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門口站著就把孩子生了,最強孕婦怎麼養成?跟分娩姿勢有關

2020-12-14 佑媽育兒經

生孩子是一道坎。

有人疼了三天三夜;有人睡了一覺就把孩子生了。

新聞報導中也不乏走著走著路,孩子就咣當一下掉落到地上的。

最強孕媽站著生孩子

在外國網友上傳的這個視頻中,孕媽剛來到醫院門口,就站著把孩子生了。好在產科醫生及時接住了新生兒,旁邊的人都看傻了眼。

產婦後來表示,這是她的第兩個寶寶,本來就預料生產會比較順利,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國內也有個別體質強的媽媽,買菜的路上把孩子生了,生完拎起菜和孩子,沒事人一樣回家了。

不知道準備生產的孕媽們,會不會羨慕這些地表最強孕媽。

保持直立提高分娩效率

每個人的體質和條件不同,導致分娩的過程也不盡相同。但是研究卻表明,直立分娩能提高子宮的效率,縮短分娩時間,讓宮頸打開得更好。

換句話說,保持直立可以加寬骨盆的生產通道,讓寶寶更容易生出來。

兒科醫生的詳細解釋是,當孕婦直立的時候,在懷孕激素作用下已經鬆弛的骨盆關節更容易發生變形, 產道肌肉得到更自然地拉伸,降低了撕裂的可能性。

嬰兒出生的時候都是頭大、肩膀寬,骨盆關節打開得更好,嬰兒更容易出來。

躺著不是生孩子唯一方法

當然,我們不是鼓勵所有孕媽站著生孩子。

保持直立是一種有助分娩的好方法。

直立的姿勢包括站著、靠著、走著或者蹲著。孕媽可以在宮縮發生的時候保持直立,比如靠在牆上或者趴在家人的身上。在宮縮的間歇,斜躺在床上休息。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生孩子沒有一個「最佳」姿勢。

重要的是,孕媽們可以提前了解都有哪些生產的姿勢,經過檢驗的成功分娩姿勢也許有借鑑意義。

科普5種分娩姿勢

在國外,水中生孩子是一種正在被大力推廣的分娩方式。除了泡在水裡增加了分娩順滑度,坐著的姿勢也有利於順利分娩。

坐姿孕媽坐直,兩腿儘量分開。這個姿勢可以加寬骨盆的開口。

醫生表示,其中分娩效率最高的姿勢是半蹲半坐在矮凳上,可替代的選擇是跨坐在馬桶上、椅子上或分娩球上,如果孕媽因為使用了鎮痛劑而必須待在床上,可以跨坐在床角上。

蹲姿蹲姿對媽媽和嬰兒都有好處。

它可以加寬骨盆開口,緩解背部疼痛,加快分娩的進程,同時放鬆會陰肌肉,使它們不易撕裂,改善寶寶的氧氣供給,甚至促進胎盤娩出。

不過,孕媽們在蹲著的時候,一定要找個支撐來保持平衡。因為蹲姿會讓宮縮更有力,也就更疼痛,一定注意別摔掉。

跪姿跪姿對緩解難以承受的宮縮、消除背痛或讓臀位的寶寶轉身都很有幫助。

這個姿勢也很容易變換為其他姿勢:比如降低重心,坐在自己的腳後跟上,成為跪蹲式,或變為四肢著地。

站著或靠著

多走動有助於分娩進展得更迅速更有效率。

所以醫生建議孕媽們在發生強烈的宮縮時,讓自己保持直立狀態,比如靠在牆上或家人身上,或者把頭靠在高桌子上的枕頭上。

側躺

辛苦工作的身體需要得到休息,所以孕媽們也要躺下來。

側躺是一種比仰面朝上躺更好的選擇,最好是左側躺,可以在雙腿之間墊一兩個枕頭來讓骨盆保持打開。

多長時間側躺一次,每次側躺多久,取決於孕媽們的分娩情況。

如果想讓又痛又快的分娩慢下來,就採用側躺式,尤其是在強烈宮縮到來的時候。

如果想讓拖延的分娩加速或提升宮縮的效率,就在宮縮時採用跪姿或蹲姿,在兩次宮縮的間隙回到側躺式。

結束語:在宮縮的時候想著「直立」,在宮縮的間隙想著「休息」。 如果有條件,就在分娩課上或者家裡練習這些姿勢。在分娩中,不斷試驗,直到找出最能幫助孕媽們應對不適、促進分娩進展的姿勢。懷孕已經很辛苦了,就為生產多做一些準備,讓分娩來得更順利些!

相關焦點

  • 強悍女子醫院門口分娩,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生育過程驚呆
    生孩子在大眾的印象裡都是非常漫長而艱難的,可就在上個月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產婦還未來得及進醫院分娩,就在門口的停車場處生下了寶寶。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女子分娩過程驚呆6月19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產婦站在醫院門口的停車場裡,旁邊是攙扶著她的丈夫,另一邊是助產士在為她提供幫助。
  • 最強孕婦當街極速分娩,生完淡定拎菜走人,落紅就快生了嗎?
    網友大呼,真是史上最強孕婦,這才是真正的順產!真好奇,她不疼嗎?將來這孩子如果問,「媽媽,我怎麼來的?」媽媽就可以回答,「買菜送的!」。看到這幅畫面,筆者也擔心,新生兒那麼小,站著分娩摔到地面上怎麼辦?而且簡單的消毒後就帶回去,不用住院觀察、打疫苗嗎?就算不是生第一胎,同樣很辛苦,不去入院也就算了,沒有人可以接產婦回家嗎?還要自己拎菜,抱著新生兒回家,這畫面太讓人心酸了!
  • 生娃姿勢千百種,「橫躺站跪」看你適合哪一種,媽媽看了漲知識
    漲知識的電視劇,站著生孩子也行莎莎在家休產假,在家無聊追劇,看見一個生娃姿勢覺得很有意思,就截屏給我看,還跟我說,原來還能站著生孩子啊。其實生孩子的姿勢不止有影視劇演的躺著生,還有好多姿勢幫助媽媽生寶寶,莎莎興致勃勃的跟我討論了起來,正好她快生了。
  • 羊水破了,丈夫出差,孕婦深夜獨自帶大寶去醫院分娩
    半夜,孕婦的羊水突然破了,她丈夫出差了,全家都在路上,懷孕的母親不得不克服身體上的不適,半夜,她一個人帶大寶去醫院分娩。懷孕的母親帶著大寶來到醫院後,醫生安排她躺在移動床上,而大寶擔心母親的容貌,於是她跟著母親進了產房。經過艱苦的勞動,懷孕的母親成功生下了二寶。
  • 生猛產婦分娩時直接把寶寶拽出來!生娃姿勢盤點,除了拽還有什麼
    外國的這位媽媽生娃「不走尋常路」,開直播分享自己的分娩過程,讓大家一起迎接這個新生命的誕生。在寶寶的頭出來之後,這位生猛媽媽直接伸手去拉住寶寶的頭,把寶寶從體內拖拽出來,之後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身前。第一種:躺著生寶寶躺著生寶寶也分兩種,一種是最常見的使用率最高的仰臥式,一種是側臥式。對於體力比較差的媽媽,躺著生更省力一些。①仰臥式:這種姿勢就是媽媽躺在產床上,兩腿張開準備分娩。
  • 謝依霖生二胎依然水中分娩:想要水中分娩,這些內容你不能不知
    臺灣女星HOLD姐謝依霖在2018年結婚,然後同年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喜愛孩子的她號稱要生足四胎,果然她也是這麼做的。2020年的春天剛剛來臨,她就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實現了兒女雙全,湊成了一個「好」字,可以說是娛樂圈家庭幸福美滿的女性代表啦。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而生產姿勢作為一種不常提起的話題,很多女性對此也不是很了解,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生產姿勢呢?孕婦站著生娃,不是奇談,是真實存在在《知否知否是綠肥環瘦》的電視劇中,有些觀眾看到女主角站著生孩子的畫面,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懷疑是編劇的腦洞。
  • 女子在醫院門口站著生娃,孕晚期臨產前有哪些徵兆要去醫院?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佛羅裡達州一名產婦還沒來得及進醫院,就站在門口生下了寶寶。所幸助產士及時趕到,一把接住了孩子。視頻顯示,女子當時站在停車立場裡,一名助產士在她身旁提供幫助。女子疼得大叫,附近兩名警察也聞聲趕來,並詢問是否需要幫忙。
  • 緩解陣痛的6個姿勢!助力分娩!
    出現規律宮縮之後,孕婦們就要去醫院待產了,在分娩之前,我們還會出現陣痛 很多孕婦會選擇一動不動地躺著。下面跟大家解釋~ 利用重力對付陣痛 分娩是每一個健康的女人具備的自然能力,可以藉助自然的力量幫助分娩比如藉助重力就很有效果,等待分娩的過程中,站立,坐在椅子上,蹲著,挺起上身的姿勢等都能推進子宮收縮和胎兒出生,產婦的姿勢在方向上如果和重力的方向相同就會很省力。
  • 謝依霖水中分娩生二胎,曾放言要生4胎,給孩子取名「平安喜樂」
    01謝依霖水中分娩生二胎,曾放言要生4胎,給孩子取名豪放的性格不單單只是在她的工作上體現,就連生孩子也是嘗試了與常人不同、危險係數更大的「水中分娩」。「水中分娩」,顧名思義就是在水中生孩子。寶媽需要坐在一個裝滿溫水的大水缸裡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採用順產的方式把孩子生下來。但相比普通的順產,在水裡孕婦的痛苦會減輕很多,對孩子也有好處,溫水使得孩子感覺自己還在羊水裡,更容易接受外面的世界。
  • 女性分娩姿勢大全,生孩子不止可以「躺平」,這些姿勢也便於生產
    ,二是不懂得分娩流程,害怕自己到時候因為疼痛沒法好好的配合醫生,反到弄出一些差錯,其實,產婦大可不用這麼擔心,分娩的時候,醫院都會有醫生、護士、助產士等專業人士來幫忙,按照助產士指導的步驟來就可以,可以減少很多疼痛,不過,分娩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冷知識」,護士是不會輕易告訴你的,那就是產婦分娩時到底需要用哪種姿勢來分娩。
  • 謝依霖倆孩子都在水中分娩,Ella卻嘗試失敗,網友:有點可惜
    這種生產方式在國內並不是很常見,而且很多孕媽都不敢嘗試,但娛樂圈就有這麼一位女士,兩次生產都是水中分娩。案例:前不久HOLD住姐又生二胎,並且又是水中分娩。這不僅讓我想起之前在《新生日記》裡面謝依霖大談水中分娩的體驗,還笑著說自己生之前還去吃了麻辣燙,因此宮縮的時候以為是自己胃痛,也是笑料爆出狀況不斷了。這時隔不久又在水中生完二胎,本沒打算水中生產,沒想到去產檢,醫生發現開兩指了,趕緊再次安排水中分娩,還發微博稱孩子的臍帶打結了實在可怕,不過也是順利平安的生下寶寶了。
  • 知否明蘭站著生孩子,為何醫院卻是躺著生,網友:能生就行唄
    不過現在在醫院都是躺著生,而明蘭為何是站著生,或許有許多和我一樣疑問的人,今天我們就看看為何生子還可以站著生。一、生孩子的常用幾種生產方式。1.躺著生這是我們最常見,也是在醫院最常用的生產方式。適合:宮口開的順利、難產的孕婦2.坐著生在醫院也是有的,坐在分娩凳,並把雙腳搭在凳子上用力。特點:符合自然規律,改善胎盤血流,緩解孕婦緊張情緒,節省時間。
  • 孕婦在美墨邊境被迫站著分娩還沒脫衣服,美國卻是另一番說辭
    在醫院外或沒有醫療救助的情況下分娩的風險可能危及生命或導致長期殘疾。尋求庇護的人普遍存在的潛在健康問題,如營養不良、貧血、傳染病和性傳播感染,可能使孕婦面臨更高的風險。」 然而作為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執法機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在2月16日事件發生後幾天發布的一份報告,報告中描述了一個相互矛盾的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 產婦分娩被數十人圍觀,醫院回應:是實習生學習,網友:看猴呢?
    產婦小趙在被醫生推進產房的那一刻驚呆了,以為進錯了房間,裡面整整齊齊地站著十幾個男士,醫生跟小趙說是實習醫生。整個分娩過程,小趙被這些男醫生圍觀著,小趙放鬆不了,致使分娩過程不順利,最後只好順轉剖。產婦分娩本身就疼痛無比,分娩的媽媽要全力配合醫生的指令,忍著強大的痛苦才能把孩子生下來。被這麼多人圍觀,不僅分散注意力,影響媽媽生產,也是對媽媽的不尊重。生完寶寶的小趙說:"我生孩子又不是表演,對我太不尊重了。"網友評論說道:"看猴呢?"
  • 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說起分娩,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肯定是這樣的:孕婦躺在床上,不停地大喘氣,滿頭是汗,痛不欲生,四周圍了一圈醫護人員忙前忙後,還不忘給產婦加油鼓勁。「躺著生孩子」,這是社會主流群體,對於分娩姿勢的基本認知,絕大多數的順產婦,都是採用這種姿勢生產的,但順產姿勢不是只有這一種哦。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躺著生孩子,是最好的分娩姿勢嗎?」
  • 分娩姿勢大全!最安全、最省力、最尷尬的各是什麼?產前看少受罪
    其實,生孩子的「花式姿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生不了。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分娩姿勢大合集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影視劇中,產婦好像都是躺著生的,也有不少人認為古代只有這種生娃姿勢,但實際上在《諸病源候論婦人將產病諸候》就有寫到:「婦人產,有坐有臥」,這下大家清楚了吧,古代生孩子,就要坐著生、站著生和躺著生的了。
  • 為什麼有些孕婦懷孕後從不吐,而有些卻吐到生,醫生:和孩子有關
    >對所有懷孕的女人來說都是很煎熬的事情,更有很多的孕婦在懷孕期間,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孕期反應,懷孕後,女性朋友不僅要接受身體的「煎熬」,其孕婦的身體也會發福、走樣等等,甚至有的孕婦還要經歷生理上的痛苦,可是,等到分娩的那一刻,寶寶降臨後的幸福,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 最「霸氣」孕婦:買菜順便生了個娃,網友:地表最強寶媽
    但為什麼有的人生孩子,卻是如此簡單呢?還記得前段時間,有一段視頻,視頻當中的女主人公,也被網友們戲稱為「最霸氣孕婦」。原來這位懷著孕的寶媽,胎兒明明已經九個多月了,可還是在家閒不住,挺著大肚子便直接去集市上買菜。可是令她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出門買個菜,竟然還「順便」生了個娃。原來這位寶媽在趕集的過程當中,腹中突然一陣絞痛,便知道自己這是要生孩子了。
  • 謝依霖二胎生了!老公陪她在水中生產,水中分娩都有哪些好處?
    在謝依霖懷孕的幾個月裡,總會看她曬自己的孕婦照,有時是自己的,有時是跟女兒一起。當時就很期盼,她什麼時候生寶寶呢?在她女兒剛出生11個月的時候,謝依霖宣布自己懷上了二寶。說真的,剛開始我是有些詫異,怎麼這麼快就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