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

2020-12-14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說起分娩,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肯定是這樣的:

孕婦躺在床上,不停地大喘氣,滿頭是汗,痛不欲生,四周圍了一圈醫護人員忙前忙後,還不忘給產婦加油鼓勁。

「躺著生孩子」,這是社會主流群體,對於分娩姿勢的基本認知,絕大多數的順產婦,都是採用這種姿勢生產的,但順產姿勢不是只有這一種哦。

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

「躺著生孩子,是最好的分娩姿勢嗎?」

顯然不是,仰臥式分娩法存在很多缺陷,但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主要是這種姿勢,最利於醫護人員處理問題

除了仰臥式分娩法,小編給孕媽盤點一下,這幾種產姿,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1)站立式分娩法

這種分娩姿勢,是歷史最悠久的,據科學家考證,在遠古時期,女性在分娩時都會找到一棵樹,然後雙手緊抓樹枝,以半蹲姿勢完成整個生產過程。

埃及法老宮殿、古巴比倫文物以及很多歷史悠久的壁畫中,都能找到相關圖像描述。

優點:站立分泌的孕媽,能自行分泌出更多的內啡肽物質,該物質類似於嗎啡,能有效鎮痛;地球引力幫助胎兒儘快娩出,加速產程進行;站立分娩的寶媽,能更快出奶,確保寶寶,能第一時間喝到母乳。

缺點:由於沒有依靠,站立分娩完全依靠女性自身體力,一旦腿軟,後果不可設想;胎兒在娩出瞬間,要是沒被接住,會直接掉在地上。

2)側臥式分娩法

比較少見的分娩姿勢,孕媽要側向躺著,背部蜷縮起來,需要有人配合將孕媽一條腿抬起

醫院很少採用這種分娩姿勢,多數為個人在家使用,難度係數較高。

優點:對會陰處的壓力較小,降低撕裂傷以及側切的概率;提高對胎兒的供氧量,高血壓患者建議採用;急產狀況下可以使用,降低分娩速度。

缺點:由於姿勢問題,胎心監測無法正常開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很難獨立完成,需要有人提膝;對孕媽的體力考驗較大。

3)跪式分娩法

孕媽單膝或者雙膝跪地,身體向前傾斜,雙手放在椅子或者其它支撐物上,兩腿分開。

優點降低孕媽分娩時的痛苦;重力作用縮減第二產程時間。

缺點:膝蓋神經較為遲鈍,哪怕有東西保護,依舊容易出現擦傷、水腫;孕媽容易感覺疲勞。

4)水下分娩法

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居家分娩方式,沒有醫護人員、沒有安保措施、沒有各種高科技輔助,從開宮口到寶寶出生,一切過程全靠媽媽硬挺。

謝依霖、李允美等大明星都嘗試過這種分娩姿勢,那滿滿一池子血水的畫面,讓人捂嘴之餘,也不禁感嘆母愛的偉大。

優點:溫水能使肌肉放鬆,降低神經敏感性,避免會陰受損。

缺點:高溫會加速血液流動,孕媽出血量會比較大;由於衛生方面沒有保障,水下分娩容易出現感染問題;一旦出現意外,胎兒難以得到救治。

分娩姿勢沒有最完美的,只有最適合的

正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樣,普遍採用側臥式分娩法,並不是因為它最好,只是因為它最適合。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分娩姿勢,每一種分娩方式都有自身缺陷,我們要做的是衡量缺陷與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

就算一開始定下來選擇哪種分娩姿勢,也不是說一成不變的,醫護人員會根據孕媽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若事不可違,順產轉剖產也是正常現象,宗旨只有一個,以「保證孕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為前提。

今日話題:大家認為,哪種分娩姿勢最好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擴展一:孕媽挺「懸垂肚」孕檢,滿臉都是雙胞胎幸福感,醫生:不是好現象

擴展二:胎盤前壁前置還傻傻分不清?其實區別很大,對寶寶影響也不一樣

相關焦點

  • 生猛產婦分娩時直接把寶寶拽出來!生娃姿勢盤點,除了拽還有什麼
    外國產婦大部分都不會選擇打無痛,因為媽媽們也把「感受生娃時的疼痛」作為一件必經的、值得讚揚的勇敢行為。外國產婦生猛直播生娃,媽媽把娃直接拽出來許多女性對於自己光著生娃這件事表示很尷尬,覺得看見的人越少越好,甚至連接生醫生是男的都覺得尷尬。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生產方式是順產和剖腹產,人們對生產方式了解最多的也就是這兩種生產方式。而生產姿勢作為一種不常提起的話題,很多女性對此也不是很了解,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生產姿勢呢?孕婦站著生娃,不是奇談,是真實存在在《知否知否是綠肥環瘦》的電視劇中,有些觀眾看到女主角站著生孩子的畫面,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懷疑是編劇的腦洞。生孩子本來就是個力氣活,還站著生,有那麼力氣嗎?
  • 強悍女子醫院門口分娩,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生育過程驚呆
    站著生娃有驚無險,警察目睹女子分娩過程驚呆6月19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產婦站在醫院門口的停車場裡,旁邊是攙扶著她的丈夫,另一邊是助產士在為她提供幫助。站著也能生孩子,你知道立式分娩的好處多嗎?立式分娩是一種自然的分娩體位,包括跪、坐、蹲、站式都屬於立式分娩,相對來說立式分娩還會更容易一些,來了解下站著生孩子的好處吧。
  • 生娃姿勢千百種,「橫躺站跪」看你適合哪一種,媽媽看了漲知識
    在傳統觀念,和面前大眾的思想裡,生孩子就要躺著仰臥生,產婦疼的滿頭大汗,接生婆在下面喊「頭出來了!再加把勁兒!」漲知識的電視劇,站著生孩子也行莎莎在家休產假,在家無聊追劇,看見一個生娃姿勢覺得很有意思,就截屏給我看,還跟我說,原來還能站著生孩子啊。
  • 順產孕婦夾腿不會「發力」,醫生著急生氣,其實生孩子也能站著!
    是編劇腦洞大開杜撰的還是真的可行?還別說,生孩子並不一定都得躺著!電視劇《知否知否》中明蘭就是站著生下侯府團哥兒,這樣的生娃姿勢著實讓廣大的現代女性像發現新大陸一般驚奇。古人云:「婦人產,有坐有臥」,其實說的就是豎式分娩。顧名思義,就是孕媽保持豎立的姿勢分娩。結合南宋的臨產受苦恩石刻,豎式分娩中的站立分娩姿勢在當時相當盛行。所以,像明蘭一樣站著生娃是有科學依據的。
  • 順產生娃到底是怎樣「生」的?最全的生產順序,讓你了解順產步驟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父母希望的傳承,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婦趨於年輕化,寶媽們都會為這樣一件事情而糾結,那就是,在分娩時到底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呢?如果選擇順產的話,那肯定會非常痛,聽到那些過來人的說法,順產好的快但是卻非常痛,剖腹產生的時候不痛,但生完後很痛,恢復的又很慢,很糾結,不過,站在醫生的角度上來說,只有在產婦和胎兒的本身條件不允許自由分娩的情況下,比如產婦或者胎兒出現了突發情況或者胎兒在肚子裡出現了什麼危險,醫生才建議剖腹產,如果胎兒和產婦身體都比較好,而且條件也允許的情況下,會極力推薦產婦順產。
  • 非洲媽媽生娃走紅,生娃姿勢太「奇葩」,網友看後:這誰受得了?
    在孕婦快到分娩時,丈夫給妻子找一處房屋,然後非洲的產婦就獨自在屋內分娩,根本不需要別人幫助,也不要產科醫生來保駕護航。更奇葩的是,非洲產婦生娃的姿勢太奇葩,像"母雞下蛋"一樣,可以想像大概是採取站立或跪趴的方式,這樣生娃也是對體力的考驗。
  • 矮個子孕婦只能「挨一刀」?判斷能否順產,這三個條件才是關鍵
    關於分娩方式,大家普遍傾向於希望自己一切順利,最好還是順產,但是老人們常說,身材矮小的孕婦因為「骨縫小」,所以大多難產,想順產很難。對於這個說法,許多身材嬌小的寶媽又急又氣,氣的自然是這是對矮個子人群赤裸裸的「歧視」,但同時又不免在心裡擔憂,自己的身材條件,難道真的會影響到分娩方式嗎?
  • 擔心「無痛分娩」影響孩子,順產又怕痛,5個辦法可以減輕陣痛
    「聽說順產很疼的,我上次切菜切到手都哭鼻子了(尷尬),到時候出醜可咋整?」 「現在不是都有無痛分娩了嗎?打鎮痛就行了!」這是藉助水的浮力來分娩的一種方式,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要用到麻藥和鎮痛泵就能能減輕痛感,還能大大降低分娩中撕裂傷的程度,加速宮口打開,縮短產程,緩解重力對胎寶寶的影響,對產婦和胎兒來說更舒適。
  • 「不就生個娃嗎?」女人順產要經歷的三種痛,能忍一種就算你贏
    生孩子的過程真的超級疼,每個寶媽順產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趟,這應該是生過孩子後每位寶媽的內心感受。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更健康,自己產後恢復得更快,許多寶媽依然忍痛選擇順產。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可是許多男性對此不屑一顧,甚至還說「不就生個孩子嗎忍一忍不就過去了嗎?」這種痛真的是忍一忍就忍住的嗎?
  • 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不會引來鯊魚嗎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達,產婦生孩子除了能通過順產或者剖腹產的方式,還有水中分娩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國外非常流行,這些產婦有的會在家裡進行水中分娩,甚至有些產婦在下海的遊泳的時候,就順便生了個娃。這時候,這位產婦生完孩子後,也從海裡輕鬆地走了過來。丈夫馬上過去問候產婦,想過去扶一下她,結果她完全不用丈夫攙扶,完全不像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輕鬆自在地上岸看孩子。這產婦下海遊泳順便生了個娃,天然的水中分娩,網友看了不由得發表了評論:這樣在海裡分娩,不會引來鯊魚嗎?
  • 產婦分娩時,寶寶都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寶寶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傳承,承載了父母美好的祝願和希望,但產婦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後,最期盼的應該就是寶寶平安順利的出生了,據「世界人口時鐘」顯示,全球每秒會出生4.1人,那麼,你們知道嬰兒都是怎麼出生的嗎?
  • 順產開宮口從一指到十指,一張圖詮釋,難怪孕婦生娃痛得哭天搶地
    前段時間,有一個產婦在臨近生產時到醫院檢查,醫生的說法是胎兒發育太好了,不好順產,要剖腹產,產婦死活不同意,認為順產不利於後期恢復,而且也很疼。醫生反問,難道順產就不疼了嗎?產婦說順產可以無痛呀。醫生解釋說,順產其實也是很疼的,特別是開宮口最疼,也是最需要忍耐的。
  • 為什麼順產那麼疼?3張圖帶你了解分娩全過程,網友:為母不易
    對於女性來說,這輩子最難以忍受的疼痛應該就是分娩之痛。何女士是一位90後孕媽,懷孕之後,何女士的孕吐反應非常嚴重,根本沒辦法上班,因此只能辭職安心待在家裡養胎。
  • 女性分娩姿勢大全,生孩子不止可以「躺平」,這些姿勢也便於生產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相信每個準媽媽都在期待和寶寶見面的那一天,每天除了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說話,就是在準備分娩時所用的東西,不過,越是到了預產期,孕婦們就會變得膽小,一是大部分女性都對產房有一種本能的懼怕
  • 為什麼產婦生寶寶的時候都選擇仰臥式,跪著生寶寶會不會更輕鬆?
    我們現在去醫院生孩子一般都是躺著,剖腹產是躺著,順產也是躺著。雖然如此,之前也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生孩子的姿勢並不是只有一種,而是有好幾種,包括仰臥式、側臥式、前傾跪式、蹲坐式、站立式等,但是我們最常見的姿勢就是仰臥式,也就是我們在醫院生寶寶時候的截石體位。
  • 胎位影響分娩方式,臀位能不能順產呢?胎位不正媽媽可以這樣做
    胎寶寶頭向下也是一個自然的選擇,胎寶寶的頭部是身體最大的一個部分,在分娩的時候也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因為頭部比較大,所以胎寶寶就像「頭重腳輕」一樣,受到重力的影響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寶寶的頭部就會慢慢轉到下面,就形成了頭位的這種姿勢,前面我們說到胎寶寶的頭部在分娩時是最難的一個部分,只要頭部娩出來了,其他部分就會容易很多了,所以
  • 我的順產經驗分享:孕婦想要順利分娩,做好這幾點,母子平安
    今天和她一起吃飯,她說看了網上一些視頻介紹,順產分娩真的讓人痛得懷疑人生,真擔心自己無法承受,想放棄自然分娩的方式。我告訴她,我經歷了兩次自然分娩,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一般孕媽媽都能承受的,而且自然分娩時的疼痛,當孩子娩出,劇烈疼痛感會馬上消失。所以,身體條件允許的話,能夠順產就順產吧。
  • 生孩子只能躺著生嗎?不,艾瑪婦產帶你體驗自由體位分娩
    懷孕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各有各的痛,能否讓分娩成為一段愉快的旅程?濟南艾瑪婦產醫院提倡「自然分娩,舒適分娩」,只要寶媽們自身條件良好,又能配合助產士,舒舒服服地自然分娩你也可以的!傳統的分娩觀念,寶媽可能是在分娩床上一躺,除了上廁所,五、六個小時都不能下床。「這樣雖然方便醫護觀察和監護,但寶媽本身並不舒服。而現在理念在轉變,我們所倡導的是舒適分娩,人性化分娩,最普遍的體現就是自由體位待產和分娩。」艾瑪婦產助產士張煥霞老師這樣說。
  • 醫院門口站著就把孩子生了,最強孕婦怎麼養成?跟分娩姿勢有關
    國內也有個別體質強的媽媽,買菜的路上把孩子生了,生完拎起菜和孩子,沒事人一樣回家了。不知道準備生產的孕媽們,會不會羨慕這些地表最強孕媽。保持直立提高分娩效率每個人的體質和條件不同,導致分娩的過程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