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漫流行是市場主導,形式只為能表達作者意圖,內容才是競爭核心

2020-12-15 宅小強的日記

條漫,代表的是一種時代趨勢,是隨科技進步,必然產生的商業產物,目前這個時代,在中國,其實就是條漫時代,這是無可迴避的現實根據。

手機上看頁漫是非常累的,特別是劇情強對話多,字可能都看不清楚。條漫好處就是你手機屏幕是他的一格內容,並且是豎屏從上往下劃。

雖然它的存在是為了與手機閱讀相匹配,但無法否認,條漫與傳統頁漫相比,在分鏡和風格表達上有非常大的局限,手機上翻下滾的真的很難體會出分鏡感。

條漫以手拖動下滑來閱讀,因此它的視覺引導通常呈現為Z字型,在視覺引導上條漫已經比頁漫單一了很多。同時,下滑閱讀並不適合用來『欣賞』,更適合用來『瀏覽』,這就極大拉低了一部漫畫的內容要求。

「快消費」時代,曾經的文字閱讀導向至如今的短視頻和條漫(短幅),因此條漫的流行是市場主導的。

正因為市場催生了它的流行,使得很多條漫坐著迎合市場需求去進行創作,「快」(內容快、創作快、三次元消費者需求)使得國內大部分條漫以愛情、調侃、段子式漫畫為主,也因此創作者的浮躁和「不專業」使得國內條漫在內容、細節上有很大部分的缺失。

導致不受主流待見,但理論上來說只要規模上去了總會有精品出現的。

作為讀者,我認為方便閱讀是條漫的最大特徵,這種形式把格秒數的設置直接抹去,也無須推敲閱讀順序。一種單向的流媒體,加上取閱之方便,就閱讀而言無疑是極其省力的;


作為作者,條漫創作的難度相對來說較低,主要原因前述。同時,由於刊登平臺日益增多,入口門檻會如當年網文一樣無限降低,水平良莠不齊自是難免。


目前,我暫不認為優秀的條漫的在條漫中的佔比會比傳統形式的漫畫佔比大。畢竟傳統漫畫發展了這麼多年,並且至今仍在進化著。

更重要的,是傳統漫畫出版的篩選力度要強很多。但我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條漫也會發掘出其形式特有的敘述方式,特有的經營方式,那是後話。

最後,帶有內容的繪畫作品,重要的是畫面表現和畫面內容結合的相得益彰,充分表達了創作者的意圖即可,繪畫技巧、載體只是錦上添花,內容才是核心。

相關焦點

  • 咚漫獨有閉環模式搭建海外動漫內容聯盟,條漫大賽催生優質國漫
    在今年,咚漫也聯手國際頂級條漫平臺Naver Webtoon和Line Manga組建了核心優勢明顯的海外動漫內容聯盟,以此完善國漫出海體系,藉助咚漫之星條漫大賽,國內的優質原創國漫作品將有更多機會在海外一展拳腳。
  • GQ、網易、文搖:公眾號為什麼都開始做條漫了?
    而且條漫會有條漫的獨特吸引力,比如人的表情、肢體等,能更加生動地表現一些文字無法表現的東西。 02 現在的客戶是否真的更喜歡漫畫的形式?  @網易噠噠:當然,新的營銷方式,更輕量化、短平快 條漫無疑是一種新的營銷方式,以更輕量化、短平快的特點,能夠迅速將時下流行熱點與廣告主的訴求相結合。
  • 漫改電影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的窘困
    口碑的兩極分化,是日本漫改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經常出現的情況,對畫風與原著改編等問題的爭論也由來已久。這就觸及了日本動漫改編的核心問題:講故事還是重視效?在原作中,五十嵐大介給出了「宇宙是一個生命體」的核心主題,講述了主人公琉花結識「海」和「空」兩位神秘少年後,受邀前往大海的中心,見證生命誕生和起源的故事。「我們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以及生命的緣由是什麼?」正如臺詞所闡述的那樣,影片講述了一個宏大的主題,而片中呈現的故事體量,基本只涵蓋五卷原作漫畫中約三卷的「主線故事」。
  • 《海獸之子》:漫改片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窘困
    分享到: 原標題:漫改電影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的窘困
  • 詭秘之主漫畫改編失敗:市場條件下的無奈博弈
    而這次《詭秘之主》漫畫至少表現出了三個問題,這些問題才是核心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是,用戶群分割問題、市場心態與成本問題、市場周期問題。1、表現形式導致用戶群分割:這個問題應該是國產漫畫最尷尬的一個問題了,並且在可以預見的時間中這個問題應該是解決不了了。
  • 短內容,才是國漫新機會?
    作者|顧 韓編輯|李春暉2017年以來,短視頻異軍突起,重塑著大眾的娛樂消費習慣與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形態。當年因網劇精品化浪潮退出歷史舞臺的碎片化短劇,搭載著豎屏的新概念捲土重來,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風口。2017、2018年左右,網際網路上就刮過漫改熱潮,然而作品大多沒能收穫太好的市場反響,改編效果往往會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困局。
  • 韓流漫畫《整容液》刷爆微信微博 為何我還不喜歡條漫?
    至於說喝不完的雞湯和營銷,指的是以陳安妮、郭斯特等人為代表的心靈雞湯式條漫,其中還有很多打著雞湯溫馨旗號的,其實在搞營銷的漫畫。以上提到的這些條漫,在微博當中動不動就有好幾萬的轉評量,可以說是相當火爆。從內容上分析,其實還是比較單一化的。基本上這些條漫的內容往往是走溫馨搞笑的路線,更別說那些雞湯式的條漫,那更是「感人」到不行。
  • 在無數條漫創作者死去的這個冬天,有人卻依舊能營收2億
    從圖文到條漫再到(短/中)視頻,在內容形式的演進中,新的形式迅速地蠶食和擠壓著舊形式的生存空間,瘋狂搶佔用戶的注意力和碎片時間。一時間新內容形式的演進似乎就代表著過往的衰落,但真相是否真如此,是否存在一些例外?百度內容生態中很重要的內容形式條漫也許能給我們一種答案的可能性。什麼讓條漫的子彈飛得比預想中更久了些?
  • 關於條漫創新技法的觀察
    而且早期的條漫大多是Q版或繪本風,故事也偏段子,所以被打上了「低端漫畫」的標籤,但隨著近些年快看等網漫平臺佔據行業主流,漫畫家們面對激烈的競爭,發揮種種創意,拓寬了條漫的題材和表現方式,讓讀者驚呼:原來條漫還可以這麼玩?以下總結幾種我觀察到的創新條漫表現形式:1.分格的創新——圓形畫幅。
  • 咚漫助力國漫崛起展翼出海,條漫大賽火熱進行中
    近期,咚漫平臺舉辦的第三屆咚漫之星條漫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本次漫畫大賽一方面旨在吸引更多漫畫人才開發優秀漫畫作品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本賽事儘可能地豐富國漫內容池,以競賽形式激發作者的創作熱情。
  • 網際網路時代,條漫會取代四格漫畫嗎?
    條漫作為適合屏幕閱讀的漫畫形式,自然大行其道。二、網際網路為條漫插上了起飛的翅膀如今,條漫與短視頻、段子等成為網際網路內容的代表者。在網際網路平臺的推動下,條漫的內容生產模式、商業變現模式也逐漸清晰、完善、專業。
  • 咚漫戰略布局海外市場,打造優質國際化漫畫IP
    咚漫,是一家連接全球漫畫市場的新興平臺,得益於其強大的海外發行能力,入駐咚漫的作者有機會讓自己的作品登陸到韓國、美國、東南亞、臺灣等地區,得到全球發行的機會。過去幾年,在國內頭部漫畫平臺的激烈競爭中,咚漫穩紮穩打,憑藉著自身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高質量的漫畫內容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並在一步步探索中迅速完成了自我迭代更新,逐漸成為漫畫市場中的新星平臺。
  • 《武漢自述》條漫刷爆朋友圈 揭秘作者創作歷程
    松風說,「雖然不能像一線的醫護人員那樣去抗擊疫情,但是我們作為媒體人,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為武漢加油。」兩個人一拍即合,很快開始商討起創作細節。他們邀請了常曦月和王亭兩位插畫師加入創作團隊,最終決定以條漫的形式呈現擬人化的武漢。
  • 快看漫畫是國內首家條漫平臺,創新是快看漫畫發展的基石
    面對這樣的競爭形勢,快看漫畫選擇避其鋒芒,展開差異化競爭的策略。內容差異化。縱觀2014年國內漫畫平臺,絕大多數受日漫影響,以少年漫、熱血漫為主,頗受男性讀者歡迎。然而,以女性讀者為主的少女漫,難覓蹤跡。
  • 咚漫聯合海外動漫內容聯盟,助力國漫出海作者年收入超百萬
    聯盟成員中,Naver Webtoon為韓國條漫平臺,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條漫平臺,其業務覆蓋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Line Manga是日本第一的條漫平臺;Line Webtoon在東南亞地區的條漫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位,同時在北美也處於領先地位。海外動漫內容聯盟擁有數量巨大的、高粘度的用戶,為國內優秀作品出海提供了堅固的基礎。
  • 當日漫賣腐賣肉成風,引入美漫能否淨化國內漫畫市場?
    此外,雙方還將共同打造國內首部漫威超級英雄漫畫,並攜手中國漫畫作者創造中國超級英雄,為全球漫迷呈現具有時代感的中國英雄。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那麼,這樣的合作,對網易、對中國市場而言,會產生怎樣的積極作用呢?
  • 一場中日條漫大賽,騰訊動漫如何捲動年輕群體集體創作?
    1月15日,騰訊動漫與日本漫畫巨頭集英社聯合舉辦的中日條漫大賽截止徵稿,進入火熱評選階段。此次大賽,中國賽區以「世界奇思妙想」為創作方向,內容題材不限,涵蓋校園、戀愛、社會熱點、生活等多方面,內容長度不少於80格。
  • 咚漫之星條漫分賽頒獎在即,人氣作者韓景察受邀出席
    11月3日,2018「新星杯-咚漫之星原創條漫分賽」將迎來最終的線下頒獎盛典。咚漫平臺高人氣作品《歐巴,你不會愛上我吧!》作者韓景察確認將出席此次在杭州舉行的頒獎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
  • 騰訊動漫推出「漫動畫」:豎屏時代,漫畫的「短視頻」策略
    這種背景下,日本企業都開始開拓起無需橫置手機就能觀看的豎屏視頻市場。在ACGN領域,日本遊戲業界早已順應移動網際網路的潮流進軍手遊市場,開拓新的商業模式。傳統漫畫出版社除了推出網絡漫畫平臺,將紙質雜誌上連載的漫畫電子化並刊載適豎屏閱讀的四格漫畫、條漫等網絡漫畫,也在探索如何將漫畫IP改編成更合大眾流行趨勢的內容形式。
  • 觀察丨「條漫」如何成為網絡漫畫的主流?
    條漫脫離了由紙張所限制的敘事節奏,漫畫家可以從上往下不間斷地連續排列故事,而不用考慮因為翻頁導致的停頓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不受篇幅所限、便於手機閱讀的條漫已成主流。以創建於2014年底的快看漫畫為例,平臺以原創條漫生產為主要內容,共有網絡漫畫作品1000餘部,粉絲數過百萬的作品15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