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產婦分娩時直接把寶寶拽出來!生娃姿勢盤點,除了拽還有什麼

2020-12-14 奶豆育兒

很多外國女性把生寶寶當成一件「神聖」的事情,因為這是孕育新生命的一個過程。

外國產婦大部分都不會選擇打無痛,因為媽媽們也把「感受生娃時的疼痛」作為一件必經的、值得讚揚的勇敢行為。

外國產婦生猛直播生娃,媽媽把娃直接拽出來

許多女性對於自己光著生娃這件事表示很尷尬,覺得看見的人越少越好,甚至連接生醫生是男的都覺得尷尬。

外國的這位媽媽生娃「不走尋常路」,開直播分享自己的分娩過程,讓大家一起迎接這個新生命的誕生。

在寶寶的頭出來之後,這位生猛媽媽直接伸手去拉住寶寶的頭把寶寶從體內拖拽出來,之後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身前。

這個舉動可謂是驚倒了一大片網友,觀看了這場直播的觀眾也紛紛給這位媽媽豎起來大拇指:生猛!

孕育的是個很美的事情,也是件很兇險的事情,新手媽媽對於生寶寶這件事總是會帶著一點點恐懼,多了解一些生產姿勢,會緩解媽媽很多緊張的情緒。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生娃都有哪些姿勢吧。

第一種:躺著生寶寶

躺著生寶寶也分兩種,一種是最常見的使用率最高的仰臥式,一種是側臥式。對於體力比較差的媽媽,躺著生更省力一些。

①仰臥式:這種姿勢就是媽媽躺在產床上,兩腿張開準備分娩。

②側臥式:側臥式就是產婦側著躺在床上,丈夫或者助產士把媽媽的一條腿抬起來,這樣產婦會比較省力,生寶寶也比較容易。

用力方式也很重要,醫生會讓媽媽找到「便便」的感覺,每一次用力都要堅持10-15秒,用力綿長且持久寶寶生的才快。

第二種:自由體位生寶寶

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建議孕婦採用自由體位生寶寶。

①站著生

這種生寶寶的姿勢在電視劇流行之前很少人知道,明蘭站著生寶寶的樣子,給一大波網友更新了生娃「知識」點。

站著生寶寶對產婦緩解自己的焦慮和緊張情緒有很大幫助,站著的姿勢不像躺著那麼固定,媽媽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多一些。

站著生寶寶媽媽也會受到「地心引力」的「BUFF」加持,寶寶會出來的更快。有個小缺點就是,醫生對於產婦的狀態不太好把握,不方便接生。

②跪著生

媽媽跪在床上,身前放一個助產球,或者雙手抓住床頭生寶寶。

其實自由體位能減少媽媽會陰的撕裂程度,多在產前動一動,產程會更快。

自由體位最好還是丈夫陪同,丈夫幫助妻子調整姿勢,給妻子鼓勵,分娩中的媽媽會更輕鬆。

第三種:水中分娩

有些醫院親切的稱呼水中分娩出生的寶寶為「海豚寶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選擇水中生產。

溫熱的水能夠幫媽媽放鬆肌肉、舒緩情緒,在水中水的浮力也能讓媽媽生產更輕鬆,而且水也能緩解一些疼痛感。

我國也有許多明星選擇水中分娩,謝依霖在微博中曬出了自己水中分娩的「戰績」,一盆血水,並感嘆媽媽的偉大。

現在不少媽媽對於生寶寶很恐懼,還有不少媽媽產前偷偷給醫生塞紙條:有危險保我!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時,不僅也感受到了一絲辛酸。

其實媽媽們也不必太過恐慌,我國的醫療設備還是很完善的,只要媽媽在孕期定時產檢,聽醫生的話好好保護自己,就一定能平安生出健康的寶寶哦。

各位媽媽是用哪種方式把寶寶生出來的呢?會不會選擇水中分娩呢?

相關焦點

  • 外國產婦直播「拽娃」,獨自生娃太輕鬆,網友:這真的學不來
    外國寶媽直播「拽娃」,生娃方式太「豪氣」卡戴珊家族一直備受關注,他們的真人秀節目給我們展示了各個家庭成員的生活。其中,大姐考特尼·卡戴珊在2009年,直播生子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不小的討論,因為她的生娃方式太「豪氣」了。
  • 產婦分娩時,寶寶都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生產方式分為「順產」和「剖腹產」在以前,女性的分娩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咬著牙硬生,也就是順產,當時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很多產婦都因此喪命。可隨著醫療技術逐漸完全,出現了「剖腹產」這另一個選擇,如果產婦出現胎位不正,胎兒臍帶繞頸、產婦沒有意識不能自主分娩等情況,都會採用剖腹產來取出胎兒,大大保證了胎兒和產婦的安全。
  • 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
    「躺著生孩子」,這是社會主流群體,對於分娩姿勢的基本認知,絕大多數的順產婦,都是採用這種姿勢生產的,但順產姿勢不是只有這一種哦。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躺著生孩子,是最好的分娩姿勢嗎?」
  • 生娃姿勢千百種,「橫躺站跪」看你適合哪一種,媽媽看了漲知識
    在傳統觀念,和面前大眾的思想裡,生孩子就要躺著仰臥生,產婦疼的滿頭大汗,接生婆在下面喊「頭出來了!再加把勁兒!」漲知識的電視劇,站著生孩子也行莎莎在家休產假,在家無聊追劇,看見一個生娃姿勢覺得很有意思,就截屏給我看,還跟我說,原來還能站著生孩子啊。
  • 女性分娩姿勢大全,生孩子不止可以「躺平」,這些姿勢也便於生產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相信每個準媽媽都在期待和寶寶見面的那一天,每天除了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說話,就是在準備分娩時所用的東西,不過,越是到了預產期,孕婦們就會變得膽小,一是大部分女性都對產房有一種本能的懼怕
  • 為什麼產婦生寶寶的時候都選擇仰臥式,跪著生寶寶會不會更輕鬆?
    其實生孩子的姿勢並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好幾種,包括仰臥式、側臥式、前傾跪式、蹲坐式、站立式等,但是我們最常見的姿勢就是仰臥式,也就是我們在醫院生寶寶時候的截石體位。 並且在子宮收縮的時候,很多產婦會有腰酸痛,背痛等情況。 躺著生寶寶的好處還在於產婦在分娩的時候腰背有所依靠,在產婦很累了的時候,宮縮間隙時可以進行短暫的休息,也能讓體力有所恢復,減少疲勞感。
  • 分娩姿勢大全!最安全、最省力、最尷尬的各是什麼?產前看少受罪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分娩姿勢大合集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影視劇中,產婦好像都是躺著生的,也有不少人認為古代只有這種生娃姿勢,但實際上在最安全分娩姿勢:1、截石位也就是仰臥位生,是現在最常見的分娩姿勢。
  • 非洲媽媽生娃走紅,生娃姿勢太「奇葩」,網友看後:這誰受得了?
    更奇葩的是,非洲產婦生娃的姿勢太奇葩,像"母雞下蛋"一樣,可以想像大概是採取站立或跪趴的方式,這樣生娃也是對體力的考驗。分娩時的狀況非常重要,產婦要提前學習一下相關的醫學知識,了解生孩子的過程,自己在分娩的時候能夠知道每一步該做什麼,不至於慌亂之下浪費太多精力,可以讓生娃更加順利。分娩過程很重要,寶媽們要注意這些問題。1.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生活中這種生孩子的姿勢真的不常見,如今的社會可以說幾乎沒有,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並不能否認這種生產姿勢的真實性。其實這種生產姿勢,精準地利用了重力原理,有一定重量的胎寶寶,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能夠為其提供從母體中排出的助力,可以說生娃比較容易。
  • 強悍女子醫院門口分娩,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生育過程驚呆
    生孩子在大眾的印象裡都是非常漫長而艱難的,可就在上個月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產婦還未來得及進醫院分娩,就在門口的停車場處生下了寶寶。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女子分娩過程驚呆6月19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產婦站在醫院門口的停車場裡,旁邊是攙扶著她的丈夫,另一邊是助產士在為她提供幫助。
  • 順產時孩子被一把拽出來是什麼感覺?聽過來人怎麼說,別不好意思
    順產時孩子被一把拽出來是什麼感覺?聽過來人怎麼說,別不好意思茜茜媽媽表示自己生孩子時就是順產的,孩子生產之前自己情緒非常不穩定。但當孩子被拽出來的那一刻,自己心裡感受到了一瞬間的放鬆。生產前和生產後情緒落差非常大,心理變化也非常大。
  • 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不會引來鯊魚嗎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達,產婦生孩子除了能通過順產或者剖腹產的方式,還有水中分娩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國外非常流行,這些產婦有的會在家裡進行水中分娩,甚至有些產婦在下海的遊泳的時候,就順便生了個娃。這時候,這位產婦生完孩子後,也從海裡輕鬆地走了過來。丈夫馬上過去問候產婦,想過去扶一下她,結果她完全不用丈夫攙扶,完全不像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輕鬆自在地上岸看孩子。這產婦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看了不由得發表了評論:這樣在海裡分娩,不會引來鯊魚嗎?
  • 「生完半小時了,你還在掏什麼」?產婦斥責男醫生,得知原因道謝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生娃的痛苦每一位寶媽都經歷過,而且越來越多的男同胞們也受到科普,懂得女人們的不容易。然而除了痛苦以外,還有不少事情讓產婦感到尷尬萬分,甚至想都想不到。小齊是一個年輕姑娘,她從小就被父母養育得很好,因此比同齡人晚熟太多。
  • 90後產婦生娃有「生理需求」,臉紅強忍,醫生:見怪不怪就地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最近收到了寶媽小雯的投稿:在生娃時突有「生理需求」,本來一直臉紅強忍,幸好醫生經驗豐富看出來,並表示見怪不怪就地解決就好。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由於小雯是新手媽媽,所以分娩時還是沒有什麼經驗的,又看到幫助接生的醫生好像是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不免更加緊張。
  • 順產分娩時,寶寶咋從產道中爬出來的?帶你看清全過程,真心不易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預產期來臨後,準媽媽就需要經歷陣痛,然後伴隨著宮口的全開,寶寶很快就會降臨,有人會問,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是寶寶自己努力的爬出來的,還是媽媽使勁擠出來的呢?
  • 分娩時,有的產婦疼得要命時間長,有的時間短很輕鬆,是什麼原因
    當胎兒也越來越大,孕媽媽就開始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分娩方式。雖然說分娩方式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剖宮產,另一種是自然分娩,當然了,為了寶寶和產婦,一般都會選擇自然分娩,況且現在醫院也是提倡自然分娩。
  • 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聲就落地,產婦懵了醫生直搖頭
    產婦剛上產床就生了,娃「呱唧」一直就落地小竹快到預產期了。但她並沒有著急,她是頭胎,聽人說從見紅到生產需要一段時間,而她家離醫院很近,大約半小時車程,等到見紅的時候再往醫院走就行。隨著預產期越來越近,小竹也急躁起來。
  • 90後產婦生娃時有了「生理需求」,男醫生:見多了,現場解決
    另外除了產前產後的種種問題,寶媽分娩時也會有可能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有些真的很讓人尷尬。90後產婦生娃時有了「生理需求」,男醫生:見多了,現場解決去年我妻子的小表妹琳琳和自己相識多年的男朋友修成正果,舉辦了婚禮,婚後小兩口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非常幸福。而且像很多同齡人一樣,婚後剛半年琳琳就懷上了一個小寶寶,前陣子來到了預產期住進了醫院。
  • 醫院門口站著就把孩子生了,最強孕婦怎麼養成?跟分娩姿勢有關
    產婦後來表示,這是她的第兩個寶寶,本來就預料生產會比較順利,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國內也有個別體質強的媽媽,買菜的路上把孩子生了,生完拎起菜和孩子,沒事人一樣回家了。不知道準備生產的孕媽們,會不會羨慕這些地表最強孕媽。
  • 謝依霖生二胎依然水中分娩:想要水中分娩,這些內容你不能不知
    喜愛孩子的她號稱要生足四胎,果然她也是這麼做的。2020年的春天剛剛來臨,她就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實現了兒女雙全,湊成了一個「好」字,可以說是娛樂圈家庭幸福美滿的女性代表啦。謝依霖很幸運,她的二胎是在產檢的時候發動的,當醫生檢查後發現已經骨開二指了,直接住院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