觀日本最北的動物園「旭山動物園」、以晶瑩雪花為主題的「雪之美術館」,還能品嘗濃鬱迷人的「旭川拉麵」。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大規模冰祭「層雲峽溫泉冰瀑祭」▋北海道第二大都市「旭川」也很好玩!
  • 日本三大古湯之一「白濱溫泉」的六大外湯巡禮
    和歌山的白濱溫泉,與有馬溫泉(兵庫縣)及道後溫泉(愛媛縣)並列為「日本三大古老溫泉(古湯)」。從飛鳥、奈良朝時代開始,以「牟婁の溫湯」、「紀の溫湯」為人所知,日本古書「日本書紀」和「萬葉集」中也可窺見白色沙濱海岸的美麗描寫。過往不少的天皇、宮廷人士曾慕名前來,為擁有超過1350年悠久歷史的超級溫泉地。
  • TWICE「孫彩瑛」Chaeyoung在馬尼拉機場躲避了敏感的保安
    在TWICE被引導通過機場的時候,其中一個保安做了一件讓Chaeyoung很難理解的事情。他把手放在Chaeyoung的肩膀上,引導她往特定的方向走,她很快就遠離了他。然後她雙手合十,表示自己很不舒服。
  • 河南省的縣市,排行榜第一名,歷史悠久風景如畫
    從中國上下發展了幾千多年的歷史來看,自古流傳下來的不僅是文化的博大,還有鬼斧神工的景色, 用中國人的話來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的人」,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在不經意間,不僅形成了許多美麗的景色,在中國各地、省、市之間也存在著一些美麗的城市, 今天談論的城市是河南省省會城市汝州市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大蜀道:一寨通遠古 擂鼓衍文明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大蜀道:一寨通遠古 擂鼓衍文明 2020-12-23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安日記」走紅朋友圈,​人人都活成了文案大師!
    仔細了解前因後果之後,我發現他們指的是再度走紅的一種文體——「保安日記」,即網友們模仿保安在微信群裡做工作報告的格式,以「x月x日,天氣,今日做了什麼…」撰寫虛構的流水帳日記。
  • 「每日要聞」「狗頭寨」之謎
    「狗頭寨」之謎在林州市原康鎮西華村村後,有一座山寨叫「狗頭寨」,多少年來,當地人都知道「王彥章坐鎮狗頭寨」,還有人說「王彥章坐船下原康」,說當年狗頭寨規模不亞於水泊梁山。但沒有一人能講出啥具體情節來。查閱資料,歷史上確有王彥章這個人,祖籍是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是五代時期後梁的一位名將。王彥章少年從軍,隨梁太祖朱溫轉戰各地。作戰驍勇,善使一桿鐵槍,衝鋒陷陣,奮疾如飛,因此號稱「王鐵槍」,以軍功成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節度使等職。帶兵與晉王李存勖長期對峙,後因兵力懸殊作戰失敗,被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