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漫,代表的是一種時代趨勢,是隨科技進步,必然產生的商業產物,目前這個時代,在中國,其實就是條漫時代,這是無可迴避的現實根據。
手機上看頁漫是非常累的,特別是劇情強對話多,字可能都看不清楚。條漫好處就是你手機屏幕是他的一格內容,並且是豎屏從上往下劃。
雖然它的存在是為了與手機閱讀相匹配,但無法否認,條漫與傳統頁漫相比,在分鏡和風格表達上有非常大的局限,手機上翻下滾的真的很難體會出分鏡感。
條漫以手拖動下滑來閱讀,因此它的視覺引導通常呈現為Z字型,在視覺引導上條漫已經比頁漫單一了很多。同時,下滑閱讀並不適合用來『欣賞』,更適合用來『瀏覽』,這就極大拉低了一部漫畫的內容要求。
「快消費」時代,曾經的文字閱讀導向至如今的短視頻和條漫(短幅),因此條漫的流行是市場主導的。
正因為市場催生了它的流行,使得很多條漫坐著迎合市場需求去進行創作,「快」(內容快、創作快、三次元消費者需求)使得國內大部分條漫以愛情、調侃、段子式漫畫為主,也因此創作者的浮躁和「不專業」使得國內條漫在內容、細節上有很大部分的缺失。
導致不受主流待見,但理論上來說只要規模上去了總會有精品出現的。
作為讀者,我認為方便閱讀是條漫的最大特徵,這種形式把格秒數的設置直接抹去,也無須推敲閱讀順序。一種單向的流媒體,加上取閱之方便,就閱讀而言無疑是極其省力的;
作為作者,條漫創作的難度相對來說較低,主要原因前述。同時,由於刊登平臺日益增多,入口門檻會如當年網文一樣無限降低,水平良莠不齊自是難免。
目前,我暫不認為優秀的條漫的在條漫中的佔比會比傳統形式的漫畫佔比大。畢竟傳統漫畫發展了這麼多年,並且至今仍在進化著。
更重要的,是傳統漫畫出版的篩選力度要強很多。但我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條漫也會發掘出其形式特有的敘述方式,特有的經營方式,那是後話。
最後,帶有內容的繪畫作品,重要的是畫面表現和畫面內容結合的相得益彰,充分表達了創作者的意圖即可,繪畫技巧、載體只是錦上添花,內容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