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黨員網格員,三類不同的網格員「上線」,不僅打通了基層治理中存在的「條塊各自為政、網格分門別類」的堵點,還織密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黨建新格局。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大茅村為三亞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標杆打造蹚出一條新路子。
大茅村以「黨建織網」推動網格化治理,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改觀念、換新顏。堅持「一格多元、一人多職、一網多責」的原則,將網格員分為三類網格員。如,民生聯絡員做好低保特困兩項制度銜接工作;安全協管員積極宣傳、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知識等;統戰信息員做好統戰工作有關信息的收集和上報等;鞏衛網格員全面負責基礎網格的運行管理,掌握、採集、核實、更新網格內人、地、物、事、組織等各類信息;兼職網格員由村務協商會成員、「兩代表」等人員擔任,協助網格長做好相關工作,在村委會和村民之間起到橋梁紐帶作用;黨員網格員服務民生事項,收集村情民意,調處矛盾糾紛,防控社會治安,幫教特殊人群,宣傳政策法律,報告重大事件等。大茅村通過細化基層服務分工,為村民解決各種問題,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
與此同時,大茅村還創新治理模式。優化調整黨建網格劃分,全村設置17個黨建網格;給村裡無擔職的黨員「設崗定責」;建立部門快速響應機制,發揮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在黨建網格化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整合「12345」熱線、釘釘軟體、微信公眾號、QQ群等網絡資源和各部門信息資源,實現黨建網格管理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建立清單服務機制,通過信息採集→信息梳理→信息報告→問題處理→辦理回復「五步工作法」,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處理;探索推行網格約請制度,圍繞農村治理難點問題,約請職能部門到網格現場辦公,面對面解決問題;建立管理考核機制,網格長、兼職網格員、黨員網格員由村黨組織負責考核,表現特別突出的可作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提名人選,建立基層黨建網格化評價獎懲機制,建立業務培訓機制。通過種種創新做法,推動大茅村社會治理科學化、有序化、精細化和本土化。
市政協副主席、吉陽區委書記陳躍表示,大茅村打造成為三亞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標杆,是吉陽區構建黨建大格局的一次探索。吉陽區將繼續以黨建為抓手,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總結梳理吉陽區黨建網格化管理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一張網、全覆蓋、心連心」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優化升級專題活動,有效整合黨建、民政、綜治等各方面網格力量資源下沉基層,形成「多格成網、多網合一」工作新格局,不斷健全完善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常態化機制,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解決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全面改進完善吉陽區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體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科學化、有序化、精細化和本土化,為推進自貿港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記者 楊洋)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