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開封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全市餐飲行業復工復業的通告》,這意味著「閉關」許久的飯店可以開門迎客了!
「憋死我了,我要去喝羊湯,兩碗!」一位讀者在《通告》被報導後發表如是評論。相必和他一樣迫不及待大快朵頤的讀者不在少數。吃客們會不會把飯店擠爆?飯店是否會嚴格遵從《通告》中的防疫要求?3月22日,記者對開封市區的各大飯店進行了走訪。
市民擔憂
有些飯店防疫並不嚴格
毫無疑問,開封市餐飲業和很多行業一樣,在這次疫情中損失慘重。很多大型的飯店,損失可用數十萬乃至上百萬計。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後,許多飯店開辦「外賣」業務開展自救,然而收效甚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店內無法接待顧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外賣畢竟和到店消費不同,再者疫情期間不允許聚會,外賣也多是工作餐和家庭餐,幾乎沒有利潤,多數飯店這樣做多數是為了消化為春節準備的食材庫存。」
餐飲業「解禁」後,許多開封市民在朋友圈或者在相關報導發表評論:「終於可以下館子了」「憋死我了,約上夥計酒精消毒去也」「嘴裡都沒味兒了,需要大餐刺激」……
然而也有市民保持了理性,黃先生剛剛參加完朋友的「火鍋局」就給記者打來電話:「飯店進門很隨意,不量體溫,不掃碼,桌和桌之間的距離也不夠一米,朋友們猜酒來枚很起勁兒,疫情還沒結束,這樣的復工讓人擔憂。」
餐飲業復工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各大飯店會不會嚴格執行《通告》中的防疫要求,3月22日,大河報開封運營中心兵分多路對開封市較為知名的飯店進行探訪。
實地探訪:
梅麗烤鴨店
十人臺只坐6人
3月22日中午,梅利烤鴨晉安路店,店長正在逐個給客人測量體溫,並讓客人掃碼出示健康碼。進店後,客人要使用消毒洗手液,登記就餐人員信息方能進入包間用餐。該店趙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嚴格按照市裡的文件精神,做好放疫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他說,目前該店預定房間就餐的多一些,他們都是的10人間只坐6人,確保就餐人員距離拉開。客流量比正常時候少了很多,當天中午僅有3桌客人。「可能大家對疫情還是不太放心。」趙經理說。
巴奴火鍋
客人不多也排隊
晚上,記者又來到萬達廣場,四樓美食城裡還有部分餐廳正在打掃,沒有開始營業。在巴奴火鍋店記者看到,門口已經排起隊,該店員工說是因為要保證用餐距離,即便餐廳內沒有坐滿,也要排隊。
大門口,一位服務員專職為客人測量體溫,登記信息,讓客人掃碼登記,用消毒液洗手。落座後,服務員還會送上封口袋給客人裝口罩,服務員全程戴口罩上菜。餐廳內就餐的客人都很小聲說話,一改往日的喧囂。就餐完畢,該店還為客人們提供了一次性口罩,十分貼心。
瑞豐園
客人達到4位,建議分開就餐
3月22號正值午餐時間,記者來到祥符區的老白飯店、宋園飯店、瑞豐園飯店等進行調查。除了不斷進店的外賣哥外,也有兩三桌顧客。相比往日,店裡的桌椅數量大幅減少,小小的桌椅之間拉開了一段距離。
瑞豐園飯店經理楊瑞告訴記者:如果就餐人數達到4位,工作人員建議分開就餐,並會儘量安排兩張較近的餐桌,把顧客點的菜分開放在兩張桌子上,一切為了顧客健康著想。
黃家包子店晉安路店
無人測量體溫
這家店俗稱晉安路黃家老店,是很多外地人到開封旅遊時會選擇的一家著名飯店。
記者進門時,沒有專人測量體溫,也沒有人要求記者掃描健康碼和登記就餐信息。和平時進店沒有什麼區別。
進入店內,工作人員均配戴口罩,聽說記者要就餐,直接讓記者選擇座位,可任意選擇。記者發現,其後廚人員聚集,衛生間洗手臺面不整潔,也為看到消毒記錄。
前廳翟經理告訴記者:該店3月21日一天大約十幾桌,超過4人就餐的優先使用大房間,15人臺坐8人使用,大廳一般供2∽3人一桌的顧客。
理性對待
部分消費者經營者在觀望
記者還採訪了味府、百歲雞、歲歲羊等飯店,總體上說,對《通告》中的要求落實比較到位,然而,客流量並未出現「報復性」增長,多數不及正常時的一半。
一些較為理性的消費者的意見,可以說明餐飲業復工沒有出現火爆場景的原因。
「好長時間沒和朋友聚了,確實想去飯店用餐,但還是有很多擔心和顧慮」陳先生說:「現在國內疫情雖然穩定了,國外輸入病例還有。每個飯店因為春節聚餐高峰都準備了好多食材,這麼久沒用,會不會有過期的食材端上餐桌,也值得注意。還有,廚房停業這麼久滅鼠除菌工作做的到不到位同樣令人擔憂。」
有的飯店迫不及待覆工,有的則處於觀望之中。又一新飯店總經理杜守義將復工的時間確定在4月1日或之後。他說:「消費者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比如疫情尚未完全退去,這也是我擔心的。此外,飯店一旦開工,各種費用就會產生,在市場尚未完全回暖的情況下,幾乎顧不上成本。再者,飯店開業前也要做很多準備,後廚衛生、全面消毒、工作人員健康培訓和檢查、食材檢查等等,倉促開業可能無法給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